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乱:1914—1945
资本主义跌倒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自由黄金年代的终结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资本主义来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那之前,尽管有贫民频繁的起义威胁(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等)和一系列的经济问题(1873—1896年的长期萧条),资本主义似乎一直在向上和向外发展。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彻底动摇了这种看法。当时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建立的商业网络越密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小,甚至小到几乎为零。但随着“一战”爆发,人们就不再相信这种观点了。
在某个层面上,“一战”爆发没什么令人惊讶的。全盛时期的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帝国主义推动,而不是市场力量。这意味着资本主义列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很可能升级为暴力冲突。一些论者走得更远,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到了没法持续向外扩张就无法维持下去的阶段,但外扩迟早要结束,结束之日便是资本主义灭亡之时。
资本主义有了对手: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以上观点的最佳阐述来自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他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俄国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冲击比“一战”还要大,因为它创造的经济系统,声称破坏了资本主义的所有基石。
俄国革命后的第一个十年,生产资料(机器、厂房、土地等)的私有制被废除。1928年,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大变革,富农(kulak)土地被没收,改为国营农场(sovkhoz),贫农则加入集体农庄(kolkhoz),其实也是国营农场,只是名字不同而已。1928年,市场终于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中央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这时苏联的经济体系已经不是资本主义了,它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也没有利润动机和市场。
雇佣劳动(wage labour)是资本主义的另一块基石。这方面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是的,理论上苏联的工人并不是雇佣劳动者,因为他们拥有所有的生产资料——通过公有制(ownership)或合作社(cooperatives)。但在实践上其实很难跟资本主义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区分开,因为他们根本没法左右他们的企业以及整个经济的运作,他们的日常工作依然受等级关系的制约。
苏联社会主义是一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实验。在那之前,没有一个经济体的运作是靠中央计划的。马克思对实施细节的描述其实是模糊的,苏联走上了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路,边走边摸索。甚至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卡尔·考茨基都不看好苏联的前景。根据马克思自己的预测,社会主义应该是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中出现。那些经济体离全面计划经济仅一步之遥,因为他们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由大企业或这些大企业组成的卡特尔计划的。当时苏联地区的经济非常落后——即使是它较发达的欧洲地区,资本主义也几乎没什么发展,根本就没有社会主义出现的条件。
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早期苏联的工业化非常成功,最形象的证明就是,“二战”期间苏联击退了纳粹对东方战线的进攻。据估计,1928—1938年,苏联的人均收入每年增长5%,这在当时是惊人的增长,因为当时世界典型的年收入增长率在1%—2%之间。15
这个增长也付出了代价——从政治运动到1932年大饥荒。[3]然而,当时外人没人知道这个饥荒,而且那时候资本主义自己都要撑不住了,1929年就进入大萧条了,这么一对比,很多人就更觉得苏联的经济表现了不起了。
资本主义的萧条期:1929年大萧条
对资本主义的信徒来说,大萧条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创伤比社会主义的兴起还要大,尤其是在美国。美国是大萧条的发源地(1929年的华尔街大崩盘是其开始),也是受大萧条冲击最大的地方。从1929年到1932年,美国的产出骤降30%,失业率增加了7倍,从3%一路升到24%。16一直要到1937年,美国的产出才恢复到大萧条之前(1929年)的水平。德国和法国也遭受了严重的萧条,产出分别下降16%和15%。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大萧条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个金融危机一开始虽然很大,但还是可控的,后来之所以演变成大萧条,是因为美国在1930年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1930 Smoot-Hawley Tariffs),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从而引发“贸易战”,并最终导致世界贸易大崩溃。然而,这个故事经不起推敲。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增加的关税并不是很多——美国工业平均关税从37%增加到48%,也没有导致大规模的关税战。除了几个像意大利和西班牙这样的经济弱国外,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后并没有增加多少。最重要的是,有研究表明,1929年后国际贸易崩溃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关税,而是国际需求的螺旋式下降,这是资本主义核心经济体的政府坚持平衡预算导致的。17
像1929年华尔街大崩盘或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样的大金融危机,每一次发生都会造成私人部门(private-sector)支出的下降。借出的钱没偿还,银行就会减少贷款。因此,企业或个人就借不到钱,借不到钱就会减少开支。这反过来又减少对其他企业和个人生产的商品和服务[4]的需求。需求出现螺旋式下降。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能够维持需求水平的经济参与者就只有政府了。政府的支出可以大于收入(入不敷出),也就是采取预算赤字。然而,在大萧条时期盛行的观念就是平衡预算,因此便阻止了预算赤字的使用。经济活动一减少,税收收入也跟着减少,唯一能够平衡预算的,就是削减开支,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来阻止需求的不断下降了。18更糟糕的是,金本位使得其央行没法增加货币供给,因为他们担心一增加,本国货币就会贬值。货币供给有限,无钱可贷,就又限制了私人部门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削弱需求。
启动改革:美国、瑞典走在前头
大萧条给资本主义留下了长久的伤疤。放任主义被大范围抛弃,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推动资本主义改革。
大萧条最严重且最持久的地方是美国,而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改革也在美国。在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的首个“新政”计划(First New Deal,1933—1934)期间,他先是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让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离,并建立银行存款保险体系,保护小储户在银行破产时的权益;同时通过《1933年联邦证券法》加强对股市的监管,扩大和加强农业信贷体系,提供农产品最低价格保障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第二个“新政”(Second New Deal, 1935—1938)时期的改革更多。其中,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Act)对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做了规定。同年出台的《瓦格纳法案》(Wagner Act),则强化了工会的权利和地位。
瑞典是另一个进行重大改革的国家。民众对自由经济政策怨声载道,失业率高达25%,社会民主党在1932年借势上台,开始征收所得税。这样一个被认为是所得税最后堡垒的国家,这么晚才开征所得税,这实在令人感到意外。英国早在1842年就开始征收了,即使是著名的反税国家——美国,也在1913年开始征收。税收被用来增进社会福利,比如推出失业保险(1934),提高养老金;或者被用来帮助小农,比如扩大农业信贷、最低价保障等。1938年,瑞典的总工会和总雇主协会达成《萨尔斯巴登协议》(Saltsjöbaden Agreement),实现了工业和平。
在资本主义改革上,其他国家虽然没有像美国和瑞典走得那么远,但美国和瑞典的改革,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资本主义增长放缓,社会主义超过资本主义
“二战”爆发,将1914年以来的动荡推向高潮。战争期间,数千万人(包括士兵和民众)丧生(甚至有统计说高达6000万)。19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的持续加速被逆转。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