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重造历史
如上所述,魏与吴分别通过多媒体渠道进行王朝建设与意识形态的较量。他们试图通过撰写历史以及反复公开演奏音乐化的诗史,来塑造公共记忆和确立王朝的合法性。这些关于建国功业的仪式性乐歌,后来历代皆有效仿,甚至到了二十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有自己的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
但本文标题中的“重造历史”,不仅仅是指魏、吴两国积极开展的修史事业,也指我们今天对中国文学史中以北方/魏晋政治正统作为基础的传统叙事模式提出的修正。三国时期的武力冲突是众所周知的,对蜀、吴二国的文学生产和对吴、魏二国的文化争霸进行反思,却可以让我们对三国时期的文化生态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吴以及魏的仪礼音乐尤其应该得到文学史家更多的重视。一方面,这些乐歌为后世诗歌传统中的历史歌行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另一方面,作为王朝政体的文化工作之一,它们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功用。正如吴国贵族将军陆景在其《典语》中所说:
所谓文者,非徒执卷于儒生之门,摅笔于翰墨之悉,乃贵其造化之渊、礼乐之盛也。[90]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得知,韦昭很有可能是在有意识地把缪袭的乐歌系列作为范本。吴国乐歌时时处处在修辞和意象层面回应魏曲,但同时又与魏国的北方视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语境中,吴乐对魏乐的呼应似乎是有意为之的书写手段,以求更为有力地凸显二国的不同。陆景之弟陆机显然认可陆景对“文”的看法:晋灭吴十年之后,他前往洛阳,在那里秉“造化之渊”,对北方洛阳音乐传统予以特别的关注,并像韦昭那样,重写了这一传统。
最后,本文间接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时代的文本保存多有残缺的时候,应该如何撰写文学史?是置之不顾,还是通过文本考古,尽可能地利用手头材料来还原当时的历史,尽管与此同时我们深知这只能是非常片面的重构?在我看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后者。更重要的是意识到中国中古时代是一个手抄本文化时代,是文本大量佚失的时代,因此写作中国中古文学史的时候,应该把资料的不完整与不完美本身也考虑与书写在内,不仅讨论文本佚失与变形的现象,也对其内在原因进行反思。
(张元昕 译)
[1] 本文英文版发表于《美国东方学会刊》(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2016年总136期第4号,题作“Remaking History: The Shu and Wu Perspectives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2] 见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页282。
[3] 《文选》的其他部分收录了很多魏的作品,却只收录了两篇蜀、吴的作品,诸葛亮的《出师表》和韦昭(204—273,为避晋讳改为韦曜)的《博弈论》,见[梁]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三七,页1671―1674。《文选》还收录了很多贬斥吴、蜀之作,例如陈琳(?―217)《檄吴将校部曲文》、锺会(225―264)《檄蜀文》、阮瑀(?―212)《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等,见《文选》卷四四,页1976—1985,1987—1990;卷四二,页1887―1893。相比之下,我们看不到来自蜀、吴的类似之作,虽然蜀、吴并不缺乏政治宣传的能力。
[4] 关于“建安”作为文学时代的构建的初步探讨,可参看拙文《宴饮与回忆:重新思考建安》,载《中国文学学报》,2010,页22―34。关于南朝文士选择、编选、经典化“汉”诗,参看宇文所安,《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社,2006;三联书店,2012中文版),第一章《“汉”诗与南朝》,页23―72。
[5] J. Michael Farmer,The Talent of Shu:Qiao Zhou and the Intellectual World of Early Medieval Sichuan (《蜀才:谯周与早期中古时代四川的思想界,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pp. 2-3.
[6] 关于曹丕的自我形象构建,可参看拙作《物质与象征的交易:中国中世纪早期的书信与礼物》,见Antje Richter (李赫特) ed.,A History of Chinese Letters and Epistolary Culture (《中国书信与书信文化史》,Leiden; Boston: Brill,2015),pp. 162-171.
[7] [晋]陈寿(233―297),《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卷四七,页1123。
[8] 《三国志》,卷六四,页1430;卷五三,页1250。
[9] 《三国志》,卷三八,页976。
[10] 许靖(约150―222)是以善于识才闻名的东汉名士许劭(150―195) 的堂兄。他在蜀国地位甚高,诸葛亮见到他都要敬拜。他的列传在《三国志·蜀书》中名列前茅,虽然他除了“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之外,似乎并没有在蜀地做过什么实事(《三国志》,卷三八,页967)。又如吴国经学家程秉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127―200),深得吴主孙权尊重,官拜太子太傅(《三国志》,卷五三,页1248)。
[11] 例如南方经学家虞翻(164―233)曾把自己的《易注》寄给孔融(153―208),收到了孔融赞美的回信,此信收录在《三国志·虞翻传》中。
[12] 裴松之《三国志》注有引用,见《三国志》,卷四二,页1023。
[13] 《三国志》,卷三九,页984。
[14] 《三国志》,卷三五,页914。
[15] 法墨,《蜀才》,页 15―30。
[16]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卷三五,页1060。
[17] 本文附《三国志·诸葛亮传》之后,见《三国志》,卷三五,页931。
[18] 《三国志》,卷三八,页973。
[19] 《三国志》,卷四二,页 1034―1038。
[20] 此诗见蒋一葵(1594年举人)的《尧山堂外纪》,蒋氏未注诗之来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子部》(济南:齐鲁书社,1995),册147―148,卷一四七,页471―472。据蒋氏序,此书内容来自众书,尤其是“散见于稗官野史不经人见也者”(卷一四七,页384)。《四库全书》编者称此书“雅俗并陈,真伪并列,殊乏简汰之功”(卷一四八,页494)。此诗未收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 其中有几位作家被列入东汉或晋朝,不过他们都曾主要在吴国任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吴人。
[22] 景兴即北方名士王朗(?-228),著名经学家王肃(195―256)之父。子布即孙权最尊敬的谋士张昭(156―236)。张昭谥文伯,因其文学与学术成就而富有盛名。吴主孙权年轻时,张昭与张纮同为孙权起草文件、书信等。
[23] 《三国志》,卷五三,页1246。
[24] [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卷七〇,页1217。又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北京:中华书局,1996),卷八六,页939。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韦昭《吴书》:“纮见柟榴枕,爱其文,为作赋。陈琳在北见之,以示人曰:‘此吾乡里张子纲所作也。’”《三国志》,卷五三,页1247。
[25] 《三国志》,卷五三,页1244。
[26] 《三国志》,卷六二,页1414。
[27] 此盟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卷四七,页1134―1135。
[28] 《三国志》,卷二一,页607。
[29] 《三国志》,卷六二,页1414―1417。
[30] 如曹丕为魏国某将军的弃妻所作的五言诗(《艺文类聚》卷二九,页514),或陆机为其友顾荣之妻所作的五言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五,页682)。当然,这个时期也可能有为历史人物代言的代作书信,但与胡综的“吴质书”不同,书信的作者都是无名氏。
[31] 《三国志》,卷五三,页1254。
[32] 《礼记注疏》,卷五一,页861,见[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1955)。
[3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卷六〇,页1581。
[34] 见《全三国文》,卷六六。
[35] 《三国志》,卷五三,页1254―1255。
[36]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六八,页1832。
[37] 见裴松之,《三国志》注,卷五三,页1257。
[38] 《三国志》,卷六五,1469页。
[39]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卷四四五,页2177。《三国志》卷六五页1470的“评语”也有收录,与《太平御览》稍有异文。
[40] 《三国志》,卷六五,页1469。
[41] 《文选》,卷三一,页1448。
[42] 《太平御览》,卷三二八,页1636。
[43] 《三国志》,卷五三,页1256。
[44] 西晋作家潘岳(247―300)后来也写过一篇关于籍田的赋,此赋收入《文选》。
[45] 《晋书》,卷一九,页590。
[46] 类书收录了几段赋作遗文。最长的一段出自《艺文类聚》卷九,页169,序见[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七,页141。据张勃(活跃于三世纪晚期)的《吴录》,五湖是太湖的别名,见《文选》郭璞(276―324)《江赋》之李善注。
[47] 《诗经·大雅·荡之什·韩奕》的第一句为“奕奕梁山”,《毛诗注疏》,卷一八,页679。
[48] 这些作者包括傅咸(239―294)、嵇含(262―306)、潘尼(约250―311)。傅咸《羽扇赋》序与嵇含的赋序明确表明是晋灭吴之后所作:“吴人截鸟翼而摇风,既胜于方圆二扇,而中国莫有生意。灭吴之后,翕然贵之。”(傅咸)“昔秦之兼赵,写其冕服以□侍臣;大晋附吴,亦迁其羽扇,御于上国。”(嵇含)见《全晋文》,卷五一,页1752;卷六五,页1830。潘尼赋曰:“始显用于荒蛮,终表奇于上国。”见《全晋文》,卷九四,页2000。张载(约250―310)也写过一篇同题赋作,但从残文中很难看出与晋灭吴是否有特别的关联。见《全晋文》,卷八五,页1949。
[49] 《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这两句在传统阐释中常被视为在野之贤人的象征。《毛诗注疏》,卷一一,页376。
[50] 《周易注疏》“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周易注疏》,卷六,页133。此处鸣鹤为德信之象。
[51] 《诗经·大雅·云汉》描写大旱。《毛诗注疏》,卷一八,页659。
[52] 《诗经·国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毛诗注疏》,卷二,页85。
[53] 见《诗经·周颂·振鹭》,《毛诗注疏》,卷一九,页730。
[54] 曹植写过《九华扇赋》,序中提到汉桓帝赐给曹腾的竹扇。曹腾(100―159)是宦官,曹植的养曾祖父。见《全三国文》,卷一四,页1128。曹植的作品在吴国似乎广为人知,闵鸿也许受到了他的启发。为扇子作赋能追溯到更早的作家,曹植的赋本身也是传统中的一部分。
[55] 关于陆机赋的翻译与分析,见康达维 (David Knechtges)《南金与羽扇:陆机的“南方意识”》,王平、Nicholas Morrow Williams合编,《中国中古诗歌中的南方身份与南方疏离》(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15),页36―41。康氏认为,陆机的赋是“魏晋时期玄学家风格的作品”(页40),也许是为了表现他对洛阳上层社会所喜好的老庄清谈的熟悉。诚如是,那么相比之下闵鸿的赋无疑是更深地植根于经学,而经学才最代表吴地的传统。
[56] 《晋书》,卷五四,页1481。
[57] 参见拙文《羽扇写作:陆机、陆云与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易》,《中国中古诗歌中的南方身份与南方疏离》,页43―78。
[58] “建安七子”中最负盛名的王粲(177―217)在荆州时,与朋友的唱酬之作总是出以四言;去北方参加曹氏集团之后,大多数诗作则采取五言形式。
[59] 据胡冲的《吴历》记载(见裴松之《三国志》注),曹丕给孙权寄去的文集等是用绢素抄写的,寄给张昭的文集则是用纸抄写的(《三国志》,卷二,页88)。
[60] 诸葛亮在228年一封给朝廷的奏表中讨论了这一理念。该奏表见张俨《默记》,裴松之《三国志》注中有引用。张俨在《默记》里对诸葛亮的这些想法表示认同。见《三国志》,卷三五,页935―936。
[61] 《晋书》,卷八二,页2149。
[62] 《隋书》,卷三三,页957。
[63] 《三国志》,卷五三,页1256。
[64] 吴国经学家虞翻的后代虞喜(281―356)在《志林》中,讨论了第一任吴国宰相孙邵为何在《吴书》中没有传记。他引用时人“博物君子”刘声叔之言,认为项峻、丁孚的史书里对孙邵确有注记,但因韦昭是孙邵政敌的同党,故不见书。这似乎暗示刘声叔曾经亲眼看到过项峻与丁孚的史录。见《三国志》,卷四七,页1132。
[65] “孙亮即位,诸葛恪辅政,表曜为太史令,撰《吴书》,华覈、薛莹等皆与参同。”《三国志》,卷六五,页1461―1462。
[66] 《三国志》,卷六五,页1464。
[67] 举例来说,《吴书》第一次在裴松之注中出现,是为了补充有关曹操的父亲曹嵩(?―193) 之死的叙述。《三国志·曹操传》说曹嵩为徐州牧陶谦(132―194)所杀,《吴书》却说是陶谦的手下谋财害命,后来又逃亡了,曹操于是不公平地归罪于陶谦。《三国志》,卷一,页11。
[68] 《晋书》,卷三九,页1143。
[69] 韦昭在上奏孙皓的奏疏中描述了这部著作。见《三国志》,卷六五,页1462―1463。
[70]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卷五四,页783。《隋书》还著录了朱应的《扶南异物志》(卷三三,页984)。
[71] 吴人对地理与地方风物的兴趣,构成了陆机《洛阳记》的撰写背景,这是现存最早关于名都洛阳的记述之一。参见拙作《羽扇写作》,页47―48。
[72] 这十八首鼓吹铙歌也收录在沈约《宋书·乐志》里,但有些歌辞不知所云,就连沈约都没有为之标点。这些歌辞一般来说被视为汉代作品,但无法确定。
[73] [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二二,页644。
[74] 《宋书》,卷二二,页647。
[75] 边、韩之乱爆发时,曹操在家乡隐居,被征为典军校尉。后来董卓废汉帝、毒太后,曹操离开京城,回到家乡“合义兵,将以诛卓”。《三国志》,卷一,页5―6。
[76] 此前,曹操离开京城经过中牟时曾为亭长所疑,见拘于县,赖功曹为请得解。《三国志》,卷一,页5―6。
[77] 《三国志》,卷一,页22―23。
[78] 关于“酒食―音乐”的公式,参见宇文所安,《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页208―210。
[79] 《宋书》,卷十九,页541。
[80] 《宋书》,卷十九,页541。
[81] 魏曲与吴曲的开头都用了《诗经》歌颂文王的诗。吴曲的开头来自《清庙》:“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毛诗注疏》,卷一九,页708。魏曲的开头则用了《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乎天。”《毛诗注疏》,卷一六,页533。
[82] 孙权于208年击败杀父仇人黄祖。
[83] 这里的“西夏”是指荆州与襄阳地带。
[84] 荆州刺史刘表不喜前妻所生之长子,立继室所生之次子为继承人,是为“刘氏不睦”。荆州有八郡。
[85] 据郑玄注,八月立秋,鸠化为鹰。《周礼注疏》,卷七,页107。
[86] 《宋书》,卷二二,页657。
[87] 《宋书》校注认为“江安城”应改为“公安城”,因“建安时不得有江安”。《宋书》,卷二二,页670。我认为由于乐句字数所限,“江安”应该是“江陵与公安”的缩写。“历抚”的“历”有依次或多次的意思,《三国志》也数次提到过孙权的军队“引兵西袭公安、江陵”。《三国志》,卷一四,页451。
[88] [清]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卷三,页61。
[89] 陇塞一般指今陕西、甘肃境内的西北边疆,此处似应作“龙塞”,即卢龙塞(今河北境内)。据曹操传,“引军出卢龙塞……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八月,登白狼山……斩蹋顿。”《三国志》,卷一,页29。
[90] 《太平御览》,卷五八五,页2766。严可均在《全三国文》中引用了这段话,但“悉”作“采”,最后一句的词语顺序也有所变动。《全三国文》,卷七〇,页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