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
寻找时代的记忆
刘宇
从首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的获奖者到第三届的评委,过去了四年。这中间主要做图片编辑,拍得少了,看的和想的多了。前些日子,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花很多时间整理一卷卷还躺在纸箱里的底片。其中很多胶卷拍完发稿后,多年再也没打开过。这让我有机会反思自己过去拍的照片哪些值得保留,哪些不值一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一张照片的判断也会发生变化。
摄影记者是被动的,很多时候不能决定自己拍什么或者不拍什么。更不能根据事情的重要与否,认真或者怠慢,这是本分。我发现,事件的新闻价值和照片的历史价值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很多当时觉得很重要的活动,拍摄的照片却非常易碎,没有因为时间使它们变得更有价值。有的照片当时拍的时候并不经意,现在再看反而觉得很有意思。这些照片好像是未完成品,需要时间不断丰富其含义。
原来自己对于照片好坏的判断,过于看重它们的外在形式和效果。摄影记者做长了,会对拍照变得越来越苛刻,光线不好不拍,构图不好不拍,也许正是在我们的迟疑中,好照片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了。当我们在欣赏包括徐肖冰在内的老一辈摄影家的照片时,发现他们并不会过分苛求光影效果和影像素质。其实,摄影技术不是摄影的全部,对世界的观察、思考和表达,往往比技术更为重要。真正能留下来的,还是那些揭示人性本质,体现人文关怀,见证社会变迁的作品。
“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已经举办三届。我个人觉得,这次大展的参评作品还是大体反映出当下中国纪实摄影的面貌。题材比较广泛,当下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有所涉及,表现形式也愈趋多样。但总起来看,参评作品仍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照片没有达到参评的基本要求。不少作者对于大展设定的题目“在路上”的理解有偏差,过于狭窄或过于宽泛。“在路上”既是地理概念上的,更是时间概念上的。时间和空间在瞬间被记录,而成为历史的切片。部分题材集中度比较高,春运、朝圣、民俗、老兵等类的照片反复出现,而多数的呈现方式又缺少突破。
这几年充斥各大影赛和摄影节的景观类、环境肖像类、观念类摄影这次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影像语言,用心讲述故事的影像偏少。在传统的纪实影像中,往往以人为主线,表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追求作品的社会价值、人文关怀和历史意义。这些年,西方“无表情外观”摄影概念传进来以后,许多人尝试景观摄影和环境肖像实践,他们或是中性地展示自然和人文景观,或是让被摄者无表情地直视镜头,都传达出一种冷漠疏离的情绪。这种表现方法甚至成为当前一种主流的摄影语言。如果说,刚开始有人这样拍是对过度强调摄影审美功能的一种叛逆,无数次的模仿之后,现在似乎成了新的恶俗。还有些所谓的观念摄影故作深沉,其实并没有什么观念,只是作者本人的喃喃自语,自己也不知所云。
如今,影像已经成为除语言和文字之外的第三种表达工具。我并不同意动不动就批评摄影发烧友们拍的是“糖水片”。摄影作为一项健康的爱好,无论拍摄什么都应该得到鼓励。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摄影的类型同样是多元的,没有高下之分。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像语言也日益个性化,越来越多的摄影师从客观记录公共生活延伸到关注自身的内心世界,突破了客观记录的叙事性表现手段。传统纪实摄影的定义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当代纪实摄影出现的各种新的影像实践。但这不等于说,传统的纪实摄影就是过时的。各种摄影方式应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替代。
徐肖冰是一个摄影师,也是一个战士,虽然他的经历无法复制,但应该传承他或者说他们那一批人的精神。尽管他们也无法逃脱时代的限制,但不能否认他们留下了大量无愧于那个时代的经典。“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寻找的正是能够成为今天这个时代记忆的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