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格局演变
一、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时序演变
(1)收入差异的统计描述分析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长三角农村经济水平逐年稳步增长,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从1989年的1047元增长至2011年的14255元,约为1989年的14倍。在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县域经济单元间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也在逐步拉大,1989年长三角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最大值为1762元,最小值仅为597元,最小值远不足最大值的一半;2011年长三角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大值为19527元,最小值为8291元。
从表1-1中可以看出,1989—2011年,区域收入极差虽跌宕起伏,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由1989年的1165元增长至2011年的11236元,表明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持续增大;区域间的收入极商由1989年的2.951减小至2011年的2.355,表明相对差异无明显变化,也说明绝对差异对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差异的考察具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其间极商的波动变化态势较为显著,在1995年达到最大,为3.873,说明1995年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3.873倍;标准差由1989年的309元增至2011年的2654元,其间除去1998—2000年的波动外,标准差随时间呈递增态势,说明1989—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且近几年呈加快扩大的态势,但阶段性特征不明显。
表1-1 1989—2011年长三角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单位: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上海市统计年鉴(1990—2012)》《上海经济社会统计(1949—2000)》《浙江统计年鉴(1990—2012)》《江苏四十年》《江苏五十年》等整理计算。
(2)关于收入差异的演变过程,我们对23年间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异指数、基尼系数和沃尔夫森指数进行计算(见表1-2)。从总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相对差异趋于减小,变异指数和基尼系数分别从1989年的0.295和0.167减至2011年的0.186和0.106,但期间阶段性波动较为明显。沃尔夫森指数由1989年的0.173降至2011年的0.105,呈现出与基尼系数相似的变化态势,没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之,长三角地区县域农民收入分配还是比较均衡,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在权衡相对变化差异的基础上,拟选择5个代表极值的年份,即1989年、1992年、1999年、2008年和2011年5个时间断面,对长三角地区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的区域空间格局进行分析。
表1-2 1989—2011年长三角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数变化趋势
二、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空间格局演变
(1)关于空间格局总体特征,对1989—2011年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局Moran's I指数进行测度,各年份全局Moran's I指数为正且均在0.63以上,表明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比较突出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从时序态势来看,Moran's I指数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见图1-1),除1989年外,1990—1996年Moran's I指数呈上升趋势,表明长三角县域农民收入在空间上集聚趋势不断加强,其中1993—1994年增加得最多,说明此时集聚趋势达到最强势;而在1996—2001年这种集聚趋势有所下降,Moran's I指数由0.737减至0.686;2001—2007年,Moran's I指数趋于上升,说明该阶段农民收入水平在空间上的集聚趋势又逐步增强,但是显然没有1990—1996年剧烈;在此后的4年里,Moran's I指数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农民收入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状态基本保持稳定。总体来说,考察期间,长三角地区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空间聚集趋势整体变化幅度不是十分剧烈,总体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局部变动不可忽视。
图1-1 1989—2011年长三角地区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Moran's I指数变化趋势
(2)农民人均纯收入空间格局演变。采用ArcGIS软件计算长三角地区1989年、1992年、1999年、2008年、2011年5个年份县域单元的Getis-Ord G∗指数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用自然断裂法生成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空间格局演化表(见表1-3),可得:
表1-3 长三角地区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冷热点空间分布格局
续表
续表
续表
第一,在1989年和1999年,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海、平湖至张家港、无锡一带,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圈层式递减的空间格局并且有扩大趋势。这主要是基于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自1987年中国金融市场开始恢复以来,经济金融得到很大的发展,随后嘉兴至宁波的沿海地带也陆续加入该区域。但是期间也有不少的波动现象,例如,2008年热点区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归于次贷危机打击了长三角的产业链。
第二,次热区主要围绕热点区呈圈层式分布,并有先向南扩张后整体缩小的趋势。在前4个年份,次热区围绕热点区扩张并南移,但是2011年次热区分布区域减少,并有向中部聚集的态势。不过从整体来看,部分热点区转变为次热区,次热区变为热点区,出现频繁的交替现象。
第三,冷区分布比较随机,这主要是其他类型区域分割所致,但是这种随机分布的态势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在考察期后期,次冷区也逐渐集聚分布;次冷区主要聚集在以南京为核心的片区,期间波动较大,如在前期出现过以淳安和宁波为核心的次冷集聚区,而在后阶段淳安经历了次热区却最终成为冷点区,而宁波则通过次热区演变成热点区,该区域常出现冷热区交替的现象。
第四,冷点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的大部分北翼地区和少数南翼地区。宝应到如皋一带在考察期内始终是收入的冷点区域,并未发生强烈的变化,1992年有所扩张,其间也出现临安、建德等冷点区,但在这些地区,冷热交替比较快,区域属性不稳定。总体来说,冷点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先是随机分布比较明显,出现了两个聚集地。1999年后,随机分布态势明显减弱,空间集聚分布明显增强,主要在宝应到如皋一带。但是好景不长,2011年后随机分布态势又开始增强,而且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五,从各类型区的变迁看,农民收入热点区出现比较明显的变迁,以上海为核心的片区基本上属于收入热点分布区,显示出上海等地在长三角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其间热点区也有向南扩张趋势,表现为浙江省在后阶段经济发展中带动了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带动了农村发展,但是金融危机重创了浙江省的产业链,挫伤了该省的经济。从各类型的分布看,大致形成以热点区为核心的层级式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地区围绕核心分布;东、西地带区间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主要表现为热点区和次热区,而西部内陆则主要表现为冷点区和次冷区。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空间格局演变
为了在总体上把握长三角地区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异的整体演变过程及其变动状况,有必要探究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空间格局动态。为此,本书将考察期分为4个时段(1989—1992年、1992—1999年、1999—2008年、2008—2011年),通过计算各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指数的值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采用自然断裂点法把长三角县域分为热点、次热、次冷、冷点四区,生成空间格局演化表(见表1-4)。分析该表,可得出以下三点认识:
表1-4 长三角地区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冷热点空间分布格局
续表
续表
(1)各类型区的转换速度较快,在各时段的空间集聚格局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地理集中现象相对不明显。1989—1992年收入增长冷点区和次冷区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1992—1999年除冷点区保持较高的空间集聚状态外,其他类型区域均表现为随机分布状态;不过这种随机分布变化态势在后两个阶段得到逆转,收入增长热点区、冷点区、次热区集聚态势明显增强,但是次冷区的空间集聚分布态势有所减弱,逐渐呈比较随机分布变化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被其他类型区分割成切块分布。
(2)长三角县域农民收入增长的热点区与冷点区分布都存在一定的跃迁现象,但冷点区较热点区空间集聚状态比较明显。从数量上讲,收入增长的高值区域数量经历了从少到多再减少的过程,1992年以后收入增长的热点区明显增加,不过在后期又有所减少,但整体上是增加的,区域位置变化比较随机,但有由分散向集聚的趋势,聚集中心迁移较快;收入增长的低值区域总体上有所增加,集聚现象比较明显,但是集聚中心变化较快;人均纯收入增长次热区的数量一直在递增,但后期相比前期增长趋于缓慢,集聚趋势有所增加;相对应的次冷区数量则一直处于减少状态,变化幅度在前期比较大,主要是江苏省收入增长变化较大,后期数量趋于稳定,但自始至终次冷点区域分布呈无规律性变化。从范围上讲,次冷区则是开始明显减少后趋于保持不变,其余的覆盖范围都有所增加。
(3)比较长三角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异格局演化态势(见表1-3)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演化态势(见表1-4),可以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互关联,某个时段的收入增长热点区(冷点区)往往促使收入发展的热点区(冷点区)产生迁移现象,区域间冷热点属性具有相互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