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同养老模式下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供给
在“老有所依”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国内外流行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通常认为,由于费用等经济原因、情感等社会心理原因,绝大多数老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模式,即主要居住在家里,由外部提供配套支持服务;还有一小部分老人则选择社区养老模式,即老人通常晚上居住在家里,但白天寄居在社区服务中心,由他们提供日托照顾服务甚至喘息服务;除此之外的极少数老人则选择“机构养老”模式,即集中居住到养老机构中去,由他们来提供日常照料、专业护理等全方位、全天候、一条龙的规模化专业性服务。正因为如此,国内一些地区提出“90-7-3”“90-6-4”养老模式。一般而言,在这些流行的养老模式中,选择机构养老模式的老人通常只占不到5%,95%以上的老人则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即都离不开家庭成员的照顾。可是,在新的“老有所依”情境下,家庭中年轻的夫妇不仅要照顾1~2个小孩,还要照顾一代甚至更多代的多个老人,这样会使他们力不从心甚至不堪重负。即使在平时正常的生活中,他们都难以胜任如此繁重的家庭照顾工作,更不用说当家庭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了。再者,目前大多数家庭的住房状况也并不适合多代同堂共同生活。
反观一些人口老龄化程度比中国高得多的发达国家,他们的养老模式与中国的情况有着很大不同。比如在工业七国(G7)中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美国,老人单独居住较多,子女并不需要赡养老人,无论是哪种养老模式,支持老人的都是外部的社会化专业性服务体系。再如在G7中人口老龄化水平仅低于意大利的德国,不仅有着“养小不养老”的传统,而且支撑老人生活的,要么是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会化专业服务,要么是事先选好的、当健康状况不佳时可以住进去的专业性养老机构。德国的养老机构,不仅兴办主体多元,而且机构类型多样、高中低档应有尽有。在G7中人口老龄化水平最高、并与中国文化有相似性的日本,不仅同样强调家庭意识,仍然保留着家庭养老传统,而且其三种社会化养老模式,都主要依靠社会化专业性服务,如其中的居家养老模式,外部提供的专业性服务包括访问服务,日托服务,短期入住服务,租用福利用品(如特殊床具、轮椅等)服务,费用支付服务,居家看护支援服务。
而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都缺乏充分多元的专业化社会服务的支持,而更多地依靠家庭成员来照顾老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状况较为普遍,难以满足规模庞大并不断增长的老人对“老有所养”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在新时代,中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关键在于增强每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下的专业性服务支持,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供给上的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效应。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家和家庭人口结构双重不利变化带来的“老有所依”新形势、新挑战,进而有效应对主流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现实冲击。
进一步而言,除了要继续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配套支持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供给,还要重点发展类似国外的老年公寓(hostel)、老年护理院(nursing Home)等集中性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倡导与推广“机构养老”模式。[9]这样,既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供给的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优势来克服分散的单个家庭养老面临的人力不足、专业性不高与规模不经济等缺陷,又可以实现老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多赢局面。而且,这也符合现实需求的变化状况。根据2017年9月底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有40%的受访者对养老院养老是认可的,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群体对养老院养老的意愿就越强烈。因此,顺应新形势,适应现实需求,积极倡导机构养老是新时代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