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漂移:世界制造业和中心市场的地理大迁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6 英国与世界市场

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霸主是因为它通过工业化和殖民化将生产成本内化。英国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重组(Arrighi,1994)。19世纪中叶,英国是世界工厂,英国生产世界2/3的煤炭、1/2的铁、5/7的钢、1/2的批量生产的棉布。英国制造业的产量占世界1/3弱。此前,由于英国对工业化的垄断地位,英国是在一个(制造业的)“国际真空”中发展,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在一个世纪中,英国出口的发展速度总是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18世纪末英国出口占国民收入的13%,187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Hobsbawm,1999,p.112,p.114)。同期,在生产投入方面,英国工业的原材料过分依赖进口,不注意开发国内市场。18世纪英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如表2.5所示。

表2.5 英国的对外贸易

资料来源:根据Hobsbawm(1999,p.117)制表。

英国与世界的贸易形成了一个国际分工体系: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用其特有的原材料交换英国的工业品。美国南部用棉花、澳大利亚用羊毛、智利用硝酸盐和铜、秘鲁用鸟粪、葡萄牙用酒和英国交换工业品,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帝国,伦敦成为世界的“红太阳”。在欧洲各国,第一座工厂往往是英国人建造的,第一台机器往往是模仿英国的,足球、乒乓球和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来自英国。英国与落后国家的关系是互补关系,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是竞争关系。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一旦起步,就采取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19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中只有英国的利益依赖自由贸易,德国、美国和法国都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英国与世界各国的“蜜月”是短暂的,仅仅从1846年通过《谷物法》持续到1873年大萧条的开始。大萧条助长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商品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的阻力不同,商品的自由流动在19世纪80年代就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劳动力的自由迁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受到阻碍。

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英国外贸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英国的出口在19世纪中叶以纺织品为主,1867—1869年纺织品占英国出口的72%。这种出口结构逐渐转变为以资本品和原料为主的结构,钢铁、煤炭、船舶和机器成为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纺织品占出口的比重下降到51%。英国的出口由于进入发达国家比较困难,逐渐地转向落后国家。拉丁美洲在19世纪上半叶拯救了英国的纺织业,1840年左右成为英国纺织品出口最大的市场,印度在1870年左右成为英国最大的海外市场。

英国的进口,开始以纺织业的原材料为主,这些原材料到19世纪80年代初为止占进口的60%—70%。这一进口结构由于国内市场的扩大也发生了变化,食品进口19世纪60年代以后从25%以下增加到45%,原材料的比重下降到40%(Hobsbawm,1999,p.121,pp.124—125)。这样,外贸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的作用就减弱了,英国的企业从为海外市场而生产逐渐转变为为国内市场而生产。

英国的经济政策渗透了自由竞争的精神。尽管政府为保护本国商人的利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但英国主要是采取亚当·斯密(AdamSmith)的自由竞争经济政策。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主要经济学家强调公平竞争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政府应尽可能不干预经济,在贸易、投资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英国19世纪的自由竞争,成为经济学界长期向往的理想状态,尽管现在全球经济的现实早已远远偏离了这一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