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03 为什么交货总是要催

作者:汪浩

供应商回复交期 本书的“交期”“交货日期”“交货期”“货期”等说法,均指供应商交货的时间。越快,风险越高。

如何成为一个好采购?好采购要具备哪些技能?

懂生产管理是好采购的必备技能之一!

也许很多人并不能认同。为什么采购要懂生产管理呢?有人觉得,做采购已经不易,事情那么多,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生产管理?又有人说,采购又不是万能的,还要我懂生产管理,这样是否太过分?还有人说,采购就把采购本职工作做好,去研究生产管理的问题,不是不务正业吗?

然而,如果不懂生产管理,不懂生产排程和生产计划,供应商给的交期是否准确和靠谱,是无法确定的。但凡做过原料采购、外加工采购的人,对此都深有感触。

相信每一个做过采购的人,都经历过催货,甚至有人说,没有经历过催货的采购,不能算成熟的采购。

对于采购来说,催货是痛苦的,催货是恼火的,催货也是无奈的。

为什么采购总是要催货呢?供应商为什么不能自觉点儿,按时按量把货交了呢?

按常理说,供应商既然确定了订单,就应该自觉,必须按照订单的交期准时交货,这有什么疑问吗?

但是,制造业的很多事情不能按常理来说。

现实情况是,仍然有大量供应商不能在承诺的交期交货,他们会给你一大堆原因。比如,设备坏了,查环保了,工人不够了,或者是没有预料到生产的难度……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

a)供应商压根没有生产计划,也不知道怎么排计划。

b)生产计划形同虚设,工人挑顺手的、熟练的、产出高的产品做(计件工资驱动)。

c)供应商不了解自己的产能,客户需求高于产能,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d)供应商物料采购时间过长。

e)新的订单利润更高,或者客户更重要,供应商把别的订单排到你的前面。

除了d)物料采购问题、e)诚信问题,其他都是生产管理问题。

如果我们不懂生产管理,不能及时发现供应商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那么无论我们怎么抱怨供应商,也解决不了他们不能准时交货的问题。

每当我们要求供应商报价时,除了价格,我们也要跟供应商确认交期。有人喜欢那些一口就能报出交货期的供应商,而这往往是有问题的,因为供应商的销售人员,甚至是老板,往往并不了解生产计划的安排和物料的可得性,他们报给你的只是一个大概的、估算的日期,销售人员以订单成交为己任,不管怎么样,先把订单接下来再说,尽量满足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后面有问题再想办法。

遗憾的是,我们很多采购对此习以为常。我们总是轻信供应商的承诺,对供应商不假思索给出的交期信以为真,我们总是要求交期固定,尽快交货,但没有对供应商的产能进行分析,没有对供应商的生产流程进行现场考察,没有留下足够的采购前置时间,结果供应商延误交期,采购就会遭到公司生产部门的投诉和总经理的责备。

几年前,我与一家日本供应商合作。这家供应商是知名的跨国公司,但交期令人头疼,问题并不在于交期延误,而是交期不固定。

每次采购时,供应商都要花一两天时间确认交期。他们要跟自己公司的采购部门确认物料采购的时间;跟生产部门确认计划排程,即要看目前已经在计划中的生产订单有多少,排到了什么时候。而这样算出来的交期都是可靠的,一旦供应商确定了交期,告诉我们几月几日出货,实际出货时间从来不会延误哪怕一天,相当准确。

我一直抱怨日本这家供应商不能给出固定交期,并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给出固定交期,但对方回答做不到。

其实,这就是日本公司生产排程的方式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是前向排程,根据目前在手订单的状况排计划,算出新订单到哪一天可以完成生产,非常准确。

而我们通常是用后向排程,根据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反过来推算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目前中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采用后向排程。后向排程并非不好,交期是否准确,还是取决于公司生产排程和计划的能力以及诚信度。

我们不但要知道供应商的生产计划,我们还要去供应商的现场观察,看看现场的生产工序是怎样的,哪些地方有问题,并帮助供应商提出改善建议和改善方法。

实际上,每种产品在每道工序的生产时间包括:

a)排队时间(在开始调机之前排队等待的时间)。

b)调机时间(换模时间或者为生产该产品调设备参数或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c)运行时间(这批产品在这道工序加工所需要的实际时间)。

d)等待时间(从加工完成后直到被搬到下一道工序之间的时间)。

e)搬运时间(搬到下一个工序的运输时间)。

这些时间里,只有运行时间是真正的生产时间,其余都是等待时间。

要提高供应商交货期的准确性,并帮助供应商缩短生产时间,从精益生产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消除一切浪费,要尽量把其他几项的时间减到最少。但怎样可以做到呢?这就需要用到TOC(约束理论,也叫瓶颈理论)这个工具。比如说,如果我们在现场发现某个工序前面堆积的半成品最多,那很可能这个工序就是瓶颈。

瓶颈有两种,一种是因物理性能不足而产生的,被称为物理瓶颈

无论是产能大于销售能力(市场瓶颈),还是有很多订单却无法按时完成的产能不足,都是物理瓶颈。

另一种是企业的方针和经营管理手段阻碍了企业实现最终目的,被称为方针瓶颈

上文所说的因计件工资驱动,工人们优先生产顺手、产出高但交期并不紧急的订单,这就是典型的方针瓶颈。

TOC创始人高德拉特博士提出了约束理论五步法

a)找出系统的瓶颈。

b)挖掘瓶颈的潜能。

c)迁就瓶颈因素。

d)给瓶颈松绑。

e)重复这一流程。

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助供应商有效地解决生产管理的瓶颈问题,对采购专业人员控制和追踪供应商的产品交期,必然有很大的帮助。

[1] 本书的“交期”“交货日期”“交货期”“货期”等说法,均指供应商交货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