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何艳阳 高日冉
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课程建设的大前提下,我们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自主完成课题探究,学会人与人的友好共处、人与社会的和平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些也是课程建设的宗旨。
俄国哲学家、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几个爱好天文的教师经过商量,开设了一门名为“仰望星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学生体验平时不易体验的天文观察项目。经过几次讨论,我们把本课程的目标定为:(1)通过观星活动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体验星空与宇宙的神秘;(2)通过体验完成课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能提出独立的观点并形成结论;(3)通过小组合作,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这样的课程目标下,我们进行了设计与实践。
一、前期准备
(一)团队建设
本课程采取初二年级学生自愿报名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方式,招收了37人,并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组建了5个研究小组。为了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家长资源,我们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以备我们进一步的教学设计。学生小组采用自荐和推荐的方式选出了学生团长、小组组长、随队小医生、安全员、小记者、财务员、技术支持、劳动委员等。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分工。因为是带领学生外出活动,家长们会关注更多,担心更多。在前期准备期间,为了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并随时向家长通报外出活动情况,我们建立了家长QQ群;为了方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通知,也建立了学生QQ群。在出发前,我们统计了所有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并为每一个学生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二)选题和开题阶段
在选题阶段,教师们先讨论出几个可行的、适合学生开展的探究课题作为样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出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要求各小组申报的课题以安全为前提,可行性要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指导教师,我们对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难会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把探究的方向和探究活动的设计交给学生把握。经过几次讨论会,各小组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探究星空变化的规律”“用中西方不同的命名方式观星”“能否直接用相机透过望远镜拍摄星体”“星空摄影”“初级观星指南”。
(三)选择实践活动地点,制订具体活动计划
经过上网查阅和专家推荐,我们选择了合适的观星地点。观星地点定在了郊区空阔的室外。作为教师,我们要提前去踩点,查看观星地点的住宿、周边环境、安全状况,并针对当地的特点适当加入观星以外的其他活动。观星点是北京郊区的石塘路水库附近,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熟悉周边环境时进行水资源保护,渗透环境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我们的课程建设中。可以说,对环境的爱护,也是我们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另外,离观星点不远处是密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在那里有学生平时看不见的高达56米的射电望远镜,我们打算用半天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并提前进行了预约。
(四)聘请专业的校外辅导员
在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中,我们发现光凭我们非专业的教师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所以我们也从校外聘请了天文方面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为学生做了“太阳与太阳系”和“天文望远镜”的报告。在报告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他们专注的神情着实让教师们感动。
二、户外观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熟悉周边环境
我们选择了晴朗的一天外出活动,一行人来到观星驻地。首先,我们带领学生外出考查,熟悉驻地周边环境。由于观星所在地是在北京密云水库旁,于是我们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了保护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并带领学生徒步穿越了密云石塘路的水源保护教育基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让学生把手中的废弃矿泉水瓶收集在一起带回而不是乱丢弃。学生在徒步穿越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二)观星活动实施
“这里收集所有对星光的迷恋,分享双眼和镜头里的感动!”夜晚来临,学生们开始激动起来,在开阔的场地铺上垫子,架起天文望远镜,支起单反相机。渐渐地,学生看到漫天的繁星。他们纷纷拿出观星软件寻找天空中的星星和星座。教师也用指星笔告诉大家某个星星的名字。大家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了平时看不见的土星环;用相机拍摄星轨……很多学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天空。有的学生在后来的总结中写道:“繁星从天空中绽放出来了,好美!美得让我流泪!”是啊,对于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很少能见到这样美丽的夜空了。
(三)观星夜晚的生日会
提前得知有一些孩子这几天过生日,于是我们决定集体为这些孩子过一个星空下的生日。晚上观星活动之前,大家挥舞着荧光棒,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在这期间,我们也进行了“光涂鸦”活动,用相机记录下了荧光棒写下的“love”。对于过生日的这些孩子,这是一生难忘的经历和体验,以后不论身在何处,他们都会记得这个在星空下的14岁生日,旷野中回荡着祝福的歌声。这些孩子非常感动,在之后的总结中他们纷纷表示了对生日的难忘以及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
(四)参观射电天文观测基地的射电望远镜
在观星后的第二天,我们带领大家参观了附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的射电望远镜。50米天线是为完成绕月探测工程任务和射电天文观测而新建的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线系统。在那里,学生看到了高达56米的射电望远镜,也看到了路两旁一排排壮观的较小些的射电望远镜。可以说,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射电望远镜。这次参观真是让大家大开了眼界。
三、课程实施的效果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的效果
这次活动圆满地结束了。我们回想起来收获颇多,感人之处颇多。看到学生外出活动中的高兴劲头以及认真研究的样子,我们真的很欣慰。汇报交流阶段,学生们表现出了非常高的专业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幽默和细致的讲解更是让教师们感动。汇报之后,各小组纷纷合影以庆祝他们合作成功。作为教师,我们组织完这个活动后,也觉得很激动,孩子们很棒,真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走出去参观和研究的机会。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各小组体验了完整的课题探究过程,很好地完成了课程目标。以研究“能否直接用相机透过望远镜拍摄星体”的小组为例,他们在前期提出问题后能够在物理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对远处物体调焦并拍摄成功;在实地观星时能对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继续进行研究的愿望:“我们的确在相机上看到了拍摄对象——土星,但由于相机本身在抖动,加上大气层导致的误差,最后没能拍出清晰的目标星体……通过这次实践,我们虽然没有清晰地拍摄到星体,但却掌握了严谨的做实验的方法,并获得了许多相关知识,也有所收获。此外,我们计划以后通过专用的连接线直接用接在望远镜镜头上的相机进行拍摄,争取拍摄出‘土星环’……”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已经有了将来的研究计划,对知识研究有了延伸。
(二)课程评价
1. 学生的自我评价
我们给每个学生印制了活动手册,并命名为“三维空间”。学生在活动手册中记录了自己在课题探究中的点点滴滴。同时,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也进行了自我评价,作为最终评价结果的参考,见表1。
表1 学生自我评价表
2. 小组成员间的互评
小组内部,学生之间,有生生之间相互的评价,以鼓励为主。表2是一个小组在做结题汇报时展示的小组内部所有成员的工作。可以看出,学生们能够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和所做的工作。
表2 组员及其组内主要工作
3. 全体成员评选各种奖项
课题汇报结束后,全体成员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奖。评定的奖项有最佳展示奖、最佳观察奖、最佳选题奖、特色创新奖、最佳体验奖、团队协作奖等。评定的结果是每个小组都获得了一到两个奖项。颁奖仪式上,各小组成员手捧奖状合影留念。这对他们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和回忆。
4. 制作展板
活动告一段落后,学生把外出的精彩以展板的形式展现给学校的全体师生。展板上有学生拍摄的星空、活动掠影、学生感悟等。展板一出,引起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很多教师和学生询问他们以后是否也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这也是对我们整个活动的一种很好的评价。
四、“仰望星空”实践活动课的思考和感悟
(一)在活动中体现了课程建设的育人价值
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责任心。学会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在集体外出活动中学会合作,在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还学生好奇、发现和探索的权利。可以说活动中学生的收获及感悟颇多。
1. 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研究。例如,“星空摄影”小组在拍摄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过了九点半后,所拍摄的星图的背景颜色有所变化,本应该是深蓝色的天空变为了红色。于是小组成员开始讨论,最后与教师交流,得出是“城市里灯光的污染所致”这个结论。
2. 学会协作
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经过协商,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分工明确,并互相配合,通过小组工作,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奉献,为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一个学生在总结中写道:“参加了这个实践活动后,真的让我在天文方面学到了很多,而且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有了许多的收获。”
3. 学会感恩
很多同学在QQ群和活动后的总结中都写道:感谢老师对这次活动的组织和付出,感谢领我们参观射电望远镜和进行解说的专家,感谢陪伴在身边的小伙伴们,感谢美丽的夜晚……回到学校后,这些孩子见到我们几个教师都非常亲切,经过这样的活动,也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
4.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外出活动期间,我们带领学生熟悉驻地周围环境,步行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育学生不乱丢垃圾,学生也体验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一定的意义。
5. 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许多天文学方面的知识,由此也对天文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不仅成了天文爱好者,而且成了摄影爱好者。有的学生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功课,将来从事天文研究。
(二)课程有延续,观星活动的圆满结束不是终止,而是新的开始
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我们这样的天文爱好者把天台、郊外当成我们的根据地,使抬头凝视成为我们的习惯。汇报中很多小组都表现出了对这次活动的高度兴趣,表示以后会继续研究下去。有的学生在活动后的很长时间里还一直在问什么时候还能再去一次实地研究。作为教师,针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及为这类活动能延续下去,在学生汇报之后的一个月,我们建立了一个社团——“星空社”,招收了一些新的成员,让老生带新生,开展一些天文方面的活动,让这样的课程通过社团的方式延续下去。
(三)家长对这样活动的认识
家长们全程关注着这次活动,家长QQ群里每天聊得热火朝天,更多的是对活动的祝福和对教师和学校的感激。以下是家长论坛中的部分家长留言:
“一群14岁的孩子,有男孩,有女孩,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有的滔滔不绝,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在和星星对话,有的和朋友倾诉……孩子们,祝福你们!抛开竞争,抛开压力,好好地看看星星吧!”
“美好的生日,激动的妈妈!无尽的感恩!今晚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友谊的力量……”
“郑重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孩子让转告他的一句话:非常感谢您组织的这次仰望星空活动,这是他参加过的最好的一次活动!”
可以说,家长们对我们的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这样的活动,家长知道感恩,学生也学会了感恩,作为教师,我们觉得再累也是幸福的。
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头顶上的灿烂星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做一个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的人!作为大都市里的学生和教师,看到了满天的繁星,有震撼、有感动、有思考。思考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做点什么。这也是我们课程建设的目标所在。
附:活动掠影(图1~图7)
图1 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
图2 听专家讲座
图3 与射电望远镜合影
图4 夜观星空
图5 走在山水间
图6 学校中厅的社团招新展
图7 学校中厅的活动展板
(本文发表在《北京教研》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