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事略·北京纪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農務

農 業

“喝!今天是那裏颳來的風,您會想到兄弟這裏來了。”“咳,您别提了。我是成天際[1]没有一點閒工夫,忙得我要死,心想找您説一會話兒,趕到回家來,累得我就不愛動了。”“本來麽,生來一個人,必得有一定的事業,若是終日游手好閒好吃懶做的,還能生存在世界上麽?”“這話是一定的嘍。所以我們中國説,士農工商都得有一個准趨向纔成。可是無論做甚麽事,都離不開一個‘勤’字。”“那是自然了。就以種莊稼説罷,耕種鋤刨都得用人工。人工不到還能得着好莊稼麽?”“俗説‘人勤地不懶’,可是農業的意思不只就是種莊稼的,也分耕作農、園圃農好些種哪。”“甚麽呌耕作農哪?”“就是種莊稼地的。種地也分水田、旱地。耕種的法子也都不一樣哪。”“我想北省自然是旱地多了。”“旱地種的莊稼,有大麥、小麥、高梁、黍子,好些樣兒哪。”“大麥在北省是很有名的出産,在甚麽時候耕種哪?”“分春秋兩季。在各省的地勢氣候都不一樣,耕種的時候也得按着各地方的節氣,所以早晚就都不同了。在中原的地方多在秋天播種。”“北幾省呢?”“北省春秋兩季都有。”“有一定的節氣麽?”“秋季在白露、秋分的中間播種。”“春季哪?”“那就在初春了。”“秋天種上麥子,到冬天凍不死麽?”“在秋天種上,等長出一點兒來,天要冷的時候用碌軸[2]把地軋一遍,爲是把土脈[3]壓實了,麥子根兒就凍不回去了。再説用的肥料也是有熱的東西。”“甚麽是肥料呢?”“就是大糞。在没撒種的時候先要把糞合在土裏。”“那是爲甚麽呀?”“因爲各地的土脈那能都是肥美的?所以土脈不肥的地總得上肥料,如人糞、鳥糞、乾魚、石膏、石油、草木灰、骨灰等等,有好些種呢。用這些東西爲是荘稼長的足壯。在北省還有一句俗語説‘無灰不種麥’,可見種麥子更離不開灰了,所以秋季的麥子能過冬了。”“在多偺收割呢?”“在四月間收割,所以説四月是麥秋,在九十月説大秋。”“甚麽叫‘大秋’呢?”“因爲到九十月,無論甚麽莊稼都熟了,所以説是大秋。”“在南省也這樣麽?”“南省種稻田的多,可是也有種雜糧的。在廣東那個地方氣候就顯熱了,種麥子在立冬、小雪的時候撒種,在清明前後就能收割,比北省就都早了。”“南省的稻米,北省的大麥,這都算很著名的出産了。”“在各省出産的東西不能就有這兩樣。有森林、礦産的地方也很多哪。如貴州産的樟、桂、花梨、紫檀;雲南的杉、桐都很貴重的。就是奉天、熱河一帶的森林也是很多。不過從前培植保護不甚經意,所以荒棄的很可惜了。”“現在不是有農商部經理這些事麽?”“是啊。這就是近年提倡農林的機關。”“我還在西直門外看見有一個農事試驗塲,那裏是作甚麽的?”“那裏辦的很好。東邊是動物園,西邊是植物園,就是講求種植林園的法子。裏頭的果木很多,結的果子也很好。我看花草果木種植的都很講究,可就没看見有菜蔬。”“您要看種菜的,單有菜園子啊。”“那裏有菜園子呀?”“各城外都有,可就是没有南西門外頭菜蔬全。並且種菜園子没有旱澇,因爲都是天天用水澆的。”“種菜也跟種莊稼是的,分春秋兩季麽?”“那可不能。不過也得按着節氣,到甚麽時候應當種甚麽菜都有一定的,所以纔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種蕎麥’的古語。”“那麽在冬天我看見還有人吃王瓜[4]、莞豆[5],那是在甚麽時候種的呢?”“那呌‘洞子貨’。”“洞子是甚麽呀?”“就是單有一樣兒房子,裏頭有地炕,下頭燒柴火,呌屋裏的空氣跟春季一樣。在地下撒下菜種兒,長出來跟夏季的一樣,這個房子就呌洞子。”“做這事的也是菜園的人麽?”“不是。單有一路人呌花兒匠,因爲冬天養花兒也用這個法子。您没看見過在冬天還能開牡丹麽?這話又説回來了,這洞子貨雖跟農業不同,可是也得按着時候澆種。因爲説起‘耕種’二字,所以我就一塊兒説出來了。”“好極了,多偺得工夫,偺們到莊稼地看一看,那不是更長了知識了麽?”“那是自然。眼看到大秋了,可以看一看他們怎麽收割。”“好,好。到那時候您可别忘了。”“忘不了,忘不了。”

村 政

“兄台這些日少見得很哪,您作甚麽消遣來着?”“我是下鄉取租子去了,又赶上他們那裏謝秋,我在那裏聽了兩天戲纔回來的。”“是了,我跟您打聽,這鄉下唱戲也是因爲有人辦生日或是辦滿月纔唱哪麽?”“不是。您知道鄉下人是春天種地,到了夏天莊稼就長起來了。天天人在炎天烈日之下,該耕的耕,該鋤的鋤,俗説‘耕種鋤刨’,是很不容易的。若遇見雨水平和的年頭,到了秋天纔能打好糧食哪,竟靠人力也是不成。所以年成十分好,到了秋後他們要唱一台謝秋的戲,或是三天,或是五天,意思就是要謝謝上帝。”“請問您這戲價[6]歸誰給呀?”“戲價是從各村莊裏攢錢。”“這也是公益的事了。那麽比方某村莊出了賊匪或是有甚麽公共應辦的事,該當誰出頭呢?”“各村莊都有村正、村副。這村正、村副,素日必得是一個公平正直的人,大家公舉出來請他當村正、村副。遇有本村應當商辦的事情,是由發起人先見村正,然後再商量如何辦理。若是事情關係各村莊的,那就歸聯莊會辦理。”“請問您爲甚麽立聯莊會呢?”“立聯莊會的意思就是要結合各村莊成一個團體,遇事彼此帮助,互相保護,並且在夏天,他們臨時還設立一個青苗會。”“甚麽叫青苗會?”“青苗會是專辦偷盗莊稼的事。若是有人偷盗莊稼,叫本地主兒看見拿住他,就把他帶到會裏,由會首審問明白了。實在是他偷的,重者是打,輕者是罰。”“請問您這會所是設立在甚麽地方?”“會所是設立在廟裏頭。因爲各村莊差不多都有廟,並且廟裏頭都有一口大鐘,遇有要緊的事情他們就打鐘。凡是會裏的人聽見一打鐘,他們就赶緊的到會所去,由會首報告大家現在有甚麽事,然後大家再商議辦法。”“我還請問您,要是有明伙路刼殺害人命的事情,也歸聯莊會辦理麽?”“不是。那是歸縣衙門辦理。凡是關乎法律的事情,聯莊會不能辦理。因爲那是屬於司法的範圍,聯莊會没有那們大的權力。聯莊會所辦的是村政,是私立的一種團體,不能干涉國政。”“兄台所説的話,我都聽明白了。兄弟久居北京,在鄉下又没有親友,對於鄉下的事情是一概不知。今天兄台這麽一説,敢情鄉下還有這麽些個事哪。真應了俗語説:‘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没學到’,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等您再下鄉取租子的時候,我一定要同您去看一看他們鄉下的景况,又可以增長一點兒見識。”“可以。到那時候我一定請您同我去。今天我還同朋友在前門外有飯局,差不多也快到我們定的那個時候了。我要告假,請您恕我。”“豈敢豈敢,改日再談,叫他們給您叫一輛車罷。”“不用不用,我的車在門口等着哪。”“好好,再見再見。”

村 店

自從有了輪船火車,交通上誠然便利多了。比起從前走路的情形,真是苦樂不同。火車一天走的路程,若是起旱就得走半個多月。再要説沿路的起居、飲食,那一樣也不能舒服。雖説按站都有客店,可是還有大小之分。趕上城鎮的地方,房子自然寬綽一點兒,也還乾淨。有帶賣飯的,若是嫌他做的不好也可以在外頭叫飯吃。房價也不訛人,有按每間算的,有按一輛車多少錢論車底兒的,還有只住客人不賣飯的冷店。可見各處都是方便的,串店做買賣的一天不斷。可就得時時刻刻的小心着,因爲人煙稠密的地方好壞人都有,一疎神鋪蓋行李就許没了。再説自己帶的甚麽臉盆、碗包、匙箸、匣子、帽盒、吃食簍子、皮包等等就許丟兩樣兒,這個啞叭[7]虧就吃上了。因爲預先不交在店裏的櫃上他是不負責任的。再説無論冬夏,總是早早的動身纔好。打早尖[8]的時候也可以多歇一歇,打尖可不能准趕到鎮店上。若遇見鄉村裏,您想吃魚肉是没有賣的,現成的也就是豆腐、雞子、鹹菜。有的地方連香油、白麪都吃不着。既走路就説不得受苦了,只好隨鄉入鄉,碰見甚麽吃甚麽。遇見天長或是站頭大[9],沿路上也得吃一點兒點心。要緊的就是記住了那裏是住站,那裏是尖站[10]。因爲沿路的住站、尖站都是一定的。一回走錯過去,天天不方便,千萬不要破站走。若遇見陰天下雨,寗可躭悮半站都可以。這説的還是攜眷走,要單行人兒更爲難了。不帶行李,店裏就不留,恐怕來厯不明。就是勉强留下,雖説大地方有賃鋪蓋的,也是髒的蓋不得,别説還没有賃處。要是坐輪船、坐火車,有多麽省心哪,連行李都可以不用自己照應。到了客棧就跟到了家一樣,夥計伺候的也週到,要比起鄉下的山村小店來,那真是差的天上地下了。就説京城以外掛笊篱[11]的小店、火房子,都有比鄉下的住店還乾净的。所以從前説:“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真是不錯的。

趕 集

“好啊您,多偺進城來的?”“昨天晚上來的。”“住在那兒了?”“住在前門店裏了,今天特意來看看您。”“叫您惦記着。今年收成的怎麽樣啊?”“就算不錯罷。現在糧食都打在囤裏了,家裏没事,所以纔進城來逛一逛。”“看起來還是鄉下人兒有造化呀。”“您是没看見鄉下人種地的那分苦處哪。起早、睡晚,就是買一點兒東西都得走出幾十里地去。要比起城裏來到街上買甚麽有甚麽,那可差的遠了。”“那麽鄉下没有賣東西的麽?”“賣東西的倒是有,可得到鎮甸上纔有哪。那鋪子也不像城裏頭這麽多。平常的日子,賣東西的、買東西的也少。”“甚麽時候纔多哪?”“必得逢集的日子,各村的人都到那裏去趕集。”“那是作甚麽呀?”“在鄉下買賣糧食跟各樣零碎東西都得到集上去。”“天天有集麽?”“不是天天有集。有按着初一、十五的,有按二五八的,有按三六九的。”“集上都有賣甚麽的呢?”“不過都是鄉下用的東西,籮、簸箕、叉耙、掃帚甚麽的,還有斗行、驢馬販子等等的。”“甚麽叫‘斗行’啊?”“這您又不知道了。在各處集上買賣糧食,升斗的規矩都不一樣,恐怕買賣的人争多論少的搗麻煩,所以由該管的衙門裏訂出一定的升斗,派一個經紀給我們量糧食,可以免了争多論少的毛病。”“甚麽人都能做斗行的經紀麽?”“不能。他們這斗行總得領了牙貼[12]纔能充當哪。”“那就是了。在城裏頭可没有這麽麻煩。”“所以我説還是城裏方便。”“真是,城裏頭就没有趕集的這些事。”“您怎麽説没有哇?海岱門外頭不是有個花兒市集麽?”“花兒市是竟賣紙花兒跟絨線、山貨甚麽的。那也算集麽?”“怎麽不算哪?那裏能天天有人去做買賣麽?”“對了,那裏是逢四的日子纔有哪,一個月纔有三天集,我想少一點兒。”“這裏不是離城近麽,平常那天都能進城來買東西,不能照城外頭,三四十里地趕一趟集,要買甚麽還得凑齊了一塊兒買。”“若是他們買的東西很多,道兒又遠,怎麽往回拿哪?”“不要緊,有的人自己套車去往回拉,有的人自己往回挑。東西多,或是僱驢,或是僱車拉。”“聽您這麽説,集上也很熱閙了,我明兒也看看去。”“您只要不怕吃喝不好,到鄉下去可以住在我那裏,並且還可以看看各處的鄉景兒。”“好極了。等過兩天我一定要看看去。”“您説准了,我打發大車接您來好不好?”“這麽着罷,下月初一我一定到您府上去,您不必打發車來了。”“就那麽辦罷,我也回去了。”“咱們下月初一見。”

[1] 成天際:整天,一天到晚。

[2] 碌軸:碌碡,碾壓用的農具。

[3] 土脈:泛指土壤。

[4] 王瓜:黄瓜。

[5] 莞豆:豌豆。

[6] 戲價:每場戲或每個演員應得的錢。

[7] 啞叭:啞巴。

[8] 打早尖:在旅途中簡短地吃早餐。

[9] 站頭大:出發地和目的地之間距離遠。

[10] 尖站:舊時稱旅途中可以暫時休息或進食的場所。

[11] 笊篱:用竹篾、柳條等編成的用具,中間有孔,可滲水,常用來撈東西。

[12] 牙貼:舊時牙行(爲人提供交易場所的中介機構)營業前領取的營業執照或憑證,憑此每年向官府繳納牙貼税,屬於營業税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