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中国书画的工具和材料
第一节 书画的工具
所有能够帮助作者完成书画创作之有形器具,均可称之为书画工具。
中国书画所使用的工具,有其显著特点和清晰的演进历程。熟悉并能鉴别书画创作所使用的工具,是书画鉴定的重要辅助手段。甚至可据作品中书画工具所遗存之痕迹,判定作品之真伪。或者说,不了解书画工具,就无以为书画鉴定。
一、毛笔
毛笔是中国书画最主要的工具。没有毛笔,就没有今所见之中国书画。晋崔豹《古今注》曰:“古之笔,不论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谓之笔。”(1)
将动物翎毛、人类发须、天然或合成纤维,捆扎成形,或锥或柱,附之于管柱状笔杆,能含蓄水墨,可提握使转,足以呈现使用者之落墨意图,庶几可称为毛笔。
毛笔由笔杆、笔头组成,或有笔顶、笔斗、笔帽等构件者。其中笔头于书画创作最为关键,其粗细、长度、弹性、散束性、蓄水量、滑涩度等,均关系到书画创作之笔墨效果。
(一)毛笔的起源与演变
毛笔的起源,应不晚于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大多为毛笔描绘,一目了然。商代甲骨文,亦见朱笔痕迹。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早期毛笔,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毛笔实物。
战国: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图一),竹杆粗0.4cm,杆长18.5cm。笔头为兔箭毛,长2.5cm,夹在劈开的竹杆头上,丝线缠捆,外涂生漆。可见早期毛笔为纯毫无柱式。
图一 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毛笔和竹管
汉代:出现有芯的“柱被式”毛笔(亦称“芯副式”,图二)。所谓“芯”(古作心)、“柱”,即以一束健毫(多用兔紫毫)捆以丝线,根部以漆胶之,使极硬挺且富弹性。芯柱外披软毫以为“被”(或称“副”),故称“芯副式”或“柱被式”。
图二 有柱笔和散卓笔图解
汉代出现在笔杆上刻字、镶饰的毛笔。甘肃武威东汉两墓各出土一支笔杆刻有“白马作”(图三)和“史虎作”的毛笔。
图三 东汉“白马作”毛笔
东汉时已有专论毛笔制作的著述,如蔡邕《笔赋》,是中国制笔史上第一部关于毛笔的专著,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
三国至唐:柱被式硬毫笔为主,多为紫毫。
晋、唐时期的柱被式毛笔,笔柱、副毫常以纸、绢缠绕加固。其加工的顺序是:制笔芯(柱)→缠纸→披副毫→缠纸—披二副→缠纸→披三副(被毫)。这种多层缠纸披副的手法,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日本正仓院藏有十七支唐代毛笔,其中大多为鸡距笔(图一),即以此法制作。
图一 日本正仓院藏唐代鸡距笔
唐代以“宣笔”著称,每见于典籍。
两宋:北宋仍以“宣笔”著名,紫毫为主,同时出现并开始使用“散卓笔”。散卓者,即解散芯、副,将芯柱刚毛与副毫毳毛混合,制成粗大的笔芯,其外再披以软毛被毫,工艺较柱被式毛笔大大简化,价格低廉,表现能力提高。南宋出现了纯毫软毫笔,如纯羊毫,然书家指挥不惯,应用不广。
元明:南宋宣州为抗金前线,宣州笔工或东迁湖州。至元代,湖州涌现出一批制笔能手,擅制纯狼毫笔,又擅以山羊毛制笔,风行于世,世称“湖笔”,“宣笔”式微。明人亦喜用兼毫笔。
清代至今:清代书画,羊毫笔流行。然亦百花齐放,品类齐全,各取所需。湖州善琏镇渐成毛笔制作的中心。同时,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名牌毛笔陆续出现。现代毛笔,品种繁多,五花八门,不下千种。
【笔记与注释】
早期的毛笔实物还有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楚墓、河南信阳长关台楚墓、湖北包山楚墓、甘肃放马滩秦墓、云梦睡虎地秦墓等出土的毛笔,其中以左家公山和信阳长关台两处时间最早,约在战国早中期。长关台一号楚墓的一支毛笔,通长23.4cm,笔杆径0.9cm,笔锋长2.5cm,笔毛用绳捆缚在笔杆上,杆为竹制,可见战国之前毛笔的使用已较普遍。
汉代制笔水平进一步发展,笔杆长度、笔头直径和长度都有增加,且笔的外观美化也受到重视。“白马作”毛笔笔芯用紫黑色硬毫,外覆黄褐色软毛以便蓄墨,笔头纳入竹管,丝线捆绑,髹漆加固,笔杆上的隶书阴刻“白马作”款应为作坊名,此笔制作精细,是柱被式毛笔的早期形态。笔杆刻字的实例还有甘肃敦煌悬泉置出土的“张氏”笔两支。
魏晋到隋唐,毛笔以有柱硬毫笔为主,披柱法是制笔的主流方式。至于有柱硬毫笔的具体形制,有人认为是笔中有木质的小桩子,或说笔芯与外围覆毛软硬不同,内毛质硬而外披质软。三国时韦诞著有《笔方》(2),创始披柱法制笔,有“韦诞笔”之说。韦诞笔以尖锐刚劲的兔箭毛(黑紫色,称紫毫)做笔柱,外覆柔润的山羊毛做披毛,包裹笔柱,这样书写就能避免开叉,柔中有刚、墨色均匀。
唐代有一种笔锋粗短而硬劲的“鸡距笔”,因笔头似鸡脚后之距得名,以藏于日本正仓院的17支唐制笔为代表。鸡距笔常以缠纸法制作,即用纸或绢缠裹笔柱,以便固定笔根、塑造笔形和更换笔头。而鸡距笔等有柱硬毫笔的缺点是笔头短而尖锐、蓄墨量小,使用有限,因此在宋以后逐渐被无心散卓笔所替代。
唐及其以前的书法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图二)、王珣《伯远帖》(图三)、颜真卿《祭侄文稿》、杜牧《张好好诗》等,都大致可看出是用蓄墨不多而硬朗的有心笔书写的。
图二 西晋 陆机《平复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飞白牵丝明显,可知蓄墨不多。
图三 东晋 王珣《伯远帖》
故宫博物院藏
而传为王献之的《中秋帖》(图一)笔墨酣畅淋漓,传李白的《上阳台帖》(图二)粗放率意,均无短锋硬毫笔书写的特点,是用唐以后才盛行的散卓无心笔书写的,因此可知这两件作品并非王献之和李白真迹。
图一 传 东晋 王献之《中秋帖》 故宫博物院藏
笔墨酣畅,丰腴肥厚,可知为散卓笔书写。
图二 传 唐 李白《上阳台帖》 故宫博物院藏
笔性软弱,铺毫肥肿,亦为散卓笔书写。
唐代宣州是全国制笔的中心,所产毛笔称“宣笔”。宣城陈氏和诸葛氏是有名的笔工世家,到两宋时以诸葛高最为有名,传他以散卓法制笔,启后世新风。散卓笔散毫、长锋、熟软,贮墨多且柔韧坚劲,书写时能挥运自如,能写大字。黄庭坚、苏轼、米芾等人酣畅豪迈的书风,就与散卓笔的广泛使用有直接联系。
元代制笔中心转到湖州,湖州产的山羊毛细净、匀称、锋嫩、色白,是上佳的制笔原料,以此制作的长锋羊毫笔名著于世,称“湖笔”。湖州几乎家家制笔,笔工难以计数,以冯应科、张进中、陆文宝等人较为有名。笔业的兴盛与文人关系密切,冯应科所制笔为赵孟頫赏识,时人将之与赵孟頫字、钱选画并称为“吴兴三绝”。而俊逸朗润的赵书,也正是使用柔润适中的湖笔创作的产物,二者对明清的书风、制笔都有深刻的影响。
明清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制笔技艺更精湛,笔的种类更丰富,除依旧兴盛的湖笔外,各种材料、硬软、大小、形状的笔应有尽有。例如,明后期大幅立轴书法风行,要求笔头更大,笔颖更长,为了适应书写要求,笔工制出适合写大字的斗笔、楂笔,且此时生纸流行,羊毫笔的使用更多。另外,明代屠隆的《考槃余事》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毛笔的基础知识,具有重要价值。
清末民国时,除了“笔都”善琏镇外,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名牌毛笔陆续出现,如北京的“李福寿”“贺莲青”(下图)“戴月轩”“李玉田”,上海的“李鼎和”“周虎臣”“茅春堂”,杭州的“邵芝岩”、苏州的“贝松泉”等,其中上海的“李鼎和”、安徽六安的“一品斋”毛笔都曾在国际博览会上获过奖。
清 “贺莲青”羊毫斗笔
(二)毛笔的种类
1.以笔杆与笔头的连接方法分
①夹杆式:笔杆端部劈开,夹住笔头,笔杆外缠线髹漆固定。
②缠杆式:笔毫围绕于细笔杆外,缠线髹漆。笔头中空,笔锋易炸开。
③入杆式:笔杆头部挖空成管状,笔头纳入管中,漆胶固定。今之毛笔多如此。
④扩杆式:笔杆粗细适中,方好把握,然无法纳入较大笔头。故将笔杆端部接上较粗的喇叭状圆斗,以扩大管径,称为“斗笔”。笔斗大者,形如渣斗,称为“楂笔”,或巨大者去杆,抓握之。今见笔杆如椽,执笔如帚,挥笔狂舞,表演者也,如戏。
2.以制作笔毫的工艺结构分
①柱被式:以硬毫捆扎作笔柱,外披被毫。一说笔柱为竹木小棍,待考。
②芯副式:硬毫缠扎笔芯,外副三层副毫。弹性佳,蓄墨多。
③散卓式:苏轼云:“散卓笔,惟诸葛能之。”(3)散者,拆解也。卓者,中立也。即解散笔芯,混合芯副,外披薄被。史载散卓笔亦有数种工艺,书写效果各异,诸葛笔只是其中一种。
④纯毫笔:如纯狼毫、纯羊毫等。元代以后流行。
⑤兼毫笔:类似散卓笔,笔头多为软硬两种毫混合,不加被毫者。
3.以笔毫的弹性强弱分
①硬毫:紫毫(兔毫)、狼毫、石獾、猪鬃、山马之属。
②软毫:羊毫、鸡毛、胎毫、孔雀羽之类。
③兼毫:亦称“二毛”,如上述。
4.以笔毫的材料分
此类多指纯毫笔,如:狼毫笔(黄鼠狼毛)、羊毫笔、紫毫笔(兔肩背毛)、石獾毫、猪鬃笔、山马笔(一说水鹿毛)、鹿毫笔、鸡毛笔、鸭毛笔、鼠须笔、虎毛笔、牛毫笔(黄牛耳毛)、胎毛笔(婴儿发)等,亦有用茅草(茅龙笔)、绢卷等制笔者。
5.以笔头的形状分
蒜球、短锋、中锋、长锋、排笔、板刷等。
6.以笔头的大小分
如大中小号、一至六号等。又有专称,如:楂笔、斗笔、联笔、屏笔、圭笔等,楂笔最大,圭笔最小。圭者,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
7.以笔的用途分
写经、勾线、面相、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等。
8.以笔的产地分
侯笔(河北衡水侯店)、宣笔(安徽宣城)、湖笔(浙江湖州)、太仓笔(河南孟津平乐镇太仓村)、文港笔(古称临川笔。江西进贤文港镇)、鲁笔(山东昌邑)、齐笔(山东广饶)、湘笔(湘阴长康镇)等。
【笔记与注释】
柱被法和散卓法是制笔史上的两种主流方法。
柱被式毛笔:方以智《通雅》言:“蒙恬始为笔,兔毫笔也,有柱,有被,有心,有副。”(4)崔豹《古今注》载秦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毫为被,所谓苍毫。”(5)即是柱(心)为主,被(副)为辅。唐以前生产的毛笔,为使笔头直挺,常在笔芯中加一小桩子,是为有心。这种笔头虽然牢固,但吸墨性较弱,后世逐渐不用。
散卓笔:出现于五代之后,质地柔软且锋长,更适宜表现潇洒宕逸的书风和水墨画,同时也适应了北宋高坐具发展带来的执笔姿势的改变。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言:“熙宁后,世始用无心散卓笔,其风一变”(6)。散卓笔是后期毛笔的主要制法,现代基本不见柱被式毛笔。
硬毫:笔头材料多为狼毫、兔毫、石獾毛、猪鬃等硬质毫毛,质地硬挺坚劲,弹性好,而饱水贮墨逊于软毫。硬毫写成的线条瘦劲刚健,但笔锋易散。
软毫:多以羊毫、鸡毛等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蓄墨吸水性强,但弹性韧度较弱,适合表现湿润丰腴的笔画或用以敷色,不宜过多提按。
兼毫: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毫毛制成的笔,又称“二毛”。软硬适中、刚柔兼具。韦诞《笔方》中就记载了兔毫与青羊毛相配合制笔的方法。
狼毫笔:多用黄鼠狼尾毛或身毛制成,以“东北元尾”最佳。狼毫硬度介于羊毫和紫毫之间,笔锋劲爽,适合勾线点画。狼毫常与其他毛料配伍作兼毫,取长补短。
羊毫笔:主要用白山羊毛为原料制成的笔,以湖笔为代表。锋颖长,蓄墨多,圆润柔软,适宜行草书和写意画。韦诞时始用青羊毫做笔,但元以前羊毫笔的使用较少,偶有特例如南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自题以羊毫书画。到明清时羊毫的制作与使用才盛行起来。
紫毫笔:紫毫是兔脊背毛,有紫、花白之分,又称“兔颖”。单纯用兔颖制的笔较刚强,因而常与羊毫掺合,做成“三紫七羊”“七紫三羊”等品种,兼具羊毫柔润与紫毫韧健的特点。
石獾笔:用石獾针毛制成,毛质粗硬,锋颖锐利,笔头呈白色或淡黄,笔根处呈黑灰色。反复皴擦提笔后能迅速恢复原状,是画松、梅、山水等常用笔。
猪鬃笔:用猪鬃毛制成,质地硬挺,笔头呈散形,吸墨能力弱,常用以画山石树木,或表现雄劲奔放的画风。
山马笔:原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笔头呈红褐色或黑褐色,笔毫刚强直顺。傅抱石曾从日本购买此笔绘制山水,“抱石皴”(图一)锋散笔乱、强健奔放,就是这种笔的产物。
图一 现代 傅抱石《一生好入名山游》
长风堂博物馆藏
以山马笔所绘的山水,被称为抱石皴。
鹿毫笔:以鹿毛制成,比紫毫软,传蒙恬用鹿毫制笔,目前市场上已非常少见。
鸡毛笔:以鸡毛制成,唐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岭南因独特的气候环境,兔少而毛疏短,难以制笔,因此以鸡毛替代。不同部位的鸡毛制成的笔性能不同,一般采用公鸡颈、尾两侧的长毛,去掉梗后留下细毛制作,细毛有锋颖,刚柔相济,但更多是制成鸡兼毫笔。宋代在岭南生活过的文人如苏轼、范成大等都用过鸡毛笔。
鼠须笔:传钟繇、张芝用鼠须笔,唐何延之《兰亭记》记载王羲之真本《兰亭序》就用鼠须笔写成。宋代鼠须笔是用黄鼠狼尾毛加兔毫制成,明清时鼠须笔是狼毫笔的代称。因历代、各地对黄鼠狼有不同的称呼,导致了对鼠须笔的误解。无论是老鼠须还是黄鼠狼须,都不适宜制笔,有在兔毫中少量掺入制作成鼠须笔者,但鼠须笔更多当理解为狼毫笔。
牛毫笔:制笔的牛毛多为黄牛毛,常选作披毛制成低档笔。还有牛耳内毫毛制成者,因牛耳毫稀少,所以此笔名贵。张大千曾在日本玉川堂定制过牛耳毫笔。
胎毛笔:或称“胎发笔”,是用婴儿出生首次剃发所得毛发制成,但胎发柔软无锋,制成的毛笔难以使用,所以多作为纪念物。
除用动物毛制笔外,还有用植物纤维制笔的,有茅草笔、竹丝笔、稻草心笔、相思树皮笔等。最著名的是以白茅根心部为原料制成的“茅龙笔”(图二),首创者是明代书家陈献章。“茅龙笔”粗糙硬朗、难以聚尖,陈献章以之作书,呈现出雄强枯劲、奇崛苍老的独特效果,自成一格,世称“茅龙书”或“束茅书”(图三)。绢卷即卷绢为笔,用以写小篆,易圆直匀称。
图二 当今仿制的茅龙笔
图三 明 陈献章《行书诗》卷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以茅龙笔书写(亦称茅龙书、束茅书)
蒜球:笔头形似大蒜头,短、粗、圆,又称“蒜头笔”,可表现圆钝厚重的线条或顿点,适宜写隶书或点苔。吴昌硕就擅用“蒜头笔”融合行草法写篆隶。
排笔:由多支散头羊毫笔串联成排,用以大面积烘色,亦用于书画裱糊。
图一 各种笔毫的毛笔
图二 各式形状和大小笔头的毛笔
板刷:一种用木板夹笔毫的刷子,刷头选用羊毫、猪鬃,与排笔用途相似。又有以极软羊毫制成的“底纹笔”,烘染刷涂,不易泛色。
短锋指笔锋颖短促,落笔易得力,笔触线条凝重沉稳,但因锋短,转笔不若长锋笔灵活。中锋则介于短、长锋之间,兼两者优势,使用较多。长锋笔颖长,蓄墨多,提按效果不明显,易于表现流滑回环的长线。而锋长亦会导致腰弱的现象,难以着力。
此外,笔锋还有“笋桩样”“宝剑式”“兰蕊式”“叶锋式”“葫芦式”等不同形状式样。
毛笔型号按序数排列,一号最大,渐次缩小。毛笔的命名,笔锋大小常与形状、材质、适合画科等要素组合出现,如二号兰竹狼毫笔、三号狼毫画石笔、大蟹爪笔、中染笔、大号玉笋、一号顶峰等。一些专称的毛笔按笔锋从小到大可排列为:圭笔、小楷笔、中楷笔、大楷笔、联笔、斗笔、楂笔。
斗笔:“斗”是笔杆顶端附加的直径大于笔杆的斗碗,粗笔头细笔杆,便于提握。斗笔用于写斗方大小的字体,书写时须悬腕提肘,又称“提笔”“提斗笔”。按斗的形状可分为“直斗”“葫芦斗”“橄榄斗”等。
楂笔:特大号斗笔,笔斗大如渣斗,讹称为“楂”;一说楂者抓也,音讹为楂。笔斗为牛角制的称“京楂”,硬木制的称“木楂”。还有更硕大的楂笔,使用时须五指满把抓其斗底,故又称“抓笔”(下图),但一般不用。
清 “道光戊午”款 木管抓笔 安徽博物院藏
联笔:无斗,小于斗笔,适合书写对联大小的字。
屏笔:与联笔相似,又称楹笔,多用于书写屏风、门楹、匾额。
圭笔:最小号的笔。圭者,小也,如“圭撮”。笔头细小且毛少,笔毫为羊毫者称为羊圭或白圭,紫毫者为紫圭,狼毫者为狼圭,用于表现极细的线条或书蝇头小楷。
毛笔按用途主要分书写笔和绘画笔。由于书写字体的大小、种类不一,书者的造诣、偏好、习惯不同,所以对毛笔不同的种类、性能也有千差万别的要求。据书写字体的大小,可选用小楷笔、大楷笔、联笔、楂笔等不同大小的笔;字体不同则要选用不同笔毫,如狼毫、紫毫多用于行、楷,柔性较好的羊毫适用于行、草,写隶书多用羊毫或五紫五羊,篆书可用长锋狼毫或羊毫,写小楷用小楷紫毫、狼毫等。
绘画也有名目繁多的毛笔,如竹笔、兰笔、柳条笔、须眉笔、蟹爪笔、点花笔、画石笔、衣纹笔、大染、小染等。不同材料、质地和锋颖形态,会呈现多样的笔墨效果。
各式样的毛笔
(三)毛笔的优劣
古代书画家重视择笔用笔,南宋董逌《广川书跋·卷七》言:“余求前人论书,必先择笔……韦昶善书而妙于笔,故子敬称为奇绝,然书必托于笔以显,则筋骨肉理皆笔之所寄也。”(7)
对毛笔优劣之评定,众说纷纭,元明以后之主流意见有“三义”“四德”之说。
三义:艺精、料纯、形美。
四德:尖、齐、圆、健。“尖”谓聚锋尖锐;“齐”谓散锋平齐;“圆”谓笔头圆润;“健”谓落笔劲健。
【笔记与注释】
“三义”“四德”是评判毛笔优劣的标准,是好笔需要达到的境界,亦是择笔之法。“三义”是笔工制笔的理念和追求,要求工序精准、笔毫纯正,具有审美价值。“四德”的说法由元人吕宗杰提出,明屠隆《考槃余事》更详细地记载:“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毫坚则尖;毫多则色紫而齐,用苘贴衬得法,则毫束而圆;用以纯毫,附以香狸角水得法,则用久而健。”(8)明清至今一直沿用这四个标准来衡量毛笔。
“尖”,谓聚锋尖锐,当笔毫聚拢时,笔尖锋棱易出,又要坚挺,才能点划使转灵动。“齐”,乃是散锋平齐,指笔毛润开后,毫尖齐整,无长短参差,但并非是笔体里所有毛料一致。“圆”,要求笔头圆润,笔肚周围呈圆锥状,毫毛饱满、均匀、紧密,笔圆则储墨度好,使用时笔体受力圆融无碍。“健”,指落笔顿挫、提按时劲健,笔腰弹力强韧性好,笔按压后提起能迅速恢复原状,笔毫铺开后也易于收拢。
毛笔收锋、散锋、遇水时的不同形态
然而,许多书画家会因不同的艺术追求而脱出“四德”进行择笔。如柳公权喜用锋长管细之笔,蔡襄用散卓笔作草书,苏轼多用诸葛短锋笔,杨维桢喜用狐毛、麝毛搭配的“铁心颖”作字,清代书家杨宾主张用秃笔,邓石如等碑学书家多用羊毫来表现碑版之雄浑(图一),而吾丘衍、王澍、钱坫等擅篆的书家甚至会使用“烧毫”“剪毫”或“束毫”作书,即将笔尖略烧一下,或剪去,或用绢、麻扎紧,目的是使毛笔锋颖圆钝,书写的篆书笔划整齐匀称、无粗细变化(图二)。
图一 清 邓石如《隶书论书》局部
安徽博物院藏
图二 清 钱坫《篆书七言联》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在绘画中,沈周、龚贤成熟期的作品多用秃笔(图三、四),而文徵明、恽寿平(图五)的一些画又多用尖细之笔。
图三 明 沈周《卧游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清 龚贤《山水八景图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图五 清 恽寿平《仿古山水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总之,结合文献与实物深入了解各时代及不同书画家使用的毛笔,对书画鉴定有重要的帮助。
【拓展阅读】
李兆志著:《中国毛笔》,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朱友舟著:《中国古代毛笔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3年版。
王学雷编:《古笔考 汉唐古笔文献与文物》,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二、其他工具
指、掌、发、须、茅草、竹丝、布帛、纸卷、炭条、铅笔等。
三、辅助工具
界尺、圆规、喷壶、熨斗、电吹风等。今之画家擅长创造,为追求画面效果,发明了不少辅助工具。
【笔记与注释】
在特殊情况下,为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或书画家有所偏好,也会使用其他工具作书画。
直接用手掌或手指蘸墨作画,称“掌画”“指画”,在唐代就有记载。明代吴伟、傅山等人有指画作品传世,清代高其佩的指画(图一)自成一格,影响了李世倬、朱伦瀚、刘锡玲等人。
图一 指画
清 高其佩《松鹰图》
上海博物馆藏
传说张旭醉后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用头发浸墨作书,因此得号“张颠”。另外,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曾记米芾:“作墨戏,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以蔗滓,或以莲房,皆可为画”。(9)
界尺、笔船多用于绘建筑界画,以表现均匀平直的线。
作画时打稿的土笔或炭条称“朽笔”,土笔是以白色土淘澄后制成的条形,而炭条多用柳条去皮煨煅而成,称“柳炭条”,可取细者塞入笔管中制成“炭笔”。一些画作常见炭条打稿的痕迹,如张路《神仙图册》中就遗留较为明显的炭条草稿痕迹(图二)。
图二 明 张路《神仙图册》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熨斗、喷壶、电吹风等器具的巧妙应用,能带来特殊的艺术效果,如傅抱石局部画完后会立即用熨斗熨干,以控制水墨晕散,而吴湖帆设色前会先用喷壶将画面打湿,趁湿设色,更加匀净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