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纲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书画的载体

一、纸

(一)中国书画用纸的材料与种类

1.麻类:早期以破麻布、鱼网等为之。后常用大麻、苎麻、亚麻、苘麻(青麻)、黄麻等,亦有用野生麻(如罗布麻、老虎麻、芭草麻)。西北多用大麻,南方用苎麻。麻纸始于汉代,宋以后少见。

2.藤类:野生木本藤。藤纸始于晋,唐以后原料稀少,渐绝迹。

3.树皮:楮、檀、构、格、桑、瑞香、木芙蓉、三桠(结香)、雁皮(山棉)等树木的枝条树皮。始于两晋,兴于隋唐,沿用至今。

4.竹类:中国有三百余种竹子,以竹造纸,始于唐末,兴于宋,沿用至今。

5.草类:除麻、竹外,其他草本植物亦可造纸。或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

6.混合原料:麻、楮混合,檀、稻草混合(宣纸用沙田稻草),楮、竹混合等,始于唐宋。

7.其他:海苔(用于发笺)、动物毛发等。还魂纸:古纸回槽,造假用。

【笔记与注释】

纸是书画创作的重要材料与载体,一直以来有东汉蔡伦造纸的传说,但出土实物显示,至迟在西汉时就出现了用于书写纪事的纸。严格来讲,纸是由植物纤维交结而成的平滑薄片状物,植物纤维原料经人工、机械和化学作用所得的分散纤维,同水调和为纸浆,加入药剂后以模具抄造,再经干燥,就制成了纸张。

麻类是最早使用的造纸原料,汉代古纸如放马滩纸、金关纸、悬泉纸、中颜纸、马圈湾纸等(图一),都属麻纸。早期麻纸质地粗厚,组织松散,甚至可见未打散的麻布头,西晋张华《博物志》言“捣故鱼网造纸”。后来随着沤制脱胶技术的进步,麻纸开始直接用麻类生纤维制造。麻纸的使用盛行于晋唐,晋陆机《平复帖》(图二)、王珣《伯远帖》、唐杜牧《张好好诗》、五代杨凝式《神仙起居帖》等都是麻纸书写的实物。

图一 汉代的麻纸——放马滩纸、金关纸、悬泉纸

图二 麻纸
西晋 陆机《平复帖》 故宫博物院藏

藤纸采用藤类植物如野青藤、野葛藤的皮制造,始于两晋,盛于唐。品种有剡藤纸、藤角纸等,主产于婺州、衢州、剡县、余杭诸地。藤纸在唐代被作为内府诏令用纸,唐李肇《翰林志》云:“凡赐与、征召、宣索、处分曰诏,用白藤纸……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18)但因藤材被砍伐无度,唐以后藤纸逐渐绝迹。

树皮造纸始于蔡伦,《后汉书》记其用树肤为纸。《大汉舆服志》云蔡侯纸:“用故麻名麻纸,木皮名榖纸。”(19)榖即楮。楮、构、桑、青檀、瑞香等树的外皮,均属多年生木本的韧皮纤维,用以制纸比麻类更复杂。树皮造的纸统称皮纸,依树种分楮皮纸、檀皮纸、桑皮纸、瑞香皮纸、芙蓉皮纸等,宣纸的主要原料就是青檀树皮。唐摹神龙本《兰亭序》和韩滉《五牛图》(下图)就是早期书画用皮纸的例证,后世如苏轼《新岁未获帖》、黄公望《溪山雨意图》等作也均是皮纸。

皮纸
唐 韩滉《五牛图》 故宫博物院藏

竹纤维造纸始于唐而兴于宋,江西、福建、浙江是竹纸的主要产区。竹纸种类有连史纸、毛边纸、贡川纸、元书纸、表芯纸等。竹纸书法用得较多,米芾《越州竹纸诗》诗有:“越筠万杵如金版,安用杭由与池茧。”(20)将越州竹纸置于由拳村藤纸和池州茧纸之上,其名迹《珊瑚帖》(下图)就是会稽竹纸,又经过砑光,表面平滑,呈淡黄色。

竹纸
北宋 米芾《珊瑚帖》 故宫博物院藏

纸的原料还有稻草、麦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为辅料,如宣纸有制皮料和制草料的步骤,其中草料采用沙田稻草。植物的叶纤维也可用于造纸,如龙须草、菠萝叶等。其他造纸材料如海苔、动物毛发等,纤维结合力低,难以成纸,有的作为装饰掺入纸张中,形成特殊肌理,如文献记载的侧理纸、陟厘纸、发笺、苔纸等,实际上都是艺术加工纸。

(二)书画用纸的分期与演变

汉至隋:由于抄纸技术不成熟,幅面狭小,书或用纸,画多用绢帛。纸以麻为主,亦有藤、桑、楮皮等。

唐至五代:麻纸较多,书法、绘画皆用熟纸,非丧不用生纸。藤纸原料因采伐过度,将绝,价格昂贵,树皮纸兴。晚唐南方出现竹纸。

宋代:藤纸绝,皮纸大兴,竹纸亦多见。麻纸多用于写经,用量骤减。书画偶试生纸(如米友仁),并出现漂白生纸,为绘画的留白技法创造了可能性。可抄造巨幅纸,长可数丈(一说南唐时已可抄巨幅)。

元代:大致沿袭宋代,大多使用熟皮纸。渐有用生纸绘画者。

明清:除工笔画外,用生纸绘画者渐多。宣纸占据统治地位,竹纸多用于印书,麻纸几乎绝迹。

近现代:由于造纸技术的进步、美术视野的扩展、绘画技法的突破等因素,包括手工纸、机制纸、特制纸、洋纸等各类纸张均用于书画。

【笔记与注释】

汉代简、帛并用,纸作为新材料,使用还较少,但到两晋时成为了主要的书写载体,东晋桓玄称帝后曾下令:“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21)新疆、甘肃两地就出土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纸写文书,此时造纸的主要原料为麻类(苎麻、大麻)和树皮(楮、桑)。纸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原先狭长的简牍不便施展笔触,而平滑宽阔的纸张能让笔锋使转自如,这样一来,更具表现力的楷、行、草登上了艺术舞台。

唐何延之《兰亭记》言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22)“蚕茧纸”其实就是一种皮纸。魏晋绘画多用绢,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的东晋《墓主人生活图》(下图),长106.5cm,宽47cm,由六张小纸拼接成,是最早的纸本画实物。

东晋 《墓主人生活图》 新疆博物馆藏

隋唐五代时用麻纸、藤纸、楮皮纸和桑皮纸。在纸出现后的长时间内,书画皆用熟纸,熟纸是将纸张进行涂布、施胶、填粉、加蜡、砑光等处理而制成,这些工序填塞了纸间纤维的毛细孔,改变了纸的吸水性,解决了生纸洇水的问题,效果可控。唐代有名的贡纸——“蠲纸”,就是桑皮纸经加工而制成的熟纸。

唐韩滉的《五牛图》即以五枚桑皮纸接连而成,表面存在硬皮层,可能就进行过施胶和加蜡;再如新疆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纸本花鸟画,表面涂布白粉,并经过了砑光。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记:“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熟纸,所谓妍妙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有丧事故不用。”(23)可见生纸主要用于丧仪,《历代名画记》记载装背褾轴也会用生纸:“勿以熟纸,背必皱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24)

因白纸易为虫蛀又不吉,各种染色纸便应运而生,如东晋时已有青、红、浅青、桃红等染色纸,唐代的“薛涛笺”“五云笺”也都是楮纸加工而成的染色纸。东晋著名的黄檗纸为深黄色,唐人施蜡于黄檗纸,降低了吸水性,也提高了透明度,称为“硬黄纸”或“黄蜡纸”,适宜双钩摹写,如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图一)就是唐人用硬黄纸勾填摹成的。而唐代开始将涂布白粉与加蜡相结合,再砑光,就形成了“粉蜡笺”。

图一 硬黄纸
唐摹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元是造纸术的全面成熟期,更多植物原料用于造纸,各式样、品种的纸张层出不穷。书画用的较多的是皮纸,皮纸光韧洁白、平滑受墨、历久弥新,是很好的表现材料。

宋元书画用皮纸的实例如米芾《苕溪诗》卷(图二),为楮皮纸本,呈浅灰色,表面涂布白粉;扬无咎《四梅图》用桑皮纸,可见突起的白色纸须,又洒云母;赵芾《长江万里图》、赵孟頫《人骑图》等也均为皮料。

图二 楮皮纸
北宋 米芾《苕溪诗》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开始,染色纸、砑花纸、罗纹纸、水纹纸、金笺纸、粉蜡笺等花样繁多的加工纸也备受书画家青睐。砑花纸北宋初年开始流行,如李建中《同年帖》、沈辽《动止帖》(图一)有波浪纹,苏轼《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牍》(图二)有龟背纹,均为砑花笺;范仲淹《远行帖》、米芾《书送提举通直使诗》(图三)有研砑出如织纹的细密纹路,是罗纹笺;黄庭坚《松风阁诗》卷由四张瓜瓞、花草纹的砑花纸拼接(图四),纸张又呈现格子状织品纹路,可称为“罗纹砑花笺”。

图一 波浪纹砑花笺
北宋 沈辽《动止帖》 上海博物馆藏

图二 北宋 苏轼《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像经处理后如右图可见龟背纹

图三 罗纹笺(鱼子笺)
北宋 米芾《书送提举通直使诗》及局部可见罗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罗纹砑花笺
北宋 黄庭坚《松风阁诗》卷局部(图像经处理后可见砑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文震亨《长物志》记宋代:“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25)说明宋代能抄造巨幅纸,现存实例如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图一),纸幅全长11米多而无接缝,又绘云龙纹,是一整张泥金云龙纹笺,足见当时高超的纸张制造和加工技术。

图一 描金云龙纹笺
北宋 赵佶《草书千字文》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另外,竹纸作为一个书画用纸的新品种在宋代被广泛使用。据纸张材料一定范围内可对书画进行断代,如传王羲之《雨后帖》(图一)、王献之《中秋帖》都是竹纸本,所以这两件作品最早也应是宋人临本,并非二王真迹。

图一 传 王羲之《雨后帖》 故宫博物院藏
材质为竹纸,由此可知为宋临本。

宋代书画偶有用生纸者,《洞天清禄集》记米芾:“纸不用胶矾,不肯于绢上作一笔。”(26)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图二)就自题以生纸写就,用生纸既是文人墨戏,也更适宜表现米家云山水墨晕章的效果。纸张熟生的选择与绘画风格的嬗变紧密相关,入元后艺坛领袖赵孟頫倡导文人画,推崇以书入画、不求形似,更追求直抒胸臆,元四家继而将文人画发扬光大,半生熟纸更能体现他们逸笔草草、随笔点染的画法。如赵孟頫《水村图》即用半生纸(图三),表现出飞白、焦渴、湿润等不同的笔墨意味。明代中后期,陈淳、徐渭(图四)等人常用生纸作写意画,而清代生纸的使用更广泛,朱耷、石涛及扬州画派、海派(图五)等多用生纸,以表现水墨淋漓的写意画风。

图二 较早使用生纸的实例 南宋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半生纸 元 赵孟頫《水村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生纸
明 徐渭《墨葡萄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五 生纸
清 任颐《吉祥清供图》 长风堂博物馆藏

明清造纸业以泾县为中心,江西、浙江、四川等地亦有名纸产出。此时纸的加工集历代大成,仿古出新,有名目繁多的纸品,如宣德笺、雨雪宣、瓷青纸、珊瑚宣、龟纹宣、雪浪纸、二则纸、海月纸、玉扣纸、冰玉宣等。仿古纸在乾隆时种类尤多,如仿侧理纸、仿澄心堂纸、仿明仁殿纸、仿薛涛笺等。

机制纸是现代造纸工艺及机械造出的纸张,区别于手工纸。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械打浆机、造纸机和化学制浆技术发明,国外廉价的机制纸向中国倾销,冲击了本土的传统手工造纸业。清末后我国引入西方造纸技术和设备,工业造纸逐渐增多。机制纸的影响集中在生产、生活用纸方面,而高级的书画用纸仍是手工纸。

清代内府的各式加工笺纸

(三)书画用纸规格尺寸的演变

汉至南北朝:纸高24.5cm左右,宽约一倍半。

隋至五代:纸高29cm以下。

两宋:纸高约30至45cm,长可达十余米。
宋以前纸较厚(唐纸0.07至0.45mm),宋纸较薄。

元、明、清:元以后纸的幅面尺寸逐渐加大,其规格对鉴定已无意义。

关于帘纹:

帘纹为抄纸竹帘遗留的痕迹。将竹篾用丝线或马尾编成细密的竹帘,用以抄捞纸浆。纸浆沥干水后,由于竹帘的间隙,造成纸张厚薄不均,留下帘纹,向光可见清晰的篾纹和编纹,篾纹细密,编纹相隔半寸许。编纹甚密者,称罗纹纸,初见于宋。

晋至唐书画纸的帘纹较粗,细纹少见,不见特细纹。宋以前粗细并见,宋以后粗帘纹少见。手工纸亦有无帘纹者,如浇纸和布纹。

图一 不同纹样的抄纸竹帘

图二 不同纹样的帘纹

【笔记与注释】

总体来看,书画纸的幅面随技术的进步、革新而逐渐增大。大幅面纸张需要的纸槽、抄纸器更大,因此抄造所需的人数更多,难度更大。合作抄纸若稍有不慎,则容易纸破,揭取也不易,这要求有纸药或滑水调节纸浆的悬浮度和润滑性。

由文献和实物大致可知各时代纸张的尺寸。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晋令诸作纸,大纸一尺三分,长一尺八分,听参作广一尺四寸,小纸广九寸五分,长一尺四寸。”(27)可以参考。新疆出土前秦墓葬中一张未经裁剪的完整纸,高23.5cm,宽35.5cm。晋唐至两宋,因技术限制,纸幅的高度都有一定上限。若传世书画的尺寸大于时代上限,就有可能是后世作伪。元以后造纸技术全面成熟,大小纸张皆能抄造,幅面尺寸对鉴定就没什么意义了。

帘纹是手工纸上多条平行直线暗纹,是抄纸所用竹帘上的竹条编织痕迹印现到了纸上。严格来说,帘纹包括帘条纹和编织纹,帘条纹紧密连接,而编织纹则与帘条纹垂直,纹与纹间隔较大距离,约1.5至2.5cm。帘条愈细,编织难度愈大,纸张上的帘纹也更细密。早期纸张的帘纹较粗,用粗条纹帘抄纸滤水速度快,可能造成纸的质地松散不均,为克服这一缺点,常将纸制得厚一些。用细条纹帘易出薄纸,宋纸较薄就和技术的进步相关,如宋徽宗赵佶《柳鸦芦雁图》帘纹宽度仅0.3mm,苏轼《答谢民师帖》则达到0.2mm,可见工艺之精。此外,帘纹粗细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地域,北纸一般较粗,而南纸较细。

并非所有手工纸都存在帘纹,早期造纸曾有浇纸法,直接将纸浆浇到模具上成型,所得纸张表面粗糙,纤维分布不均。出土的西汉纸就多为浇纸,帘纹不显,此法现今还被一些少数民族使用。还有一种布纹纸,因抄造时使用的是布帘而非竹帘,故纸上呈现布的编织纹路,并不见帘纹。

(四)书画用纸的后加工

生纸:抄纸烘晾,未经后期加工的原纸。生纸吸水性强,着墨洇化。

熟纸:原纸经捶、填、刷、染、浆、胶、矾、蜡、砑等后期深度加工,成为熟纸。熟纸基本不吸水,着墨不洇化。宋以前,熟纸工艺繁复,宋代漂白纸出现后,加之纸张细密,熟纸简便,仅施以胶矾水即可得熟纸。

半熟纸:减低胶矾水浓度,即可得半熟纸,吸水性介于生熟之间。

硬黄纸:熨涂黄蜡,使之透明,用以描摹。始于唐。

黄檗纸(黄麻纸):染以黄檗,取其辟蠹。始于东晋,法备于唐。

油素纸:纸以油涂布,深米黄色,类似硬黄纸。始于明清。

云母笺:满刷胶矾云母,使纸极熟。始于明中叶,衰于清末。

花笺:砑花、粉花、描花。始于宋初。

色笺:染色纸。始于唐。初多蓝碧色。如薛涛笺、谢公笺等。

金笺:洒金、片金、销金、鱼籽金、雨雪金、冷金、泥金(赤金、淡金)。有说泥金始于唐或宋,实物始见于明成化。

蜡笺:染色施粉,涂蜡砑光,金、银、墨、色描花。始于唐,盛行于康乾。

图一 硬黄纸
唐摹 王羲之《行穰帖》 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图二 油素纸
清 巴慰祖《双勾汉碑》册 安徽博物院藏

【笔记与注释】

生纸:洇水性强,水、墨上纸容易晕开,可表现笔墨的干湿浓淡,层次丰富,多用于写意画。(下图)

生纸的着墨效果
清 朱耷《芭蕉竹石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熟纸:即经过填粉、胶矾、涂布、施蜡、砑光、拖浆、染色等加工的纸张,胶、矾、粉、蜡等物质填充了纸的纤维空隙,使得纸张质地更致密细腻,表面平滑光洁,纸难以吸水,水、墨、色上纸不易晕散。熟纸可多次渲染,适合工笔画,彩色熟纸多用于书法,但较之生纸脆硬,久藏易裂碎。(图一)

图一 熟纸及其着墨效果
右为清 乾隆帝《行书五言联》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浆:即对纸张进行施胶涂布,常用于浆涂的材料有糯米浆、白芨水、清胶水、黄葵花根汁等,浆和捶的工艺一般相结合。

捶:用木椎等工具捶打纸张,以增加纸中纤维的致密度和平滑度,和砑光工序有相似之处,但捶纸法可批量加工,若干纸重叠以捶之。

蜡:分烫蜡和涂蜡。涂烫使纸透明,有硬白纸、硬黄纸,可用于勾摹书画。描绘涂蜡,使之光鲜不吸潮,称蜡笺。若上蜡与填粉结合,则制成粉蜡笺。

砑:即砑光,用光滑卵形石块碾磨纸面,将凹凸处压平,使纤维更紧密,纸张强度增大,表面更平滑,并具有光泽。

填:即填粉、施粉,在纸上涂上一层白色粉末,填充纸张纤维的空隙,增加纸的白度和平滑度,减少水墨上纸后的透印。魏晋时已有填粉,所用粉末多是白垩土、贝壳粉或淀粉,涂粉的纸张称为粉笺。

刷:将胶矾或粉质涂刷上纸,通常将涂刷原料与水混合形成悬浮液,用排笔刷于纸面。涂刷可改变纸张的性能,控制吸水性、透光度和强度。

染:用染料把纸染成各种颜色。也有一些纸直接在纸浆中加入染料再抄造,但大多数纸张是成纸后再染色。唐代薛涛笺、宋代谢公笺就是染色笺。仿造古纸或伪造古书画时,也会人工染旧或烟炙纸张,做出年久变色的效果,如《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就是如此(图二)。

图二 染色纸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胶:即施胶,用动植物胶在纸面上涂布。胶矾常合用,大大降低了纸张的洇水性,生纸变熟,胶矾可以成纸后涂刷,也可加入纸浆中直接抄造。

矾:即涂矾水,胶与矾以特定比例溶于热水,涂布纸面。但矾多则纸张会脆硬,加速老化,不利于保存。画家常会买生宣自行涂刷胶矾制成熟纸。另外胶矾也用在一些特殊宣纸纹理的制作中,如虎皮宣纸就是以胶矾水在色宣上点染而成。

黄檗纸:本色纸以黄檗树汁染色,呈黄色,可防虫辟蠹,又称“染潢”“入潢”。黄檗又名黄柏,染料取自树皮,含小柏碱,气味微香,有防虫功效,且书写有误可用雌黄涂抹。黄檗纸在两晋已出现,染潢方式可先潢后写或先写后潢。古代常以黄纸写经,久藏不蛀,称“藏经纸”(图三),敦煌藏经洞内的大量唐人写经多为黄纸。明清常将藏经纸用来装裱书画,作为引首(图四)或诗塘,亦有防蛀效果。

图三 写经纸 唐 龙朔二年写经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图四 写经纸 唐摹 神龙本 《兰亭序》卷引首 故宫博物院藏

油素纸:明清时将棉纸一类的薄纸涂油制成,与硬黄纸类似,呈半透明状,用于法书绘画的钩摹和碑帖的摹勒。恽寿平就曾记唐宇昭收藏过油素本《富春山居图》。

云母笺:将白云母粉末作为填料洒涂在纸张上制成的熟纸,呈现银白色光泽,纸面可见闪烁的颗粒,不湮不漏,可多次渲染,最薄的一种称“蝉翼宣”。传世扬无咎《四梅图》上就洒有云母,云母笺明清时较为流行。

花笺:即用砑花、粉花、描花等工艺加工制作出带有各式图案、条纹的纸张,常用于信札、诗文、绘画,属于艺术加工纸。砑花是用刻有图案或纹理的硬模在纸上压出花纹,有时模具上涂有胶浆或云母等特殊物质,但花纹并不明显,需要以特殊角度观看才能辨识。201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宋代花笺特展”,展出了20件宋代砑花书画。(28)粉花是在粉笺上压印或描绘图案花纹,称粉花笺。范仲淹《边事帖》、张雨《自书诗册》(图一)就是粉花笺本。描花是在纸笺上用笔描画花纹图案,称为描花笺,常以金、银描绘,称描金或描银。

图一 粉花笺 元 张雨《自书诗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金笺:金笺出现在唐朝,种类繁多,元代的宫廷用纸“明仁殿纸”就是洒金纸,先将皮纸染黄刷粉洒金,再两面涂蜡砑光,在纸正面用泥金描满如意纹,极为华贵,至明清时扇面用金笺十分普遍,各式洒金纸也层出不穷。金笺按金箔铺洒分布的不同,分片金(图二)、销(屑)金(图三)、鱼籽金(图四)、雨雪金(图五)、泥金(图六)等。片金的金片密而大,屑金密而小,鱼籽金密而细小如鱼籽,“大片如雪,小片如雨”,大小皆有者称雨雪金,而纸面全部铺满金箔的叫泥金,泥金纸难以着色和墨,颇为考验画家功力。

图二 片金
清 翁方纲《行书诗文》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销(屑)金
明 张弼《行草书诗文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鱼籽金
明 董其昌《吕仙诗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五 雨雪金
明 祝允明 跋米芾《蜀素帖》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泥金笺
明 蓝瑛《澄观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冷金:明清时冷金纸多指大片的洒金纸,与唐宋所称不同。唐宋无物可考。

图一 清代仿制的薛涛笺 清 吴光汉《呈王凯泰诗札》

图二 现代仿制的谢公笺和五云笺

图三 各式各色纸笺

(五)纸的其他种类和名称

1.以人物得名:

蔡侯纸、左伯纸、薛涛笺、谢公笺等。

2.以加工方法得名:

五云笺、大红(红梅)纸、粉蜡纸、流沙纸、玉版宣、虎皮宣等。

3.以地域得名:

蜀纸、蠲(温州)纸、池(池州)纸、宣纸、铅山纸、常山纸、临川小笺纸、上虞纸、清江纸、高丽纸(白桑皮纸,较厚,粗茶帘纹,始于北宋)。

4.以原料和加工方法等分类举例:

①竹纸类:毛边纸、毛泰纸、毛六纸、连史纸(连四纸)、海月纸、元书纸、白关纸、玉扣纸、表芯纸、贡川纸等。

②宣纸类:特净皮、净皮、棉料、熟宣、加工宣。

③蚕茧纸:皮纸的一种。精白光润,美誉为蚕茧纸。

5.纸的商品名称很多,如:

露皇宣、白鹿宣、龟纹宣、罗纹宣、玉版宣、扎花宣、虎皮宣、蝉衣宣等。

【笔记与注释】

蔡侯纸:指东汉蔡伦督造的纸。《后汉书·蔡伦传》:“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29)传蔡伦发明造纸术,而众多出土材料显示西汉时已有纸,准确来说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良者。

左伯纸:汉末造纸名家左伯所造之纸。左伯字子邑,此纸又名子邑纸,受当时文人群体的推崇,韦诞曾奏:“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又得臣手,然后可以尽径丈之势,方寸千言。”(30)

薛涛笺:唐代女诗人薛涛制造的一种小型桃红色诗笺,因产地在成都浣花溪一带,故又名“浣花笺”。苏易简《文房四谱》言:“元和之初,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之,乃命匠人狭小为之。”(31)薛涛与当时的诗人元稹、白居易等唱和皆用此笺,薛涛笺久负盛名,宋代以降皆有仿制。

谢公笺:宋代谢景初在益州所造的十色彩笺,又名十色笺,颜色分别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是染色纸之上品。谢公笺色彩艳丽,新颖雅致,与薛涛笺齐名。

五云笺:由唐代名士韦陟监制的五色纸笺,韦陟常在其上写字,因“陟”字写得像五朵云彩,故名,时人也称其书体为五云体。五云笺或云笺后世被作为书信的代称,诗咏中常出现。

澄心堂纸:南唐时后主李煜专命人所制的御用纸,以楮皮为原料,产于池州和歙州,因贮藏于宫中的澄心堂而得名。此纸坚洁如玉、细薄光润,与李廷珪墨、龙尾砚并称为“天下冠”,宋代文人十分珍赏。宋蔡襄的《澄心堂帖》,从内容可知应就是一张澄心堂纸。(图一)

图一 澄心堂纸
北宋 蔡襄《澄心堂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红纸:在白纸上染刷红色颜料制成的彩色纸,又名红梅纸,多用来写春联、礼帖、名帖(名刺、拜帖),制作剪纸等,故俗名为“对联纸”“喜庆纸”。大红纸不仅是书画用纸,也是重要的生活用纸。(图二)

图二 大红纸
清 孙德谦 名帖

流沙纸:一种呈现大理石纹或云石纹的艺术加工纸,以两种以上着色剂在水面扩散,然后覆上素纸制成,纸上形成的纹理变化万千。流沙纸唐代已有,后来传至日本,称为“墨流”。(图三)

图三 流沙纸

虎皮宣:纸面染成点状形似虎皮的加工宣纸,属熟纸或半熟纸,适宜工笔画或书法。制法是以矾水或糯米浆甩成斑点,斑纹形似槟榔,又称“槟榔宣”。按颜色可分桃红虎皮、金黄虎皮、鹅黄虎皮、翠绿虎皮、玛瑙虎皮等。(图四)

图四 各色虎皮宣

玉版宣:以夹宣、二层或三层夹为坯纸,用白芨水或糯米浆浸涂而成,洁白细腻,较单宣厚重坚实,光滑如玉,平整似版,故名,是半熟宣。(图五)

图五 红星牌玉版宣

蜀纸:泛指四川一带产的纸张。蜀笺驰名于唐代,元费著撰《蜀笺谱》,专介绍蜀纸。唐宋时著名的蜀纸有玉版、贡余、经屑、表光等,还有广都县所产的楮皮纸、双流纸。

蠲纸:即温州所造以桑皮纸为原纸的加工纸。宋钱康功《植杖闲谈》记:“温州作蠲纸,洁白紧滑,大略类高丽纸。东南出纸处最多,此当为第一,乌程由拳皆出其下。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云。”(32)

池纸:安徽池州一地产的楮纸。皖南自古造纸业发达,宋时池纸、歙纸颇为著名,后渐衰落,被宣纸取代。米芾《书史》记“澄心堂纸”即池纸加工而成。池州在唐代属宣州,故宋代的池纸在唐代即宣纸,被列入贡品,张彦远记宜用于摹拓古画。

铅山纸:元代江西铅山所产的竹纸尤为著名,如连四纸、毛边纸等,高濂《遵生八笺》曰:“元有黄麻纸、铅山纸、常山纸、英山纸、临川小笺纸、上虞纸,又若子邑之纸,妍妙辉光,皆世称也。”(33)

常山纸:浙西常山出产的纸,此地竹资源丰富,以生产竹纸为主,造纸量多。曹昭《新增格古要论》谓:“浙江衢州府常山县有榜纸、中夹纸、奏本纸,次于铅山。”

上虞纸:江西上虞所产纸张的统称,以竹纸为主,产量大,明清时上虞纸品种包括大笺纸、太元纸、中元纸等。

清江纸:江西清江所产,藤纸最出名。元纸“有白箓纸、观音纸、清江纸,皆出江西,赵松雪、巙巙子山、张伯雨、鲜于枢书多用此纸”(34)

毛边纸:以嫩竹为原料制成的米黄色竹纸(图一),多产于江西、福建等地。纸质较粗糙,正面光而背面涩,能吸水,韧性稍差。稍薄者叫“毛太(泰)纸”,稍厚者叫“玉扣纸”(图二),“玉”言其光洁,“扣”则因一扣为一百张,故名。毛边纸得名有两说,一说是明人毛晋汲古阁印书,向江西特定此纸在边缘加盖“毛”字印,另一说是纸坊为节约成本,不切纸边,呈毛须状。毛边纸多用于书籍印刷,也宜作为书画练习纸。

图一 毛边纸

图二 玉扣纸

毛六纸:又名毛鹿纸,产于福建,材料为嫩竹,纸色灰白,强度较毛边纸弱,吸水力强,多用于包装。

连史纸:又名“连四纸”,是经漂白制浆,以竹帘抄造的竹纸,产于福建邵武、江西铅山等地,纸质薄匀、洁白细腻,可见帘纹,适宜印制精良的古籍或精印碑帖、手拓印谱。据说福建邵武连氏兄弟研制此纸,老四技高一筹,故名连四纸,稍厚者称“海月纸”。

元书纸:浙江富阳、萧山等地生产的竹纸,纸质光滑柔韧逊于毛边纸,吸水性强,色微黄,价低廉。传宋真宗时每至元旦庙祭,俱以此纸书写祭文,故名。

白关纸:产于福建关山的竹纸,又名“关山纸”。不如毛边纸细腻,色发白,用途广,可记账、书写,代替毛边纸使用。

表芯纸:江西万载、安徽郎溪等地土产的一种手工竹纸,以毛竹为原料,颜色淡黄,纤维较长,耐拉性好,吸水性强,又名“三六表”。常用于引火,民间俗称点烟纸、吹火纸。

贡川纸:产自福建汀州、连城的竹纸,又名连城纸、门贡、挺贡,常用作商业发票、银行支票等。

宣纸:指产于安徽泾县的皮纸,因唐时产于宣州而得名,属手工书画纸之上品。“宣纸”名首见于《历代名画记》:“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35)唐代宣纸以楮皮制造,元代转用青檀树皮(加工后称“皮料”),明清时又加入当地所产的沙田稻草。宣纸一般经过选料剥皮、石灰腌泡、加碱蒸煮、日晒漂白、石碓打浆、竹帘抄造等多道工序制成。依据楮皮料含量的不同,将宣纸分为特净皮(皮料占80%左右)(图三)、净皮(皮料占比40%以上)、棉料(皮料占比40%以下)。宣纸纸质纯白柔韧、平滑细腻,受墨性好,耐久性突出,有“纸寿千年”的说法。

图三 红旗牌特种净皮尺 八屏宣纸

露皇宣:即丈六匹宣,长近五米,宽近两米,由于尺幅巨大,抄造需三十多人密切配合,稍有不慎则会破裂,属特净宣。金农曾提到“宣德丈六名纸”(36),可知在明代就有制作。传露皇宣为清宫中的糊窗纸,后发现用作书画极佳,遂成书画用纸,因糊在皇宫窗户上,故曰“露皇”。(图四)

图四 红星牌露皇宣、白鹿宣

白鹿宣:元代有“白箓纸”,为龙虎山道士写符箓所用,质同连四纸,幅面宽大者称“大白箓”,后改称此纸作“白鹿”,赵孟頫曾用于作书画。泾县所产的丈二匹宣幅面宽大,亦沿用“白鹿”称之。

龟纹宣:用编有六角形的竹帘抄造而成的宣纸,对光仰视可见纸面的龟背纹帘纹,同理在竹帘上编织其他花纹,可得到更多纹样的宣纸。

罗纹宣:编纸帘时,减小丝线或马尾编线的间距,使篾纹与编纹呈细致的经纬线,形如罗筛状的一种宣纸,又叫金花罗纹或罗纹卷帘,分阔狭两种。(图一)清代常见,以康熙为多。此纸要注意与用织物压出纹路的罗纹笺(鱼子笺)区分开来(图二)。

图一 罗纹宣 图二 罗纹笺 明 陆深《书札》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扎花宣:帘纹极细的一种薄宣纸,又称薄宣,明代已有。此纸用的纸帘竹丝和编织线都很细,1cm约15根竹丝,精巧如花。常用作书画的命纸、垫纸。

高丽纸:产于高丽(今朝鲜、韩国)的桑皮纸,或称“韩纸”“高丽茧纸”“棉茧纸”“鸡林纸”,色白如绫,坚韧如帛,厚且优质者称“高丽镜面纸”,清代国内有仿制。董其昌喜以此纸作书,如其《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卷》就是高丽纸写就,卷首有“朝鲜国王之印”半印,卷中还可见记载贡纸的小字(图三)。

图三 明 董其昌《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卷》 无锡博物院藏
卷首的“朝鲜国王之印”半印和卷中记载贡纸的小字

宣德纸:一指宣德年间在各地监造的贡纸,二是贡纸在京师进行染色、描金等加工而成的笺纸,又称“宣德笺”。后宣德纸由内府传出,为世人所重,有些被用于装裱。乾隆时仿造有“仿宣纸”。现存宣德皇帝朱瞻基的一些画作就是宣德笺,董其昌、王原祁、乾隆帝都常以此纸创作。

侧理纸:晋代以水苔制作的纸张,产于南越,水苔又名“陟厘”,讹传为“侧理”,又说此纸纹理纵横斜侧,故名。康乾年间浙江还仿造侧理纸进御,但为皮料纸,色黄,纸质厚重,表面凹凸不平,有斜侧帘纹,奇特的是全纸呈圆筒状,无接缝,故又被记为“圆筒纸”,当是用铜丝编织的筒形纸帘抄造而成。王原祁《雨窗漫笔》记:“飞书来问山樵笔,并寄侧理”(37),应即清代仿造的侧理纸。

【拓展阅读】

刘仁庆著:《中国书画纸》,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

潘吉星著:《中国造纸技术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王菊花主编:《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宣纸的加工流程

(六)纸的加工流程

1.皮纸:采枝→剥皮→拣料→淹料→蒸煮→洗料→踏料→浸料→打料→入槽→捞纸→榨干→刷纸→成品

2.草纸:捆料→沤料→翻料→碓打→捣料→捞纸→榨干→晒纸→成品

3.竹纸:伐竹→破碎→选料→灰浸→蒸料→洗料→拣料→浸洗→碱煮→洗料→漂白→洗料→打料→调料→捞纸→压榨→分纸→烘干→切纸→成品

【笔记与注释】

制皮纸,要采集树木枝条剥皮以取得韧皮纤维,经过拣选后淹料。淹料是沤制的过程,即利用生物发酵,去除果胶并松动青皮。而后将原料入锅蒸煮,可加入石灰等碱料,加速软化分解纤维。洗料在河水或洗料池中进行,是为了洗去杂质和石灰,经过蒸煮淋晒,皮料纤维变白。之后,再踏碓或直接用脚蹂踩皮料,使青皮与肉皮完全分离,复入水浸两至三日,使纤维软化松解。下料入槽抄纸前,还须把浸料打松,加水用木碓杵之,彻底形成纸浆,现代造纸则直接用电动石碾或打浆机打料。入槽后,为保证抄纸的质量与效率,常会加入纸药,改善纸浆的悬浮性和润滑性,一般是杨桃藤、黄蜀葵、刨花楠等植物胶质,这样能减少槽内絮聚,且捞纸时不易揭破。捞纸的竹帘由帘架、帘子和帘尺三部分组成,操作者摇动帘架进行摆浪捞纸。抄薄纸厚纸时方法不同,薄纸一般摆浪两次,称为“两出水法”,厚纸则用“四出水法”,旨在增加纤维提高厚度。湿纸捞成,将竹帘从帘架取下,移至湿纸堆上,再用重物压榨纸堆去除水分,接着把纸张逐一分开,刷纸上火墙烘干,火墙即是专为烘纸所建的墙壁,壁内烧火,刷纸用毛刷,要求用力均匀刷平。纸烘干后揭下,再齐整边角,就是成品。

传统造纸大致就经过以上步骤,不同原料、纸张品种和产地,具体工序、过程或有差异,繁简不一。造麻纸和草纸,就比皮料和竹料简单,这是由原料本身的机械强度决定的,旧麻或稻草纤维柔软,强度较小,成浆容易;而木本植物韧皮或竹子,纤维强度大,组织紧密,并存在较厚的外皮,故需要更繁复的物理加工和加碱沤煮。

竹纸以幼竹的茎杆纤维造纸,不同于以茎皮纤维为原料的皮纸、麻纸,标志着造纸术的进步。竹纸的生产工序较多,破碎选料后需在石灰乳中浸泡发酵,是为“灰浸”,然后入楻锅蒸料,复入水摆洗拣选。碱煮,是以纯碱与石灰混合配置成的溶液,对竹丝进行处理。竹料的制备应经过多次加碱、蒸煮、浸洗,在打浆之前还进行漂白,古代制竹纸以日晒漂白,现代则多用化学漂白剂。

图一 单丝绢和双丝绢织法示意图

二、绢

(一)绢的织法和规格

绢是一种平纹丝织品,以单经单纬为主。

纸张发明之前,绢是书画的主要载体。

古代亦将宜于书画,薄且平整的丝织物统称为绢帛。

或曰:单丝织物为“缯”(缯者,帛也),双丝为“缣”,更粗的生丝织物为“绢”。后将书画于绢帛之上的作品称为“帛书”“帛画”。实则古人言之不详,姑且参考。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一段丝带和一块绢片,可视为绢帛的最早遗存。

遗存实物显示,北宋中期以前的绢幅面较窄,幅宽在60cm以下,每见宋画宽幅中有拼缝者,皆因此。宣和以后逐渐放宽,有独幅画轴阔至80cm以上者。

南宋中期以前,幅宽在100cm以下。

南宋中期以后,幅面逐渐加宽,画幅宽窄并见,失去断代意义。

【笔记与注释】

绢帛等丝织品作为书画的载体远早于纸张,《周礼》曰“画缋之事,杂五色”(38),最早的绘画就始于织物,或是作为服用的装饰,且丝织品作为一种高级的书写载体与竹简、木牍等并行于世。

绢以单经单纬交织,构造简单,表面平滑硬挺,普及度很高,是最早出现的丝织品种。早期绢本书画的实例有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楚帛书》,马王堆汉墓的帛书、帛画(图二)和金雀山汉墓的帛画等,材质皆是细密的单丝平纹丝织物。

图二 西汉 《车马出行图》局部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唐宋时绢帛是书画材质的主流,元以后纸张流行,但绢本的使用依旧较多。绢素难以保存,易变色、碎裂,老旧的甚至指触即成灰,这或许是绢质书画存世少的原因之一。如《清河书画舫》言:“只有千年纸,曾无千岁绢,收藏家轻重攸分,易求古净纸,难觅旧素绢,展玩时真伪当辨。”(39)了解各时代绢的幅面高度、加工精粗和不同书画家的使用偏好,对书画鉴定有一定帮助。

织物的幅面由织机经框的宽度决定,经框越宽,能织就的布幅也就越大,但织造难度也相应增大。在古代,布帛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交易和征税纳赋物品,幅面规格通常有政令作限制,不得随意改动。《礼记》云:“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40)可见布幅的标准很早就有要求。汉代布帛的幅宽明确统一为二尺二寸,以汉尺计合约50cm。这种固定的布幅宽度也表明了织机的规格也有统一性。

唐代布帛尺幅仍有规定,《新唐书》记:“开元八年,颁庸调法于天下,好不过精,恶不至滥,阔者一尺八寸,长者四丈。”(41)以唐尺计合约54cm。现存唐绢本画的幅高,基本不会超过这个尺寸,如《挥扇仕女图》卷高为33.7cm,《高逸图》卷高45.2cm。值得说明的是,不织造大幅面,并非是纺织技术所限,而是政令要求和织机规格使然。北宋宣和以前的书画用绢门幅,不超过60cm,当时的高头大轴,一般由两或三幅绢拼成,如范宽《溪山行旅图》(横103.3cm)、郭熙《早春图》(横108.1cm)等,就是双绢拼成,单幅绢宽在51至54cm左右,而手卷高度也在此数值内,如卫贤《高士图》横52.5cm,王诜《渔村小雪图》纵44.5cm。

宣和以后,绢帛幅面渐宽,突破了之前的尺幅定数。南宋中期出现了幅宽100cm以上的作品,如李迪《枫鹰雉鸡图》是双拼绢,横209.5cm,单幅宽约105cm。此后,大小绢幅皆织,画绢宽狭皆有,幅宽失去了断代意义。

南宋 李迪《枫鹰雉鸡图》 纵189cm 横209.5cm 故宫博物院藏

(二)绢的加工

生绢:含丝朊(丝素,多种蛋白质)70~80%,丝胶约20~30%,丝胶含色素,故生绢泛黄,且溶于水,具有吸湿性,不利着墨和保存。

熟绢:生绢色黄、洇墨,难保存,不利书画,须熟之方可。唐宋熟绢多用水煮、捶捣、加粉捶砑、托纸(命纸)、上浆等法。宋代发明漂白技术,渐可织造白绢,无需砑白粉,故元以后简化熟绢程序,仅施以胶矾水即可。

(三)绢的断代

依据幅宽、老旧程度、包浆等因素,鉴定家可凭经验大略断代。

由于史料、样本不足等原因,双丝、单丝、精粗对断代意义不大。

丝织物断代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仅凭目前的资料、样本库和研究方法,无法做到准确断代,往往争议不休,徒增烦恼。

北宋 郭熙《早春图》 纵158.3cm 横10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笔记与注释】

蚕丝包括丝素和丝胶,丝素表面与丝腔内部充满丝胶,纺织前需去除丝胶,通常是以热水缫煮,复加碱剂精炼。上机织成后成为生绢,为改善绢帛性能,还需煮练,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熟练”一条曰:“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42)加热熬熟后,尚待捶捣、砑光。生绢经过练帛成为熟绢,受墨性能更好。对生绢的处理包括熬煮、加碱、捶捣、填粉、砑光、胶矾、加染等,处理后粗疏的绢地缝隙被粉浆填满(图一),经纬绢丝的断面趋于扁平,表面平滑而致密。宋人摹《捣练图》(图二)表现了当时绢帛后加工的场景,画面人物由右至左分别在进行捶捣绢帛、修补缝线和熨烫整理。

图一 绷绢和填粉、施胶矾

图二 宋人摹 《捣练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

米芾《画史》曰:“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昉、韩幹,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张僧画、阎令画,世所存者皆生绢。南唐画皆粗绢,徐熙绢或如布。”(43)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则云:“唐人画或用捣熟绢为之,然止是生捣,令丝褊不碍笔,非如今煮练加浆也。”(44)可知唐代画绢虽经捶捣,亦称“生绢”。米芾言五代绢粗,但卫贤《高士图》、赵幹《江行初雪图》等名迹的绢地亦平匀细腻,可知其时粗细皆有。

明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载:“宋有院绢,匀净厚密,亦有独梭绢,有等极细密如纸者。”(45)宋代画院繁荣,工细富丽的“院体画”更需要细腻的画绢,而用绢质量之高,以“院绢”登峰造极。“院绢”多为“双丝绢”织法,即经线为两根一组,组间还空有单根经线的距离,单丝的纬线与经线交织时,每组经线的一根丝在纬线之上,另一根在纬线之下。传世的北宋院画如赵佶《梅花绣眼图》(图三)、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捣练图》(图四)等,都是“双丝”织法,绢丝细密,经线密度每厘米42至53根、纬线密度每厘米35至53根(46),且质地平滑光洁,历久弥新,是院绢的代表。而“独梭绢”应即单丝卷,是宋以前的传统织法。

图三 北宋 赵佶《梅花绣眼图》的绢地
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捣练图》的绢地

苏州、嘉兴、四川是产绢之地,名绢辈出,四川盐亭的鹅溪绢唐时即以为贡品,宋时书画又尤以为珍,黄庭坚曾叹:“欲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47)文同有诗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东坡答:“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48)可见其珍。

元绢似宋,宣州产独梭绢,嘉兴产“宓机绢”,材质优异,广受喜爱,《新增格古要论》言:“极匀净厚密,是嘉兴府魏唐宓家,故名宓机,赵松雪、盛子昭、王若水多用此绢作画。”(49)

明清对绢的后处理程序简化,多直接施胶矾,李衎《竹谱》卷一详载矾熟之法,言:“粘帧矾绢,本非画事,苟不得法,虽笔精墨妙,将无所施。”(50)施矾的绢看似平滑,但易老化发黑、脆化裂断。书画家用绢的精粗,可能由地域、阶层等诸多因素决定,不可一概而论,如苏州、湖州一带素产佳品,因此吴门画家如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所用绢就相对细密精致。而浙派画家吴伟、张路等人有时会用粗疏之绢,或似葛布或似纱罗。内府绢质优良,实例可见吕纪、边景昭、王谔等宫廷画家的作品。除绢外,明代也盛行用绫来书画。

图一 各式清宫库绢

图二 损裂的古绢

清代宫廷画家用绢尤多,所用织绢除精美之外,面幅可阔达六七尺,绢之名有吴绢、耿绢、库绢等。吴绢即苏州、嘉兴一带的宓机绢,丝扁又经捶制,平滑细腻;耿绢出于浙江,清初有密厚似葛布者,愈后愈平薄如纸;还有一种较粗糙的绢曰库绢,加各色粉浆或描花描金。清绢种类繁多,以粗细分,可得二十余种。清代书画绢采用了胶矾捶平技术,绢面平如明镜、薄如蝉翼,便于作画,但施胶矾之重前代未有,故脆化速度更快,寿命更不及古绢。

古绢因年岁日久,会氧化积尘、色泽渐暗,有时表面会有光亮,俗称“包浆”。绢作伪常用烟熏、染色或日晒雨淋的方式使之陈旧变色,这样的伪品色黄且显得生硬,《格古要论》言:“伪作者取香烟沥,或用灶烟,捣碎煎汁染绢,其色黄而不精采。”(51)真品则如米芾云:“真绢色淡,虽百破而色明白精神,彩色如新,惟佛像多经香烟熏,损本色。”(52)伪品绢色若是湿染,色易聚集于丝缕间,若烟熏则上深下浅。古绢破损时状如鱼口,俗称“鲫鱼口”,有三四丝相连,伪品则因其多用刀刮或指甲划,残破处缺口爽利,如《洞天清禄集》曰:“古绢自然破者,必有鲫鱼口与雪丝,伪作者则否,或用绢包硬物,椎成破处,然绢本坚,易辨。”(53)另外,传世绢质书画的裂纹皆随轴势,长幅横卷裂纹横,横幅直卷裂纹直。以上特征和区别,在鉴定中应细审辨之。

三、绫、缎及其他

(一)绫

绫是斜纹丝织物。最早的绫呈叠山形斜纹,“望之如冰凌之理”(54),故称。

其品种有:花绫(斜纹地起斜纹花)、素绫(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组织,无花)、板绫(版绫)、广绫、交织绫、尼棉绫等。

绫本书画较少见。古代花绫仅偶用于诰敕,书画作品罕见,多用于书画装裱。

明中期开始有人以素绫书画,明末流行,清初渐废。

晚清海派以素绫书画之风又起,但流行时间不长。故收藏界、书画界有些人也将某些与绫外观相近、用途相似的无花缎类织物称作板绫。

【笔记与注释】

绫是以斜纹或变化斜纹为基本组织的丝织物(图一、二)。斜纹组织与平纹组织、缎纹组织,同属织物的基本组织构成,许多复杂的纹样皆由这三种原组织变化而来。斜纹组织的织物残片和印痕,在殷商时的遗址中已有发现。

图一 绫的织法示意图 图二 绫的组织
明 董其昌《临韭花帖》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绫一般纯由熟丝织成,质地轻薄柔软,因有长浮线而外表富有光泽,种类大致有素绫和花绫两类。花绫的暗花纹样丰富,有龙凤、鸳雀、回纹、牡丹、梅、兰、竹、菊等,多用于装裱,作为引首、褾、包裹的材料。

皇室收藏的书画,有时用不同花色的绫锦织物装裱以区分时代、品第,周密《齐东野语》卷六就详记南宋绍兴内府装褫书画之式,如上、中、下等唐真迹“用红霞云鸾锦褾。碧鸾绫里。白鸾绫引首。高丽纸贉。白玉轴。上等用簪顶,余用平等。檀香木杆”(55)。而五代及宋代臣下临帖真迹则“用皂鸾绫褾。碧鸾绫里。白鸾绫引首。夹背蠲纸贉。玉轴或玛瑙轴”(56)

早期书画用绫的不多,偶用于书写诰敕,唐代咸通二年的《柱国范隋诰》就是花绫本;宋代文思院制物中包括专用于诰敕、度牒的绫子,《宋会要辑稿》载:“五月七日,工部言:‘近承指挥,措置织造官告、度牒绫。除已令文思院见行织造……’”(57)目前还能见到一些宋代的绫本诰敕存世(图三)。

图三 南宋 佚名《王佐敕诰》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宋元书法会用绫,绘画则较少,如米芾的《蜀素帖》就书于蜀地所产的斜纹绫上(图四),宗彝《选学斋书画寓目续记》言:“蜀素者,宋时川中织之绫。其质作斜纹,坚白缜密。乌丝直栏亦织就者。”(58)还有黄庭坚行书《华严疏》卷(图五)为花绫,地子色泽较暗淡,细审可见暗花。元代虞集《诛蚊赋》、张雨《台仙阁记》皆为绫本,黄公望的《九峰珠翠图》为云鹤纹花绫(图六),是存世较早的绫本绘画。

图四 北宋 米芾《蜀素帖》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五 北宋 黄庭坚《华严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图六 元 黄公望《九峰珠翠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中后期,用绫书画逐渐盛行起来,如董其昌、王铎、黄道周、倪元璐、米万钟、傅山等人就喜用绫作书。(图一、二)《绘事微言》云:“董太史笔多用砑光白绫,未免有晋贤气。”(59)这些晚明书家追求个性的张扬,喜用大胆直率的线条抒写胸中意气,而高头大轴更利于豪迈浪漫书风的表达,绫的受墨性能又能取得特殊的涨墨、飞白等丰富效果,所以这时绫本立轴风行于世。绫本绘画还有如沈周《山居读书图》(南京博物院藏)、王铎《崇山兰若图》(首都博物馆藏)、梅清《天都峰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等。

图一 花绫
明 黄道周《行书五言诗》局部
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二 花绫
清 王铎《临汝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书画用绫中还有一种板绫,又称缎绫,其底紧密细洁,近似于缎,性软而轻,须先涂上浆液,方可作书画。板绫并非严格的织物概念,有时也将与绫外观相似的无花缎类书画织物归于其中。

(二)缎

缎是采用缎纹组织的单面光鲜的丝织物。缎者,段也。经或纬跳过一段,并不交织,故称段,今称缎。

因经丝和纬丝交织减少,多数区域只有一种方向的丝线浮于织物表面,反光较为一致,所以外观光亮平滑,然此种织物牢固度较差,易勾起丝线。

缎最初早见于唐代,极少用于书画,或有用于书画装裱或包袱者。

缎的品种很多,如素缎、花软缎、古香缎、织锦缎等。又分经缎和纬缎,经线浮起的多称经缎,纬线浮起的多称纬缎。

根据组织循环数的不同,分为五枚缎、七枚缎和八枚缎等。

花缎又有单层、纬二重和纬多重等品种。

缎的织法示意图

【笔记与注释】

缎是以缎纹为基础组织的花、素织物,经丝浮于织物表面称为经缎,纬丝浮于表面的是为纬缎。缎纹组织从斜纹组织发展而来,其组织点均匀分散,不像斜纹那样排布成连续的线条。

缎出现较晚,唐代才初见端倪,宋元以降达到鼎盛。缎的品种很多,有素缎、暗花缎、妆花缎、透背缎、闪缎、宋锦缎等。缎常作为高级服饰的材料,受到士人、贵族阶层的喜爱,唐张玄晏《谢衣段启》曾描述缎织物:“鹤纹价重,龟甲样新,纤华不让于齐纨,轻楚能均于鲁缟,掩新蒲之秀色,夺寒兔之秋毫。”(60)

宋元的缎织物多为五枚缎、六枚缎,又可称五丝缎、六丝缎,这种称谓是由一个循环内的完全经纬纱数所决定的。南宋黄升墓曾出土六枚纹纬松竹梅提花缎,经纬丝皆先染后织。明末开始出现八枚缎,到清代成为主流产品,当时南京是缎的重要产地,清代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云:“金陵之业,以织为大宗。而织之业,以缎为大宗。缎之类有头号、二号、三号、八丝、冒头诸名……”(61)

缎在书画中的运用远少于绢与绫,缎与绫具有相似处,因此缎本书画常混入绫本名下,书画家和鉴赏家也容易将素缎上书画称为绫本,把缎地提花织物称作花绫。因缎面反光,缎本书画具有一种特殊意趣。书画缎多是素缎及暗花缎,素缎中有素库缎,质量优异,纯用桑蚕丝织成,采用八枚缎纹组织。缎本书画实例如清萧晨《青莲醉归图》(图一)等。

图一 缎本绘画
清 萧晨《青莲醉归图》 南京博物院藏

(三)其他

书画的载体还有甲骨、金属、泥灰墙面(壁画)、竹木、树叶、皮革、陶瓷、漆面等。

【笔记与注释】

绢帛和纸张行用之前,书法的载体有甲骨与金石,商代甲骨文中除了刻辞,也能偶见朱书的痕迹,或存在先写后刻的情况。青铜器上的铭文多为翻模浇铸,造就了圆滑流美的文字线条。

壁画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按所处环境可分为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壁画一般由支持物(墙体)、地仗层和画面层组成,地仗层指在石、砖壁面上的草泥层,再刷上白垩粉或石膏粉后就可以作画了。壁画不仅是美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更是古代生产、生活和礼仪信仰的反映,同时对书画鉴定来说也是重要的参考材料,因此学术价值很高。古代的壁画创作者不乏名家,《历代名画记》就记载了当时的寺观壁画有不少出自吴道子等名家之手。唐宋时壁画除直接绘于墙壁外,还绘于绢地又裱于壁上,但多已失传,少量存世者被后人改装成轴。壁画创作前须绘制底稿,如传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应就是壁画的粉本。

还有绘于树叶上的“叶画”,常见的是用菩提叶,称为“贝叶画”(图二),最早从印度传入我国,多绘佛教题材。

图二 贝叶画

竹木、陶瓷、漆面等也可作为书画载体,但已基本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如康熙时的山水人物青花瓷,青料为翠毛蓝,经过分水,能达到近似“墨分五色”的效果,层次感鲜明。清末民初景德镇还涌现出一批绘瓷名家,著名的如“珠山八友”,他们用彩料在瓷器或瓷版上绘画,题诗钤印,制成的瓷器也有文人意趣。

【拓展阅读】

余辉著:《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绢质和相关款印的检测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4期。

陈韵如主编:《李唐〈万壑松风图〉光学检测报告》,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版。

蒋玄佁著:《中国绘画材料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版。

图一 上古书画
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图》帛画

图二 高古书画
传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

图三 中古书画
唐 孙位《高逸图》 上海博物馆藏


(1) 【晋】崔豹著:《古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2) 【三国】韦诞:《笔方》,载【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54页。

(3) 【宋】苏轼著;许伟东主编:《东坡题跋》卷五,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43页。

(4) 【明】方以智著:《方以智全书》第1册《通雅》卷三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975页。

(5) 【晋】崔豹著:《古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6) 【宋】叶梦得著:《避暑录话》一至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页。

(7) 【宋】董逌著:《广川书跋》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3页。

(8) 【明】屠隆著:《考槃余事》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9) 【宋】赵希鹄著:《洞天清禄集》“古画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页。

(10) 【宋】赵彦卫著:《云麓漫钞》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1页。

(11) 余家栋:《江西南昌晋墓》,《考古》,1974年第6期。

(12) 【三国】韦诞:《合墨法》,载【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55页。

(13) 【宋】李孝美著:《墨谱法式》,录于顾宏义主编:《宋元谱录丛编 文房四谱 外十七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103页。

(14) 【宋】晁氏著:《墨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页。

(15) 【汉】赵岐撰:《三辅决录》卷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16) 【宋】邵博撰:《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页。

(17) 【清】孙承泽著:《庚子销夏记》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18) 【唐】李肇撰:《翰林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95页。

(19) 【三国】董巴著:《大汉舆服志》,载(宋)李昉等编纂:《太平御览》卷六〇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24页。

(20) 【清】张玉书等著;王云五编:《佩文韵府》,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313页。

(21) 【唐】徐坚撰:《初学记》第二十一卷“文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6页。

(22) 【唐】何延之撰:《兰亭记》,载(唐)张彦远著;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卷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23) 【宋】邵博撰:《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页。

(24) 【唐】张彦远撰;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卷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58页。

(25) 【明】文震亨著:《长物志》卷七“纸”,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0页。

(26) 【宋】赵希鹄著:《洞天清禄集》“古画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页。

(27) 【宋】苏易简辑:《文房四谱》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页。

(28) 参考何炎泉主编:《宋代花笺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17年版。

(29)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一百八,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23页。

(30) 【汉】赵岐撰:《三辅决录》卷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31) 【宋】苏易简辑:《文房四谱》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7页。

(32) 【宋】钱康公撰:《植跋简谈》,载(明)陶宗仪编:《说郛》卷二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33) 【明】高濂编撰;王大淳校点:《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597页。

(34) 【明】屠隆著:《考槃余事》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页。

(35) 【唐】张彦远撰;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卷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40页。

(36) 【清】金农著:《冬心先生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版,第203页。

(37) 【清】王原祁著:《雨窗漫笔》,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38) 崔记维校点:《周礼》,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39) 【清】张丑撰:《清河书画舫》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63页。

(40) 鲁同群注评:《礼记》“王制第五”,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41)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食货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83页。

(42) 【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12页。

(43) 【宋】米芾撰:《画史》,载熊志庭等译注:《宋人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页。

(44) 【宋】赵希鹄著:《洞天清禄集》“古画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页。

(45) 【明】曹昭、王佐著:《格古要论》卷五,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171页。

(46) 余辉:《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绢质和相关款印的检测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4期。

(47) 【宋】黄庭坚著;郑永晓整理:《黄庭坚全集 辑校编年》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8页。

(48) 管仁福主编:《苏轼徐州诗文辑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8页。

(49) 同(45)

(50) 【元】李衎著:《竹谱》,载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8页。

(51) 同(45),第167页。

(52) 【宋】米芾撰:《画史》,载潘运告编注:《中国历代画论选》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页。

(53) 同(44)

(54) 【汉】刘熙撰:《释名》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页。

(55) 【宋】周密撰:《齐东野语》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

(56) 同(55),第53页。

(57) 刘琳,刁忠民,舒大刚校点:《宋会要辑稿6》“职官二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783页。

(58) 转引自张范九,倪文东著:《书法鉴赏》,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59) 【明】唐志契著:《绘事微言》,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81页。

(60) 【唐】张玄晏著:《谢衣段启》,载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4部 第3册》卷八百十八,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57页。

(61) 【清】陈作霖著:《金陵物产风土志》“本境用物品考”,载(民国)陈诒绂撰:《金陵琐志九种》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