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从词源的角度来看,“德”是一个会意字,其构型最初表示做人做事要正直向上,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后来又加了一个“心”字,也就是“直心为德”,强调不仅要按通行的准则去行,还要这样去想。可见,“德”字从一开始就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内在的品格、德行,是涵盖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德的道德范畴;另一方面是外化出来的行为规范,即要求人们恪守基本的操守、品行,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关于“德”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德,但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派那里又各有侧重。
“立德”即树立德业,强调要有所“立”。有所“立”就必须有所行动、有所实践,不能停留在口头,这也是“德”本身的应有之义。同时,行动之后还要有成效、有成就,要对国家、对他人有所贡献。孔子很注重教人努力有所“立”以求不朽。王阳明也强调要“成德”,在学校中学习,或长于礼乐,或长于政教,或长于水土播植,但首先要在“德”上有所成就。“立德”意味着我们首先应该作为一个人而活着,应该有志向、有尊、有成就地活着。个人要克己修身,德行高尚,追求人生之“不朽”,对社会、对国家,要能够担当道义,仁爱民众,为后世树立做人的榜样。“立德”,可以说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指归。
在现代社会,光讲“立德”,可以塑造出一个好人,但还不足以培养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合格建设者。所以,还需要“树人”,树立德才兼备之人、和谐发展之人。这就像一棵树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不仅要有发达的根系、主干,还要有结构合理的枝丫以及足够的叶子,以便接受阳光。我们的教育要想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社会的人才,就不仅要“立”其德,使其根正,还要“树”其人,构筑起合理的知识框架,使其具备在某一专业领域胜任某项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立德”强调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树人”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树人为本,立德为先”。教育的根本是要树人,欲树人先立德,树人要以立德为基础,而立德又会促进树人。立德树人所要培养的应该是德才兼备、和谐发展的人,这并不等于说要面面俱到,而是有层次、有侧重、有区别。
在这个培养目标体系中,第一个层次要求的是培养有德之人。要成才,先成人。大多数青年人并不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却有很多人缺乏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良知、同情心、社会责任感以及担当意识。专业知识的教育当然重要,但这只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通过专业教育,我们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但我们需要的是和谐发展的人。这样的人“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所以,我们要强调立德为先,要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最基本的做人之道,这是树人的根基。
人才培养的第二个层次,是使其具备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成人之后还要成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世,并为国家、社会作贡献的基本条件。目前,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广泛,在知识传授方面无须面面俱到,但要建立起合理的知识框架,重点培养学生基础性的和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比如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等。
人才培养的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培养其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专长,这一层次属于个性化设计。虽然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但也应尽可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充足的校园资源和宽松的发展环境。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统一规格的机器人,而是有创造力的和谐发展的鲜活个体。在这方面,学生社团、课外兴趣小组、第二课堂、团队活动等形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应当充分重视并合理引导。
二、立德树人揭示的本质属性
立德树人全面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其主要体现在下以几方面:
第一,立德树人反映了高等教育建设的内在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尤其是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背景下,意蕴更为深远悠长。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实质和核心,也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立德树人简言之,就是讲高等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地培养与造就优秀人才,立德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与鲜明标志,即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党所信任的高等教育,无愧于时代的高等教育。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与神圣使命,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是高等教育树人的前提与基础,高等教育要完成树人目标,就必须先要立德,以德立校,确立树人教育理念,明确树人教育目标,构建树人教育机制,建设树人教育队伍,形成树人教育氛围。树人是高等教育立德的追求与目的,高等教育要实现立德的追求,就必须始终秉持树人的价值追求,始终围绕与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宗旨。只有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够使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建立无愧于时代要求、无负于党和人民期望的宏伟德业。
第二,立德树人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党的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其本质而言,立德树人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为此,立德树人也必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和根本方向。毋庸置疑,立德树人的提出也是对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与误区的正本清源。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总是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教育往往只关注学生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生命成长,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目标的含糊与偏离。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给人们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学校出现忽视与轻视德育的现象,学生成了考试做题的机器,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不是有着健全人格的人,甚至出现各种无视、轻视、忽视生命的现象。为此,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效破解高等教育面临的困惑与难题,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总任务、总目标、总方针,建设好立德树人的系统工程,特别是要把德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程”,着力抓好,建设好。
第三,立德树人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其“立德”蕴意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建立宏伟的树人德业,即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与宏伟德业,开拓进取,努力奋斗,不断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功绩与贡献。二是以德立校,即要求高校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先、德育为本的育人目标和标准,以德育为统帅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一步讲,立德树人就是以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树人先树德。要想学生做好事,就先育学生做好人;只有先育学生做好人,最终才能使学生做好事。可见,高等教育坚持以德立校的育人方向、育人宗旨和育人标准是高等教育发展以及高校树人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青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德立校,德育为先,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高等教育要立德树人,就要凸显以德立校、德育为先的育人目标,努力把德育渗透于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立德树人凸显的鲜明特征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既具有立德的鲜明标志,又具有树人的明确宗旨,凸显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
第一,立德树人的政治性。教育有政治属性,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然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为此立德树人就是旗帜鲜明地凸显了高校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根本宗旨,更加突出地明确了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标准,否则,失去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就抹杀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就会把高等教育引入歧途,甚至会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毁灭者与掘墓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具有血的教训的。显然立德树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具有特定的内涵与标准,所以说,立德树人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个政治信念;既是一种崇高使命,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征与突出标志。
第二,立德树人的时代性。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的发展。立德树人是党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与任务,也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与呼唤,是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标志。当今的高等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它的作用与地位,所培养的人才比任何时候更加凸显它的特质与品格。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是需要与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时代,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受到的冲击与挑战会增加,面临的困惑与问题也会增多,高等教育必然要经历时代风雨的洗礼。一句话,经历新时代,高等教育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遭遇了严峻的挑战。迎接新时代,高等教育任重道远、使命光荣。
第三,立德树人的目标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清晰而具体的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一方面是对高等教育战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明确任务与职责,就是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也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即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修养良好的品德,以立足社会,垂范世人;必须学习精深的知识,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总之,他们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建功立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有为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高等教育理应担负与完成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与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高校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它既是高校办学的宗旨与方向,也是高校办学的要求与标准。
四、立德树人确立的重大使命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确立了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
第一,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与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党与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教育现实中面临的迫切而重大的任务。在当今时代,推进与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方面,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使高等教育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更重大;另一方面,教育的现实对人才培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空前挑战,使高等教育完成的任务更艰难、更迫切,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成为应对考试的机器,同时还严重存在着忽视与轻视德育的问题,为此,从教育的现实上来看,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既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为破解教育现实难题,推进高教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要从立校的根本宗旨、任务、目标上着手,认真解决“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特别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把培养学生的目标、规格、要求等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第二,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教战线广大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就是说,立德树人不仅仅只是德育老师的事,它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肩负的神圣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高教战线的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树人,师德为范。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与培育者。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否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直接关系到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与达成。这就是说,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一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把立德树人转化为内心信念,秉德育人,不辱使命,不负重任,崇德育人,言传身教,做出表率;另一方面,要构建立德树人的教育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使教育内容上达到以德树人,德育为先,在教育方式上达到化德树人,科学实施,使德育入心入脑。
第三,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教战线开展的一场伟大的教育实践。立德树人不只是一个教育思想与理念,也不只是一个教育任务与目标,更不是一句空话、大话、套话,而是一场伟大的教育实践,立德树人是伟大的使命,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完成;立德树人是崇高的目标,只有通过不懈拼搏才能达成。实践实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唯一途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误校,实干兴教,空谈误人,实干兴业。立德树人就是号召高教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埋头实干,积极探索树人育人的规律,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脚踏实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智、体、美的有机融合;拼搏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
五、立德树人的四大要点
立德树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事关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找准着眼点、认清立足点、筑牢支撑点、夯实发力点。
(一)立德树人的着眼点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
立什么“德”是立德树人要解决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立德树人就容易流于空泛、失于模糊、偏于笼统。“德”,有小德,有大德,有私德,有公德。立德树人,要立的是大德,是公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是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之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一体,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德”的科学内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赋予立德树人的新要求新任务,也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民族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将继承和弘扬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基本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科学地融入德育课教学,是学校德育课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和关键点。立共产主义之德,就要以为共产主义奋斗为基础,在调整人们的行为关系时,坚持个人利益服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就要时刻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又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基础。只有具有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能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才能有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意志,才能有“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的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又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认知上。立共产主义之德,不是忽略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层次性,也不是什么“人为的拔高”,而是体现发展趋势、表明立德导向之举。
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就是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二)立德树人的立足点是历史、文化和国情
独特的历史是立德树人的底气,中国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型国家”,“立德”在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它支撑了中华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赋予了她浩然正气和蓬勃朝气。
独特的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要汲取中国独特的文化涵养。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高校的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学生揭示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断把追求真理的事业推向前进,为民族和人类持续地作出更大贡献。
独特的国情是立德树人的底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要尊重中国独特的国情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决定了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这三个“独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现实境遇。
(三)立德树人的支撑点是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
高校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而课程建设则是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
要通过课程建设收到立德树人的实效,就要将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作为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存在一种误区,认为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课程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建设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乃至排斥、冲击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无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合力,甚至于造成反力。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不但事关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而且事关自然科学类课程。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来说,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这把尺子来衡量各门课程的建设情况,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决不允许“跑冒滴漏”。对于自然科学类课程来说,则应注意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彰显立德树人中的真理力量。除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的协同也值得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就阶段协同来说,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各开设数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衔接好同一阶段的不同课程,使之构成完整体系,如何衔接好不同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步步高、步步深”的教学目标,都是亟须研究的问题。就内容协同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涉及原理与方法论的协同,理论与实际的协同,历史与现实的协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具体内容之间的协同。只有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都厘清理顺,才能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支撑点。
(四)立德树人的发力点是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的有机统一
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不但不矛盾,而且互为依托。旗帜鲜明,就是要形成声势、造成影响,而不是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润物无声,就是要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而不是畏首畏尾、三缄其口。达到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有机统一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改变“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现象的基础和前提。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批评和反对“轰轰烈烈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注重立德树人的受众感知和实际效果。同时也要注意,提倡人文关怀,将立德树人落细落实,并不等同于不敢亮旗、不愿发声,更不是搞万籁俱寂、万马齐喑。立德树人应当旗帜鲜明地讲、大张旗鼓地讲,同时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重要理论透彻宣讲、重大问题反复研讨、重大时事持续跟进、重点效果及时巩固。在立德树人的形式上,课堂讲授、学生讨论、课后阅读、表演展示等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传统教学形式与现代教学形式如慕课、微课等相得益彰,而不是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真理征服力、人格吸引力、语言感染力、艺术塑造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热心帮助学生的学习、细致关怀学生的生活、敏锐关注学生的思想、倾情关爱学生的人格,把全方位立德、全过程树人落到实处。[9]
六、影响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
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受教育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就高校来说,主要的教育要素归结为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媒介、受教育者四个部分。各教育要素彼此联系又相互独立,有各自的目标要求和规律特点。教育者包括学校各级管理者、专业教师、服务人员等,施教主体对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主导性作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质量能否适合社会需求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对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受教育者(学生)是各教育要素的核心,是高校得以存在和发展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媒介的作用发挥,旨在服务受教育者。
高校各教育要素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受高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质量标准、师资队伍状况、管理水平以及学校办学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教育要素作用在高校办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第一,高校评价标准偏差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志。在现行的高校评价体系中,由于缺乏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往往偏重于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办学规模和办学装备条件等易于量化的指标衡量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弱化了高校人才培养亦即毕业生质量这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这一方面容易导致高校过度追求规模,注重硬件建设,关注所谓“标志性成果”,办学的功利化倾向等;另一方面造成了教育培养环节部分存在忽略教育的本义即“全人的培养”,忽视学生品德、知识、能力的有机融合,忽视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特色等,从而影响了管理者对教育教学的关注度和资源配置。
第二,教师评价标准偏差影响教师教学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对学生思想品德、专业学习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教师称职不称职、优秀不优秀,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应该与其承担的主要任务相一致。目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够科学,主要表现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不够严谨,指标设计不尽科学,尤其对教师教书育人方面的要求体现不够,造成教师之间只有教学工作量的差别,质的区分度不高。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师生交流不足,毫无疑问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学生评价标准偏差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但由于高校缺乏统一的、科学规范的学生评价标准,从而无法对毕业生品德、素质、学业、能力等做出准确评价,用人单位也没有可依据的权威评价对毕业生任用做出准确判断,造成选人用人过程中过分看重学历、毕业学校的现象,反过来也会对在校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才培养环境和价值导向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高校内部对各部门、单位工作评价标准偏差影响立德树人工作效能。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其全部职能都是为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作为学校有机组成部分的各个部门、单位,教职员工工作分工虽然不同,但都负有育人的责任。不少高校内部对各部门、单位工作的评价往往就事论事,单纯从技术层面评价部门单位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忽略其背后“人”的因素。
受此影响,高校的有些职能部门、单位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理解不深、关注不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不够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尚不完善。
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
高校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各教育要素的有机结合,效能发挥最大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将高校各教育要素按照教育及人才成长的内在逻辑紧密结合,形成相互支撑、合理分布的制度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各教育要素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
第一,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目标规范高校办学质量评价。其一,要制定高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高校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要充分反映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根本任务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和影响力,在各个具体考核指标设计、观测点设定、权重取舍上体现导向性。其二,高校办学质量评价要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引导有着不同办学目标、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的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其三,建立健全高校办学质量标准和相关保障体系。在国家层面,应以法规文件的形式制定各类层次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应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细则。在高校层面,应完善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其四,要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社会、队伍建设等要素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纳入质量评价标准,并将毕业生质量在高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占适当权重。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以学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既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实践证明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法。其一,政府要发挥好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要形成一种“讲资源利用效率、讲办学质量”的资源配置导向,在资源配置方面引导高校在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其二,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在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譬如师资水平、教学实验条件、学术及科技创新平台等方面以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锻炼、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等工作环节舍得投入,舍得下功夫。其三,要结合学生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需要。
第三,以立德树人为职业标准建立教师工作制度。高校办学就是“治学”和“育人”,而集“治学”和“育人”于一身的是教师。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既是国家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教师的岗位要求。在国家层面建立教师工作制度,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做出规定,使教师能够清晰把握岗位职责中的“治学”和“育人”责任。教师工作制度还应在教师的职业条件、职业素养、业务能力、考核晋升机制等方面做出规定,使广大教师全面理解、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激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在立德树人的神圣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第四,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构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一体化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和依托一体化公共管理平台,整合学校相关人力、政策、信息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学业帮助、发展支持、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实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的有机结合。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会有效地提升学校管理效能,高效率地服务学生学习生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能够有力地促进学校各职能部门、广大教职员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自觉性、主动性,营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对于及时化解校园矛盾,保持学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五,以大学社会功能充分释放为目的完善高校社会评价反馈机制。社会评价对高校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社会功能发挥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现阶段,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评估、社会机构参与评估、高校自主评估相结合的多渠道评估体系,建立并逐步规范社会评价反馈机制,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好地遵从社会需求导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着眼高等教育长远发展,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管、办、评”分离,政府引导和监督高校,高校自主办学,社会机构独立对高校进行评估,从而建立起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规范科学的社会评价反馈机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对大学的何种评价,都应当把人才培养、毕业生质量、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对母校评价等“人”的因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因为对一所大学来说,重要的是“人”,不是“物”。
第六,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路径,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赖于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内在活力的激发。高校办学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发展学生,那么在高校办学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接受民主与法制精神的熏陶,承担学校发展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社区、学生班集体等学生活动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挥洒激情、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展示才艺。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锤炼思想、提升素质、增长才干,这既是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目的所在。[10]
创新案例
天津大学:着力构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体系
天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多项举措,打造“四有”工作体系,着力提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实效。
完善制度机制,让导师心里“有根弦”。加强师德建设,以“忠诚不倦、业务精湛、挚爱学生、率先垂范”为师德标准,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责任。划清师德底线,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师师德考核实施办法、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职称评聘、导师遴选等各项工作中,坚持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细化工作指标,印发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职责暂行规定、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完善导师岗位培训制度,加强对新任导师落实立德树人职责有关培训,增强导师育人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编发《导与学师与生——导师育人工作图册》,提升导师在导学关系优化、导学沟通、心理疏导、实验室文化建设等工作中的能力和技巧。完善评价体系,明确工作导向,学校、学院层面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履职情况纳入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增强导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搭建工作载体,让导师育人“有平台”。从导师和学生需求入手,丰富导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先进个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品德高尚、学术精湛、育人有方的优秀导师典型。通过研究生评奖评优、实验室挂牌、宣传栏宣传等形式,增强导师荣誉感和责任感。开展研究生实验室文化月活动,举办活力实验室评选、实验室师生趣味运动会、师生篮球赛、师生读书日、实验室照片征集展览等,优化导学关系。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程序和内容,将导师评价、导师参与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工作流程,提升导师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建立以课题组党支部为核心的研究生管理和素质培养机制,选拔优秀党员导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指导教师或联系人,参与指导研究生党建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导师教育教学全过程。
推动合力育人,让导师工作“有底气”。协调各方资源,加强部门协同、校院联动、人员协作,营造合力育人良好氛围,让导师工作有支持、“有底气”。协调研究生院、学工部、教师工作部,通过定期座谈、大型活动合办等机制,建立组织、管理、支持系统。在学校统一指导下,各学院结合自身特点,通过细化工作指标、强化日常管理考核等,逐步推行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开展“引渠工程”——辅导员与导师交流“四个一”,包括“一次问候”“一次汇报”“一次拜访”“一次活动”,鼓励辅导员主动与导师沟通学生日常学习和思想状况。开展导师与辅导员“面对面”、青年导师与辅导员交流沙龙,建立情感联系,及时解决研究生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导师与辅导员互通有无、深度合作的工作机制。
注重典型宣传,让导师身边“有榜样”。注重典型人物宣传,以座谈会、报告会、录制视频、橱窗展览等方式,宣传学习老教授高尚师德。组织青年教师代表、新聘博士生导师代表等,参加“我心目中的十佳好导师”颁奖典礼,现场讲述、聆听好导师育人故事。各学院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多项具有学院特色的导师立德树人工作载体。化工学院定期组织辅导员走访实验室,与导师沟通学生科研,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微电子学院编写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实操手册。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实施党支部导师制,为研究生党支部选聘支部导师,指导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教育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
(来源:天津大学,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