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博爱
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幼③吾幼④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注解
①老:赡养,敬爱。
②老:长辈,老人。
③幼:抚育,爱护。
④幼:子女。
《孟子集注》书影
听老师讲
敬爱之心
这句名言出自《孟子》,大意是:赡养敬爱自己的长辈,推广到赡养敬爱别人的长辈;抚育爱护自己的子女,推广到抚育爱护别人的子女。
这种仁慈博爱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儒家经典《礼记》中描绘的理想社会就是如此: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够终享天年,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得到供养。
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就是一位有着仁慈博爱之心的人,他不仅敬爱自己的母亲,而且善待普天之下的老人,在社会上树立起了仁慈博爱的风尚。
汉文帝是著名的“二十四孝子”之一,他侍奉母亲薄太后非常精心周到。有一次,薄太后生病了,一病就是三年,汉文帝尽心在床前照顾,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汤药煎好了,在给母亲喝之前,他都要自己先尝一尝,体味药的火候是不是适中,会不会太苦或者太烫,觉得合适了才给母亲服用。薄太后心里很感动,也很心疼自己的儿子,就说:“宫里这么多人,都可以照顾我,你不要这么辛苦操劳了。我的病又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以后叫宫女们服侍我就可以了。”汉文帝跪下来对母亲说:“如果孩儿不能在您有生之年,亲自替您做点事,那要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
更难能可贵的是,汉文帝也把天下的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来供养。他说:“年老的人,没有布帛就穿不暖,没有肉就吃不饱。如果不按时派人慰问年老的长者,又不送布帛酒肉给他们的话,怎么能帮助天下的儿孙赡养他们的老人呢?”紧接着,他下达了一条法令:年纪八十岁以上的,由政府每月送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年纪九十岁以上的,每人另加送帛二匹,絮三斤。所送的物品由县令亲自查看、发送。送给九十岁以上老人的物品,要由县里最高的几位长官亲自奉送;不满九十岁的老人的礼物,要由乡里的长官或县政府里的官员奉送。
汉文帝
汉文帝的仁爱精神感化了所有的官员、百姓,社会上传扬着仁慈博爱、敬老爱幼的风气。这种广博的爱心,就像春天的细雨,滋润万物,又好似冬日的阳光,洒落人间,温暖着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