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配方颗粒临床调剂外治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外治法发展

中医外治法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药物、手法或器械施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早在原始社会,在狩猎及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与野兽搏斗或发生部族之间的争斗,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外伤,如出血时,人们下意识地会用手指在伤口周围压迫,从而产生了最初的压迫止血的方法。日积月累,人们逐渐地积累起许多医疗经验,如药物外敷、热熨、按摩、针刺、灸法,甚至利用兽角、甲壳、兽骨、鱼刺等作为工具在人体上进行去除异物、开放脓肿、施行放血等外科手术。
中医外治法具有久远的应用历史,有据可考的文献记载,其使用时间甚至早于内治法,如《山海经》《周礼》等古籍中就可见使用砭石按压、草药外敷治疗疾病的记载,其特点可概括为“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清代名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载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记载,明确提出了内、外治法虽有异,然原理相同的认识。著名中医专家吴震西等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中医外治”定义,提出中医外治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外治多指不经口或单纯的注射的一切通过体外治疗的方法。狭义外治的概念多指使用药物或工具经过体外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外治方法涵盖了针灸、推拿、膏药、足疗、熏洗等百余种中医综合疗法。其内容非常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外治法多达400余种,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药物外治法和非药物外治法。在治疗范围上一般分为内病外治和外病外治两大类,具体到临床又分为内科外治法、外科外治法、妇科外治法、儿科外治法等。

一、先秦两汉时期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所载治法多种多样,除内服汤药外,尚有敷贴法、药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法、角法(火罐疗法)等多种外治手段。
《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一章中提到“内者内治,外者外治”,为外治法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此外,在《黄帝内经》其他篇章中已有针灸、砭石、吹耳、放腹水、截肢等多种外治手段的应用。
汉代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时,已总结有针、灸、温、烙、熨、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人工呼吸等外治法与外治技术。如《伤寒论》中用土瓜根、猪胆汁、蜜煎导便,火熏法发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二、魏晋南北朝

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方子大多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记载的诸多外治技术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屠呦呦亦是从此书中得到了提取青蒿素的灵感。如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误吞诸物及患方》中有“治小儿误吞针,用磁石如枣核大,磨令光,钻作窍,丝穿,令含,针自出”,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咽部异物剔除术。此外,书中的许多药物外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如今仍对临床具有很大的实用和指导价值;邓丙戌曾经就此书中单味鲜药外用治疗皮肤病的记录做过总结。
晋末南齐龚庆宣编纂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收录和记载了当时外科学的主要成就,对于外科尤其是疮疡痈疽、皮肤疥癣、金创伤的内外疗法已达相当水平,且外治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等方药,有薄、贴、围、洗、淋、溻、烙等治法,形成了一套条理分明的体系。书中强调的脓成应早期切开排脓的原则至今仍为临床应用,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三、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中药与方剂发展的盛世,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疾病已经相当普遍。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已有肠吻合术的记载,并运用导引法对多科疾病进行治疗,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运用了50多种外治法,涉及内、外、妇、儿各种病症。

四、宋代时期

宋代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综合类方书。本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医学发展的水平,记录了大量针对各科病证的处方用药,对外科学的发展也具有突出贡献。书中首次提出了外科的“五善七恶”——“然则痈疽之发,有五善七恶之证”,并逐一介绍了“五善七恶”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眼内障论》中则明确记载了“内障之眼”(即白内障)之病名及其处理方法,即“障翳内成,非草石疗之见功,唯金针拨之乃效”,并对本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针拨内障的进针部位、手法、针下感觉、入针后金针进入瞳神的方向等均有详尽的记载,是我国白内障针拨手术的最早记录。

五、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医学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最具代表性的是金元四大家。其中张从正为攻邪派代表,发展和丰富了“汗、吐、下”三法,指出灸、蒸、熏、洗、熨、烙、砭射、导引、按摩皆为汗法的范畴,并且善用外治法发汗;认为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外治法皆为吐法。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的致病作用,成功地应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对心理疗法有重大贡献。元代医家李仲南在《永类钤方》中首创挂线法治疗肛瘘。

六、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药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药物学上的一部巨著,其中记述了不少穴位敷药疗法及各种类型的外治法,涉及临床各科。陈复正的《幼幼集成》特设“神奇外治法”一章,将外治方药的应用方法分为9种。
清代程鹏程所撰的《急救广生集》是一部外治法专著,收集了清代嘉庆以前历代医家行之有效的外治经验和方法,分门别类地记录了外治方1 500余首;书中所用的外治疗法包括涂、针、灸、砭、镰、浸洗、熨搨、蒸提、按摩等多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对后世影响颇深。被称为“外治之宗”的吴师机在精心研究前人的学术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写成了《理瀹骈文》一书;书中共收录外治方药达1 500余首,详细记述了各种外治疗法特别是膏药法的具体应用,主张以外治法通治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诸科疾病。《理瀹骈文》的问世使中医外治法更加成熟完善,标志着中医外治法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

七、近现代时期

现代制药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为传统中医外治法的剂型带来了新的突破,诞生出多种新的剂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中药剂型中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饮、胶、茶、糕、锭、线、条、棒、钉、灸、熨、糊等,因部分剂型制备和使用不便,已经很少应用于临床。随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的推进,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有了较完善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将更有益于中医外治法的推广应用。随着中药提取、纯化、浓缩、干燥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大批新兴外用剂型,如贴膜、贴片、含片、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凝胶剂、脂质体、微球、滴鼻剂、软膏剂、泡沫剂、海绵剂、栓剂、微型灌肠剂等,将满足更加丰富的临床需求。其中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药凝胶剂(将中药极细药粉或提取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凝胶中)可明显降低因传统贴剂基质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中医外治还有诸多发展潜力等待我们挖掘,而积极推动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研究与融合发展定将有助于中医外治取得更大成绩。
(袁倩倩 胡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