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一)劳动力总供给压力更加集中在城镇
对2010-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趋势的预测表明,劳动力总供给压力有所减弱但仍持续存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从全国劳动力供给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总量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在2017年前后将停止增加,此后将面临劳动年龄人口的净减少。但由于城镇化的影响,城镇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完全不同于全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城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主要依赖于城镇化的进程。只要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结束,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增加的趋势就不会停止,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总量的逐步减少,城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也会逐渐减缓。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增长仍将集中在城镇,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仍是城镇就业问题。
城镇化速度是决定城镇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因素。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2030年将达到70%左右。依据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可以得到城镇人口,然后再根据城镇劳动年龄占城镇人口的比重以及城镇劳动力参与率即可以计算出城镇劳动力供给数量。计算表明,到2020年我国城镇劳动力总供给为4.86亿,2030年为5.79亿。按照测算的城镇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就业弹性系数可以计算出城镇就业的需求数量。计算表明,到2020年我国城镇劳动力总需求为4.62亿,2030年为5.57亿。城镇劳动力供求情况还可以反映在城镇失业率上(这里的城镇失业率也可视为城镇调查失业率)。计算表明(见表2-9),2020年我国城镇失业率为4.90%,2030年在3.87%左右。但即使是4.5%的城镇失业率,每年城镇失业人员也将超过2000万人,城镇劳动力市场压力依旧很严峻,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仍是城镇就业问题。
表2-9 2010-2030年我国城镇就业供需情况及失业率单位:亿人
(二)劳动力参与率相对偏高
虽然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也处于下降趋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在世界上属于高水平之列。2009年世界平均劳动力参与率为64.8%,高收入国家劳动力参与率为61.1%,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劳动力参与率分别为64.3%和65.7%,我国劳动力参与率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超过5个百分点,高出高收入国家10个百分点左右(见表2-10)。我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同样也居较高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约低于总体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左右,而我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必然增加就业人口的供给量,而女性劳动者劳动力参与率的过高会产生挤出效应,也势必会增加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总量。
表2-10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劳动力参与率和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单位:%
续表2-1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三)劳动力素质总体仍较低
目前我国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继续提高,但劳动力总体素质仍然较低。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比较高。2000年OECD国家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人口所占的平均比例为69%,但2010年我国就业人口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重仍高达76.0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就业人口学历水平仍然较低(见表2-11)。2010年我国受过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所占比重较低,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口仅占10.06%,而2007年发达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均超过20%。可见我国劳动者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
表2-1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劳动者素质比较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