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特定部位的运动功能评定
一、手功能评定
手的正常运动功能有赖于手部骨和关节的完整性、肌肉和神经运动支配的平衡关系以及手感觉神经传导正常。
(一)正常手运动功能特点
手的主要功能是抓握,但相当精细而复杂。可以将正常手功能抓握总结为13种基本形式,包括悬垂、托举、触摸、推压、叩击、动态操作、球形掌握、球形指间握、柱状抓握、勾拉、二指间捏、多指间捏和侧捏。
按照手的功能模式可以简单地分为力性抓握(power grip)、精确抓握(precision grip)两类。力性抓握是拇指活动与无名指和小指屈曲对抗用力所致的动作,是拇指与尺侧手指(无名指和小指)相互运动的结果。精确抓握则是拇指与示指和中指屈曲对抗用力所致的动作,是拇指与桡侧手指(示指和中指)相互运动的结果。拇指尖向其他手指尖方向的运动称为对掌(thumb opposition)活动,是保证手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图2-3-1)。
图2-3-1 手的功能
A.力性抓握;B.精确抓握;C.对掌
(二)正常手感觉特点
手的正常感觉功能使人得以用手操作物品和体验各种物品的品质,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刺激。
(三)手功能评定
手的外伤或疾病常常引起手的功能损失,轻则会给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不便,严重时会使患者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手功能损失后的治疗有赖于全面的手功能评定。手功能评定包括临床检查和功能评估。
1.临床检查 (1)病史采集:
记录主诉、病史,包括受伤或患病的时间、原因、机制,受伤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接受治疗的情况等;症状包括既往疼痛的部位、性质、诱发因素、减轻因素,有无麻木及活动受限等;记录利手、生活和职业特点,特别需进行的工种对手和上肢操作的要求等。
(2)望诊:
主要包括①皮肤:包括观察损伤上肢和手部皮肤色泽、营养状况,有无肿胀、畸形,有无缺失、伤口、瘢痕,皮纹、横纹是否对称,鱼际、小鱼际形态、轮廓是否正常等。②指甲形状和颜色:正常指甲呈浅粉色,无凹陷或裂痕,其根部月形区域应是白色。③姿势:观察不同状态下手的姿势。“休息位”:是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手的肌群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手的姿势。“功能位”:是保持侧副韧带尽量伸展,维持对指,避免短缩后限制关节活动。“保护位”:指手在损伤和手术后,需要固定一段时间,为了手的拇指功能可以最大限度恢复,可以将手固定在对掌位,即拇指处于最大限度的外展、后伸位置(如图2-3-2)。④畸形:神经或肌腱损伤导致的各种手部畸形如猿手、爪形手、垂腕、锤状指、杵状指、鹅颈指等。
图2-3-2 手的姿势
A.休息位;B.功能位;C.保护位
(3)触诊:
主要包括①瘢痕、硬结和肌肉柔软度;②触痛,了解疼痛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2.功能评估
(1)运动功能评估:运动功能评估包括关节活动度评估和肌力评估。①关节活动度可以采用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关节总活动度测量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度数之和减去伸直受限度数之和,即为总活动度,达到健侧的75%以上为良,50%以上为可,50%以下为差。②肌力评定。握力:用握力计评定,以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手的握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应大于50。测试2~3次,取最大值。捏力:用握力计或捏力计评定,分别评定拇指其他四指的指腹相对捏的力量,其值约为握力的30%。
(2)感觉功能评估:手感觉分为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轻触-深压觉)、深感觉(关节觉和振动觉)和复合感觉(也称皮质觉,包括皮肤定位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①痛觉:患者闭眼,检查者用大头针轻刺皮肤,要求力量均匀,嘱患者回答“痛”或“不痛”,“轻痛”或“重痛”。对于感觉麻木者,应从感觉障碍部位向正常部位检查。②温度觉:患者闭眼,检查者用两个分别盛有40~45℃热水和5~10℃冷水的试管测试,各2~3s,嘱患者回答“冷”或“热”。要求试管直径小,接触面积小。③触觉:患者闭眼,检查者用棉签轻划皮肤,嘱患者回答“有”“无”,也可以用数字“1、2、3、……”表示。④轻触-深压觉:触压觉是一种精细的触觉检查,可用Semmes-Weinstein单丝压力测试法(简称S-W)单丝法,测出皮肤对不同压力的反应和敏感程度。⑤深感觉(本体感觉):关节觉是指对关节所处的角度和运动方向的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振动觉是指用振动的音叉(30Hz、128Hz、256Hz)手柄置于骨突处,嘱患者回答有无振动感。⑥定位觉:患者闭眼,检查者用笔或者手指轻触患者皮肤,让患者用手指指出触碰的部位,正常误差小于10cm。⑦图形觉:患者闭眼,检查者用笔或者竹签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圈、方、三角等图形,让患者分辨。⑧两点辨别觉:让患者闭眼,检查者用两点分辨仪测定皮肤分辨两个接触点之间距离的敏锐程度。距离越短,触觉越敏感。⑨实体觉:实体觉为手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性质的识别能力。实体觉障碍见于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3)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体感诱发电位等。
(4)综合评估
1)Jebsen手功能测试(hand function test,HFT):由7个分试验组成,具体内容见表2-3-1。
表2-3-1 Jebsen手功能测试
2)普度钉板测试(Purdue pegboard test):该测试主要用于评估手部进行精细动作的操作能力(图2-3-3)。
3)明尼苏达协调性动作测试(Minnesota rate of manipulation):此测试主要评估手部及上肢粗大活动的协调与灵活性(图2-3-4)。
图2-3-3 普度钉板测试
图2-3-4 明尼苏达协调性动作测试
(5)手工作能力障碍评估
1)Swanson手工作能力障碍评定,具体内容见表2-3-2。
表2-3-2 Swanson手工作能力障碍评定
2)专门的职业能力评定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模拟评估、功能性能力评估等。
二、姿势评定
姿势(posture)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了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之间的力学关系。正常的姿势有赖于肌肉、韧带、骨骼、关节、筋膜等组织的支持和良好姿势习惯以及正常的平衡功能。
正确的身体姿势应具备如下条件:具有能使机体处于稳定状态的力学条件;肌肉为维持正常姿势所承受的负荷不大;不妨碍内脏器官功能;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姿势评估在运动障碍和疼痛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常姿势 1.后面观
如图2-3-5A所示。正常人跟骨底与跟腱在同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线上,双侧内踝在同一高度,胫骨无弯曲,双侧腘窝在同一水平线上,大粗隆和臀纹同高,双侧骨盆同高,脊柱无侧凸,双侧肩峰、肩胛下角平行,头颈无侧倾或旋转。
图2-3-5 正常姿势
A.后面观;B.侧面观
2.前面观
双足内侧弓对称;髌骨位于正前面,双侧腓骨头、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肋弓对称,肩峰等高,斜方肌发育对称,肩锁关节、锁骨和胸锁关节等高并对称。头颈直立,咬颌正常。
3.侧面观
如图2-3-5B所示。足纵弓正常,膝关节 0°~5°屈曲,髋关节 0°,骨盆无旋转。正常人脊柱从侧面观察有四个弯曲,称为生理性弯曲。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有较明显的前凸,骶椎则有较大幅度的后凸。头、耳和肩峰在同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线上。
(二)常见异常姿势及其评定 1.侧面观 (1)头向前倾斜:
因为下颈段和上胸段屈曲增加,上颈段的伸展增加,导致颈椎的椎体位于中心线的前面,颈部的屈肌放松,伸肌紧张。
(2)胸脊柱后凸:
又称驼背,是胸椎体后凸增加的表现。检查时发现身体的重心位于椎体的前方,颈屈代偿深度超过5cm以上。
(3)平背:
又称直背,是脊柱胸段和腰段的生理弯曲弧度变小的表现。检查时发现胸曲度和腰曲度小于2~3cm,使背部相应呈现扁平状,并常伴有骨盆后倾的表现。
(4)腰段脊柱前凸:
脊柱腰段过度前凸表现为鞍背。检查时发现腰段前凸程度明显增大,曲度大于5cm,使腹部向前突出;为维持身体直立平衡,头颈或上部躯干重心落于标准姿势铅垂线的后方。
(5)胸部畸形:
包括扁平胸:胸部扁平,横径明显大于前后径;圆柱胸:前后径与横径之比近似1∶1;鸡胸:胸骨处明显隆突,胸廓前后径大于横径;漏斗胸:胸前部呈凹陷状;不对称胸:胸廓左右歪斜,大小高低不一。
(6)骨盆前倾、后倾:
检查时令患者直立位,发现耻骨联合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之后,谓之骨盆前倾;耻骨联合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之前,谓之骨盆后倾。
(7)膝过伸、过屈:
检查时侧面观,膝关节位于身体侧面重心线的后方,谓之膝过伸;膝关节位于身体侧面重心线的前方,谓之膝过屈。
2.后面观 (1)头部倾斜:
头部在冠状面上向一侧倾斜,检查时发现头顶与枕骨粗隆连线偏离身体后面正中纵垂线。与同侧椎体受压或同侧颈部屈肌紧张有关,有时和长期优势上肢的运动有关。
(2)肩下垂:
两肩在冠状面上不在同一水平,一侧肩关节下垂,另一侧肩关节可以抬高和内收。检查时发现两肩峰连线与身体后面正中纵垂线不垂直。
(3)肩内旋、外旋:
肩内旋与肩关节屈曲、外旋受限有关,常见于长期使用腋杖的患者,肩外旋少见。
(4)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肋骨、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及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X线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最为常见的是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约占全部脊柱侧凸的80%),它好发于青少年,尤其是女性,常在青春发育前期发病,在整个青春发育期快速进展至青春发育结束,在成年期则缓解进展,有时则停止进展。
临床脊柱侧凸测量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法为Cobb角测量(图2-3-6)。Cobb角测量:首先在X线正位片上确定主凸的上端椎体和下端椎体,在上端椎体的上缘画一平行线,同样在下端椎体的下缘也画一平行线。对此两横线各作一条垂直线,这两条垂直线的交角就是Cobb角,可以用角度尺精确测定其度数,作为脊柱侧凸的严重程度标准。
(5)骨盆侧向倾斜、旋转:
骨盆在冠状面向一侧侧方倾斜,伴有同侧髋关节外展和对侧髋关节内收。测量时发现两髂棘连线与身体后正中垂线不互相垂直,出现偏斜。骨盆旋转患者的重心线落在臀裂的一侧,检查时发现臀裂与身体后正中铅垂线不重叠,臀裂落在铅垂线的左侧,则提示骨盆右旋转,反之示骨盆左旋转,常见于偏瘫患者。
(6)扁平足:
又称平足,足内侧纵弓变低,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跟骨向下和旋前,舟骨粗隆凹陷,腓骨长、短肌和伸趾肌短缩,胫后肌和趾长屈肌拉长。平足可分为僵硬的平足和可屈性平足两类。常用评定方法为足印法,通过测量足印中部空白区(a)与足掌外侧区(b)宽度之比判断(图2-3-7)。 正常人 a∶b为2∶1,扁平足患者 a∶b小于2∶1,轻度扁平足 a∶b为1∶1,中度扁平足 a∶b为1∶2,重度扁平足足印无空白区(a)。
图2-3-6 Cobb角测量
(7)高弓足:
又称空凹足,内侧纵弓异常增高,跟骨后旋,胫前肌、胫后肌短缩,腓骨长短肌和外侧韧带拉长。评定方法同扁平足,高弓足足印的足掌外侧区(b)离断不连接(图2-3-7)。
图2-3-7 足印测量法
A.高弓足;B.正常足;C.轻度扁平足;D.中度扁平足;E.重度扁平足
3.前面观 (1)髋内旋、外旋:
髋内旋时髌骨转向腿内侧,即测量时髌骨中点落在该侧下肢前正中线的内侧;髋外旋时髌骨转向腿外侧,测量时髌骨中点落在该侧下肢前正中线的外侧。
(2)膝内翻、外翻:
膝内翻时,膝关节的中心在大腿和小腿中线的外侧,两腿呈“O”形;膝外翻时,膝关节的中心在大腿和小腿中线的内侧,两腿呈X形。可以是单侧或双侧。评定时令患者双下肢并拢直立,如果两足跟并拢后,两膝内侧不能并拢,并且两膝内侧间距大于1.5cm,则为膝内翻;如果两膝内侧可以并拢,但两足跟不能并拢,并且两足跟内侧间距大于1.5cm,则为膝外翻。
(3)胫骨内旋、外旋:
检查时令髌骨向正前方,如果足趾偏向前正中线内侧成角,则判为胫骨内旋。胫骨内旋是由内侧腘绳肌和股薄肌紧张造成的,常与胫骨前倾、前交叉韧带撕裂、胫骨结构畸形、足内翻和外翻等因素有关。胫骨外旋检查时同内旋,令髌骨向前,如果足趾偏向前正中线外侧成角,则判为胫骨外旋。
(4)足外翻、足内翻:
足外翻是指足跟轴向外偏斜,是由于脚部肌腱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足部畸形,同时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评定方法:沿小腿中点和跟骨中心作一条直线,跟腱中心在此直线的内侧,则为足外翻。足内翻是足跟轴向内偏斜,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发育异常或胫后肌痉挛等引起的踝关节畸形。评定时同足外翻,如跟腱的中心在小腿中点与跟骨中心连线的外侧,则为足内翻。
(5)外翻:
第一足趾的跖趾关节向外侧偏斜,常见于跖骨头内侧过度生长、跖趾关节脱位、 趾滑膜囊肿。评定方法:正常成人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测量发现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成角,并大于15°,则可判为 外翻。
(6)槌形趾:
表现为跖趾关节过伸,与近侧趾间关节屈曲、趾长伸肌紧张、短缩有关。
(三)异常姿势引起的不良影响 1.肌肉和韧带失平衡
肌肉或韧带长时间被牵拉变薄弱,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痉挛或挛缩,使得对关节的支持和保护降低,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出现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2.关节负重增加和压力分布异常
关节长期的异常负重压力引起关节软骨的异常,导致关节过早的退行性变化。
3.继发性功能障碍
直立姿势时躯体负重部位的异常,可连锁地引起其他相关部位发生代偿性的改变。
4.诱发疼痛
异常姿势下,引发过度的压力和牵拉,会引起疼痛反应,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三、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GA)是利用力学原理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对人类行走状态进行对比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对患有神经系统或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而可能影响行走能力的患者需要进行步态分析,以评定患者是否存在步态异常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分析异常步态的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并评定步态矫治的效果。
(一)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 1.步长(step length)
指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以厘米(cm)为单位表示,正常人为50~80cm。步长与身高成正比。
2.步长时间
一侧足跟着地至另一侧足跟着地的平均时间。
3.步幅(stride length)
也称跨步长或者复步长,是指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进行的距离。正常人为100~160cm。
4.步宽(stride width)
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正常值约为8cm±3.5cm。
5.足角(foot angle)
也称足偏角(toe out),指在行进过程中人体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夹角,通常用度表示,正常值约为6.75°。
6.步频(cadence)
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以步数/min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为95~125步/min。
7.步速(velocity)
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以m/s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为1.2m/s。可以看出,步速与跨步长和步频相关,跨步长增加、步频加快,步速亦加快,反之亦然。
(二)步行周期
一个步行周期定义为自一侧足跟着地起到同一足跟再次着地之间的过程。
一个步行周期可进一步划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支撑相约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2%,摆动相占38%。支撑相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双下肢同时着地承重(0%到12%)的双侧肢体负重期,后期的单侧肢体负重期(12%~50%),以及摆动相开始前的第二次双侧肢体负重期(50%~62%),如图2-3-8所示。
图2-3-8 步行周期
为评估步行周期中各种动作以及足踝部各组成部分的力学机制,将支撑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单侧足跟开始着地到全足完全着地;第二阶段,自全足着地到身体重心越过该足;第三阶段,自足跟离地、踝关节开始跖屈到足趾完全离地。
1.第一阶段
占整个步行周期的前15%。此时对侧足跟已经离地,但重心仍位于对侧前足。在第一阶段中,足部对着地时的冲击力起到了吸收和缓冲的作用。
2.第二阶段
时长占整个步行周期的15%~40%。在该阶段,身体重心越过承重的下肢。身体重心在越过承重下肢时,其高度达到最大,此时处于整个步行周期的35%,之后重心开始下降。
3.第三阶段
为整个步行周期的40%~62%。该阶段中随着对侧肢体获得有效步长,踝关节快速跖屈直至足趾离地。
(三)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
单独测量步态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的均值意义不大,医生和治疗师不仅要重视各个结构的生物力学参数在人群中的差异,更应了解各个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果仅仅用参数的均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便无法解释一些足部生物力学偏离了均值却仍保持良好的功能,而一些足部拥有接近于均值的生物力学参数,但功能仍差强人意。
1.身体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化
在步行中最大化地减少身体重心纵向位移,可最大化地降低运动的能量消耗。由于双足行走动物步行时垂直方向的运动不可避免,所以需要更好的运动协调性。在步行周期中,身体重心的轨迹呈一条正弦曲线,上下振幅在4~5cm(图2-3-9)。
图2-3-9 重心的正弦曲线运动轨迹
下肢不同结构功能的协调可使身体重心的纵向位移最小化。尽管骨盆以及髋关节的运动对上述正弦曲线的路径以及振幅产生影响,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部的协调作用可将该曲线转化为更加平滑的正弦曲线,当然,这种转化需要上述三部分结构协调且精准的配合。
2.身体的侧方移位
在行走过程中,机体的运动轨迹在水平方向上并非保持一条直线。为了保证重心始终偏向于承重一侧下肢,身体处于轻度的左右横向摆动。
在一个完整的步行周期中,身体重心随着承重下肢变换而左右轻度摆动的轨迹在水平面上呈一振幅约为4~5cm的正弦曲线(图2-3-10)。振幅的大小与步行期间两腿的间距大小成正比。通常来讲,由于膝关节生理性的轻度外翻,使得胫骨保持与地面垂直,而股骨与骨盆的成角使双足间距减小,从而使上述横向位移最小化。
图2-3-10 双足间距较小(A)和双足间距较大(B)时重心横向摆动轨迹
3.下肢的水平旋转
身体在横向与纵向移动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水平面轴向的旋转。在观察一个人步行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其骨盆与肩部在做轴向旋转。此外,股骨与胫骨亦发生相似的旋转。胫骨沿其长轴旋转,在摆动相及支撑相第一阶段内旋,在支撑相后两个阶段外旋。上述旋转的程度及个体化差异较大。在一组对12名成年男性的测量中发现,胫骨水平旋转的平均角度为19°,但其波动范围达到了13°~25°。
(四)步态分析方法 1.临床定性分析
步态的定性分析是临床中常用的步态检查方法。定性分析通常采用目测观察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与正常步态进行比较,并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来认识异常步态的特征,找出问题所在。
(1)分析步骤
1)病史:通过了解病情,可以获知有关疼痛、肌无力、关节不稳等方面的主诉,了解既往有关神经系统疾患或骨关节疾患病史等。
2)体格检查:包括与行走动作有关的身体各部位(特别是下肢)的肌力、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本体感觉以及周围神经检查。体格检查有助于对步态障碍的发生原因进行鉴别诊断。
3)步态观察: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异常点的产生原因。
(2)观察内容与方法:
由于完成一个完整的步行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极短,因此,在临床中必须采用系统的方法评定每一个被检查者的步态。为避免遗漏,最好依照步态观察或分析表进行。
1)支撑前期:足跟着地,髋关节屈曲约30°,膝关节完全伸直,踝关节处于中立位;地面反应力位于髋的前面,为维持平衡和髋的稳定,臀大肌和腘绳肌收缩,踝关节因受地面反应力的影响而增加伸肌运动,此时因为腘绳肌的拮抗而使踝关节呈现中立位。
2)支撑初期:由足跟着地逐渐过渡到全足着地,此时地面反应力在髋关节前方,髋关节必须进行向心收缩以克服屈髋;随着膝关节的地面反应力由前方转变为后方,产生了一个外在的屈膝力矩,诱发股四头肌进行离心收缩,出现屈膝20°的情况;踝关节由于地面反应力在其后方,外在的屈力矩诱发踝背屈的离心收缩,使踝关节呈现跖屈约10°。
3)支撑中期:髋关节逐渐由屈曲过渡到伸直,此时地面反应力通过髋关节以消除髋伸肌的收缩;膝关节由屈曲逐渐伸展,其地面反应力由后方转至前方,股四头肌由被动的离心收缩转变为主动的向心收缩;踝关节的地面反应力在其前方,踝跖屈肌离心收缩以对抗外在的踝背屈力矩。
4)支撑末期:躯干由中立位变为前倾位,髋关节的地面反应力在其后方,被动性地产生伸髋,约10°;膝关节的地面反应力稍微后移,被动地产生屈膝;当足跟离地时,踝前方的地面反应力产生的踝背屈力矩诱发踝跖屈,此时踝跖肌肉的活动已从离心收缩转为向心收缩。
5)摆动前期:此时为向前摆动下肢做准备,地面反应力在髋关节和膝关节后方,髂腰肌、臀中肌和股直肌呈向心收缩,股直肌在膝关节处呈现离心收缩;踝的地面反应力在其前方,使踝跖屈肌肉持续向心收缩,约20°。
6)摆动初期:肢体向前摆动,此时地面反应力位于髋、膝后方,屈髋肌的持续向心收缩使屈髋角度加大,腘绳肌收缩使膝屈曲约65°;踝的地面反应力位于其前方,踝背屈肌向心收缩使踝背屈。
7)摆动中期:下肢因惯性的推动得以继续向前摆动,使髋被动屈曲,肢体的重力诱发膝关节被动地伸展,踝背屈肌持续运动使踝关节保持于中立位。
8)摆动末期:下肢由摆动转向足跟着地,此时要求屈髋速度下降、伸膝以及踝由跖屈过渡到中立位,因此,股四头肌强力的离心收缩以控制屈髋速度并伸膝,踝背屈肌收缩以保证踝关节处于中立位。
2.临床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借助于专用设备对步态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步态的定量分析能够为制订治疗计划和评定治疗结果、检查医疗质量提供客观数据。
(1)步态分析系统:
通常由摄像系统、测力台、肌电遥测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四个部分组成。这种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参数和图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做出全面的结论。
(2)足底压力系统:
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是计算机化测量人站立或行走中足底接触面压力分布的系统。它以直观、形象的二维、三维彩色图像实时显示压力分布的轮廓和各种数据。
(3)动态肌电图:
通过贴在皮肤上的表面电极测量肌肉的活动。表面肌电图使用可处理的胶黏电极记录来自表面电极或针电极放大前的肌电图(EMG)信号,由电缆或无线遥控器传送到与计算机系统相连的接收器上。通过显示的信号可以鉴别和分析步态的相关因素。
(4)电子测角器:
它是装有电子计算机的简单测角装置,临床上通常用于测量ROM。
四、心肺功能评定
(一)心功能评定
1.美国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
(1)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
(2)Ⅱ级:轻度体力活动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
(3)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尚正常,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可引起心悸、气促。
(4)Ⅳ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
2.运动实验
(1)低水平运动实验:①平板试验方法;②踏车试验方法。
(2)次极量及极量运动测试。
3.应用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指导康复活动。代谢当量(MET)指机体在坐位休息时摄氧3.5ml/(kg·min),将此定为1个MET。
4.其他方法,如心脏超声、导管检查等评定心功能。
(二)呼吸功能评定 1.功能性肺残疾评定
见表2-3-3。
表2-3-3 功能性肺残疾评定
2.呼吸困难分度
见表2-3-4。
表2-3-4 呼吸困难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