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刃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学说
刃针疗法来源于针灸,以传统中医理论特别是针灸学理论为指导。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连接上下,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气血运行通畅、阴阳平衡的整体。
1.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系指经脉,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经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以加强人体各部分及经脉之间的联系。经气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功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孙络、浮络等组成。
十二经脉:也叫十二正经,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脏腑有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亦有相应的表里相合关系。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肺经与大肠经、心包经与三焦经、心经与小肠经、脾经与胃经、肝经与胆经、肾经与膀胱经互为表里。十二经脉按照一定的次序流注,其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周而复始,环流不息。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故有“六合”之称。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任、督脉在躯干前后分出的一络和脾在躯干侧部分出的大络,共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故称“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溢蓄、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为诸条阴经交会之脉,故称“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督脉行于背部正中,为诸阳经交会之脉,故称“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均与其交会,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约束诸经。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协调和平衡。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阴跷、阳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所联系的筋肉系统,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狭义的筋,是肌肉的总称。广义的筋,指包括皮肤、肌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椎间盘、软骨、神经、血管等一切软组织的总称。十二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的外行部分相类。阳经之筋分布在肢体外侧,分为手足三阳;阴经之筋分布在肢体内侧,并进入胸腹腔,但不联络脏腑,不像经脉有脏腑络属关系。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经筋的活动有赖于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脏腑经脉的疾病可以在十二经筋上反映出来,同样,十二经筋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脏腑经络的功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刺激十二经筋,可以达到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的作用,从而治疗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的肌肉和力线的关系,同中医学经筋理论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范围为依据的。十二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反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映于皮部,根据皮部的病理反应而推断脏腑病证,同时可以通过皮部治疗经络脏腑的疾病。
3.腧穴概述
(1)腧穴定义: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2)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
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经穴有具体的穴名,有固定的定位,有明确的主治病证,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经穴总数共361个。
奇穴: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称为奇穴。奇穴有具体的穴名,可一名一穴,也可一名多穴。奇穴也有固定的定位,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奇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但有特殊疗效。
阿是穴: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治疗部位的腧穴。阿是穴以痛为腧,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位置,多在病变附近。阿是穴补充了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特定穴是治疗疾病的常用穴位。主要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
五输穴: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五输穴有五行属性,对于阳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为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对于阴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
原穴: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原穴是脏腑疾病的重要反应点,也是治疗脏腑疾病的重要治疗部位。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络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个络穴,加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及脾之大络的络穴大包,称“十五络穴”。络穴主要治疗本经及相应络脉的疾病,常原络配穴治疗。
郄穴:指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常治疗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疼痛。
背俞穴: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均分布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背俞穴多用于治疗与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常与募穴配合应用。
募穴:指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相近。募穴多用于对相关脏腑病证的治疗,常与背俞穴配合应用。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所会聚的八个腧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髓会绝骨,筋会阳陵,骨会大杼,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八会穴治疗与脏腑气血等相关的疾病。
八脉交会穴: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八脉交会穴常上下配合应用。
下合穴: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下合穴均在膝关节以下或附近。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合穴,而大肠的下合穴为上巨虚,小肠的下合穴为下巨虚,三焦的下合穴为委阳。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
4.经络及腧穴的功能
(1)沟通内外,联系全身:
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功能。通过经络系统,外在的筋骨、孔窍、皮毛等与内在的脏腑相联系,经络与经络之间、脏腑之间同样通过经络系统相互联系。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络系统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的作用。经络系统能输布营养到周身,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在正常状态下,机体的气血调匀,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疾病状态下,经络系统就起到了调节气血的作用。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当外在或内在的致病因素导致阴阳失去平衡,经络系统可通过自身蓄积的阴阳之气,自我调节,使人体重新达到阴阳平衡,恢复健康。通过刺激外在的穴位或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产生特定的信息,调节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以治疗疾病。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皮部为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关卡,卫气密布于皮肤之中,加强皮部的卫外作用。外邪还要通过络脉、经脉,才能够侵袭到脏腑。同样,脏腑有疾病,也可以通过经脉、络脉的通道由内向外祛除疾病。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系统是信息传导网络,能够感受来自人体内外环境中的各信息,并按其性质、特点和量度等传达至相应组织器官,反映和调节其功能状态。病理情况下,经络可把内在的疾病状态传导于外在的某一局部反映疾病情况。通过刺激腧穴、皮部、经筋等,由经络系统传导感应而调整脏腑气血、阴阳、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