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前卫的标志

赵一曼以她深刻的思想、改造社会的大胆主张和惊人的文采,得到老师们的好评和同学们的敬佩。赵一曼是前卫的,她的前卫不仅表现在具有先进的思想,而且产生了巨大的颠覆之力。

学校刚一开学,便贴出布告,规定中学班的女同学一律绾髻,不得梳辫子。以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都是梳个大发髻,即所谓的粑粑式头。可是,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如果也在脑后绾个大发髻,像个什么样子,不正像个小童养媳吗?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反对,但大家敢怒不敢言。作为新女性的赵一曼,她及时向团组织反映了这一情况,提出了反封建礼教的看法,并且得到了党团组织的支持。于是赵一曼领着团员去找校长,她说:“梳头、绾髻纯粹是女孩子的事,学校教学生读书,没有必要管这种事。”陈校长说:“这是教育局的规定,我也没有办法,你们照章办事就好了。”

赵一曼很直接地说:“既然同学们不愿绾,教育局又非得这么做,学校硬要照章办事,那只好由校长和学监带个好头。”很快,赵一曼在《叙州日报》上发了一篇短文,题目是《俭省校徽的好办法》。文章的大意是:女子争独立,讲平等,这是当今女权运动的主流,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然而,教育局却要求女学生绾髻,这不是干涉我们的自由吗?如果女中的学生都遵照局长的旨意,将头发绾起来,也就用不着戴校徽了,真是一个奇妙的办法!文章巧妙地讽刺了教育局和学校不合理的规定,尖锐地指出这是歧视妇女的封建陋规,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image

图4-2  赵一曼住过的女生宿舍

一天清晨,赵一曼领着十几个披着长发的女生来到学监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对学监说:“龙先生您好,学校规定绾髻,我们都不会,特别是这些小同学,请学监教一教我们,帮我们绾好。如果绾不好,会丢了学校的脸。”

龙学监没有料到学生们会来这一招,她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学生,气呼呼地说:“这是什么话,你们绾不来,我就会绾吗?”赵一曼马上对同学们说:“既然龙学监都不会绾,那我们只好把头发剪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一片“咔嚓咔嚓”声,同学们顺手掏出随身携带的剪刀,互相把长发剪成齐齐的短发。

赵一曼和同学们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学监,她愣在那里半天没说上话来,最后有气无力地说:“你们走吧。”

五四运动以来,女子剪发是一种时尚。宜宾女中的同学在赵一曼的带动下,纷纷剪掉了长发。而后,在团组织和学生会的号召下,川南各地的女子中学也纷纷效仿。在女学生的示范带动下,许多乡镇和农村的女子也受其影响,剪短了千百年来受之于父母的长头发。

同学中有一个叫麻德旭的,长得如花似玉,能歌善舞,是同学们公认的校花。她父亲是县里为数不多的财主,她又深得父母的宠爱,娇生惯养,因此总是以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态度出现在同学们面前。自从赵一曼这双自由的大脚板走进女中之后,麻大小姐就没有正眼看过她,从心里就瞧不起她。

然而,不幸正悄悄地降临到这位大家闺秀的身上。

麻家趁女儿读书之际,双亲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给她订了婚事。未婚夫看上去还是人才出众,相貌可人,只是后来才知道有个病根——当地人叫老母猪疯(癫痫)。为这事,麻家以种种借口推迟婚期,但婆家娶媳妇心切,把婚礼定在端阳节。麻父无可奈何,只好亲自来宜宾通知女儿,一切都准备就绪,过两天来轿子接她回去完婚。一向高傲、自大的麻德旭,此时却无可奈何,只想出个吞金自杀的办法来抗拒这门婚事。于是,她写下一纸遗书,便吞下了手上戴的金戒指。同学们发现后,报告了学监,并将她送到医院抢救。

赵一曼闻讯赶来,从麻德旭枕头下面翻出了绝命书,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她立即召集同学们,要大家同情她、支持她。麻德旭的不幸,正是封建包办婚姻种下的恶果。而后,赵一曼又来到病房,这时麻德旭刚刚被抢救过来,看到自己一向看不起的赵一曼正在忙前忙后地帮助自己,是那么真诚、可敬、可爱,于是热泪盈眶地拉着赵一曼的手说:“我没脸见人了,我对不起你!”

赵一曼坐在麻德旭的床边,安慰她说:“瞧你说的,没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同学之间有一个认识过程。其实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你与封建家庭包办婚姻抗争的勇气和决心,只是这种方式不能用。以后再有天大的事情也要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麻德旭焦急地说:“父亲说后天就来轿子接我回去完婚,我可怎么办?”她松开双手,茫然地望着大家,望着赵一曼。赵一曼重新拉起她的双手,鼓励她说:“我的好同学,这有啥犯难的,有你的勇气和决心,有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相信你一定能抗婚成功的。”

在赵一曼的帮助下,在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下,麻德旭的父母最终退掉了这门婚事。这件事不光改变了麻德旭一生的命运,也震动了全校同学,使她们在反对封建意识、争取婚姻自主这个人生大事上有了前卫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