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纲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书画的技法

一、书法的技法

(一)执笔

  1. 执笔法自古各行其便,书以作品见优劣,不以执笔论高低。计有:单钩法、双钩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法、回腕法、楂管法、五指法等。
  2. 现代常用五指法,又称五字执笔法,方法为:擫、押、钩、格、抵。
  3. 五指法执笔要领为:指实、掌虚、手立、腕平。

各式执笔法

【笔记与注释】

执笔法就是拿握毛笔的方法,执笔主浅而坚,实指虚掌平腕,这是经历代书家和理论家实践和完善的总结。如晋卫铄《笔阵图》言:“凡学书,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6)唐李世民《笔法诀》云:“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7)

历代因书写材质和身处情境不同,书家为求其便,就产生了多种执笔方式。一般来说,晋唐到五代流行二指单钩法,宋元时双钩法逐渐替代单钩成为主流执笔法,明清时存在单钩、双钩、四指、五指等执笔法,而五指执笔法是如今较为普遍的执笔方式。书家在实际书写中,并不一定拘泥某法,而会灵活变化,如苏轼曾言:“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8)清宋曹《书法约言》也说:“笔在指端,掌虚容卵,要知把握,亦无定法。熟则巧生,又须拙多于巧,而后真巧生焉。”(9)

单钩法:又称“单包”“单苞”,以食指和拇指夹持笔管,中指指尖抵住笔管,类似今人执钢笔。传苏轼擅以单钩法作字。

双钩法:又称“双勾”“双苞”,食指、中指内曲如钩,与拇指相对撮管,无名指和小指虚悬。

撮管法:即五指撮笔管末,用以写大字或草书,书壁尤佳。

捻管法:大指与中三指捻住笔管头部,用以写长幅大草。

拨镫法:或称“四字法”,“镫”即“灯”,指执笔若拈拨灯芯状,与双钩法相近,但笔管着于无名指尖上,圆活易转。宋人有称“拨镫四字法”,有“推、拖、捻、拽”,是为运笔之法。

握管法:即四指中节握住笔管,用以书诰敕榜疏。

五指执笔法:又称“五字法”,传唐人陆希声有“擫、押、钩、格、抵”五字诀,“擫”是拇指肚紧贴笔管,“押”是食指与拇指相对夹持笔管,“钩”是中指钩住笔管,“格”是无名指指甲、肉相连处挡住笔管,“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以辅助。这样执笔,力量可聚集于笔管,自然而稳实,容易产生笔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符合生理机能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回腕法:手掌、五指对着胸前,指端执笔,右肢呈回环之态。传何绍基以此法执笔,腕肘高悬,能提能按,但不能左右起倒,与人的习惯相违,所以不常用。

楂管法:执楂笔之法,拇指和其余四指握住笔斗,以拇指抵拒,适宜书写特大字。

(二)指法

虚掌浅执、五指齐力、使转自如。

【笔记与注释】

指法是执笔时手指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配合,执笔在指,用笔在腕,配合默契才能使转自如。指法有“四字法”“五字法”之说,也有南唐李煜在《书述》中总结的“七字法”,即“擫、压、钩、揭、抵、拒、导、送”(10)。前人也总结有一些指法要点,如指节外突、大指横撑、名指得力、五指齐力等。

(三)腕法

枕腕、提腕、悬腕、悬肘。

【笔记与注释】

腕法是作书时用笔运腕的方法,腕部的上下提按和左右起倒,可保证笔锋得到调整,形成多变的笔形,而根据字形的大小、书体不同,可采用枕腕、提腕、悬腕等方法。相比于运指,运腕力量大、范围广、控制强,导致书写变化更多。

枕腕即手腕微枕于桌面,或左手掌背垫于右手腕下,也有以臂搁替代左手垫于腕下的,因活动幅度小,所以常以之写小字。着腕是手腕直接贴在桌面上,腕力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适宜写蝇头小楷。悬腕又叫提腕,是肘着桌面虚提手腕,多用以写中等大小的字。悬肘是用笔时抬肘松肩,肘腕皆悬空,全臂不受牵掣,腕更加得以运用灵活,可写较大的字。

(四)身法

坐姿:头正、臂开、身直、足平。

立势:头俯、臂悬、身躬、足错。

【笔记与注释】

身法是书写时便于挥运的坐、立的正确姿势,要与肩、肘、腕、指合理配合,也要根据字体大小以及书写条件、环境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五)笔法

是书法的基本技法,内涵广泛,众说纷纭。大致包括:内擫、外拓、提按、使转、虚实、轻重、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方圆、肥瘦、筋骨、飞白、急徐、顿挫、滑涩、顺逆等内容。

【笔记与注释】

书法的笔法是书写点画线条时的规律性方法,是书法的基本技法,是由历代书家实践和总结所形成的,如王羲之《书论》言:“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11)书法的每一点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通过用笔的变化,可表现出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从而抒发书者的精神情感。

历代书家和理论家对笔法有很多总结,如晋卫铄《笔阵图》有“六种笔法”、唐张怀瓘有《论用笔十法》、李阳冰有《运行二十四法》等。梳理前人总结的笔法,如用锋就有转锋、折锋、中锋、侧锋、偏锋、藏锋、缩锋、出锋、搓锋、裹锋、回锋、逆锋、蹲锋、搭锋、虚锋、接锋、筑锋、燥锋、绞锋、驭锋、簇锋等,而运笔和行笔又有提、按、转、折、驻、絜、过、顿、挫、渴、叠、带、战、翻、抽、断、逆、绞、抢、侧、方、圆、偃、拖等。

今流传较广的“永字八法”,是古人归纳楷书笔法和笔势的总结。唐张怀瓘《玉堂禁经》言:“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侧不得平其笔,勒不得卧其笔,弩不得直,直则无力。趯须蹲其锋,得势而出。策须背笔,仰而策之。掠须笔锋,左出而利;啄须卧笔疾掩;磔须䟐笔,战行而出。”(12)后世对此多有研究和释义,如宋人陈思《书苑菁华》中就收录有“永字八法详说”。简单来说,“侧”即点,要侧锋落笔,铺毫行笔,势足收锋;“勒”即横,要逆峰落笔,缓去急回;“弩”即竖,要直中见曲势;“趯”即钩,要驻锋提笔,猝然跃起,力聚笔尖;“策”为仰横,发笔要用力,仰笔趯锋,轻抬而进;“掠”为长撇,起笔如直画,出峰稍肥,力要送到;“啄”为短撇,要快而利落;“磔”为捺,逆峰落笔,折锋铺毫缓行,势足而磔,重在含蓄。“永字八法”较为简易,虽未囊括所有字体笔画和笔法,但便于学书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笔法、笔势。

“永字八法”图解

(六)墨法

墨法亦即水法,古人或称血法。是使水墨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视觉效果的技巧和方法。书法的墨法有以下几种。

浓:含水适中,笔迹之中,炭黑全覆盖底色者。刘墉擅用浓墨,人称“浓墨宰相”。

图一 浓墨
清 刘墉《行书苏轼游汤泉诗》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淡:含水多,笔迹半透明,炭黑未能覆盖底色。王文治喜用淡墨,人称“淡墨探花”。

图二 淡墨
明 董其昌《临宋四家书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干:含水少,笔迹中时见露地。如飞白。

图三 干墨
元 杨维桢《草书七绝诗》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湿:含水尤多,水墨洇出笔迹之外。

图四 湿墨
清 傅山《草书七律诗》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新:佳墨新研,呈色清艳,浓者纯黑,淡者洁净,观之轻快。张大千、吴湖帆善用新墨。

宿:研墨经宿,胶凝碳结,水墨若分离状,沉厚老拙。黄宾虹好用宿墨。

宿墨
清 王铎
《临王羲之伏想清和帖》局部
山西博物馆藏

焦:含水尤少,乌黑干枯,状如焦枝。

图五 焦墨
明 倪元璐《金山诗》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涨:笔含饱墨,墨涨划外,笔路肿塞,或数笔连成一片,形成墨块状,于章法中每出奇趣。王铎擅用涨墨。

图六 涨墨
清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局部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另参见绘画技法。

图一 诸家“藏”字不同的字法
上:王羲之、欧阳询、苏轼、黄庭坚、米芾
下:文徵明、徐渭、董其昌、王铎、朱耷

图二 诸家“飞”字不同的字法
上:王羲之、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頫
下:文徵明、唐寅、徐渭、朱耷、傅山

图三 苏轼(《中山、洞庭二赋》 吉林省博物馆藏)
与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不同字法

【笔记与注释】

书法的墨法是作书时对墨色浓淡、枯湿、燥润的把握和运用,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言:“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13)因而也叫“血法”。

一般来说,墨色过淡则伤神采,太浓则滞笔锋,须浓淡适度。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言:“然而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14)可见墨法也十分重要。

历代墨法因人而异,随书体、材质不同也有变化,而适度变通和调整用墨之法,能使作品更富于变化和韵味。

(七)字法

或称结体、结字、间架结构,是判别书法风格的主要依据,也是鉴定的主要观察点。

1.字形的松、紧、敛、放、宽、窄、纵、横。

2.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

3.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借、让。

以上三点,构成了字的不同形态、神采、风格。

【笔记与注释】

字法就是结字之法,即每字点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距离及形势的布置安排、联结组合的法度。赵孟頫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15)书法是“形学”,如明赵宧光言:“若但知用笔,不知结构,全不成形矣。”(16)因而结体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刻意求变和有意齐整都是结体之弊,好的书法结体应追求如明宋啬《书法纶贯》言:“刚柔相济,权正相兼,平险相错,筋骨相著,古今相参,圆缺相让,纤涩相宣,理事相符,意兴相发,字法之能事毕矣。”(17)这体现出中国书法反对过与不及、崇尚中和的审美观念。

书法讲究要有自身的面目、精神和风采,贬斥亦步亦趋的“奴书”,因此书家们师古而求变,以追求独特的书风。而各家不同的书风,就具体表现于用笔结字的不同,所以字法是判别书法风格的主要依据。如苏轼之字丰腴厚重,结体趋于方扁,被评为“石压蛤蟆”,而黄庭坚用笔多战掣,结字中宫紧收、外部舒放,长撇大捺,被讥为“树梢挂蛇”。

图一 章法紧密、错落跌宕
元 杨维桢《沈生乐府序》 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章法疏朗、萧散秀逸
五代 杨凝式《韭花帖》 罗振玉藏本

图三 章法均匀整饬、端稳圆朗
元 赵孟頫《湖州妙严寺记》 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八)章法

或称布局、布白。

是布置安排整幅作品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疏密、大小、轻重、错落、浓淡等关系的方法。章法的好坏,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或者说,字法是小章法,章法是大字法。

章法变化多端、连绵纵横
传 唐 怀素《自叙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笔记与注释】

书法多白纸黑字,积字成行,集行成篇,由长短疏密不一的一行行组成,因而章法又称“布白”或“分行布白”。章法之妙在于字与字、字与行、行与行间相互有笔、有意、有势、有力的变化。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言:“古人论书,以章法为第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也……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18)

章法与笔力的强弱、运笔的节奏、墨韵的变化、气势的大小等密切相关。章法布白的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一般来说,好的章法点画顾盼呼应,字与字随势而安,行与行递相映带,能表现出创作者的情、兴,别开生面,可达到神完气畅、精妙和谐的效果。

二、绘画的技法

(一)笔法

书画同源,绘画执笔之法,与书法略同。

1.描法

描法亦称勾描、线描、勾勒(行笔顺势为勾,逆势为勒)。

以线条勾取描摹物体之形状轮廓,区分物体前后交互之界线,分隔阴阳转折之界面,反映物体之质地,寄托画家之精神意念,为中国画之根本技法。

据毛笔之特性,运笔之正侧提按急徐,产生不同形状之线型,用以提炼概括不同质地之物体特点,并形成程式化之表达技法,称之为描法。古有称“十八描”者,皆衣纹描法,山石树木建筑等物,另有勾勒之法,或与皴法合用。

勾描为画之筋骨,建体成型之功,逸神妙能之别,描法为要。

描法可分为三大类:

①中锋等线类:高古游丝描、琴弦描(略粗些)、铁线描(又粗些)、行云流水描、曹衣出水描、蚯蚓描、混描;

②中锋提按类:兰叶描(传吴道子创,或称莼菜条、柳叶描)、马蝗描(马和之创)、钉头鼠尾描、战笔水纹描、橄榄描(颜辉用之)、枣核描;

③侧锋提按类:折芦描(梁楷用之)、竹叶描、撅头丁描(撅,一作橛,马远、夏圭用之)、柴笔描(或称枯柴描)。

【笔记与注释】

五代荆浩作《笔法记》,但未详论用笔之法,而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干淡、皴擦、渲、刷、捽、擢、点、画”八种笔法,最早总结和罗列出笔法的名称。到了清代,笪重光《画筌》列有“勾、皴、擦、点、渲、烘、染”,汤贻汾《画筌析览》加列“斡、画、刷、抹、衬”数种。清末《颐园论画》又加列“斫、托”两种,但汤贻汾认为“勾皴染点”四法才是“先且要也”,总体来看,其他笔法也都包含于勾、皴、点、染之中。(19)

描是勾的主体,也称为“勾描”和“勾勒”,即以线条表现物象轮廓的笔法,据行笔和用墨的不同会出现丰富的变化,有时与其他笔法相结合,又有勾填、勾染、勾皴、勾斫之别,用于表现不同的物象。历代名家创造出丰富各异的描法,最早明人邹德中在《绘事指蒙》中总结为的“十八描”,即用线条绘制人物的十八种代表性画法,后明末汪珂玉在《珊瑚网》中抄录诠释,获得广泛认同,这些描法既影响了绘画创作,也是鉴定笔法的依据。今梳理各描法,诠释如下。

高古游丝描:最早南宋赵希鹄用“游丝笔”来描述五代孙太古的画法,指均匀、连绵、细若游丝的线条,出现较早,顾恺之用之。

图一 高古游丝描
传 六朝 顾恺之《女史箴图》 大英博物馆藏

琴弦描:略比游丝描粗,笔用中锋,硬挺均匀。

图二 琴弦描
北宋 佚名《捣练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

铁线描:赵希鹄认为唐卢楞伽画衣纹“如铁线”,故名,比琴弦描又粗些,凝重挺硬若铁丝,以李公麟、张渥为代表。

图三 铁线描
元 张渥《九歌图》 上海博物馆藏

行云流水描:元汤垕《画鉴》和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述李公麟画“笔法如行云流水,有起倒”(20),受此启发而总结出该描法,应指线条流畅,有行止流留自然之感,同时又有简单的变化。

图四 行云流水描
明 丁云鹏《释迦牟尼像》 天津博物馆藏

曹衣描: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北齐曹仲达画衣褶稠叠紧窄如从水出,又名“曹衣出水描”。

蚯蚓描:如篆书首尾藏锋,圆笔肥壮弯曲,形如蚯蚓,故名。

图一 蚯蚓描
明 吴彬《楞严廿五圆通佛像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混描:后人说法不一,有注为“人多描”,即随笔勾摹,人多用之,有指融合各画法之长而为己所用之意,也有认为其画法是勾勒泼墨或浓淡浑融之意。

图二 混描
清 闵贞《八子嬉戏图》
扬州市博物馆藏

兰叶描:行笔时提时按,使流畅的线条产生粗细变化,修长者形似兰叶,称“兰叶描”;较短者形似柳叶或卷起的莼菜,称“柳叶描”或“莼菜条”,传为吴道子创,其作离披点画、数尺飞动,后人誉为“吴带当风”。传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虽为后世摹本,但仍是“吴家样”,是用“兰叶描”的代表。

图三 兰叶描
传 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马蝗描:指两头尖、中间粗,顿挫有致的线条,形似蚂蟥,“马蝗”为“蚂蟥”之误。马蝗描是南宋马和之学习和发展了“兰叶描”所创,以其《赤壁后游图》为代表。

图四 马蝗描
南宋 马和之《后赤壁图》
故宫博物院藏

钉头鼠尾描:落笔重按似钉头,行笔细劲速拖,收笔尖细似鼠尾。明人认为此法创自北宋武洞清,但宋元人未有记载,以传南宋李唐《村医图》为代表。

图一 钉头鼠尾描
传 南宋 李唐《村医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战笔水纹描:“战”即“颤”,抖动之意,也叫“颤笔描”或“战掣笔”。《宣和画谱》记载南唐周文矩画“行笔瘦硬战掣”(21),传其《文苑图》中人物衣纹细劲,行笔战掣略带顿挫驻笔,仍不失流畅,又潆回委曲,故以“水纹”喻之,是为“战笔描”的代表作。

图二 战笔描
传 五代 周文矩《文苑图》
故宫博物院藏

橄榄描:行笔顿颤,一笔由数点连缀而成,点两端较尖,似椭圆纺锤形,故名。元颜辉常用,能表现出衣褶的凹凸明暗和粗糙之感。

图一 橄榄描
元 颜辉《铁拐李仙图》
日本京都知恩寺藏

枣核描:与橄榄描相近,亦由顿点似枣核连缀而成,点之距离较远。

折芦描:用尖笔作书法撇捺之态,形如枯芦折断,粗率峭劲。南宋梁楷多用之,以《六祖斫竹图》为代表。

图二 折芦描
南宋 梁楷《六祖斫竹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减笔:元夏文彦记载五代石恪和南宋梁楷作人物为“减笔”,即寥寥数笔简括地勾勒衣纹形态,余皆减省,以《李白行吟图》为代表。

图三 减笔描
传 南宋 梁楷《李白行吟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竹叶描:用笔比柳叶描更加短促,形如竹叶。朱瞻基《武侯高卧图》可见之。

图四 竹叶描
传 明 朱瞻基《武侯高卧图》
故宫博物院藏

橛头钉描:侧锋落笔重顿,然后方硬地拖曳,形似木桩,马远、夏圭用之。马远《孔子像》可为代表。

图一 撅头丁描
传 南宋 马远《孔子像》
故宫博物院藏

柴笔描:或称枯柴描,属于减笔描,以粗笔横卧扫出,渴墨飞白,雄劲苍率,状如枯柴。浙派吴伟等人多用之。

图二 柴笔描
明 吴伟《太极图》
故宫博物院藏

【拓展阅读】

王世襄编:《中国画论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

王世襄编:《中国画论研究》下,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

2.皴法

皴者,即皴裂,褶皱开裂凹凸不平之谓也。

皴法者,将山石树木之表像,提炼归类为笔法程式,类似京剧之脸谱,用以概括表现自然现象之绘画手法,是国画独有之技法精粹。

古有称二十四皴、十六家皴法者。

皴擦以生其皮肉,表像肌理,阴阳明暗,多赖皴擦。

①山石皴法

曲线类:长短披麻皴、乱麻皴、荷叶皴、卷云皴(云头皴)、解索皴、乱柴皴、破网皴、牛毛皴、折带皴;

直线或线面结合类:长斧劈(雨淋墙头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拖泥带水皴、刮铁皴、直擦皴、横擦皴;

点状与短线类:芝麻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雨点皴(雨雪皴)、大小米点皴(落茄皴)、马牙皴、马牙钩、金碧皴、矾头皴、泥里拔钉皴、弹涡皴、骷髅皴、鬼脸皴。

【笔记与注释】

皴法是描绘山石树木肌理结构和表现其阴阳向背的画法,后人认为晋唐山水勾勒填色而无皴,但从唐代墓葬壁画中就可见有皴笔,皴笔经过发展多样和规范,就形成皴法。五代荆浩将“皴”作为动词使用,他对“有笔有墨”的强调确立了皴法的地位,此后皴法逐步成熟起来,在宋元达到了创新的鼎盛期,发展得丰富多样。明清崇尚摹古,皴法基本没有突破和创新,南北分宗与画家的皴法也有关系,在崇南抑北的论调下,皴法的发展更为局限。

历代大师创造出多样的皴法,体现出千差万别的山体面貌和笔墨趣味,这些皴法因形态被后人总结和定名,有“二十四皴”和“十六家皴法”之说。最早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列有五种皴法,明万历时周履靖的《画评会海》列皴法十四种,后汪珂玉在《珊瑚网》中所列十四种皴法更为明晰,又简要标注其画法和代表者,清代王概列皴法十四种,加上其在《芥子园画传》中示范的,共达十九种之多,清人论皴详备者还有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总结各皴法名目,诠释如下:

披麻皴:中锋行笔,左右披拂,作出形如麻皮披散而错落交搭的线条,又叫“麻皮皴”,以线条长短可分为“长披麻皴”和“短披麻皴”。《山水纯全集》中列有披麻皴,元汤垕记载董源画用“麻皮皴”,后巨然继之,元四家宗董巨,明人奉为圭臬,而“南北宗论”一出,披麻皴成为“南宗正脉”画法的标志。披麻皴适合表现江南土多于石的山脉纹理,后来的荷叶皴、解索皴、牛毛皴、折带皴等,均从其变化而来。短披麻可见传董源《潇湘图》,长披麻以传巨然《层岩丛树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代表。

图一 短披麻皴
五代 董源《潇湘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长披麻皴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乱麻皴:画披麻纯熟后,线条交搭如乱麻,故名。乱非漫无法理,要笔捷而密,“碎乱中见有严整也”。

图三 乱麻皴
元 方从义《武夷放棹图》 故宫博物院藏

乱柴皴: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提到此皴,清郑绩言“乱柴笔壮而劲,有枯枝折断之意”(22),属披麻皴,而用笔粗,参以折笔劲锐,似乱柴,故名。《芥子园画传》言:“诸家皆偶一为之,难专属一人也。”(23)

图四 乱柴皴
明 蓝瑛《澄观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荷叶皴:笪重光《画筌》提到“荷叶”皴,指皴笔从峰头向下纷披散放,形如覆倒的荷叶筋脉,行笔缓速秀润。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中画华不注山即用此画法,后蓝瑛多用之。

图一 荷叶皴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卷云皴:董其昌《画旨》谓赵孟頫有“飞白石”“卷云石”“马牙勾石”,后人附会为皴名。清唐岱《绘事发微》称:“郭河阳原用披麻,至矾头石,用笔多旋转,似卷云。”(24)郑绩记为“云头皴”。卷云皴中锋用笔,提按变化,屈曲迂回,形如卷云,显得山峦峥嵘苍厚,是郭熙的代表性画法,元代经赵孟頫发展而简化,李郭派画家用之。汪珂玉列有“乱云皴”当与此相近。

图二 卷云皴
北宋 郭熙《早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解索皴:汪珂玉《珊瑚网》记载“董玄宰论画”言“皴法中以破网解索为难,惟赵吴兴得董巨正传”,可见解索从披麻出,指灵活交叉的线条,弯曲密集,如解开的绳索,故名。王蒙常用之。

图三 解索皴
元 王蒙《太白山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破网皴:按董其昌言当与解索相近,后世论者较少。盛懋常用之。

图四 破网皴
元 盛懋《秋江待渡图》 故宫博物院藏

牛毛皴:最早龚贤《画诀》列出,后郑绩论之,用笔稍纵,以渴笔淡墨,画出毫丝若牛毛,秀润繁复。王蒙常用之。

图五 牛毛皴
元 王蒙《夏日山居图》 故宫博物院藏

折带皴:清人以此命名倪瓒的皴法,即以笔横卧拖行,再折转直擦,结成方形,层层连叠,如腰带折转,故名。而董其昌言:“(倪瓒)仿关笔皆用横皴,如叠糕坡。”(25)也有人附会为“叠糕皴”。

图六 折带皴
元 倪瓒《渔庄秋霁图》 上海博物馆藏

斧劈皴:陈继儒言:“李将军小斧劈皴,李唐大斧劈皴。”(26)后汪珂玉有注。即用侧锋直皴,苍劲爽快,头重尾轻,如铁斧劈木,劈出斧痕,有大小之分,大斧劈皴粗阔雄壮,小斧劈皴细劲削利。斧劈皴适合表现坚硬而棱角分明的石质山,南宋四家用之。

图一 小斧劈皴
南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大斧劈皴
南宋 马远《踏歌图》 故宫博物院藏

长斧劈皴:斧劈有大小之别,拖长者谓长斧劈,汪珂玉注“许道宁、颜辉是也,名曰雨淋墙头”(27),因此也叫雨淋墙头皴。

拖泥带水皴:陈继儒言:“夏珪师李唐、米元晖拖泥带水皴,先以水笔皴,后却用墨笔。”(28)汪珂玉注与此相近。但米、李、夏三家面貌迥异,如此看来,该皴是湿笔皴刷的总称,用笔必须湿,用破墨法,使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映,滋润鲜活。夏珪画中常见此法,以浓墨侧锋皴拂,再以淡墨或清水扫开,从浓到淡,笔墨润朗。

图一 拖泥带水皴
南宋 夏珪《溪山清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刮铁皴:与小斧劈相近,但不如其峭利爽快,而是沉着用笔,以侧锋刮擦,有始有收。刘松年、吴镇画中可见之。

图二 刮铁皴
南宋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故宫博物院藏

直擦皴:汪珂玉此名后注:“关仝、李成。”但董其昌言关仝用“横皴”,可见古人之抵牾。今从传关仝《秋山晚翠图》和李成《晴峦萧寺图》可见有上下或斜向作侧笔皴擦者,或即此。

图三 直擦皴
传 北宋 李成《晴峦萧寺图》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

雨点皴:陈继儒言:“范宽雨点皴。”汪珂玉注:“范宽所用,俗名芝麻皴。”清唐岱又谓为“雨雪皴”。雨点皴用中锋稍间侧锋画出,行笔短促,笔墨质朴厚重,密点攒簇,以表现山头粗糙不平之感。范宽《溪山行旅图》是为代表。

图四 雨点皴、豆瓣皴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芝麻皴:陈继儒与汪珂玉认为即雨点皴,周履靖言二者不得相似,郑绩言:“芝麻皴,如芝麻小粒,聚点成皴也。”(29)或可认为雨点皴小者为芝麻皴。

豆瓣皴:龚贤《画诀》言:“刺梨皴即豆辦皴之变,巨然常用此法。”(30)笪重光《画筌》也提到豆瓣皴,但未做诠释,当与雨点皴相近。

泥里拔钉皴:陈继儒言:“江贯道师巨然泥里拔钉皴。”(31)《芥子园画传》有注,该皴似短披麻,但中侧锋行笔,以湿笔从下到上挑出锥形长点,如矗立之木钉,江参《千里江山图》山脚、坡脚处可见之。

图五 披麻皴、矾头
五代 巨然《层岩丛树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弹涡皴:汪珂玉列有,郑绩有释,此皴应似水涡旋纹,用笔短而微侧,表现有空洞,状如弹击坑窝的山石。

图六 弹涡皴
清 袁江《观潮图》 故宫博物院藏

马牙钩:董其昌《画旨》提到赵孟頫作“马牙勾石”,汪珂玉注为李思训用,郑绩列为“马牙皴”,应似小斧劈皴,侧笔重按,下擦行笔踢破,崩断处如马牙脚。

米点皴:即二米所创的“米家云山”所用的湿笔横点,以表现在云雾中的葱郁树木,清方薰《山静居画论》列出此皴,明莫是龙《画说》言:“凭点缀以成形者,余谓此即是米氏落茄之源委。”(32)因而也称“落茄皴”。

图七 米点皴、落茄皴
南宋 米友仁《云山墨戏图》 故宫博物院藏

矾头皴:黄公望《画山水诀》中提到“矾头”,原非皴法,而是董巨作山头小石块,形若矾石结晶。矾头为碎石,用董巨披麻难以再皴,应以短促之笔皴擦,皴笔亦似矾头,后人或因此而定名。

骷髅皴:唐志契《绘事微言》有记,后人论者多不一致,郑绩有释,当为侧笔勾旋,作山石若枯瘦嶙峋之状,适宜画受侵蚀而斑驳支离的岩石。

图八 骷髅皴、鬼面皴
清 袁江《山水楼阁图》 故宫博物院藏

鬼面皴:汪珂玉列有,或称“鬼皮”“鬼脸”,应是颤动作侧笔,滞涩有褶皱之意,但未指为何人所用。清袁江、袁耀有此画法。

实际上,描法和皴法的名目只是后人简单形象的总结,并不能穷尽千变万化的笔墨样式,而许多画作笔法丰富,往往也难以用某种描法、皴法精准地描述。皴法和描法多是某家、某派的代表性技法,但每个人运用又会产生不同的笔墨特点,而细致地研究和甄别个人的笔墨特点和习性,是书画鉴定的重要内容。

②树皮皴法

鳞皴(松树皮)、
绳皴(柏树皮)、
交叉麻皮皴(柳树皮)、
点擦横皴(梅树皮)、
横皴(梧桐树皮)等。

图一 松树皮——鳞皴
明 项圣谟《松梅合册》 安徽博物院藏

图二 柏树皮——绳皴
现代 吴冠中 款 《柏树图》 私人藏
图三 交叉麻皮皴——柳树皮
清 王翚《柳岸江舟图》 天津博物馆藏
图四 梅树皮——点擦横皴
现代 于非闇《仿崔白梅竹双清图》
天津博物馆藏
图五 横皴——梧桐树皮
明 沈周《桐荫乐志图》
安徽省博物馆藏

3.点法

点,又称点厾。以笔头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落纸后不移动,形成各种形状的痕迹,均可称为点。

点在画面中可攒形状物,泼墨分界,醒神提气。

点得好,有若丽人簪花,相得益彰。点不好,则如佛头着粪,刺目恶俗。许多赝品,勾染殆成,功克九九,点厾一落,前功尽弃。

故作伪以点厾最难,原作中落千点万点之随意,临仿时难一笔一划的追随。

每见伪作露怯处,多在苔点细微中,可为鉴定入手处,务须牢记。

国画的点法,主要是点苔、点垛(点簇)和点叶

①点苔

多用于山水画。以墨或色点厾出各种形态的点,近处表示花草苔藓,远处表示树木丛林。点分方圆、尖钝、横竖、正斜、长短、肥瘦、疏密、攒散、齐乱、浓淡、干湿、积叠、混沌、牵连、整破、嵌色、套色、叠色种种。

图一 圆点、斜点、破点
元 王蒙《青卞隐居图》 上海博物馆藏

图二 竖点
元 吴镇《中山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尖点、细攒点
明 文徵明《千岩竞秀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嵌色点明
蓝瑛《松壑清泉图》
故宫博物院藏

竖点、横点、叠色点
现代 张大千《巫峡清秋图》 故宫博物院藏

【笔记与注释】

六朝时便有“点睛”以传神之说,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言:“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木叶。”(33)后来点主要用于表现苔点、树木和叶片,有点苔、点垛(点簇)和点叶之分。

点苔能起到丰富和调节画面韵味节奏、提醒画面精神的作用。汪珂玉记:“山水林石家以苔为眉目,古人极不草草。”(34)可见山水画点苔之重要。最早专门论述点苔者是明人唐志契,其《绘事微言》言:“画不点苔,山无生气。”(35)后恽寿平论点苔更为超脱,有则灵、无则滞。简论之,高手点苔心手相应,不容思索而笔已落,不待定视而神已全,苔点自然从山石中生出,山石佳,苔愈增色,反之则愈点愈丑,愈点愈病。

各家点苔之法不同,也最能表露个人用笔习性,如沈灏《画麈》言:“叔明之渴苔,仲圭之攒苔。”(36)钱杜《松壶画忆》:“大痴披麻皴,苔多横点。”(37)李修易《小蓬莱阁画鉴》总结:“山水点苔,约有四种,扁点、圆点、攒点、尖点。”(38)后郑绩所列更多:“故其圆点、横点、尖点、秃点、焦点、湿点、浓点、淡点、攒聚点、跳踢点,皆从山石中皴法生来,又从树叶中点法化出。”(39)可见点苔丰富多样,亦无须定名细分。

②点垛(点簇)

用以表现花卉的花瓣或叶。有时也用于大写意的人物和山水画。往往以笔头的不同部位分次舔蘸水墨或色彩,落笔时一笔分浓淡,或多色呈梯度晕化,变化丰富,过渡自然。

图一 点垛法 任伯年山水、人物、花鸟画

③点叶

山水和花鸟画中以点法表现树叶和花草,近似点苔,但对形状和组织要求较高,并概括、提炼出多种程式,如:介子点、个字点、鼠足点、梅花点等。

图二
《芥子园画传》
叶法三十五式之一

图三
《芥子园画传》
叶法三十五式之二

《芥子园画传》叶法三十五式之三

【笔记与注释】

叶的画法除点叶外,还可用双勾,即夹叶法。王概《芥子园画传》中列有“叶法三十五式”,实际图示有三十六种,又列“夹叶着色二十式”,最为详备,可作参考。

【拓展阅读】

【清】王概、王蓍、王臬编:《康熙原版 芥子园画传 山水卷 山石谱》,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图一 泼墨、破墨
清 朱耷《河上花图》卷 局部 天津博物馆藏

图二 积墨法
清 龚贤《云壑松荫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泼墨、破墨、胶结法
明 徐渭《墨葡萄图》 故宫博物院藏

(二)墨法

墨为画之精血魂魄,画生于笔,活于墨。

无墨之画,多半非中国画,故国画有“水墨画”之谓。

墨法以墨为体,以水为用,有“五彩”“六色”“七墨”等说法。纵观古今用墨之法,大略可总结出:浓、淡、干、湿、新、宿、焦、涨、破、积、冲、泼、光、绒、晕、渍、喷、烘、吹、烫等二十种墨法。

因墨中含水量的多少,墨色略可分为:焦、浓、重、淡、清、白等六个色阶。

因墨法的使用和变化,使人有:枯、干、润、湿、浸、渍、淋漓等视觉感受。

【笔记与注释】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言:“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40)“墨分五色”的说法由此而来,后荆浩言:“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深浅,文采自然。”(41)说明用墨的作用。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列有七种墨色,即淡墨、浓墨、焦墨、宿墨、退墨、埃墨、青黛杂水墨。清唐岱《绘事发微》载:“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谓六彩?黑、白、干、湿、浓、淡。”(42)墨色能表现出物象的层次、寒暖、干湿、阴阳、明晦等,抑或烟雨云霞等景象,而用墨的好坏,是以画面所呈现的“墨彩”效果来判定的。

绘画常见的用墨法有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冲墨法、胶结法等。泼墨、破墨用于大写意,破墨即墨色未干,再另上一种墨色,使不同墨色渗破交融,以显现丰富的墨彩变化,一般淡以浓破、湿以干破。

破墨法是趁湿加墨,而积墨法是待干后再加墨,一般由淡到浓,层层积叠,不同墨色并不相互渗化,而是层次分明,古代画家擅用积墨法者,以龚贤为代表。

冲墨法分水冲墨和墨冲水,即用水倾倒于画面重墨,使之尽量渗化,或先在画上加水,再用墨淋写,这也是绘泼墨大写意的手段。还有的画家如徐渭等,会在墨中加胶,如此画出的线条或墨块渗化很快,边缘凝结清晰,即“结边”,而墨色也更具有莹洁透润的效果;也有先用胶水画物象再上墨的,这样有胶处墨让开,无胶处自然渗化,这种用胶的画法称“胶结法”。

图一 晕染
清 恽寿平
《花卉图册》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图二 晕染、碰染、点蕊
当代 杨休
《仿宋人荷花图》

图三 层染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局部
天津博物馆藏

(三)染法与设色

渲染设色,成其皮相,妆其容颜。

国画设色和晕染的技巧和方法很多,古今画家称呼有别,大致分为:平染、层染、烘染(渲染)、晕染(褪染、分染)、勾染、衬染(托染)、统染、块染、浸染、渍染(积水、注水)、碰染(接染)、撞染(撞水、撞粉)、高染、低染、提染、点染(包括点蕊)、干染、湿染、罩染、套染、皴染、擦染、喷染、背染等二十四法。

撞水撞粉 清 居廉《花卉草虫册》局部 广东省博物馆藏

【笔记与注释】

染色亦称“设色”,即布设、设置颜色。谢赫六法中有“随类赋彩”,就是按物象分类不同而分别上色,手法多为平涂,较为简单,后来设色手法逐步丰富和发展,也就形成了多样的染法。

平染:均匀填染某种色彩,没有浓淡变化,也称“平涂”。

晕染:也称“褪染”“分染”,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清水,着色后再用水笔将色洗扫开,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层染:即先后层层渲染,可平染也可晕染,分“先染后铺”“先铺后染”与“套染”等。

衬染:也称“托染”,即在画面淡铺底色,或在纸绢的背面涂一层与画面相应的颜色,使画面颜色更厚重鲜艳。

碰染:也称“接染”,把所需颜色依次交错在画面上,用清水笔接起刷匀,使之自然过渡和变化。

撞染:色与水,色与色或色与粉互相冲撞而成的染色方法,可形成一种自然的斑纹。岭南画派的“二居”就擅用撞水撞粉法绘制花卉,水与色、色与色相互渗透融合,呈现出变化丰富又透润明丽的效果。

高染:也称“凸染”,即染高不染低,只着重渲染比较靠前的部分来达到空间上的前后层次感。

低染:也称“凹染”,从背光或凹处开始染,使绘出的效果有立体感。

图一 低染、块染
现代 徐悲鸿
《奔马扬鬃图》
故宫博物院藏

提染:用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

烘染:也称“烘晕”,即用色渲染在描绘对象周围,将对象烘托得更为明显。

烘染 清 恽寿平《双清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点染:一般指用墨或色直接连点带染,通常用来描绘细小的对象,可用于点花蕊。

勾染:常用于写意画中,勾和染结合,可先勾后染,也可先没骨点写后勾。

干染:画面上先着色,再用清水笔晕开。

湿染:画面上先涂清水打湿,未干前着色晕开。

渍染:染没有勾线和分界,但渍有明确的界限,可以以浓破淡或以淡破浓,形成斑驳的效果,包括注水法和积水法。注水法就是在平涂色或墨后,趁湿注入清水冲化色彩,形成自然的变化。积水法是先以清淡而略有变化的墨或色点染对象的部分或全部,趁未干时分别点上稍浓的植物色和矿物色,让其自然渗化。

图二 注水法、积水法
现代 陈之佛
《梅雀图》局部
南京博物院藏

图三 渲染
当代 杨休
《流云飞瀑图》

罩染:在染的基础上,再薄薄地罩上一层颜色,运笔要匀,色彩要淡要透。

套染:用色笔着色,再用水笔晕染,交替使用。

皴染:以皴笔染色。

擦染:以擦法染色。

统染:在分染的基础上,统一大范围色调的渲染。

背染:在画纸、绢背面染色。

喷染:用工具喷出雾状水、墨或色,为渲染讨巧之法。

浸染:纸绢浸渍于颜料中使之上色,使画面具有整体调性,或用于书画做旧。

(四)构图

构图者,经营位置,安排布局,以成其势。

构图是绘画技法和绘画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书法的章法略似,具有时代风气、师承流派、个人习惯和后人剪裁等多样性和偶然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熟悉画家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题材中的构图习惯和特点,对鉴定颇有助益。由于构图是书画作伪最易仿学的,所以利用构图特点,只能断非不能断是,只能断假不能断真。

有一派鉴定家专以构图论事,更将西方图像学作为鉴定中国书画之理论依据,昏昏然不知其所云,邯郸学步,舍本求末,挂一漏万,失之偏颇。

【笔记与注释】

中国画构图也称布置、布局和章法。“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就是构图和画面的布置,张彦远认为这是“画之总要”。中国画的构图并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空间和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创作法则,迁想妙得,经营布置,所以有着强烈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中国画的特点是散点透视,在构图和经营上有取舍、宾主、藏露、开合、呼应、轻重、远近、层次、黑白、虚实、大空、小空、疏密、取势、造势、造险、破险、边角、隔与连、画无尽、叠万山等之分。另外,宋元以后画常与诗书印相结合,既丰富了画面,也增加了内涵。

例如,王蒙构图的特点是繁复,《青卞隐居图》(图一)是为代表,图中山峦以高远法和深远法层层叠起,山势挺拔连绵、开合起伏、相互呼应,富有动感;且皴擦秀润绵密,墨色丰富,又以焦墨渴苔点醒画面,使全图层次、远近分明;如此繁复饱满的构图中,有几处留白或淡墨表现的水面、烟云、峡谷,藏露有致、虚实相生,所以画面不迫不塞、气韵生动。而倪瓒常采用“一水两岸”的构图(图二),笔墨简淡,这样更能表现出萧条淡泊、空灵幽远的意境。再如朱耷一些花鸟画,常将湖石、荷叶画得上大下小、欹侧欲倾(图三),造就了一种险峻的气势,这样不仅有动感,也彰显出作者“无惧为胜”、桀骜不屈的艺术个性。

图一 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
上海博物馆藏
图二 元 倪瓒《渔庄秋霁图》
上海博物馆藏
图三 清 朱耷《荷鸭图》
上海博物馆藏

“六法”中有“传移模写”,历代画家注重师古、摹古,而构图易于模仿,因此在书画鉴定中,构图只是次要的辅助依据,笔墨才是主要依据,仅凭构图难以断定作品的真伪是非。如王翚《小中现大册》(图四)中有缩临范宽《溪山行旅图》一开,王时敏也旧藏有一本临范宽《溪山行旅图》轴,二者在构图上与范宽原作几乎一致,这时还是要通过研究笔墨特点才能鉴别时代和作者。

图四 清 王翚《小中现大》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图五 王时敏旧藏《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六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