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纲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书画的种类

一、书法的种类

通常以字体划分书法的种类:

(一)篆书

1.大篆:小篆之前各种文字的统称。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石鼓文等。

2.小篆:秦篆、汉篆(缪篆,多用于印章,小篆之减省者,方正有隶意)、草篆(用笔草草者,篆貌隶骨,多署宫阙)等。

(二)隶书

秦隶、汉隶(汉简、八分)等。

(三)草书

章草(隶草、古草)、今草(草稿、藁书、小草)、狂草(大草)等。

(四)行书

使用最多。分行书、行草、行楷。

(五)楷书

包括魏碑,初称隶书,中唐以后称楷书、正书、真书。

【笔记与注释】

书法在发展上经历了篆、隶、草、行、楷几次书体演变,到魏晋时诸体皆具,因地域和书者不同,又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狭义上指籀文,广义上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石鼓文等。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而形成的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在战国后期已经成熟,包括秦篆、汉篆、缪篆、草篆等。

晋卫恒《四体书势》言:“隶书者,篆之捷也。”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简略、假借、合并等快写手段破坏了小篆原有的结构和用笔方式,并形成规律,这就是隶变的过程,隶书由此产生,始于秦,通行于汉、魏。成熟的隶书笔势舒展,具备篆书没有的“波挑”和“掠笔”。

图一 秦隶
云梦睡虎地秦简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二 汉隶
东汉 《曹全碑》明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章草 居延汉简

图四 今草
东晋 王羲之《初月帖》 唐摹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五 狂草 传 唐 怀素《自叙帖》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期的隶书称为“古隶”或“秦隶”,秦及汉初通行,以秦简为代表,波势与磔笔已经出现。隶书在西汉日益成熟,东汉时成为官方正体文字,称为“汉隶”,亦称“八分”。汉隶有两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日趋规范和庄重,以汉碑为代表;二是草率书写的文书,以汉简为代表。隶书文书日益发展为存隶意但少顿挫、多圆转连属的“草隶”,而草、行、楷诸体就是在草隶中逐步发育和成长起来的。隶书第一次重要的复兴出现于唐代,此时的隶书风格较板滞,被称为“唐隶”。

草书产生于秦汉之际,由隶书简省笔画、写得更加简易和快速而成,其特征是连、变、疾、简。后来的书家各有创建,因笔势和衍变顺序,可分为隶草(草隶)、章草、今草、狂草等。草书不易辨、不易学,亦难精。

隶草开始于秦末,是隶书写得简易急速者,又称草隶。章草约在汉隶成熟的西汉中晚期形成,用笔沿着隶书笔法发展,在解散隶书严整结构的同时,每字结束时保留了波挑法,字与字间多不连属。章草又孕育出新的草书,变横势为纵势,字的收笔不再波磔,只稍一顿折或顺势出锋,而与下一字呼应或牵连,连绵流畅,魏晋时较为流行,以二王造其极致,后唐人称之为“今草”。今草由王献之经南朝发展到隋唐,到张旭、怀素时,书写肆意狂纵,连笔更多,形态夸张,故名“狂草”,亦称“大草”,而今草中,体小笔简而容易辨认的称为“小草”。

楷书是汉末从隶书中具有楷法者,和节制草书而写的较为规矩的行书中脱去波磔代以提顿而形成的,魏晋时依旧叫隶书,中唐以后称楷、正、真书。楷书初以钟繇为代表,仍存隶意,后由王羲之确立法度。北朝碑刻吸收了南方成熟的楷书法则,古拙严整,即“魏体”,也称“魏碑”。隋唐时楷书法度完备,以初唐四家和颜、柳为代表,后世称为“唐楷”。楷书据个人风格不同,后世有“欧体”“柳体”“瘦金体”“赵体”等称呼,据大小又可分大楷、中楷、小楷、蝇头小楷、细字,字体极大的书法称“榜书”或“擘窠大字”。

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是楷书快写加上部分草法而成,趋向楷书叫行楷,趋向草书为行草。行书的写法较为自由多样,容易辨认,因而使用也最多。

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殷墟,多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记录当时的占卜活动,已经具备了书法用笔、章法、结字诸要素。后世则出现了摹写商周甲骨文字体书法特征或加以创作的“甲骨文书法”。

金文:即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秦称铜为金而叫“金文”,青铜铭文从商代中后期开始流行,周代达到高峰,钟鼎是青铜中的重器,因此又称金文为“钟鼎文”。

籀文:亦称“籀书”“籀篆”,《汉书·艺文志》列周宣王时期《史籀》十五篇,籀文因此得名,汉代亦称其为“大篆”,如今能看到的籀文,只有《说文解字》留下的二百二十几个字。王国维认为籀文是战国时期的西土文字,独行于秦,现今考察发现,籀文与西周、春秋的金文关系最近,当是西周末春秋初各地普遍使用且变化改造中的一种文字。

图一 魏碑
北魏 《张猛龙碑》明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唐楷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宋拓本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三 行书
北宋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
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行书 当代 杨休《家国砥柱》 私人藏

图五 倒薤书
三国·吴《天发神谶碑》 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图六 馆阁体(台阁体)
明 沈度《谦益斋铭》 故宫博物院藏

石鼓文:即唐初发现的秦刻石文字,计鼓形石十枚,七百一十八字,内容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藏于故宫博物院。其字匀整疏朗,与《秦公簋》文字和籀文相同之处很多,是从西周金文发展而来,又向秦小篆发展的文字。

秦篆:即秦统一中国后取消其他六国文字,由丞相李斯负责简化大篆,从而创制统一且全面推行的官体文字。西汉时小篆仍是通行文字之一,但汉代篆书受到隶书的冲击,产生了隶变、讹变,因而将这种有隶变形构的篆书称为“汉篆”。

缪篆:汉代制印章的篆书体,平方匀整、有隶意,笔势屈曲缠绕,有绸缪之态,故名。另也有说法认为缪字音“miù”,表区别之意,是汉摹印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异名。

草篆:急速草率书写的篆书,结构简省、笔画纠连,是春秋晚期简便实用的手写体篆书,草篆的出现与使用加快了书法隶变的过程。

八分:也称“分隶”“分书”“八分书”,“八分”一词汉魏时出现,解释众说纷纭,有言隶字草创为新隶书(楷书),须对旧隶字给予异名加以区分,故称八分,今综合来看,“八分”的特征即“波挑”,形如“八”字左右分背,也就是汉代成熟的隶书。

草稿书:又叫“藁书”或“草藁”,“藁”即“稿”,草稿之意,实际上就是草书,但古人以之称书写草率有涂改者,如明赵宧光认为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侄稿》是藁书的代表。

至于特定名称的如“倒薤书”、“玉箸篆”、“一笔书”、“写经书”、李煜“金错刀”、吴说“游丝书”、“馆阁体”、金农“漆书”、郑燮“六分半书”等,这些书体仍属于篆、隶、真、行、草诸体,只是笔法、体势独特而已。

图一 漆书
清 金农《相鹤经》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六分半书
清 郑燮《李商隐诗》局部 南京博物院藏

二、绘画的种类

(一)现代的分类方法

中国画自成体系,今人按照绘画的表现对象和题材,简化为三科:

人物、花鸟、山水。

这种分科方法是1961年潘天寿为倡导中国画分科教学公开提出的,虽然简便,但并不严谨,许多题材无法涵盖其中。曾遇一位专擅画虎者,十分厌恶人称之为花鸟画家。又有一位建筑画家,明说自己不会画山水。如此种种,若定要用三分法概括,应分为:

人物、生物、景物。

总结古今分科方法,更细致合理的分科应为五类分科法:

人物神佛鬼怪(人物类)
山水景物建筑(景物类)
翎毛走兽鱼虫(动物类)
草木花卉蔬果(植物类)
风物小品杂画(杂画类)

(二)古人的分科方法复杂多样

  1.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六门: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
  2. 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鸟兽、花木、墨竹、果蔬。
  3. 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
  4. 元代有“画家十三科”等。

(三)其他分类法

1.按笔墨精粗分

①工笔:包含界画。工者,工整、严谨、细致、精巧是也,古人亦称细笔。

②细笔:今之所谓细笔,为有别于工笔之匠气。即以写代描,以书法、写意之笔法,绘出精细繁密之效果,与工笔画泾渭分明。如当代宋玉麐之细笔山水。

③大写意:包含没骨、落墨、点垛、泼墨等。得意忘形,重神轻象,追求笔墨效果和画家意趣的表达,是文人画发展的产物。往往不勾勒状形,直接运笔落墨,笔墨恣肆,在似与不似之间得神韵。

④小写意:使用写意的笔法,而又大致勾勒象形者。

⑤兼工带写:作品中,既有写意表现的部分,又有工笔描绘的部分。

⑥白描:只用墨线勾描物体的象形,不事点染装饰者。白描重在以各种形状的线条,不仅准确勾摹物体的形状,还要反映物体的质地、阴阳光暗,甚至阐发其精神。是中国画的技法基础与精华所在。

⑦减笔:白描之极简者。多一笔累赘,少一笔无形。如梁楷、沈周之人物。

图一 工笔人物画 唐 佚名《宫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工笔花鸟画
南宋 林椿《果熟来禽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界画
元 夏永《岳阳楼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笔记与注释】

工笔:即以工谨精细的笔法,对物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追求写实和形似。一般在勾勒完成后,又进行多层次设色和渲染,与“写意”相对。“工笔画”作为一个画种历史悠久,但作为规范的绘画品类和概念到清代才正式提出。晋唐人物、两宋院体花鸟和建筑界画都属于工笔画。

图一 泼墨大写意人物画
南宋 梁楷《墨仙人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大写意花鸟画
清 朱耷《荷花水鸟图》 上海博物馆藏
图三 小写意人物画
当代 杨休《昨夜西风凋碧树》
私人藏
图四 小写意花鸟画
明 沈周《卧游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图五 大写意、点垛、没骨
清 赵之谦《花卉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兼工带写
现代 齐白石《工虫画册》 北京画院藏

细笔:明代之前对工笔的普遍称谓之一,如最早张彦远记述吴道子有“细画”,沈括记载黄筌“用笔新细”。

写意:以随意洒脱的精练之笔描绘物象及神态,抒发情趣的画法,笔简而意全。在技法上,写意画造型简括、笔墨洗练、画法灵活奔放,与工笔画相对;在精神上则强调中国画特有的重神意和抒情意的艺术观,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大写意承继宋元文人墨戏,不用勾勒,直接落墨,豪放粗阔地描摹物象,含泼墨、点垛、点簇等画法,更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如梁楷的人物、徐渭的花卉、朱耷的禽鸟等;而小写意笔墨没那么纵放,又用笔勾勒,物象形态表达得相对具体一些,如沈周的花鸟画。

泼墨:指将水墨豪放挥洒于画面的大写意画法,酣畅淋漓,墨如泼出,一般用笔以没骨、点垛法为之,有一气呵成的画面效果。晚唐王洽能泼墨成画,米芾泼墨强调用笔,广受推崇,后来泼墨成为大写意的主要技法。

点垛:是写意的基础技法之一,不用勾勒,以笔蘸墨或色,落笔铺开后,一笔中显现浓淡或色彩的混合变化。其中关键在于蘸墨或色,一般笔尖色墨较浓,笔肚、笔根渐次减淡,或先蘸一色,再蘸一色,以形成落笔后颜色变化的效果。

没骨:即隐没骨线、以色图之的含蓄画法,绘制时不加勾勒,直接以色或墨染画形体。早期的没骨法用于工笔画中,勾线浅淡,逐层晕染色墨,使线条被覆盖,主要靠颜色的深浅来显示物象,如没骨花卉传为徐崇嗣所创,后以孙隆、恽寿平为代表。没骨山水由董其昌上溯张僧繇、杨昇而成,自成山水设色一法。后来没骨法广泛用于写意中,不加勾勒,以笔蘸色或墨直接点垛成形,因此没骨法也是写意的主要技法。

图一 金碧山水
现代 张大千《华山云海图》局部 北京荣宝斋藏

图二 大青绿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小青绿
明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 故宫博物院藏

2.按设色方法分

金碧、大小青绿、点垛、泼彩、重彩、淡彩、浅绛、水墨、白描等。

泼彩 现代 张大千《林壑幽居图》 长风堂博物馆藏

【笔记与注释】

金碧:指运用泥金进行勾染的青绿山水画,一般勾染山石轮廓、石纹、坡脚、沙嘴、云霞或宫室楼台,画面效果辉煌。传金碧山水为唐代“二李”所创,但实际上是北宋由王诜、赵令穰等人追溯二李画法尝试使用泥金点缀而产生萌芽,后世才出现青绿山水勾金之法。

青绿:指主要以石青、石绿等颜色为主的设色山水画,分大青绿和小青绿。唐代“二李”的山水是早期青绿山水的代表,但唐宋文献无此称呼,北宋称其为“着色山水”,以有别于中唐后北宋盛行的水墨山水,元代始称“青绿山水”。大青绿只勾勒、无皴擦或少皴擦,青绿敷色浓重,富丽堂皇,如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小青绿则敷色淡薄典雅,多墨笔皴擦钩斫,由宋元时如王诜、钱选等人吸收水墨画法发展而成,明代以文徵明、仇英等人为代表。

泼彩:指大笔触着色的大写意画法,更有将调色直接洒泼于画面者,需要据色彩流淌渗化的效果调整画面,从而产生奇异瑰丽的偶然效果。传统有“泼墨”和“泼色”,并无“泼彩”一说,这种画法难度较大,成熟最晚,古人偶有尝试,现代以张大千、刘海粟为代表。

重彩:敷色层层叠加、浓重绚丽者即重彩。上重彩不可只一两遍,简单了事只会使画面有“火气”。一般先以植物颜料打底,再以矿物颜料铺染,再罩染,为了防止泛色和生腻,还要轻染矾水,反复多次,色彩才会显得醇厚绚丽,故有“三矾九染”之说。重彩画产生很早,壁画、大青绿,工笔人物花鸟设色浓重者都可称重彩。

浅绛:绛是深红色,浅绛为偏红的淡赭石色。即以水墨勾勒皴染,敷以赭石为主的淡彩山水画。浅绛山水传始于董源,后以黄公望为代表。

水墨:指不加设色而运用水墨来描绘物象的画法,水墨画是从“着色画”中独立出来的,传始于吴道子、王维,兴起时以山水画为主,强调用笔和用墨,后来受到推崇而不断发展,占据了中国画的主流,是中国画的独特创造。

图一 浅绛
当代 杨休《松下抚琴图》
长风堂博物馆藏

图二 水墨
元 吴镇《竹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白描 元 张渥《九歌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3.按装裱和展现形式分

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镜片、横披等。

4.按作者职业、身份、技法、生熟等分

①院画(院体画)、文人画(士大夫画、士夫画)、工匠画(匠人画)、农民画、儿童画等。

②行家画(专业画家)、戾家画(外行人,又作利、厉、隶)。

院体画、行家画 南宋 李迪《猎犬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笔记与注释】

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很早,“士人画”最早由苏轼提出,被赵孟頫等人沿用,称“士夫画”。士人因其身份以天下为己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画是愉悦性情、求意气所到的“余事”,同时画中具备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高超的“士气”。士夫画有形神兼备者,以李公麟、文同等人为代表。

“文人画”其实是继承“士人画”的内涵理念发展而来的,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以王维为文人画之祖,讲求笔墨精妙、书法入画、寄情于画,强调逸笔草草而注重气韵神意,也追求“士气”。明清时“文人”的范围更宽广,虽然“文人画”与画工画或职业画家画相对,但很多文人都以绘画作为主要工作或职业,成为“行家”,占据了画坛主流,而画工画更被贬低和边缘化了。今已习惯将宋元士夫画和明清文人画统称为文人画,但究其身份和作画的意图、格调,是有高下之分的。(1)

历代“画工”的含义有所不同,但他们均以绘画为专职,并追求绘画工艺的技巧。按社会地位来说有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工,以工种分又有壁画工、漆画工、瓷画工等等。一般元以前画工既指宫廷中供奉的画师艺匠,也指民间的专业画师,如《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了一些以“画工”自居的画家,后被征入禁中。而唐宋以来,文人士大夫画家因自身的优越地位和掌握有艺术话语权,开始贬低流散于民间的画工及其艺术,称他们为“工匠”,其画有“匠气”。元明以后,随着文人画成为主流,画工画更受贬斥,等同于“匠人画”,他们的画作被认为工细甜俗,没有诗意画境,缺乏内涵意趣,如董其昌言其“已落画师魔界”(2),画工画和匠人画已带有强烈的贬义。

院画亦称“院体画”,原指历代供奉于宫廷及画院的画家创作的作品,后来又泛指非画院画家但受院画风格影响的绘画。院体画题材多样,艺术流派丰富,风格多工致谨严,主要以南唐、两宋、明代的画院作品为代表。

简单来说,“行家”即有所师承、技艺精熟、专门职业的,画史中又称“作家”;而“戾家”与行家相反,即外行的、业余的,画史又称“逸家”“利家”“隶家”“力家”。钱选首次提出“戾家”说,认为“士夫画”是“戾家画”,明人何良俊论画举出当时画家数人,区分行利,以职业画家为行家,文人画家为利家(3),后人引申附会,多有歧误。总之,行家与戾家各有长短,互有交叉,不能一概而论,而有的画家也是亦行亦利的,如詹景凤在行家(作家)和利家(逸家)之外,还另列“兼逸与作之妙者”,列举有郭熙、李公麟、曹知白等人。(4)

图一 院体画、行家画
明 戴进《三顾草庐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文人画、利家画
元 倪瓒《容膝斋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按作品的意趣品味、技巧水平等分

逸、神、妙、能四品。(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最早提出,今书法作品亦按此列品。)

【笔记与注释】

对书画品第、优劣的品评在魏晋时较为流行,南齐到唐初习惯遵循谢赫“六法”品评绘画,唐代张怀瓘《书断》创立“神、妙、能”,分书法为三品,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列“神、妙、能、逸”四格,张彦远又有“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北宋时四格的理论进一步发展,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将“逸”品置于最前,且对逸、神、妙、能四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5),此后“四格”的划分方式流行起来,“五等”说则影响不大。这种分品是根据批评家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趣味,对不同风格、类型和画家不同成就的一种认同和标示。

6.按作者的师承、风格、技法、区域的共性又有群体流派之分

如:浙派、吴门画派、虞山派、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

【笔记与注释】

早期的画派由一两位代表性画家的画风延续发展而产生,如五代时期有以“荆关”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和以“董巨”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之分,但严格意义上的画派在明代才出现。必须同时具备画学思想、师承渊源、笔墨风格一致或相近者,才能归入某一派别,至于地域则是次要的。画史上的画派有如浙派、吴门画派、松江派、武林派、嘉兴派、新安派、常州派、海派等。

因受一两位画家的影响,后世竞相学习、追摹,虽非严格意义的画派,但画史也将其画风和群体作为定名,如“吴家样”“燕家景”“李郭派”“湖州竹派”“米家山”“文派”等。另外,书画史上会将某一时段或地域一些具有代表性或影响力的画家并列提出,给予特定称呼,如“南宋四家”“明四家”“四王”“金陵八家”“海上四家”等,但他们未必同属一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