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样本:地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研究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系统设计:衢州“主”字型治理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围绕打造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强化顶层设计,全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实践。

图1 2018年5月21日,衢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提出了打造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的目标

“主”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加一竖变”,“再加一点变”。“三”是“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主要是实施“三大主体工程”。其次是“王”字型运行机制,主要是以县(市、区)为“顶线”、乡镇(街道)为“中线”、村(社)网格为“底线”、信息集成平台和联动指挥平台为“竖线”。最后再到“主”字最高标准、最高境界,走好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共建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衢州“主”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是结合衢州实际对中央关于社会治理指示精神的创造性转换,是对全国各地基层治理经验做法的综合集成,是对互联网背景下时代特征的主动顺应,是对自身抓基层治理历史经验的继承发展。其核心是践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做到体制内上下打通、条块打通,体制外干群打通、党群打通,让干部深入下去,把群众发动起来,唤醒党员、唤起民众,变管理为治理,以民主促民生,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一)“主”字型基层治理溯源

1.衢州基层治理实践坚持党建统领,是“三民工程”的升级版

“三民工程”(民情档案、民情沟通、为民服务)是衢州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探索创新。2010年,得到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批示肯定。一直以来,衢州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推进“主”字型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落地中,进一步形成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三民工程”的升级版。通过做实基层党建工程“三个三”,做深联系服务群众“三个联”(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真正实现同“三民工程”一脉相承的“干部下去、情况上来、服务落地”。

(1)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灵魂核心,更加有力地推进党建统领

“三民工程”是对健全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一种探索。“主”字型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更加突出党建的作用。从“三”到“王”再到“主”,“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是关键、是灵魂,是强大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2)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根本方向,更加充分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

“三民工程”要求乡镇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村社党员干部“联系不漏户、党群心贴心”,充分体现了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思想。“主”字型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走好群众路线,在体制内上下打通、条块打通,在体制外干群打通、党群打通,让干部深入下去、把群众发动起来,唤醒党员、唤起民众。

(3)坚持干部下去、情况上来、服务落地这一方法路径,更加丰富地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抓手

从民情纸质档案上升为“村情通”的电子档案,成为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的活民生;从每月一次的“民情沟通日”固化为每周一次的“周二无会日”五集中(即集中服务、集中检查、集中议事、集中调处、集中攻坚),不断拓宽“组团联村”“网格支部活动”“重点项目攻坚”等工作载体;从为民服务全程代办,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下沉延伸,在乡镇(街道)设立办事窗口,在农村设立代办点,落实网格代办服务,让党员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4)坚持有效治理这一探索实践,更加系统地构建深化“三民工程”的工作机制

“三民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出台了“三个三”的标准,即民情档案“三张单”(村情单、户情单、事情单),民情沟通“三个一”(一日一值班、一周一集中、一月一沟通),为民服务“三平台”[服务热线、服务网络、服务中心(站)]。而“主”字型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在做好“党建+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两大文章时,制定了更为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的一揽子工作机制,并作为标准化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进党校、进课堂、进教材,让干部群众知标准、懂标准、用标准,赢得了平安衢州“十三连冠”的殊荣,取得了中心工作推进、重点项目攻坚、联系服务群众、文明城市创建、营商环境优化等一系列工作成果。

2.衢州基层治理实践高扬群众路线,是“枫桥经验”的升级版

“枫桥经验”是浙江的传家宝、金名片,更是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

“枫桥经验”的本质是党的群众路线,精髓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核心是解决基层党委、政府与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断层问题,包括政策断层、宣传断层、教育断层、工作断层、感情断层。20年来,“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融合落实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其内涵也从基层预防化解矛盾拓展到基层治理,但其本质没有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根本的是把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做好“党建+基层治理”文章,让干部深入下去,把群众发动起来,在新时代“唤起工农千百万”,最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图2 新时代“枫桥经验”衢州论坛

20年前,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就在绍兴诸暨枫桥镇工作。他从乡镇到县到市一路走来,也不断地在探索总结积累经验。在杭州市余杭区工作时,探索构建“党建+治理”模式,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体制机制支撑,并在服务保障中泰九峰垃圾焚烧项目落地、乔司拆违、G20杭州峰会等实战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到衢州后,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以改革的精神,更加突出用系统思维来抓基层治理,不断强化系统设计、制度设计,进一步丰富完善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这套体系,以“三个全覆盖”(组团联村全覆盖、网格支部全覆盖、党员联户全覆盖)、“三联工程”(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网格建设“六个规范”“全科网格+村情通”“周二无会日”等一系列的举措,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致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在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探索形成了衢州样本。

图3 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在新时代“枫桥经验”衢州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3.衢州基层治理实践致力乡村振兴,是“千万工程”的升级版

衢州是钱塘江的源头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的生态屏障。习总书记在衢州调研时曾再三叮嘱:“衢州是浙江绿源,生态是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优势,是我们的后发优势,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这是总书记赋予衢州的崇高使命,是衢州发展的主要目标方向,是衢州干部群众必须扛起的历史重任。衢州按照习总书记的嘱托,认真贯彻浙江省委、省政府“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部署,实行“千万工程”与基层治理统筹抓,“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整体推进,积极探索具有衢州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子,努力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一是把“千万工程”升级为“乡村大花园”。2018年以来,衢州市委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严密、系统谋划乡村振兴“3752”体系,推出了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做法,并做实、做细、做深、做优,做出了实效、做出了经验、做出了样本、做出了示范。先后出台了《衢州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大花园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转型,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树立“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一张皮”的理念。改变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由农口部门线上抓的现象,与基层治理一并部署,纳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考核内容,进一步夯实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村的责任,把市、县两级部门整合起来,把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形成条块齐抓共推的工作局面。

三是以基层治理巩固深化“大花园”建设。联村组团、全科网格、联户党员、周二无会日等都成为乡村大花园的资源力量和工作抓手,特别是经过一个个网格发挥作用,一名名党员带头示范,有力、有效地推进基层重难点工作的完成。突出把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强农民参与度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参与建设,以“幸福家庭”“五美家庭”等评比活动的方式和途径,激活农民主体。注重充分发挥寓外乡贤在村级治理中的补位和辅助作用,创造条件让广大乡贤承担起乡村振兴中“立德”“铸魂”“补血”之大任,使其成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是以“大花园建设”成效检验基层治理实效。基层治理抓得怎么样,不是看台账、听汇报,而是看违法住宅拆除、一户多宅整治、农房风貌提升等具体工作,看在这些工作推进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的作用,看在这些重难点工作中,是否做到公平公正、民生改善、群众满意、社会和谐。

正是通过治理的思维、统筹的思路抓美丽乡村建设,目前,衢州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等工作全面破题、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工作氛围越来越浓、力度越来越大、破难越来越深。更可喜的是,整出了各级干部的精气神、责任感和事业心,整高了各级干部做群众工作、解复杂难题、推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整齐了农民群众的认同感、支持力和参与度。可以说推进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的土地、空间、项目、资金、环境等要素资源以及各级干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激活,“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共识在凝聚、格局在打开、动能在积蓄、难题在破解、队伍在锤炼。

(二)建立“四大五加”治理体系架构

只有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才有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衢州基层治理严格遵循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的总目标、体制、方式、格局等指示精神,紧扣“七个现代化”(理念、目标、工作布局、体制、方式、政策、能力)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在体系化系统性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以“四大五加”(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大数据应用、大融合推进,“网络+网格”“线上+线下”“制度+技术”“公转+自转”“共性+个性”)为主要内容的体系架构。

1.以“四大”进行理念集成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是否顺应时代大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效能。衢州所确立的“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大数据应用、大融合推进”四大理念,作为“主”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四大立柱”和体系运行的“四大支撑”,在全国基层治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实践探索中,无疑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

大党建统领,就是贯彻好中央关于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在衢州实施好“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坚持“党建统领活的灵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切实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通过各级党组织实现以市统县、以县统乡、以乡统村、以村统格、以格管人。大党建统领的实践印记是党建治理大花园,一体化打通“一条龙”、融合“一盘棋”、形成“一张皮”,让党建治理大花园高高地前进一大步,成为推动“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推动奔跑之城、温暖之城、奋斗之城的无限能量。

大联动治理,就是根据社会治理牵涉各方的系统性特点,在衢州做优市县一体、部门联动的“顶线”,做强以块为主、条块联动的“中线”,做实多网合一、干群联动的“底线”,做畅上下贯通运行机制的“竖线”,构建“王”字型大众化、信息化、智能化大联动治理运行架构。把乡镇(街道)打造成大联动治理的中枢神经,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四个平台”的起承转合作用,联通体制内条块、体制外干群,深耕做实“全科网格”,做实全员发动、各方联动、全民行动,实现平台化、扁平化、一体化、网格化协同治理,形成“平时为掌、战时为拳”的治理合力。

大数据应用,就是紧跟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衢州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拓展提升“雪亮工程”和“城市数据大脑”实战应用,依托市、县(市、区)大联动中心、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以及党员群众APP(手持移动终端)信息化技术支撑,建立基层治理大联动信息系统,构建“网络+网格”“线上+线下”“制度+技术”的“智慧+”治理机制,将“互联网+”的思维和实践全面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发挥大数据分析预测预警作用,使基层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

大融合推进,就是立足各项工作相互联系、有机合成的特点,在衢州强化统筹整合、跨界融合、开放共治的工作理念,加强工作统筹、信息共享、数据分析、力量整合,把基层治理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大花园建设”、城市规划、产业落地、扫黑除恶等有机结合起来,综合一切方式方法,通过抓责任强激励,抓整合聚资源,抓协作增群力,切实形成资源整合大服务、安全隐患大排查、矛盾纠纷大调解、重点问题大整治、各项工作大推进、步调行动大协调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在基层治理中统筹推动各项举措、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2.以“五加”进行方法集成

基层治理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与推进“五位一体”紧密联系,依托“五治融合”达成实效,必须从制度、技术、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实现治理的最佳效果。“五加”是衢州在治理方法上的积极探索。

一是网络+网格。深入推进市、县(市、区)大联动中心、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互联互通,依托浙江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和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对接网格化服务管理手持移动终端,形成市、县、乡、村、格五级贯通的网络体系。广泛推进信息化手段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的运用,引导党员、群众通过平安通、村情通等采集上报信息,通过钉钉群、微信群等构建适应基层治理需要的集群化信息平台,让党员、群众人人成为移动的“探头”“触角”和网格中的“哨兵”“信息员”,使网格发生的事件、发现的隐患、群众的诉求等通过互联网实时上传报送,得到及时处理,形成网络和网格同步共振、互相支撑的效应。

二是线上+线下。发挥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利用网络为群众提供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更加灵敏地感知社会态势、畅通交流渠道、方便群众办事、辅助决策施政,推进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推进线上线下高效协同、互为支撑的运行机制建设。线上发挥好信息采集、分流、交办、反馈的作用,线下发挥好办理、处置、落实的作用,实现线上线下同心聚力、齐抓共管,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性互动。

三是技术+制度。主动推进基层治理的科技进步、技术应用,尽可能地以先进技术支撑日益广泛、复杂多样的基层治理,实现更全面、更深入、更大众的技术和信息共享共用,借力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顺应互联网+社会治理的大趋势,推进基层治理的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使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人员素质等适应“互联网+”的要求,满足群众对基层治理公开性和参与性的诉求。通过制度与技术的互相适应、互相融合,实现治理更加高效,落实数字经济、美丽产业、服务便民和谐安民的目标。

四是公转+自转。围绕“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开展基层治理,通过协作配合、各方联动,实现共建联纽带、共治强核心、共享增和谐,以围绕中心大局的“公转”转出向心力、生产力、凝聚力。坚持法治、德治的方向,推进村社自治,充分发挥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发展振兴主动发力、新村(社区)建设不等不靠的良好导向。充分发挥体制内干部和体制外干群的作用,通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自转”,实现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推进。

五是共性+个性。牢牢把握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创新的要求,着力破解基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既坚持抓标准化、规范化,明确统一要求,把中央和上级的普遍要求规定动作抓到位、落实处,保持总目标和大方向上的一致性,防止自行其是、另搞一套;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发挥基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大方向总目标,结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具体措施,防止千篇一律、削足适履。针对农村和社区、城郊村和偏远村、新社区和老旧社区等不同情况,各地各级在市委、市政府“四大五加”基层治理主体框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基层治理有效途径的积极探索实践。

3.“四大五加”的导向意义

一是突出了党建引领、组织保证的大方向。衢州以加强基层党建、铸魂强基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坚持大党建统领实施“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以制度化、标准化,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层面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治理体制,在村(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网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统筹,党员带领,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切实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二是用活了人民中心、群众路线的大法宝。衢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一根本立场,把落实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价值取向,全面推行“周二无会日”制度,让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让党员干部联户、联情、联心,在常态长效的联系服务群众中,知民情、化民怨、办民事、暖民心,积极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党委、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各项事业发展稳中有进,努力使社会治理“过程群众参与、成果群众获得、成效群众评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拓展了系统整合、一体联动的大格局。衢州“主”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紧扣“大平安”抓治理,从创建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出发,围绕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丽发力,致力打造新时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紧扣跨界融合抓治理,以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基层治理最优城市、一座最有礼的城市为载体,推进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市场治理、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社会治理和政治治理体系中的政府治理(文化治理)。紧扣“三治”融合促善治,积极发挥好自治的基础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先导作用以及礼治的内化作用,通过扫黑除恶为基层治理扫清障碍,通过深化“有礼乡村”“有礼社区”创建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将中华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治理理念结合起来,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努力促进百姓和顺、城乡和美、社会和谐。

四是抓住了智慧应用、科技支撑的大趋势。衢州树立大机遇意识、大战略眼光,充分用好现代科技的引擎功能,加快推动基层治理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雪亮”工程,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起了“市、县大联动中心+乡镇‘四平台’综合信息指挥室+全科网格+村情通式智能终端”五级贯通的线上线下联动平台,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全力打造“城市数据大脑”,通过“雪亮工程”建设近5.3万个摄像头,运用大数据这个“显微镜”“透视镜”“望远镜”技术功能,让这5万多双“眼睛”升级为能思考的“城市数据大脑”,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中枢”,小到老人走失救助服务,大到侦查破案、监测监管、应急处置等平安建设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广“村情通”,村里大小事情和政府民生审批服务事项在这个手机平台落地,老百姓一机在手,就可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享受常办事项服务,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目前,全市近70万群众关注并参与其中,家庭覆盖率达80%以上,走出了一条变被动治理为主动治理、变事后治理为事前治理的新路子。

五是夯实了重心下移、固本强基的大底座。衢州通过村社一体的全科网格建设,全力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明责任、强保障,努力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这一治理基准落到实处。通过做实网格,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实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防线前置,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和困难解决在网格,把苗头和隐患消灭在萌芽,落实化解矛盾、风险防范见知于早、抓之于实、求之于解、化之于小;做实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得到群众支持、强化底座支撑、夯实基层基础,实现各项工作在基层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三)构建“主”字型治理运行架构

1.固本强基:实施“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

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作为原则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作为实践必须要有实现路线的办法,实际上就如毛主席所讲的“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衢州以“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落实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为打造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提供坚定的政治组织保证。

(1)实施“三大主体工程”,做实党建责任内容

“三大主体工程”,即落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发挥村(社)组织主体作用,激发党员群众主体意识。“三大主体工程”重在解决责任在谁、谁来落实的问题,是基层治理的“牛鼻子”。

一是落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即抓镇促村、镇村联动,党委统揽全局、书记抓人促事。抓好书记党建项目和班子成员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把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农民建房、扫黑除恶、乡风文明、产业发展、富民增收等统一起来融合抓。健全完善市县党委月度专题研究、乡镇(街道)月度主题研判制度,通过书记抓、抓书记,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真正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二是发挥村(社)组织主体作用,即发挥村(社)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特别是村(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支部建在连上”“一切工作到支部”,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村(社)组织体系正常运行发挥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深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开展村(社)换届“回头看”,实施村干部“红黄灰”三色考评,对村(社)两委班子进行届中大考;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健全村两委干部常态退出机制,不合格的坚决调整退出。

三是激发党员群众主体意识。高标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建设“乡村振兴讲堂”,抓实农村党员和群众教育;落实党员管理“十条红线”,深入推进党员高质量发展,稳妥有序推进不合格党员处置;开展“党建治理大花园党员先锋作示范”系列行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主体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让干部深入下去,把群众发动起来,唤醒党员、唤起民众,不断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最终使管理变治理、民主促民生。

(2)推进“三个全覆盖”,做实党建工作载体

“三个全覆盖”,即组团联村(社)全覆盖、网格支部全覆盖、党员联户全覆盖。其呈现方式是“三联工程”:组团联村(社)、两委联格、党员联户。“三个全覆盖”重在解决怎么落实、落实什么的问题,是基层治理的“主载体”。

一是组团联村(社)全覆盖。主要是打通乡镇(街道)及以上机关和村(社)。按照“一村一组团”方式,组织乡镇(街道)干部、来自市区的平台干部、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专家人才等,组建联村(社)服务团,赴村里开展服务。通过组建联村(社)组团,把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一个人抓党建变成全体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抓党建,把乡镇(街道)孤军奋战抓基层变成市、县、乡三级齐心协力抓基层。驻村(社)组团由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任“团长”,对组团所联村(社)党建、工作负总责。设立“周二无会日”,市、县、乡各类会议原则上不安排在这一天召开,各部门、乡镇(街道)除必要的值班、窗口人员外,各服务团团员在团长的带领下,全部深入挂联村(社)开展服务工作。

二是网格支部全覆盖。主要是打通村(社)和网格。按照“一网格一支部”原则,建立“一长三员”队伍。“一长”就是网格长,由村两委成员担任,实行“一岗双责”,既要分管一条线,又要管好一块自留地、管好一个网格。“三员”就是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专职网格员从村(社)“两委”班子成员、专职社区工作者或优秀党员骨干中选配;其他村(社)“两委”班子成员、社会工作者、团组织、妇女组织、治调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骨干全部进入网格担任兼职网格员;乡镇(街道)驻村(社)干部或其他组团联村(社)服务团成员担任网格指导员。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与综治网格覆盖相融合,在组织设置上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图4 网格是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承担做好信息传递、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工作

三是党员联户全覆盖。主要是打通党员和群众。按照“就近就亲就熟”原则,每名党员联系服务若干户群众,做到联系不漏户、户户见党员,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群众“五上门”活动(群众生病卧床要上门看望、群众红白喜事要上门帮忙、群众矛盾纠纷要上门劝解、群众有不满情绪要上门疏导、群众有突发事件要上门了解)。

(3)运用“三大指数”,做实党建考核制度

“三大指数”,即乡镇(街道)党(工)委的服务指数、村(社)党组织的堡垒指数和党员的先锋指数。“三大指数”重在解决怎么考核、谁来考核的问题,是基层治理的“指挥棒”。通过对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党组织、党员三个层面,相应建立“三大指数”,实施量化积分,实现精准考核。

一是“服务指数”。建立“全程纪实、动态监测”考评机制,把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衢州三十条”、党建责任清单、“周二无会日”“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三联工程)等纳入“服务指数”考核内容,促进党员干部落实“一岗双责”。考核结果与乡镇分类争先、年度综合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等挂钩。

二是“堡垒指数”。建立“底线管理”机制,把党员固定活动日“五个一”任务清单、网格党支部运行情况等纳入“堡垒指数”考核内容,重点考核村(社)党组织班子作用发挥、推进中心工作、维护基层稳定情况,促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升。考核结果与组团联村(社)工作和联村(社)干部个人考核、村(社)党组织分类定级及村(社)干部述职评议等挂钩。

三是“先锋指数”。推广党员“零基积分”考评办法,重点考评党员履行基本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遵纪守法等情况,特别是把党员联户、村干部执行“十条铁规”纳入“先锋指数”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激发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一体联动:构建“王”字型运行机制

衢州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这套体系中,最具创新性的是推进智慧应用大联动,着力构建“王”字型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王”字型,就是“三横一竖”,顶线、中线、底线、竖线四条线。

(1)做优市县一体“顶线”

“顶线”代表县级资源力量,要求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衢州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国土、规划等部门共1000余名派驻人员下沉为乡镇(街道)“平台干部”,每个乡镇(街道)平均派驻10名。职能部门下沉到乡镇(街道)“四平台”的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属地为主”,年底考核以乡镇(街道)为主。全市、县(市、区)两级部门都要选派得力干部以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等身份参加联村(社)组团,并依托部门职能和资源,支持和保障基层工作的开展。

(2)做强乡镇(街道)“中线”

“中线”代表乡镇(街道)资源力量,要求做到“条块联动、块抓条保、属地统领、捆绑考核”。衢州以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为载体,建设标准化的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提升乡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形成统一指挥、联合执法、联动治理的新模式,着力破解乡镇(街道)“看得见的管不着”,职能部门“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以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为契机,优化乡镇基层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实行大党建、大协调、大治理、大经济(大生态)、大执法、大服务“六大模块”力量设置和工作统筹,充分赋权赋能,全面彻底做强乡镇这个“龙头”,保障乡镇真正领导得了、指挥得了、调度得了。

(3)做实村(社)网格“底线”

“底线”是村级资源力量,要求做到“深耕网格、做实网格,一长三员、四力共用”。衢州紧紧抓住重心下移和深化基层这个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在做实“底线”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组团联村(社)、网格划分、网格支部、一长三员、党员联户、考核考评等“六个规范化建设”,推动与规范社会秩序、执法法律法规、服务民众生活相关的管理资源下沉到底,确保全科网格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地落实。全市所有村(社)共划分网格4174个,成立专业市场等各类专属网格140个,建立起以村(社)“两委”班子成员为主体的网格员队伍,实现市县乡下沉力量、村级组织力量与网格群众力量双向打通。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的38099名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入格组团成员遍布其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事在网中办、人在格中走”的工作格局。

(4)做畅联动指挥“竖线”

“竖线”是线上线下联动指挥,要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竖线”就像一部电梯,通过“制度+技术”把顶线、中线、底线这“三层楼”打通。衢州重点借助“雪亮工程”“城市数据大脑2.0”等技术支撑优势,搭建信息集成平台、联动指挥平台,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指挥机制,形成了“市县大联动中心+乡镇综合指挥室+四个平台+全科网格”的技术链条,线上线下、制度技术、网络网格、系统集成、整体联动。

3.共建共治:落实人民当家作“主”

“主”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最高标准、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1)深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

衢州着力构建多层广泛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一方面,大力推进乡镇(街道)、村(社)、村(居)民小组等各级民主协商议事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的作用;另一方面,全覆盖推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修订执行,创新搭建民情沟通日、乡贤议事会、在线问政、网格问效、户主会等平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发挥基层社会组织作用

为了加强党组织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和工作指导,衢州深化群团改革,构建了“大群团”工作格局,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加快培育与基层治理相适应的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基层治理。

(3)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参与治理

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广泛动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乡贤等基层精英骨干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开展党员联户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搭建“村情通”式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平台,实现政民网格互动,以志愿者队伍、兼职网格员等形式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共建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