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导正面归因
区分乐观与悲观
有些孩子常常陷入一个认知误区,认为不利的事情发生后就会有不好的后果。实际上,他们忽视了中间的过程,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不幸事件的看法和解释也很重要。同样不愉快的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来说,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孩子能积极地看待不幸的事情,就能从不幸的事情中有所收获。
乐观者和悲观者对待同一件事情的归因或解释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首先,乐观者对于糟糕的事情的解释方式是:指责他人和环境在造成糟糕结果中所起的作用(外部归因);而悲观者则会责怪自己在造成糟糕结果中所起的作用(内部归因);其次,乐观者把糟糕的事情解释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的(可变归因);悲观者会把这类事情解释为很可能再次发生的(稳定归因)。另外,乐观者把坏的结果限制在某一个别的领域而不是其他更多的领域(局部归因),悲观者则把坏的结果推广到其他多个领域(全部归因)。
为了培养乐观的孩子,家长可通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觉察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家长可以在读完一段书中故事后,问孩子能否想起一件最近发生的相似事情,“当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内心感受是什么”。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捕捉并评估自己的思维,找出对事情更加理性的解释,化解一些负面性思维。
训练因果推理
家长在亲子共读时不要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赶进度,不要读得太快,放慢速度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勾勒出图像。在亲子共读当中,把主导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并有适当机会仔细观察故事插图,有足够的时间研究书中内容,从而训练孩子的因果推理能力。在孩子觉得生疏的地方,家长也可以适当提供详细的解释,加深孩子的阅读效果。
曾有研究者对八岁的孩子读绘本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测试。这些孩子分为三组。A组的孩子在七天内把某个故事听了三遍,除了听故事,A组孩子还会获得详细讲解。B组的孩子也在七天内听了三遍故事,但是只阅读没有获得阐释。C组的孩子根本没有听那个故事。研究者对这些孩子在预先测试、学习绘本后的测试、三个月后的再次测试中的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获得解释的A组孩子掌握了39.9%的词汇,没有获得解释的B班孩子只掌握了14.8%的词汇,而完全没有听故事的C组孩子掌握的词汇量不足2%。由此可见,家长在亲子共读中和孩子讨论书中主人公的际遇,一起深入分析人物经受挫折的原因,引导孩子学会根据事实收集证据,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能促使孩子形成正面的归因风格,并培养孩子乐观的思维习惯。
鼓励孩子多角度归因
如果孩子喜欢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家长也要保持耐心。这就好比成人将同一部电影多看几遍,才能了解第一次观看时漏掉的许多细节。孩子看书也是,通过多次阅读,才能深度揣摩因果关系,找到更加正面的归因。家长可以在亲子共读中鼓励孩子锻炼发散思维,让孩子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于汇聚思维,为了高效解决问题而要求所有事情直奔明确的目标,讲故事也直奔明确的主题,不允许孩子发散。实际上,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时间探索书中的奥秘,鼓励孩子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归因。
家长应以开放的心态鼓励孩子训练发散思维,让孩子在理解书中内容时有更多视角和思路。比如,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看《幸福的提姆和莎兰:最最喜欢的野餐》这本书。故事讲的是提姆和莎兰两人起床后特别兴奋,因为他们要去野餐。爸爸准备好美食,妈妈收拾好野餐用具,全家人一起来到野外的空地上。可是正当他们准备开始吃美味的三明治时,天却下起雨来。眼看着原本美好的野餐活动就要泡汤,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户外野餐要泡汤,好失望呀,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孩子可能会说是因为出发时太磨蹭导致延误所以没赶上好天气,孩子也可能会说本来就不应该计划户外活动,待在家里就好了。但是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下雨是无法控制的因素。故事中一家人并没有抱怨和指责,而是乐观地寻求解决的办法。家长可以问孩子该怎么办,让孩子思考不同的解决办法,以及所产生的结果。最后故事中的一家人在家里“野餐”,他们拿着雨伞当帐篷、小船,在家里“划船”,不亦乐乎。所以,只要家长热情、乐观地投入亲子互动,即使足不出户,用很简单的道具,也可以为孩子创造独一无二的亲子活动。
五岁的恬恬最近很爱打小报告,常跟老师说某某同学不喜欢她、欺负她。王老师觉得其实班上同学之间关系还算和谐,可能是恬恬对小伙伴的意图有些误解。在这一天的故事会上,王老师给几个小朋友讲了一本叫《小恩的秘密花园》的绘本,向孩子传递乐观的精神和生命的力量。这本绘本是由美国著名的童书作家萨拉·斯图尔特和插画家戴维·斯莫尔制作的,他们俩是一对夫妻,热爱大自然、阅读和写作,鼓励读者坚强自主。
王老师特意邀请恬恬参加,希望引导恬恬正确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图。故事中的小恩常常和奶奶一起参与园艺劳作,认识许多植物。她很会种花,对于植物种子特别感兴趣。王老师指着其中一页对小朋友们说:“小恩和奶奶在花园里采摘西红柿,小恩跪在地上,手里捧着西红柿递给奶奶。她对待果实是那样虔诚:阳光把温暖带给土地,土地把果实奉献给人类。”
小恩家的生活遇到困难,爸爸妈妈都失去了工作,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她只好独自离开家,投奔从未见过的舅舅。舅舅总是不苟言笑,皱着眉头。他接小恩回家的时候没有笑,念小恩写的长诗时没有笑,做裱花蛋糕时没有笑,在店里忙碌时还是不笑。这时候王老师问小朋友们:“大家觉得舅舅为什么没有笑呢?”恬恬举手说:“因为舅舅不喜欢小恩。”王老师微笑着说:“还有其他可能性吗?舅舅还可能由于什么原因没有笑呢?”这时其他小朋友举手回答:“也许舅舅肚子饿了。”另一个说:“舅舅可能生病了。”老师点点头说:“没错,舅舅没有笑有很多可能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不喜欢小恩的到来。”故事里的小恩给家人的信里有这么一段话:“我写给吉姆舅舅一首很长的诗,他都没有笑。不过我想,他应该喜欢我的诗吧,因为他念得很大声,念完了还放进他的口袋里,拍了几下。”小恩怀着乐观精神理解别人的意图。
小恩看着眉头深锁的舅舅,萌生了一种想逗笑舅舅的念头。她用她种的植物,一点一滴地把灰暗的住宅布置得明亮而充满色彩。日子虽然过得不是很如意,但小恩懂得转换心情,甚至还能影响其他人。最后小恩带着舅舅参观她细心照料的秘密花园,这秘密花园就是小恩逗笑舅舅的最佳方法。此时,恬恬和小朋友们看着书中美丽的花园以及绽放的笑脸,都陶醉在美妙而温暖的故事中。
传递乐观精神
家长只有营造一种充满关怀和信任的亲子互动氛围,孩子才能乐观自信地成长。家长的关怀首先就是愿意花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父母的关怀可以搭建成孩子的安全基地,使孩子身心得以放松,可以更安心地寻求事情的真实原因。如果家长很少陪伴孩子,孩子总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之中,那么孩子很可能对周围世界保持警惕和怀疑的态度,对事情的解释方式也会变得悲观。家长在亲子共读中要以建立关怀和信任的关系为主要目的,有时孩子听到一些故事会自发地想起自己的不愉快经历,家长可以多鼓励,避免指责和怀疑。有时看到故事中的主人公勇敢地克服了困难,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也能在未来勇敢地克服困难。
豆豆妈妈很喜欢攀比,比老公,比孩子,比工作,比财富,比来比去总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家幸福。对于豆豆,妈妈也很少鼓励,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更聪明、更乖巧。六岁的豆豆缺少幸福感,很少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温暖,越来越自卑。
此外,妈妈常在家里跟孩子哭穷。豆豆想要某个玩具,或者想吃某样食物时,妈妈总是说:“家里没钱,供你读书、上兴趣班就很辛苦了,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好挣钱养父母。”虽然妈妈的本意是希望豆豆不要再有过多无理的要求,但这却让豆豆的自卑感越来越严重。豆豆甚至开始嫉妒别人,常常因为别人拥有他所没有的东西就不开心甚至生气。
爸爸意识到豆豆的自卑感比较严重,决定多陪陪豆豆,希望及时引导豆豆。爸爸买来《我好嫉妒》这本书讲给豆豆听。豆豆好奇地问:“什么是嫉妒?”爸爸就给他解释:“嫉妒是一种刺刺的、热热的、讨厌的感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嫉妒的时候,大人有时候也会嫉妒。”
故事中,当妈妈抱着其他小朋友时,熊妹妹就觉得妈妈更喜欢别人,感到很嫉妒。当熊妹妹的朋友和别人一起玩过家家时,熊妹妹就觉得朋友不喜欢自己了,她希望朋友最喜欢自己。当别人能做出美妙的舞蹈动作,熊妹妹虽然也特别想做好,但是她感到很嫉妒,甚至想放弃学舞蹈。在别人生日会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寿星上,而熊妹妹希望别人多关注自己。
豆豆问:“熊妹妹怎么这么爱嫉妒呀。爸爸,嫉妒了怎么办呢?”爸爸说:“嫉妒时可以向别人倾诉,或者告诉别人你的需要,或者可以去做一些事情分散注意力,比如玩玩具、画画、看书。嫉妒对于改变自己处境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有一定的坏处。与其浪费时间嫉妒别人,不如利用好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努力提高自己。我们不必攀比别人,想想我该拥有什么,我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