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
一、远程医学的发展历程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建设与应用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远程医疗活动开展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多个由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相继进行建设并投入使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字二号”工程)、国家卫生信息网络(原卫生部“金卫工程”)、卫生卫星科技教育网(原卫生部“双卫网”)、上海市白玉兰远程医学网(原上海市卫生局组织)等,这些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多采用当时先进的DDN、ISDN或卫星通信手段,进行文件与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开展远程医疗业务。
这个阶段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多基于各类专用通信线路(DDN、ISDN、卫星线路)的视频会议系统构建的产品。现在看来,这些当时的系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这类系统多采用点对点的专用通信线路,线路带宽低(128~512k/bps,低于目前普通家用互联网线路带宽水平),导致图像清晰度低;二是专用通信线路租用资费昂贵,对于当时的基层医院,每月数千元的通信线路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二)医院主导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远程医疗尽管已经过10多年发展,到2005年左右,国内多个大型医院纷纷开展以本院为中心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通过自建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为其他医院提供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等服务内容。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城市大型医院建设、各级医疗机构应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热潮:
1.原卫生部1999年1月颁布了《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该通知对开展远程会诊的医疗机构资质、人员资质、收费依据、患者知情同意、医疗责任划分等比较重要几个方面内容做了简要的规定。该通知第七条规定“会诊医师与申请会诊医师之间的关系属于医学知识的咨询关系,而申请会诊医师与患者之间则属于通常法律范围内的医患关系。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的决定权属于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若出现医疗纠纷仍由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负责”。
通常远程医疗会诊双方医生在会诊前缺乏必要的沟通,在采集会诊病历资料的过程中,受邀请方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本院医疗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遗漏一些他们认为并不重要信息,影响了会诊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由于专家不能亲临现场,在查体诊断中的几大要素:望、闻、叩、听也都出现了缺失;远程会诊传送的常见医学影像资料也会存在图像清晰度、对比度不足的不足,与亲自阅片相比都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对于打消医院和医生的顾虑,推动大型医疗机构和高水平的专科医生参与到远程医疗活动中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随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信拆分”,到2004年以来的“电信重组”,打破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接入的等领域的市场垄断,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互联网线路带宽、稳定性快速提升,资费水平大幅度降低。
3.我国信息产业的近年来高速发展,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稳步提高,大型医院已有能力部分或完全依靠本院信息技术团队设计、建设、升级、维护支撑一般远程医疗服务开展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在大型医院建设与应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热潮中,比较成功、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例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华西远程医学网络平台、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网、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宽带远程医疗网、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远程会诊系统等。大型医疗机构的主动参与,大幅度促进了我国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在各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应用,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群众看病难的突出问题,起到了明显而积极的作用。
这个阶段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多由各个大型医院独立建设,封闭应用,系统互不兼容。某些基层医院甚至同时拥有五六套不同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终端,才能与不同的大型医院分别开展远程医疗业务,而这些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终端的大部分功能都是类似的,导致基层医院重复投入。
(三)政府推动阶段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并提出资源整合、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提出要“推动远程医疗试点”,“提高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2010年,原卫生部、财政部利用医改补助资金启动了着眼于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各省、自治区也规划和建设了一批省级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所建设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除了能支撑开展比较成熟的远程会诊、远程教学活动,还支持开展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病理诊断等高端远程会诊服务。
这一阶段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特点有:打破大医院主导的独立建设,业务封闭模式,各级政府出资建设与维护开放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各级医疗机构均可加入平台开展远程医疗业务;原卫生部配套发布的《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对于各地区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各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技术方案比较接近,标准化程度相比过去系统建设有了较大的提高。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不仅在医疗机构日常医疗、教学业务开展过程中已具备成熟的应用模式,21世纪以来我国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急医疗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四)互联网医疗兴起阶段
从现有的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各种定义中涉及的各组成要素看,二者在目的、方式、技术、主体、客体上均体现出一致性。因此,从该角度远程医疗等同于互联网医疗。目前,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功能主要包括:移动技术改善院前、院内、院后患者服务体验;改善促进医患双方的交流沟通等。
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从后台的、技术的支持性工具,转变为直接服务于患者、直接影响其获得感的重要渠道;②从医疗服务外围向核心渗透,从单纯流程领域向具体诊疗领域拓展;③互联网医疗企业应用模式产品功能综合性不断提升,从单一到综合,从垂直单点到就医全流程覆盖;④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逐年增长,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化向移动端倾斜;⑤互联网医疗企业应用模式从线上向线下自建或合作诊所扩展。
医疗机构如何开展互联网医疗,我国在技术、政策、法规、实际应用方面还需不断创新和完善。
二、远程医学系统的功能组成
(一)远程会诊
我国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4亿,在经济急速发展的驱动下,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增长。但是,我国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的经济条件、医疗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使得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在满足众多人口医疗需求的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
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正是解决上述的问题的有效方案。作为远程医疗业务的基础业务,同时也是核心业务——远程会诊,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下沉,让更多不具备地理条件的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远程会诊,可以阐释为通过电子邮件、音视频网络通信、传真、电话等通信方式,医生在异地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远程会诊,由于申请方和受邀方往往地理位置相隔较远,因此可大致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1.医疗服务提供方。
2.医疗服务需求方。
3.会诊系统及其他辅助诊疗设备。
目前,远程会诊在放射学、超声学、病理学、心脏病学、外科学、精神病学、护理学等学科中都有应用。传统的远程会诊一般以医疗机构为单位,会诊中心作为独立科室,根据不同临床科室参与会诊可分为单科会诊、多科会诊等。
现代远程会诊的开展通常基于信息系统的支撑。其中一种常见的会诊的流程如下:首先,申请方提出会诊申请,同时准备患者的相关资料(包含患者基础信息和辅助检查信息);然后,受邀方对会诊申请进行审核,检查患者基础资料和上传的辅助检查信息完整性,并安排会诊时间;最后,申请方和受邀方根据约定的时间进行音视频在线会诊,线上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建议或者诊疗服务。
根据远程会诊过程中包含的医疗行为不同,往往需要不同程度的线上认证机制,目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CA认证(在线数字认证),通过CA认证,以保证远端会诊的医务人员身份有效性和其医疗行为的有效性。
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在传统远程会诊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及自身特点,衍生出联合门诊、联合查房、专科会诊等业务,扩大了传统远程会诊业务的适应性,进一步地丰富了远程会诊的内涵。
联合门诊,将传统的会诊模式扩展到门诊业务中,各级医务人员同时在线上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让患者在下级医疗机构享受到上级医疗机构专家的门诊服务。
联合查房,通过查房车、联合查房系统等设备支持,将住院环节中的查房活动挪到线上,可满足疑难病例讨论、教学型查房等需求。
(二)远程教学
医学远程教学,是广义远程教育中医学方向的一个分支。
首先,远程教学是“institution-based”,即“基于组织机构的”,这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大学或大型医院;其次,远程教学是“integrated-education”,是完整的教育,有完整的教学安排、考核机制;最后,远程教学是“spatial-isolation”,即“空间隔离”的,明显有别于传统教学,教学方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均是分离的,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依赖于网络通信系统的支撑。
远程教学根据其教学形式不同,可分为远程学历教育和远程继续教育。而由于医学的特殊性、专业性,目前还有没开展在线的远程学历教育,所有医学远程教学均为继续教育形式。
以上两种远程教学均针对医生群体,而针对患者群体,一般称为远程健康教育。通过远程教学的基本方式,对普通人群或患者人群进行医学知识的普及,或者是针对慢患者群,进行慢病预防、康复知识的讲授。
三、互联网医疗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医疗行业迎来了一场互联网变革。从早期的医疗业务系统信息化,到远程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再到智能诊断、医疗大数据、医疗云平台,互联网一步步改变着医疗的传统业态。
早期的数字医疗,通过互联网解决医疗机构内或者医疗机构间的通信、共享需求,尝试信息系统的“互联网化”,可以说是互联网医疗的前身。20世纪70年代,日本医疗行业提出了SHIS——共享的医院信息系统的设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施了“国立大学医院医疗信息远程传输网络系统计划”;欧盟国家也同期实施了“欧洲健康信息网络战略计划(strategic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for europe,SHINE)”。
互联网医疗的业务主体是医疗,而业务承载主体是互联网。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许多互联网巨头已经将大量精力投放到医疗领域,进行新环境下互联网医疗的布局。据统计,2015年,美国约向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公司投资40亿美元,同年,中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支持互联网健康领域的发展,国务院2015年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到以互联网为载体,加速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经过1年的井喷式发展,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推陈出新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面向患者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大量涌现,诸如即时在线问诊、签约家庭医生、疾病风险评估、互联网穿戴设备等互联网医疗业务应运而生。
而这样“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仅仅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回到本质“医疗服务”来看,必然需要更多规范、严格的约束。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一份《关于征求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没有开展医疗业务资质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模式叫停。从国家的政策导向可以看出,发展潜力巨大的互联网医疗,应该以医疗服务作为核心。
互联网医疗在经历了快速发展期之后,进入了目前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阶段。
四、远程重症监护与双向转诊
重症监护病房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是医院对重症患者进行集中监护、治疗等医疗活动的重要临床科室,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具有生命危险或潜在高危风险的患者提供及时、系统的医学监护和诊疗技术。重症患者抢救、治疗、康复过程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连续性,决定ICU需配置专业的人员,且费用昂贵、技术专一,保证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系统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尽管ICU在危重症监护、救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对于许多潜在高危风险的患者以及慢性重症患者的观察和处理仍然难以全面顾及,这类患者长期占用床位,极大地浪费了医疗资源,同时又使那些需要进行临时监护的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治疗。
专业化的ICU需要很高的投入来建设和维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由于受到设备、技术及人才等限制,救治水平普遍不高,而转运至上级医院或请求上级医院专家会诊又受到距离、时间和费用等因素的制约。建立远程重症监护系统可以解决此临床难题。
整个远程重症监护系统由上级医院重症监护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和远程重症监护网络平台组成。上级医院的重症监护中心配有中心服务器和会诊工作站,基层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配备的远程重症监护终端设备,包括床旁监护仪和移动工作站,移动工作站与基层医疗机构的HIS、LIS、PACS、UIS系统对接以获取患者的各项检查信息。
重症监护中心的医疗团队由上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生以上级别医生组成;基层医疗机构对重症患者进行24小时常规监护,床旁监护仪可实时传输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至监护中心,出现异常立即告警。当患者需要远程会诊咨询时,基层医疗机构医生通过移动工作站向平台发出请求,同时上传重症患者电子病历资料、临床检验信息和超声、放射等影像资料至中心服务器,由值班医生通过会诊工作站获取信息,根据患者病史、辅助检查、当前症状和实时生命体征监护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完成病情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远程重症监护系统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云平台,让重症患者在缺乏专业化ICU建设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得到与上级医院一样的服务,特别是对许多慢性重症患者和潜在高危风险的患者的观察和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软硬件都相差很远,社区医生数量也严重不足。患者不信任社区医生,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档次较低,相较于大医院的医生水平更是有较大的差距,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大医院人满为患,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进一步限制了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双向转诊是有效配置区域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医疗服务资源,构建合理分层就诊体系的重要举措。在健康“互联网+”的推动下,利用云平台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互联网+”双向转诊业务系统,双向转诊业务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等对接,能够提取患者病历信息及检验检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双向转诊业务系统填写转诊申请,选择转诊原因,同时上传患者病历信息、检验检查结果等资料,由上级医院管理员了解转诊患者主要病情、转诊要求后对转诊申请进行审核,对于满足转诊条件的申请予与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打印转诊证明交给患者,患者即可转诊到上级医院,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上级医院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急危重症的转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能迅速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救治。对于不满足转诊条件的申请,上级医院管理员给出理由,并拒绝申请。在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就诊,控制住病情以后,上级医院医生通过双向转诊系统设置患者治疗结束,填写下转单,选择下转标准,并打印转诊单交付给患者后,患者即可持转诊单返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但如果没有规范化的转诊流程,加上转诊双方没有进行有效沟通等原因,可能造成转诊速度慢、效率低,导致部分危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在业务系统中规范转诊流程,同时转诊双方能够在平台上及时有效沟通,则能以自由联盟、共享共赢的方式更好的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互动协作的稳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