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智慧·魅力: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展示(2008-2018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物理与化学的对话
——从气体压强说起

何艳阳 郭菁

初三阶段,初中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已经学完,很多学生都提出了一些疑问,其中有一些知识内容属于物理和化学的交叉知识,甚至出现一些用语的矛盾。物理、化学教师也经常针对学生的疑问在一起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我们物理、化学两位教师决定做一次学科整合,进行一次“物理与化学的对话”,带领大家一起研究探讨相关问题。下面针对某一次课中的一个环节——“压强”做简单介绍。

课堂上,物理教师首先提出让学生用物理的方法设计喷泉实验,并分析喷泉形成的原理。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了两种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并指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展示喷泉实验。

方法一:如图1所示,用抽气筒抽出部分圆底烧瓶中的气体,这时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再捏住胶管插入烧杯中;如图2所示,松开手,红色液体就会沿着胶管涌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

方法二:如图3所示,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加热烧瓶,当烧瓶上方有足够多的热的水蒸气后,原来瓶内的空气被排出一部分,停止加热后,部分水蒸气液化,烧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再将烧瓶倒插入烧杯中,红色液体涌入烧瓶,从而形成美丽的喷泉。

图1

图2

图3

接下来,化学教师问学生能否用化学的方法,利用一些气体的性质来形成喷泉?学生经过讨论也得出两种方案。

方法一:利用某些气体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将气体溶于水从而减小烧瓶内压强,使其小于外界大气压。通过查找资料,学生选择了极易溶于水的氨气,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在烧瓶中收集满氨气,将胶头滴管中吸满水,组装好装置后,将水挤入烧瓶中,氨气溶于水中,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弹簧夹,烧杯内加有酚酞的水倒吸入烧瓶中,形成喷泉,同时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该现象还能说明氨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溶液显碱性。

方法二:用溶液将气体反应掉的方法也能实现喷泉实验,例如学生们设计了如图5的装置:烧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代替胶头滴管中的水来重复上述实验,也形成美丽的喷泉。

图4

图5

图6

接下来教师进行总结:以上无论是物理的方法还是化学的方法,归根结底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瓶内气压,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液体被压入烧瓶中,这就是形成喷泉的原因。

学生学习上述内容之后,能否将这个原理应用在解决其他有关压强的问题中去呢?于是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情景:如图6所示,如何用物理方法让瓶中的气球膨胀起来呢?学生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指出可以直接向连着气球的胶管a中打气,使得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强大于瓶内大气压而膨胀。还可以直接从连接瓶子的胶管b向外抽气,使得瓶内气压小于气球内的大气压从而让气球膨胀。

图7

接下来化学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通过化学方法让气球膨胀起来,并分析其中的原理,准确描述出来。学生经过讨论很轻松地提出了要想让气球膨胀起来,就是要让气球外面的压强小于内部的压强,而气球的内部是与大气相连通的,所以只要减小烧瓶内部压强就可以让气球膨胀起来。如图7所示,减小烧瓶内压强的方法和前面形成喷泉实验的方法是一致的。

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问题实质的认识能力,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能够从原理上分析,快速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化学中,物质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引起气体量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以引起压强的变化,压强变化的基本原理是在物理中学习过的。经过物理、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到侧重点不同,描述问题的切入点就不同。

研究了上述压强问题后,我们给学生留了新的问题,让学生组成物理、化学研究小组,提出其他有关物理化学交叉的相关知识,后面再分专题继续研究。

(本文发表在《北京教育》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