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事略·北京纪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地理

京城區分(附新開門)

“請問您這京師警察廳應當管的都是甚麽事哪?”“警察廳管的就是全北京地面上的事。”“這警察廳在甚麽地方哪?”“在前門内,户部街路東。”“若是北城有甚麽事,到警察廳去報告可太遠了。”“不必要到警察廳去,各區有各區的警察署。”“各區是怎麽樣的分法?”“北京地方分内城、外城,在内外城裏共分二十區。内城是八區,東城分四區,爲左一、左二、左三、左四;西城分四區,就是右一、右二、右三、右四。”“那十二區,都在那裏呢?”“在外城一共分十區,跟内城一樣,也是東爲左、西爲右。内城一邊是四區,可是外城一邊是五區。内城,是左一、左二、右一、右二;外城,也是左一、左二、右一、右二。”“那怎麽能知道,是城裏城外呢?”“城裏説内左、内右;城外説外左、外右。”“是了,您説的這纔有十八區呀,那兩區在那裏呢?”“那兩區在皇城裏頭。東邊爲中一,西邊爲中二。”“各區的面積也不小了。若是巡警由警察署到各處去站崗,可真不近。”“不是都從各區署出來,到各處去跕[1]崗。也有從分駐所或派出所出來的。”“分駐所、派出所又是甚麽呢?”“分駐所每區有一兩處,都是巡警住在的地方。派出所是在各段上照料地面兒的。您没看見過派出所的那小木房子麽?”“我知道了,在大街上馬路旁邊,有很小的木頭房子,裏頭都站着一箇巡警。”“錯了,您説的那是守望所的避風閣。派出所比那箇房子大,裏頭常有四五箇巡警。若是本段上有事,他總得報告區署。”“從前没有警察的時候,地面上的事歸誰管呢?”“東城歸大興縣,西城歸宛平縣。”“現在大宛兩縣没有事了麽?”“雖然内外城歸警察廳,凡是城門以外的四鄉還是歸大宛兩縣。”“請問您,北京一共有幾箇門?”“外城有七箇門,内城有九箇門。北京人常説‘裏九外七皇城四’,就是指着城門説的。”“皇城不止四箇門罷?我常看見有好些門哪。”“您説的那都是新開的門。”“是了,我還要跟您打聽,甚麽地方是新開的門哪?”“在皇城的南面東邊,南池子口兒有一箇,北御河橋西有一箇。”“南面西邊呢?”“西邊在南府口兒跟灰廠兒有兩箇。”“西面有幾箇哪?”“西面没有。”“北面呢?”“北面後門西,廠橋對過有一箇,後門東没有。”“東面呢?”“東面可多了。”“有幾箇?”“一共有四箇。”“都在甚麽地方呢?”“北頭寬街有一箇;再往南翠花胡同口有兩箇;東安門的南邊,大甜水井兒口兒上有一箇。”“爲甚麽開這麽些門呢?”“因爲是交通便利。以後還不知道開多少門哪。”“既是圖便利,還不如把皇城完全拆了,倒是痛快事。”“現在的皇城本來是無用,或者將來都拆了也是説不定的。”

北京街道新舊之比較(附紫禁城)

“周先生您好,我們分手好像有八九年光景了罷。”“是呀,我出外已經就七年多了。”“您看現在的北京比從前怎麽樣?”“比從前强多了。我記得從前大街中間的道比兩旁的道兒高。中間的那個道兒呌甚麽路來着?”“叫甬路[2]。”“對了,那甬路不是磚砌的,也不是石頭墁的,還是真磁實[3],車馬往來都走甬路,人人隨便蹧蹋[4],也没人拾掇。好天氣那土飛起多高來,趕上颳風,對面就看不見人;若遇下雨下雪時候,是泥濘難行。我還記得北京的那句俗語哪,甚麽‘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對了,您還記得兩旁的便道上做小買賣兒的任意支搭棚帳,還是隨便佔地方。您到大街上一看,這兒也[5]喝,那兒也喊,是真熱閙。可是細細的一查,是非常的雜亂,毫没有一點的秩序,並且也很髒。那個時候也没有人管理街道,各街巷雖有看街的,也不過是有名無實。”“那麽後來在甚麽時候纔改了馬路了?”“在光緒卅幾年以後[6]就有人提倡修馬路。於是就把甬路拆平,再用碎石頭墊好,用鐵軌車軋平了在馬路兩旁有兩道明溝,爲的是下雨洩水,又種上好些槐樹柳樹,天天有清道夫把馬路跟便道打掃的乾乾淨淨,還要隨時的潑水。”“在馬路旁邊有一個木牌子,上頭寫着中國字,那是爲甚麽呢?”“那木牌上寫的是馬路的規則,大意是不許往來行人以及各住户鋪户任意蹧蹋,重載大車不准走馬路。”“是了,我還看見内城的各城門,好像也改樣兒了似的。”“是,您知道内城有幾個城門?”“有九個,不是都説九城麽?”“是呀,從前每一門都是兩個門洞兒,前門可是四個門洞兒。現在别的城門,只有一個門洞兒,前門又新開了四個門洞兒。”“爲甚麽把外頭的門拆了呢?”“自從民國建立以後,大總統爲交通便利起見,又因修環城鐵路,所以纔把各門都改了,並且把皇城牆開了好些個豁子[7],就是紫禁城没改。”“可是的,這紫禁城有幾個門哪?”“有四個:南面是天安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北有神武門。”“是了,我還要看看紫禁城呢。”“好,那一天我可以同您去。”

交民巷

“你從那兒來?”“我從前門來。”“您看現在前門外頭比早年[8]熱閙多了罷?”“可不是麽,這兩天我還没得功夫[9]去逛哪。今天一早晨我就進城來了,到交民巷找一位朋友。”“見着了麽?”“找了半天也没找着。”“您没到他家去過麽?”“我在前些年去過一趟,現在我纔到了北京四五天。我看交民巷都大改樣兒了。要不是坐洋車,我還不認識哪。”“現在北京的洋車倒是很方便。有不認識的道兒,花幾箇銅子兒,他就把您拉到了。”“是不錯的,所以我一出門兒就僱車,叫他拉到交民巷。到了那裏一看,都是外國人,簡直的連一箇中國人在那裏住家[10]的都没有。要打聽打聽都没法兒。我正要問您,這交民巷怎麽那們[11]些外國人哪?”“因爲現在算是使館界了。”“那一條街很長哪,從棋盤街通到那兒呀,往東直通到哈德門大街都是使館界。在當中有一條街,通王府井大街的那是台基廠。”“也在使館界以内麽?”“不錯。”“這地方可真不小。怨不得所有裏頭的住户鋪户都是外國人了。前些年我記得不過有四五家外國人,只有門口兒有大鐵練子的法國使館,還有西口裏頭的美國兵營、御河橋那裏的英國府這幾家兒,其餘的都是中國人。我還記得我那位朋友,他就住在中間路北。現在我看都改了洋樓了,連一點兒基址[12]都没有了。”“您這一説,總在二十年前了。”“不錯,我總有三十年没到北京來了。這使館界是甚麽年立的呢?”“在一千九百年立的條約,纔把交民巷改成使館界,所以那裏的外國人就多了。”“那麽那箇地方是歸那一國治理呢?”“他們是各國輪流着值年。”“我看見那裏也有警察呀。”“警察也是外國人辦的,所有往來的行人,都得遵守使館員警的指揮。如要發生特别的事情,當時就能斷絶交通,一切的章程,也很慎重哪。”“這麽説,那裏住的外國人,都是重要的人物了。”“不錯的。從西口到御河橋那一帶都是各國的使館、銀行、洋行、飯店、醫院跟各國兵營。”“從中間往南通到水關,那裏還有一箇很大的飯店,那飯店是甚麽字號哪?”“那是六國飯店。河西還有繙譯館。從御河橋往北有日本兵營、英國使館。往東有匯理銀行、祁羅福洋行、荷蘭使館。”“這們説起來,一家中國人也没有了。”“對了。可是現在還有一家中國的錢鋪。我想您的那位朋友一定早就搬家了。”“不能啊,前年他給我寫信還説是在交民巷住哪。”“那也許是西交民巷罷。”“西交民巷在那兒哪?”“就是前門裏頭,西邊對着東交民巷的,就是西交民巷。”“好,謝謝您,明天我再到那裏找一找罷。”

清華園

“京西有名的地方很多,可是現在的情形跟從前就差多了。就以清華園説罷,現在只能説是清華學校的清華園了。”“怎麽那不是清皇室的清華園麽?”“那不過就指現在清華園的一部分説就是了。”“我聽説這個地方還不是清朝的呢。”“不錯。在書上説是明朝武清侯李偉的别墅。這年深代遠的事,更題不到[13]了。”“這些費考據的事我們先不用説了。請問您,現在的清華學校是甚麽人立的呢?”“您要知道,成立這學校最有力量的人就是美國外交總長海約翰先生,跟中國駐美的公使梁敦彦。”“清華學校不是中國人立的麽?爲甚麽要借重外人呢?”“因爲那學校的經費就是美國退還庚子的賠款。當時全賴海梁二人竭力維持,經美政府允,於一千九百零九年正月起,將未交足一千零七十八萬餘元的賠款退還中國,作爲遊美留學的用費。當時將清華園做爲遊美肄業館。第二年又將近春園併入。後來在一千九百十四年的時候,美國又將雜項賠款一百十七萬餘元退還,故大加擴充。復將長春園圈入,纔建築的科學館、大會堂、圖書館、體育館各處的工程。所有從前清華園的遺址,已無從辨認了。”“我聽説,現在的工字廳還是工字殿改的哪。”“是啊,還有一進門的兩棵柏樹就是從前的大宫門。學務處就是二宫門。那塊清華園的匾額還是御筆呢。”“工字廳西邊寫着怡春院,現在是誰住着哪?”“那是庶務長的住宅。”“我看售品所[14]跟荷花池一帶的地方也不小哪。”“那就是從前的馬圈、車房、黄花院、佛樓各處的舊址。”“那麽圖書館、大禮堂這些地方,都是在清華園裏頭麽?”“不是。現在的清華園是佔着從前清華、近春、長春三個園子的地方,還有買的餘地,合計起來,這地基一共約有一千二百餘畝哪。”“從前這些地方都是平民所不能到的,到了現在一變而爲學校,真是滄海桑田了。改天還要跟您打聽打聽那清華學校的大概哪。”“可以可以。”

買賣街

“兄弟初到北京,各處的道路也不熟。要想出去逛逛,又不知甚麽地方熱閙。今天跟您領教領教,北京買賣最多、最熱閙的地方都在甚麽地方哪?”“在從前是東四牌樓、西單牌樓、後門外大街。這都是出名的熱閙街道。俗語説:‘東四、西單、鼓樓前。’現在可不然了。因爲時勢變遷,熱閙的地方反倒不熱閙了。可是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照舊還是熱閙。但是所賣的東西都是臨時應用的。”“那們别處就没有熱閙買賣街麽?”“還有很多很多的哪。就以前門外天橋跟香廠説罷。從前是一片空地,連一棵樹都没有。現在可熱閙多了,茶樓、飯館、戲園子,無一不有。現在又蓋了好些箇公共娱樂場。平常的時候,無論甚麽人都可以隨便去逛。”“那們要買東西呢?”“您要買甚麽東西就必得到甚麽地方去。比方買書籍、古玩、字畫、南紙[15]等等的,必得到琉璃廠。”“我要買綢緞呢?”“就得到大栅欄、觀音寺這些地方去。要買金珠首飾等物,要到廊房頭二三條。買玉器到門框胡同,或是珠寶市。買銅鐵器到打磨廠。要買紙花兒得到花兒市。”“要買鮮花兒呢?”“買鮮花兒得到南西門外頭。若是遇見隆福寺、護國寺的廟市,也有賣的。”“要買外國的東西呢?”“在哈德門内大街跟前門大街、東西交民巷,都有洋行、洋貨店。”“從交民巷往北,有箇最大的商塲,那是甚麽地方呢?”“那是東安市塲,裏頭賣甚麽東西的都有。”“那麽賣魚、賣菜、賣豬羊肉的都在那兒呢?”“您要買這箇東西,可是必得到各地方的菜市、肉市。”“菜市、肉市都在那兒呢?”“東長安街有一處,東四牌樓有一處,前門西河沿也有一處。每天早晨,賣菜、賣肉的都聚到那裏去,倒是很熱閙的。”“那麽賣估衣[16]的在甚麽地方呢?”“您要買舊衣裳得到東四牌樓東邊、北邊,都有許多的估衣鋪。在西邊,每天下午還有很多的舊貨攤子。”“我聽説北京有兩箇頂熱閙的地方,一箇是新世界[17],一個是城南游園[18],您怎麽不告訴我呢?”“可不是麽,因爲我整天窮忙,不但這些熱閙地方没去過一趟,就連前門樓子都有二年没見着他了。”“改天我約您一塊兒逛逛這些地方好不好?”“好極了,一定奉陪。”

[1] 跕:站。

[2] 甬路:大街中間四五尺高、三四丈寬的路,其上走車走馬。

[3] 磁實:結實,牢固。

[4] 蹧蹋:糟蹋。

[5] :吆。

[6] 底本作“光緒廾幾年以後”。

[7] 豁子:豁口,缺口。

[8] 早年:多年以前。

[9] 得功夫:得工夫。有空,有時間。

[10] 住家:居住。

[11] 那們:那麽。

[12] 基址:遺址,遺迹。

[13] 題不到:提不到。

[14] 售品所:民國時,各地專營國貨的商業機構。

[15] 南紙:品質較好的紙張,特指文化用紙。

[16] 估衣:舊衣服。

[17] 新世界:位于前門外西珠市口大街的北京新世界第一游藝場,軍閥陳光遠投資,1918年農曆正月初一開幕。是一座五層高的船型大樓,娱樂爲主,商業爲輔,包括戲場、商場、茶樓、照相館,咖啡館、西餐館、屋頂花園等。

[18] 城南游園:位于永安路路南先農壇外壇墻北門内的城南游藝園,督軍李准投資,1919年農曆正月初一開幕。以四面鐘爲標志,設有坤劇場、文明戲場、魔術場、雜耍場、咖啡館及各種游藝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