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纲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书画的风格

书画风格是指书画家在创作中对同一题材不同于他人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包括字法、造型、笔墨技法、色彩格调、章法构图、风度品格等,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书画风格又可体现出时代风气、师承流派和个人特色等多方面的特点。

如古人论书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是说书法时代风气的不同。

个人风格特色的形成有其主、客观的因素:

主观上与师承流派、艺术素养、生活经历、观念信仰、情感倾向、个性特征、审美理想等相关;客观上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潮流、生活习惯、物质条件、民族阶级、地域风俗等因素密切关联。

书画之时代风气,好比一个种群,体貌服饰,言语习俗,时移世易,古今殊也。

书画之个人风格,好比一个个体,既有外在长相与内在气质区别与他人之重要特征,又有时代风气的深刻烙印,是鉴定的主要依据。

书画风格也如人之容颜,容貌怪异者易为人牢记,平淡无奇者最难出众。然平淡无奇达到极致,方为书画圣手之根苗。于书则王羲之,于画则吴道子是也。古今出奇作怪者流,多无继者。

书画风格之于鉴定,无法解决临摹、仿造、复制等作伪的问题,而这些方法,恰是中国书画作伪之主流。所以,利用书画风格进行鉴定,断是不断非,无法识临仿,只能作为鉴定的辅助手段。

【笔记与注释】

各时期的书写方式、书写工具不同,便造成书法不同的时代风格,如散卓笔、竹纸从宋代才开始盛行,不可能用于晋人书中;一些句法语气、行文表达,也能看出时代风格,如东晋王珣《伯远帖》的语气就不可能出现于明人信札中。幅面形式也能反映时代风格,如宋元多团扇,明代较少,清中晚期又兴起;又如书法立轴元代才出现,折扇明初才使用,对联明末才产生。这些都有助于作品年代的判断。

各时代绘画的风格也不同,如早期的山水“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北宋多巨嶂全景,南宋多边角小景,元代追求文人意韵,山水画又一变。即使师法渊源相同的,不同时期的笔墨风格也会不一,如李成、郭熙的画气象萧疏、毫锋颖脱,而元人学李郭笔墨则趋于简化,明清人学仅见鹿角、蟹爪、卷云皴的符号化表现了。如果绘画中描绘有建筑、服饰、器具,更能反映时代风格,这就要结合各时期的名物制度来考证和鉴别。

图一 北宋 郭熙《早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 元 唐棣《仿郭熙秋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三 明 李在《阔渚遥峰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早春图》《仿郭熙秋山行旅图》《阔渚遥峰图》的山石细节对比
图一 清 弘仁《天都峰图》
南京博物院藏
图二 清 髡残《黄山纪行图》
上海博物馆藏
图三 清 石涛《细雨虬松图》
上海博物馆藏
图四 现代 宋文治
《黄山云起图》
长风堂博物馆藏
图五 现代 亚明
《黄山云图》
长风堂博物馆藏
图六 当代 吴冠中
《黄山图》
长风堂博物馆藏

个人风格则更为具体,正因各人风格不同,才能区分出不同的书画家。例如,从古到今有不少画家都画过黄山,但清代的风格与今人的风格完全不一,而同处清初的弘仁、髡残、石涛画黄山,也表现出不同的面貌,细察其个人的笔法、设色,是显然有别的。即使是刻意临学模仿,但个人的笔性、习惯等很难改变,在笔法、墨法、设色、皴法、章法等方面,也都会流露出个人特点,而与临仿对象之间有着区别。

【拓展阅读】

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 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版。

王伯敏著:《中国画的构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1) 参考徐建融:《文人画和士人画(上)》,《国画家》,2008年版,第1期。

(2) 【明】董其昌著:《画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3) 【明】何良俊撰:《四友斋丛说》卷之二十九:“我朝善画者甚多,若行家当以戴文进为第一……利家则沈石田为第一……”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7页。

(4) 见【明】詹景凤撰:《跋饶自然山水家法》,转引自傅慧敏编:《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91页。

(5) 见【宋】黄休复撰:《益州名画录》“益州名画录品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至9页。

(6) 【晋】卫铄撰:《笔阵图》,转引自乔志强编著:《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76页。

(7) 【唐】李世民撰:《笔法诀》,载杨素芳,后东生编:《中国书法理论经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8) 【宋】苏轼著;李之亮笺注:《苏轼文集编年笺注 诗词附 9》“记欧公论把笔”,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676页。

(9) 【清】宋曹撰:《书法约言》,载杨成寅主编;张长虹著:《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 清代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16年版,第28页。

(10) 【南唐】李煜撰:《书述》,载占鹏主编:《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560页。

(11) 【晋】王羲之著:《书论》,载《王羲之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12) 【唐】张怀瓘著:《玉堂禁经》,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页。

(13) 【元】陈绎曾撰:《翰林要诀》,栾保群主编:《书论汇要》上,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第457页。

(14) 【清】包世臣撰:《艺舟双楫 二》“论书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7页。

(15) 【元】赵孟頫撰:《兰亭十三跋》,转引自乔志强编著:《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95页。

(16) 【明】赵宧光撰:《寒山帚谈》,转引同上,第122页。

(17) 【明】宋啬撰:《书法纶贯》,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4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第801页。

(18) 【明】董其昌著;屠友祥校注:《画禅室随笔》卷一,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9) 参考王世襄编:《中国画论研究》下,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351页。

(20) 【元】汤垕撰:《画鉴》,载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2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899页。

(21) 岳仁译注:《宣和画谱》卷七,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22) 【清】郑绩撰:《梦幻居画学简明》,载王世襄编:《中国画论研究》下,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42页。

(23) 穆云秾译注:《芥子园画传译注》第1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24) 【清】唐岱著:《绘事发微》,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页。

(25) 【明】董其昌著:《画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26) 【明】陈继儒著:《眉公论画》,载潘运告主编;运告译注:《明代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27) 【明】汪珂玉编录:《汪氏珊瑚网》,载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二集第1辑,神州国光社,1936年版,第243页。

(28) 同(26)

(29) 同(22),第438页。

(30) 【清】龚贤撰:《画诀》,载黄宾虹、邓实主编:《中国古代美术丛书》第1册 初集 第1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30页。

(31) 同(26)

(32) 【明】莫是龙著:《画说》,载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719页。

(33) 【宋】郭熙著:《林泉高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47页。

(34) 【明】汪珂玉撰;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 珊瑚网 录书9》卷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版,第1070页。

(35) 【明】唐志契著:《绘事微言》,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70页。

(36) 【明】沈灏撰:《画麈》,载潘运告主编:《明代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页。

(37) 【清】钱杜著:《松壶画忆》,载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940页。

(38) 【清】李修易撰:《小蓬莱阁画鉴》,载王世襄编:《中国画论研究》下,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389页。

(39) 【清】郑绩撰:《梦幻居画学简明》,载陈洙龙编:《山水画语录类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40) 【唐】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卷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37页。

(41) 【五代】荆浩撰:《笔法记》,载王世襄编:《中国画论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65页。

(42) 【清】唐岱著:《绘事发微》,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