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与文化创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重“质”轻“品”的传统质量观:审美疲劳发生的外联因

“审美疲劳”下的供需错位,这一问题的形成还与长期以来我国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经济理论学界,对产品“质量”定义存在着一定的片面理解有紧密的关系。“质量”,是品质与数量的有机统一。然而实际上我们却存在着重“数量”轻“品质”的倾向,突出地体现在我们过度追求GDP数量的增长,而忽略了经济发展中质的一面。此外,我们对“质”的内涵也存在片面认识——重“质”轻“品”,即重功能而轻形式,重使用价值而轻审美价值,缺乏对产品审美品位的追求。两种片面认识既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短缺计划经济有关,也与我们企业的发展一贯奉行规模经济和成本经济为主导有关。

首先,受制于长期的短缺经济现实,形成了“产品质量=产品耐用性”的传统观念。如民谚所说的穿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谚语很好地倡导了一种勤俭节省的价值观,但是却也隐含了我们传统观念中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偏重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对产品与文化、设计、内涵、品位等有关的美学价值却大为忽视。

其次,“数量为王”一直是我国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法宝”,无论是规模优势还是成本优势,都是促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并取得卓然成绩的核心利器。对“数量”一味追求的结果,就是对产品“品质”的忽视,这直接造成我们很多的产品与服务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美学体验度一直不高。在制造业界,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只要使产品“具有国际主流产品80%的功能,却只是对方三分之一的价格”,中国制造就能以巨大的性价比和价廉物美的优势占据着全球的小商品市场。在这样的竞争模式中,我们的企业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研究消费者的需要,只需要模仿国际主流的生产就可以,最终造成我们的产品存在着缺少自主美学设计、美感体验缺乏、品质不高等现象。

正是基于以上这两种现实,以至于不论是我们企业家的思维,还是经济理论界的研究视角都桎梏于重“质”轻“品”的惯性经济思维中。一方面,企业家缺乏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精研市场而来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经济理论研究者则由于长期以来重视科学量化的传统,使得主观性强、难以量化的美学成为被遗忘的一角,对产品的美学价值也缺乏更多的关注。这些都客观上加剧了当前中国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前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强调,其实就是对这种“重质轻品”现状的矫正。

事实上,当前我们已然迈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要消费力量的大众消费经济时代,模仿制造亟需转变为创新制造,尤其是面对着全球最大的中产阶层市场,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将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家们当前及未来的主要任务。以美学需求为突破口,扭转传统的“重质轻品”观,通过对本土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深度挖掘,精耕本土产品的美学品质,将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供给质量,助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