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肥沃广袤的土壤与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灿烂历史。自夏商至明清,共有83个王朝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与风貌人情,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通过代际传承、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政治、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文化的全部成果在形式和内容上历经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却又在整体上不断传承;同时深深植根于中国劳动人民的具体实践,不断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展现出崭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样式。可以说,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千年而不息,一方面因为广阔富足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土壤,为传统文化的接续提供了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在承认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实现着文化内容的转化、融合和创新,不断熔铸与生长着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核与文化产品,一直在封建社会中保持着昂扬的文化生命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了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教传统和伦理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经历了盲目摒弃、批判吸收、合理继承、创新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与弘扬者的历史重任,自20世纪40年代党的七大以来,一直秉承着以批判继承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观,无论是作为民族解放时期的革命党,还是作为国家建设时期的执政党,始终坚持着以批判继承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观。(1)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所以,想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度文化自信、文化繁荣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要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翻开传统文化的崭新篇章,彰显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民族繁荣、人民追寻和谐幸福生活中突出地位与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