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原因是由流感和其他各种呼吸道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相似,如鼻炎、流涕、鼻塞、咳嗽、轻度咽炎、全身发热等症状。由于可能的病原种类很多,而病毒的分离培养不仅周期长,技术上也比较困难,用免疫学检测方法也很难快速确定病原体,因此其病原检测一直存在困难。近十几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特别是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检测方法在病毒检测领域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病毒检测的一项革命性技术。PCR技术检测方法不仅速度快,灵敏度高,还可以同时检测数种病原体。
虽然分子生物学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如PCR的假阳性与假阴性问题,但基因诊断具有一些特殊优点,如需样量少、快速灵敏和准确、应用范围广泛等。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大量的特定基因片段。PCR产物的生成量是以指数方式增加的,能将皮克(pg=10 -12g)量级的起始待测模板扩增到微克(μg=10 -6g)水平。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1个靶细胞。在病毒的检测中,PCR的灵敏度可达3个rfu(空斑形成单位);在细菌学中最小检出率为3个cfu(集落形成单位)。
目前临床上可运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检测,诊断这些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存在。
二、其他方法的DNA扩增
(一)分支DNA测定技术
分支DNA测定技术基于其独特的信号放大系统,即分支DNA信号放大系统,这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分支DNA,分支DNA的分支可结合多个酶标记物,将病毒或细菌的信号放大,从而提高了灵敏度,以便进行检测。此检测系统不涉及核酸扩增反应。最少每孔有60个拷贝就可以得到阳性结果,比起real-time PCR重复性好,因为前期的人为操作少。
(二)链置换扩增术
链置换扩增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酶促DNA体外等温扩增方法。与其他的DNA扩增技术相比,链置换扩增术有快速、高效、特异的优点且无需专用设备。在临床上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方面,链置换扩增术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
(三)环介导等温扩增
自从Notomi等研究者于2000年公布该技术以来,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其中就包括对病原体感染的检测。环介导等温扩增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使用,包括病毒病原体的检测、细菌病原体的检测、真菌病原体的检测。
三、RNA扩增
(一)转录介导的核酸扩增
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可以RNA或DNA为模板,利用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在约42℃等温反应条件下进行扩增,产物为RNA。转录介导的核酸扩增已成功用于沙眼衣原体、淋病双球菌和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且检测沙眼衣原体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试剂盒已得到美国FDA批准上市。
(二)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
该方法是由一对引物介导的连续均一的体外特异的对单链RNA进行恒温扩增的过程,在42℃条件下2小时左右可将模板RNA扩增约10~12倍。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可用于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15、A/B两型流感病毒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
四、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技术最大的特色在于其高通量检测,这是目前所有病毒检测技术都未曾解决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完全有可能通过一次检测获得所有病毒信息,甚至包括以前未曾发现的新病毒或新变异株。临床上基因芯片技术已经用于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呼吸道病毒联合检测等,具有简便、快捷、灵敏、特异等优势。
(沈立松 刘宏景 陈 惠)
参考文献
1.张顺三,王晖,楚瑞琦.临床细菌学检验.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
2.张美和.检验与临床诊断儿科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3.王霖.胶体金法检测结核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探讨.中外医疗,2010,29(12):3-4.
4.邹盛华,张丽水,黄明翔,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临床检测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09,31(9):539-542.
5.Meier T,Eulenbruch HP,Wrighton-Smith P,et al.Sensitivity of a new commercial enzyme-1inked immunespot assay(T SPOT.TB)for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in clinical practice.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5,24:529-536.
6.Ramona L T,Arne S,Andreas M.Comparison of in-house PCR,rapid ELISA and NASBA technology for the detection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clinical specimen.J Clin Virol,2008,42(2):168-169.
7.Deiman B,Schrover C,Moore C,et al.Rapid and highly sensitive qualitative real-time assay for detection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 and B using NASBA and molecular beacon technology.J Virol Methods,2007,146(1-2):29-35.
8.Hibbitts S,Rahman A,John R,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Nuclisens ®Basic Kit NASBA for diagnosis of para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with ‘end-point’and ‘realtime’detection.J Virol Methods,2003,108(2):145-155.
9.Katherine L,Margareta I,Stefaan P,et al.Sensitivity of detection of rhinoviruses in spiked clinical samples by 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n internal control.J Microbiol Methods,2006,66(1):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