不放弃的世界:掌控人生的学习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5-不是因为坎坷而放弃,而是因放弃变得坎坷

山若不过来,我便过去。

坎坷若躲不过,我便迎过去。

Letty老师一直专门负责我的英语教学工作,她曾经也是周老师的学生。她告诉我,慕名找周老师学习英语的人非常多,其中以大学生为主。若干年前她也是那些慕名而来的大学生之一。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为了考研,有的为了晋升,有的像她一样,仅仅为了圆一个梦想。

Letty老师说,当她还是周老师的学生的时候,她有一个同学,曾经连续两次考研失利。每到考前的一个月,他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焦虑的结果就是失眠、腹泻,最终结果可想而知。经历过两次失败之后,一提到考研他就会说:“不行不行,我已经放弃了。”

如今谈起这位曾经的同学,Letty老师会露出遗憾的神色:“我觉得不是因为考研太难使得他放弃,而是因为轻易的放弃让考研变得很难。”

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

不是因为坎坷而放弃,而是因为放弃变得坎坷。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对待经历的态度,以及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每个月都会抽出两天时间飞去杭州与周老师的团队会合,进行两天一夜的英语集训。在这两天中,我要集中把未来一个月的学习内容记忆一遍,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了方便集训,我每次都住在相同的酒店,因为那里距离周老师的公司很近,而且酒店楼下有一个水榭环绕的公园。

每到集训的那两天,周老师总要带着我在公园的湖水边大声“喊英语”。我与他面对面站着,用极为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练习发音,我几乎每发一个音都要弯一下腰,那是我不自觉的动作,因为这样才能用上丹田的力量,尽量打开口型。Letty老师站在一旁帮我们录像记录,这几乎成了一种永不停歇的仪式……

在我学满一年后,周老师团队为我举办了一场温馨的“Graduation Party”(毕业晚会),小小的办公室中挂满了我的照片,展示着我365天的学习历程。那时,所有中教老师、外教老师,以及所有帮助过我学英语的朋友都来了。我特意又一次穿上了全白的衣服,和第一次测试时一模一样。在晚会上,Letty老师忽然拿出手机对我晃了晃:“Michael,想不想看看你一年前的样子?”

我凑过去,Letty老师开始播放一段视频,是我和周老师在湖边练习发音的录像。

我:“Where can I get a cab?”(我要到哪里才能乘到出租车?)

周老师:“Cab,注意‘a’的发音,嘴要张大!”

我:“Cab!Cab!Where can I get a cab?”

反复练习了几遍之后,我仍然对自己的发音不够满意。我不断揣摩着周老师的发音,雨水已经打湿了头发也浑然不觉。

我看了一会儿忽然问道:“这是什么时候?下雨了?”

Letty老师认真地看着我:“你忘了?你们每次晨练都下雨啊!”

我真的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念得很大声,早晨湖边空气很好。

这时,其他老师也端着酒杯凑过来。视频中的我,全神贯注地跟着周老师练习发音,他瞪眼睛,我就跟着瞪眼睛,他做手势,我就跟着做手势。我不禁有些恍然:“我是这样的吗?”

Cary老师忽然想起了什么:“哦!有一次,Michael还被一个孩子嘲笑了!”

Letty老师见我一脸茫然:“你不记得了?有一次,你正在练‘æ’的发音,你总是念得不够夸张,旁边有一个路过的小学生,一直笑话你,还说他们早就学过了。”

经提醒,我脑海中的记忆才逐渐清晰起来。对,是有这么回事,我被孩子嘲笑过发音。是的,每次我到杭州的那两天总是下雨。还有更多已经被遗忘的记忆开始涌上心头,都是关于这一年来诸多的艰难与不易,可在我的印象中,这些事情似乎已经变得非常遥远而模糊了。

周老师说:“看来Michael的注意力都在学习上,其他的事情都记不住了。成功的人总是可以忽略路上的坎坷,而那些早早放弃的人只记得坎坷,这就是Michael不一样的地方。”

他提议:“大家一起举杯,让我们敬Michael!”

在水晶酒杯叮咚的轻鸣声中,我又想起Letty老师无意中说出的那句箴言:

不是因为坎坷而放弃,而是因放弃变得坎坷。

我发现,当一个人想要放弃时,会说出很多理由让自己的“放弃”显得合情合理。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多年前为了生孩子而放弃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每次一说到自己的事业她总是觉得很遗憾。我问她:“现在孩子长大了,不用你24小时陪在身边,你还年轻,为什么不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呢?”

听我这么说,她忽然变得很愤怒:“带孩子有多累,有多少事情,你们男人根本不知道!重新开始事业哪有那么容易!”

话题到这里只能终止,因为谁也不忍心指责一位母亲不够努力,但是我依然会替她感到惋惜。我可以体谅一位母亲在社会上生存的坎坷,但若是她自己不能将坎坷跨过去,她终将只能为自己叹息一辈子。

因为演说家工作的特殊性,我能静下来长时间看书、看电影的时间很少,不过我依然会利用工作的空隙或者赶路途中抽空看一部电影、听一段广播。

有一次在南方的某个城市,在赶往火车站的途中,我听了一段当地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邀请了一位心理学教授为听众解答困惑,这个节目非常有意思,我听着听着就入迷了。我记得在快到目的地时,有一位声音听上去很年轻的男士给节目打来电话,他的普通话带有江浙地区口音。他诉说自己的童年非常不幸,家庭环境恶劣,所以形成了他阴郁的性格,以至于现在工作和感情都不顺利,他已经累了,想要“放弃”了。

我当时在车中频频点头,心中非常同情。我原本以为节目中的教授会说一番鼓励的话,表达同情和理解,但是万万没想到,教授劈头盖脸地打断了年轻人的诉苦,并且严厉地说:“你在撒谎。”

电话中的年轻人非常激动,他说教授不应该怀疑他,他所说的都是真的。而教授接下来所说的一番话不仅镇住了打电话的年轻人,也镇住了我。

“我相信你的家庭环境如你所说,但是你说因为有了这些童年阴影所以形成了今天这样阴郁的性格,所以想要放弃——这就是在撒谎。过去有没有精神创伤,与现在如何生活其实没有关系。你想一想,如果我们童年的经历已经决定了我们今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那人生就没有盼头了,人生的一切可能性都变成命中注定,你不觉得这样很可怕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还努力什么?你打电话来还有什么用?我是无法改变你的童年的。”

这场电波中的争执,令我心绪难平。坐在回北京的火车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我见过太多对自己目前生活心有不甘的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喜欢畅谈过去的苦难。他们认为现在所有的顾虑与不得已,都来自曾经的坎坷。

我们总是喜欢说:“过去的生活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但若是仔细想一想,这句话其实非常可怕——因为我们谁也不能改变过去。如果“过去的坎坷”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我们每个人都将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正如广播节目中的那位教授所发出的疑问一般:我们还努力什么?还拼搏什么?

所以,我宁愿相信人类并不是受过去摆布的脆弱存在,人应该对自己的尊严与潜能有强烈的信赖。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如果我们一直依赖过去的坎坷为今天的不满足做挡箭牌,那么我们将永远止步不前。

令我们生活变得坎坷的绝对不是过去的不幸,而是当下的放弃。

柏拉图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于是弟子们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着说:“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不禁哑然。

这不是诡辩,而是大智慧。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教人终生免遭坎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山若不过来,我便过去。坎坷若躲不过,我便迎过去。

美国作家克里斯汀·金博尔在他的著作《耕种·食物·爱情》中这样写过:“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逃离这一说,只是用一些困难交换另一些困难。”

想要放弃的人,自然可以躲在坎坷后面,大声叫嚷着自己的疼痛,那样就会有不少人投来同情的目光。但是最终,他的放弃并不能使自己过得更好,只是交换来另一些坎坷。

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有一段坎坷的经历,对谁来说都是如此。其实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有许多记忆都是在坎坷中产生的,它们往往直指内心,以至于许多年过去了,我们还不忍心把它抛弃。我们应该学会看待困境。困境之所以让我们难以忘怀,其中有着它本来的意义,任何生命,喧嚣的还是宁静的,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炼,是始终无法成长的。

一位著名书法大家,他从小生活很苦,曾帮人抄录文件,当过美工,在墙上画大字报。但是他从没停止过磨炼笔力,如今终成大家。他最喜欢的书是《西游记》,他常拿其中唐僧师徒的“九九八十一难”比喻自己:“……每当我觉得生活怎么这么苦啊,快不行了的时候,就看《西游记》,我就想,唐僧何必去取经呢?路上这么多艰险,又为的是什么?特别是后来取经成功了,菩萨还要再让他们受难,这又是为什么?后来我明白了,生活的本质不是最后的成功,而是路途上的磨难。真正成就《西游记》的不是最后取得真经,而是他们所承受的劫难——受难就是取经。”

其实生命中的放弃与坎坷从来都是一对辩证存在的兄弟,只不过我们不愿意看到那条被我们故意遗忘的因果链。胡适在留学的时候,曾经在日记里记录下了自己“玩物丧志”的历史,他对自己的“放弃”深恶痛绝。他在日记中对自己说:“胡适之呀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但是放下日记后,他又回归原点,然后进行下一次的自责。

我非常喜欢古龙的小说,在他的《流星蝴蝶剑》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时逃避只不过是种休息,让你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人生。所以你觉得太紧张时,若能逃避一下,也蛮不错的,但千万不可逃避得太久,因为你所逃避的问题,绝不会因你逃避而解决。你只能在逃避中休息,绝不能死在逃避里。”

在我最难的那一段时间,我曾把这段话抄在本子上,一旦想放弃时就拿出来看看,于是就又有了不放弃的力量。我时刻提醒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的不是遥远的过去,是活在“此时此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