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环境卫生
一、环境保洁
延安市环卫处负责城区范围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日常管理。1997年,城区保洁以人工清扫为主,范围东至尹家沟沟口,南至二庄科沟口,西南至马家湾医学院,西至自来水厂,北至兰家坪大桥,面积64.4万平方米。1999年,有环卫职工500多人,环卫机械24辆(台);接管巷道27条,扩大清扫面积44万多平方米。2006年9月,采取人工清扫保洁及机械化清扫相结合,人力三轮车巡回收集垃圾。东至尹家沟,北至石佛沟,南至柳林桥,西南至宝塔区四中的主街道,实行24小时卫生保洁制度。2007年5月,南至柳林桥、西南至财校、北至兰家坪大桥、东至尹家沟主街道,实行“昼洁夜扫”保洁制度。拥有机械化清扫车4辆,机械化作业面积达128.4万平方米。2010年,保洁范围东至机场外围运司加油站,南至沟门高速公路立交桥,西南至张坪,西北至延苑中学,北至“四八”烈士陵园,面积465.62万平方米。昼洁夜扫保洁区域扩展至嘉岭路、光华路,新增昼洁夜扫作业面积14万平方米。建有环卫休息厅8座。
二、公厕建设
1999年,管理公厕32座,其中水冲式公厕16座、旱厕16座。2001年,新建公厕13座。2005年,加大投资力度,新建、改建环卫公厕26座,在人流密集区、商业繁华路段配置生态移动公厕4座,山体以下旱厕改造成标准水厕18座。2010年,城区环卫公厕137座,其中星级公厕7座,水厕85座,环保型移动公厕9座,移动公厕4座,旱厕32座。环卫公厕全部接入污水管网,具备条件的公厕建有无障碍设施。实行单厕单人管理,每天对外开放时间为6:00~00:00。开展“无味公厕”创建活动,创建“无味公厕”6座。
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
1997~1999年,城区年清运垃圾4.2万吨。2001年,新修地下垃圾台5个。2004年,东大街、北大街、南大街、七里铺街、二道街、师范路、枣园路等处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2005,实施垃圾下山工程,山体垃圾上门收集、定点堆放、统一清运。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主要街道设立袋装收集点22个,居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城区垃圾清运作业达到随满随运、日产日清。至2010年,设置袋装化垃圾桶175个,作业区域达76%以上。
2010年,垃圾袋装化收集区域扩展至嘉岭路、光华路。城区有垃圾台站103座,其中地下垃圾台47座、垃圾屋41座、垃圾台15座。枣园路、陵园路、师范路设置地下环保清洁柜64套。环卫果皮箱按照主街道50米1个、次街道80米1个的标准配置,共设置338个。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山体居民区放置集装箱60个;山脚、下山路口等处设置垃圾桶532个。
1997年前,生活垃圾主要采用集中倾倒、卫生填埋方式处理。1998年,市垃圾填埋场建成,位于城区东尹家沟,占地56067平方米,库容量160万立方米,投资1126万元。2001年,全年清运日常生活垃圾4.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70%以上。2005年,清倒垃圾9.1万吨,垃圾清运率98%以上,无害化处理率85%。2009年,建设市第二垃圾处理场,位于城区东川口乡,库容量50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量497万立方米。2010年,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13.86万吨,垃圾清运率98%以上,无害化处理率82%。
四、餐厨垃圾处理
2005年,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开始试行,购置厨余垃圾收集车1辆。2008年9月,东大街推行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在市化工厂后沟建成餐厨垃圾处置场,占地370平方米。2010年,双拥大道沿线推行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收集餐厨垃圾1800立方米,堆肥720立方米。
五、粪便清运
城区粪便清运采用专业承包方式。1997~2002年,年清运粪便1.5万吨;2005年,清理粪便1.6万吨。2010年,有大型真空泵吸粪车2台,小型真空吸粪车1台。山体地段机械设备无法进入区实行承包,人力清挖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