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翻译究竟该怎么学
我一般都是在书稿快写完一半的时候就写好序言了,而这篇序言是在书稿完成之后才开始写的,我一直在思考这篇序言该怎么写,因为这本书的意义不同。多年来一直从事考研英语翻译的培训工作,也有写一本关于考研英语翻译解析的书的心愿,但是不敢下手,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第一,考研英语的翻译不是专业的翻译考试,在考研英语中所占比重极小,但是难度极大。英语(一)占10分,英语(二)占15分,在每年的各项得分中排倒数第一,且考生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导致从事这门课的培训者变成了“绿叶”。当然,这是和阅读及写作培训者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翻译考试包括英汉互译两个部分,并且不少翻译考试允许考生带字典,所以翻译考试是对语言本身的考察,但是考研英语翻译作为“绿叶”,起到的作用只是对单词和某些句型的理解及运用,所以这样对考生本身的要求就提高很多。作为培训者,把课程讲好,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再想写好一本书就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第二,国内培训界在考研英语翻译方面已经有了几本权威的参考书,我作为培训圈子的一个后辈,不敢贸然挑战权威的著作,一直都在默默地学习。在近几年的讲课中,我不断调整讲课体系,做成不同版本,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此期间,亦有学生向我提出出版参考译文的要求。但是,参考译文毕竟是参考用的,我一直心存谨慎。
第三,从2008年起我陆续出版了“十二天突破系列丛书”,原想这本考研英语翻译应该排在较早的位置,但是由于对这种考试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或者说对此类文章翻译研究得还不够,所以一直耽误到现在。这也是我的疏忽之一。从2010年起,我就开始写这本书,其他的书都出版了,只有这本一直停滞不前。到2014年,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完成,并且在以后每年的考试前进行再版,供广大考生学习。
其实,一本真题解析的书,确实很难写,因为前面已经有不少人做出了贡献,而且参考译文较为固定,在阐述方法和技巧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个译者,沉溺于单词的分析总是让自己的精神得不到宽慰。这当然是我需要承认的一个错误,我长期以来都是方法论的提倡者,忽略了单词本身的重要性。就像在《英汉翻译教程新说》一书中只提到了方法,却没有提到单词的使用。因为那本书主要是给英语专业学生或想参加专业翻译考试的考生使用的,而《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则是一本纯粹的方法论集,虽然得到不少人的好评,但是我一直诚惶诚恐,因为我知道,方法和技巧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实践的配合就只能放在书中。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翻译不论是从词汇上,还是从方法和技巧上都是重大的挑战。终于在这几年的培训中,我也将单词的讲授纳入考研英语翻译的体系中,受到了广大考生的青睐。我也渐渐找到了一条如何教和如何学的小路,这条路体现在了我的这本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考研英语翻译仍然是翻译考试,所以对句型的解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若只知道主语、谓语、宾语及状语等这种术语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永远不要忘记英译汉应该是“断句——翻译——重读”的步骤,所以我在每句上都给出了断句的符号。断句也是英译汉永恒不变的主题,学会断句,忘记术语,是学习翻译的一个基本理念。
第二,词汇是构成句子的主要成分。很多考生反映不认识单词是个大问题,当然这需要集中时间背诵单词,多做阅读,但是在考研英语翻译中,很多常考单词亦是考研的核心词汇。我在讲解每个句子的过程中都给出了每个句子的核心含义以及用法和例句。特别要提示的是,这些例句都来自于《柯林斯英语双解学习字典》和《现代英汉词典》,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普及性,所以对于记忆单词非常有益。而且,每句的核心词我都从字典中选出了两到三种最高频的用法,这样在考研阅读中出现时也能让广大考生理解。
第三,方法和技巧一直是我在翻译中所提倡的,这本书也不例外。我不再纠结于句子的成分,即使明白成分,该不会翻译还是不会翻译。与其这样,还不如忘记成分,找到考点,直接翻译。所以,我在每句的“句法”中都会给出相对应的解释,能直接翻译的就不解释了;有考点的我做了重要的说明,比如说定语从句、被动语态、代词的译法和抽象名词的译法等。
下面以2014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第46题为例来说明考研英语翻译学习的方法,即本书的使用说明:
It is also the reason why /when we try to describe music with words, /all we can do is articulate our reactions to it, /and not grasp music itself.
(任何一个句子首先是断句,在看译文之前,先断句,弄懂断句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力图用语言来描绘音乐时,我们能做的一切就是清楚地说出对音乐的感受,而不能领悟音乐的精髓。
(反复阅读译文,无解释的地方需要直接翻译,有解释的地方即是考点。)
本句要点
(每句都配有词法和句法两个大知识点,从而实现了词句的分离。)
词法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考研核心词汇和高频词汇,需要考生熟练记忆,而且要会使用。)
1. articulate,形容词或动词,表示“善于表达的”和“口齿清楚的”或是“清楚地表达(思想和感情等)”,本句选用动词的含义较为准确。(一般提供两种词性和两种意思。)
[字典解释](选用《柯林斯英语双解学习字典》和《现代英汉词典》中的例句,权威有效。)
“善于表达的”和“口齿清楚的”:If you describe someone as articulate, you mean that they are able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 easily and well.
“清楚地表达(思想和感情等)”:When you articulate your ideas or feelings, you express them clearly in words.
2. reaction,名词,表示“反应”和“反响”或是“反对”和“抵抗”,本句选用前者的意思较为准确。(只有一种词性时,一般提供两种高频用法,有助于考生记忆。)
[字典解释]
“反应”和“反响”:Your reaction to something that has happened or something that you have experienced is what you feel, say, or do because of it.
“反对”和“抵抗”:A reaction against something is a way of behaving or doing something that is deliberately different from what has been done before.
3. grasp,动词,表示“抓紧”和“抓牢”或是“理解”和“领悟”,本句选用后者的意思较为准确。
[字典解释]
“抓紧”和“抓牢”:If you grasp something, you take it in your hand and hold it very firmly.
“理解”和“领悟”:If you grasp something that is complicated or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you understand it.
句法
(句法中提到的翻译方法与技巧都是考试时的采分点,所谓“采点给分”。)
1. It is also the reason why是固定词组,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或是“这就是……的原因”。(这是考查固定词组的译法)
2. we can do是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由于that在从句中做宾语,所以可以省略;从句较短,翻译时可以用前置译法。(这是考查定语从句的译法。)
3. all we can do is articulate our reactions to it中有we和our两个第一人称代词,翻译时只需要翻译一次即可;it是代词,需要指明要点,在这里指的是上文中的“音乐”。(这是考查代词的译法。)
以上括号中楷体字部分是对每一部分要点的说明。在本书的学习过程中,做真题时要先断句,然后看词汇,背诵和熟记词汇,再看句法知识点,这是最关键的部分,最后看译文,一字一句反复地看,从中获得每个词法和句法的知识点。
第四,本书包括了考研英语翻译(2008—2017)的所有文章[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并按照分析文章的要求逐句进行分析,排版时按照倒叙的方式呈现。虽然考试时只需要翻译其中的五句,但是没有上下文的五句,考生永远也参不透翻译中所谓上下文联系的重要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考生对整篇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对词的用法体会更深,对句的结构理解更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翻译这一版块取得高分,而且为阅读理解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写了好些年的书会引起我很多的思考,本书作为“十二天突破系列丛书”的第四本,我也很欣慰,毕竟这些书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好,自己心中窃喜;不好,也得容得别人批评。
在此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感谢吴心月女士在本书写作、校对及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极大帮助和中肯的意见。
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出版本书过程中给予的极大帮助。
感谢广大读者这些年来对“十二天突破系列丛书”的支持。
特别感谢自己的妈妈,希望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最后感谢这些年陪伴在我身边的朋友、亲人和学生,感谢大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作为一名英语培训工作者,写一本关于考试辅导的书也很激动和感慨,特别是当本书出版在即,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从本书中获得需要的知识,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再好的书也会有疏漏偏颇之处,望广大读者能在百忙之中给予指正,不胜感激。
我的联系方式是:
E-mail: wufeng@bfsu.edu.cn
Weibo(Sina): Brotherfive
武 峰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