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之所伏
使用电脑生成的幻灯片来做演说,这种方式似乎已经存在多时,但其真正被广泛使用还是最近二十几年的事情。1987年,PowerPoint 1.0在硅谷问世,其最初的用途是在苹果Mac 电脑上做幻灯片演说。事实证明,该软件很酷,而且运行稳定。软件作者罗伯特·加斯金斯 (Robert Gaskins)和丹尼斯·奥斯丁(Dennis Austin)在软件问世的当年便将其卖给了微软公司。几年后,PC 版的PowerPoint 软件也投放市场,世界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过无数糟糕幻灯片演说的作者赛斯·高汀(Seth Godin)在他的《PowerPoint 真的很糟》(Really Bad PowerPoint)中写到,“你也许以为PowerPoint 软件是你电脑中最强大的软件,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这个软件是失败的。几乎所有使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出来的幻灯片都糟糕透了!”
一直以来,如此多利用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演说之所以失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呈现的画面起到的仅仅是“文字装载器”的作用。约翰·斯威尔勒(John Swell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他认为,同时接收口头语言和书面信息,会增加人们处理信息的难度。既然人们不能在阅读的同时听,那么充斥着大量文字的幻灯片就必须避免。另一方面,当人们在聆听与呈现的图像信息有关的文字内容时,他们是有能力同时处理的。
大多数人直观地认为,在一场20分钟的演说中若使用满是文字的幻灯片绝不是一个好办法。调查研究也显示,对观众而言,同时处理以口头语言和书面形式呈现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更好的办法或许是演说者保持沉默,让观众自己阅读幻灯片上的文字内容。但是,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还要演说者站那儿干什么?一场优秀的演说不同于一篇精彩的文稿,任何试图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做法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其中的道理我会在后文中谈到。
前路漫漫
在过去的数年里,演说的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演说本身却没有本质的改变。如今,在PowerPoint 和Keynote 等桌面软件以及Google Docs 和Prezi 等云技术应用的辅助下,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演说在进行。但是,大多数还是那么枯燥乏味,以致它对于演说者本人和观众都是一种“折磨”;或者演说内容被过度修饰,加入了过多的动态效果,而干扰了本身十分出色的演说内容。今日的演说和过去相比,其效果还是差强人意,原因不是演说者缺乏智慧或创造力,而是他们从过去就养成了错误的习惯,导致他们不知道什么才称得上是优秀的演说,怎样才能做出优秀的演说。
尽管演说技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改变,但是构成优秀演说的基本要素和过去相比并无二致。不论你使用的是什么软件,或者甚至不使用任何数字工具,约束、简约和自然仍是演说成功的关键。此外,不论我们在现场演说中使用了多少软件,使用这些工具和技巧的初衷都是尽可能地阐明、简化和支撑维系着观众和演说者之间的交流。最新的工具和技术也许可以成为我们演说的“助推器”,但必须巧妙而有节制地运用它们才能呈现自然而真实的效果。否则,它们只会成为交流和沟通的“绊脚石”。
不论未来的科技如何日新月异,不论未来的软件变得如何强大,技术的灵魂是亘古不变的。PowerPoint 和Keynote 等技术以及Prezi 等新技术,只有使演说内容变得更加清晰,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以及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的本质,才称得上是有用之术。只有使用恰当,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