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三崤与三壕

石崤(西崤)、千崤(东崤)和土崤三崤从西向东一字并排在崤山北道上,同时在崤山北道上从西向东又恰恰并排有石壕、乾壕和土壕三个居民点 95,唐时即有“三壕”之合称 96。石壕即杜甫作《石壕吏》诗处 97。乾壕见于后唐潞王清泰元年,为潞王东入洛阳所经之地 98。土壕则是金宣宗贞祐四年金将兵部尚书蒲察阿里不孙遇元兵全军不战而溃的地方 99。石壕、乾壕和土壕见于史籍都是在唐代以后,而崤、壕二字在汉语中古音中完全相同,千、乾二字读音也比较接近 100;三崤是崤山北道上的险段,而三壕也被行人称为“难处” 101,能否是石壕、乾壕、土壕这三个地名得自于各自依傍石崤、千崤和土崤,因音近或音同讹转而来的呢?

首先看一下石壕的所在。唐代杜甫经过时石壕还只是个小村,故《石壕吏》开篇即云“暮投石壕村”,到了宋金时代,石壕、乾壕和土壕就都已分别设镇了 102。石壕设镇,据《宋史·地理志》记载是在北宋“熙宁六年,省硖石县为石壕镇,入陕县” 103,这样看来,石壕的位置与硖石县治所有密切关系,或者更明确些说,石壕就是旧硖石县治所在。但是严耕望先生却认为“盖其时省硖石县,而于石壕置镇,并入陕县,……非谓硖石县即在石壕也。检《纪要》(今按指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六,永宁县目崤县条云:‘武德三年自石坞移治鸭桥,……十四年移治硖石坞,改曰硖石县,而旧崤县为石壕镇。’是也”。《读史方舆纪要》时代已晚,其叙硖石沿革既不足征信,叙事又不清楚。硖石是由北魏崤县发展而来的,唐宋诸地志中《太平寰宇记》卷六陕州硖石县下述其在唐宋时代的建置变化最详:

唐义宁元年再置崤县,理硖石坞,二年省。武德元年再立。三年移理鸭桥故镇。贞观八年移于安阳城。十四年移于硖石坞西,即今县是也。

王文楚先生分析这段文字认为:

(一)据《旧唐书·地理志》硖石县,武德三年“自石坞移治鸭桥”,所以怀疑《太平寰宇记》义宁元年崤县理“硖石坞”应是“石坞”之误。据民国《陕县志·古迹》载,石坞在“安阳城”稍东今石门。“安阳城”在今陕县东南雁翎关西二十里之南县村(按今南县村在雁翎关河南岸,雁翎关河即《水经·河水注》之安阳溪水,据《水经注》,安阳城当在安阳溪水北岸,今从改)。

(二)贞观十四年所移治硖石坞即今硖石镇。在此后未久,“即在此年七月移崤山道于南路时(今按事见《唐会要》卷八六《道路》),复徙硖石县于南县村”。理由是“因今硖石镇在陕县老城(唐陕州)东七十里,而《太平寰宇记》明确记载硖石县在陕州东南五十里,以方向道里考之,硖石县应在今南县村,可见《太平寰宇记》叙述硖石县址迁徙缺载贞观十四年七月复南移安阳城之事”。

王文楚先生这两点看法的中心意思是硖石县设在今硖石驿只有贞观十四年上半年内的一小段时间。硖石县究竟在今硖石驿设有多久?下面还是来重新审度一番《太平寰宇记》的记载。

《太平寰宇记》记载硖石县的最后一次治所移动是在唐贞观十四年,移于硖石坞 104,硖石县也是到这时才根据县治的名称由崤县更名的 105。按照乐史的说法,此后一直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作《太平寰宇记》时始终未曾移徙。王文楚先生以《太平寰宇记》硖石县与陕州之间的方向道里推论贞观十四年硖石县移至硖石后,旋即在当年复南迁今南县村亦即古安阳城,这是缺乏充分依据的。因为《太平寰宇记》记硖石县在陕州东南五十里,从“方向”上来说,今南县村和硖石驿都在陕州“东南”,只是硖石驿要偏东一些、南县村要偏南一些罢了。如果按照《元和郡县志》的记法,则硖石县“西至州五十里”,看起来还更接近于今硖石驿的方向(按照王文楚先生的看法,《元和郡县志》时代的硖石县与《太平寰宇记》时代也应是同在一地的)。至于“道里”问题,那是不能过分拘泥的。今硖石驿和南县村距古陕州的距离相差并不是十分悬远,而古代文献记载的“道里”则往往有很大出入。单单根据孤立的两个地点间的“道里”来确定古地位置是不够审慎的,最好是依据其周围几个地点的相关位置来作分析。

(一)砥柱山。《太平寰宇记》:“俗名三门,在县东北五十里黄河中。”今三门砥柱的位置是在硖石驿西北、南县村东北。

(二)硖石水。《太平寰宇记》:“在县东二十里,水出土岭,西经硖石山,因名。与橐水合流。”硖石水不详所指,但橐水即今陕县南青龙涧河,见于《水经·河水注》,其所有支流均在今硖石驿西,而有几条支流的源头是在南县村东。

(三)《左传》“二陵”。《太平寰宇记》:“在县东北四十六里。……文王避风雨古道犹存。”按此实指崤山北陵西崤山,亦即《水经注》石崤山,为今硖石驿所依傍而在南县村东北。

从以上三点来看,《太平寰宇记》硖石县治显然应在今南县村附近,而不可能是在硖石驿。但是另一方面《太平寰宇记》却又记载今南县村之安阳城“在县西四十里”,依此硖石县治又好像应该在今硖石驿了。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混乱呢?这只能是由于乐史没有理清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资料。因为《太平寰宇记》乃乐史“悉取自古山经地志,考证谬讹,纂成此书”,资料来源庞杂 106,不然是不应该出现硖石县治所在同一时间断限上东西飘忽不定的情形的。这样看来,硖石县治的变动情况,从《太平寰宇记》所记县下各地点的相关位置上也不能得到明确说明,仍需回过头来再仔细分析一下《太平寰宇记》对于县治更徙的直接记载。

首先是唐义宁元年崤县治硖石坞。王文楚先生据《旧唐书·地理志》,改《太平寰宇记》硖石坞为石坞是缺乏充分依据的;相反,《元和郡县志》和《新唐书·地理志》二书的记载均与《太平寰宇记》相同。几种书相互参校,恰可证明《旧唐书·地理志》有误。因此可知唐硖石县(初称崤县)曾在义宁元年和贞观十四年先后两次治硖石坞。硖石坞的具体地点,可以从《太平寰宇记》硖石县安阳城条下得到线索:

安阳城,……唐贞观八年以崤县在此城内置,十四年移治向南,改名硖石县。

这显然就是指贞观十四年硖石县自安阳城移治硖石坞事。由安阳城稍向东南六七里左右,即今石门(现修有石门水库),亦即民国《陕县志·古迹》所谓“石坞”。王文楚先生引民国《陕县志·古迹》谓唐初复置之崤县“即故安阳东,有石门,亦称石坞”,其说近是。贞观十四年崤县自安阳城南移,当即回归唐初故址。石坞当即唐宋之硖石坞。王文楚先生释《太平寰宇记》崤县贞观十四年“移治向南”,谓“南”为“北”字之误,实为先入为主之见,其实并没有什么依据。按照《太平寰宇记》等书的记载,从贞观十四年起,崤县应移治古安阳城南的硖石坞,即今石门。

在硖石县治的更徙过程中,从武德三年起到贞观八年曾有十四年左右时间治鸭桥。鸭桥首见于《水经·河水注》崤水下,见本文第二节所引,在石崤水与崤水上源合流前的崤水上,正当崤山北道,今陇海铁路硖石驿站西面由东向西接连有两座桥梁,东面一座跨古千崤水,西面一座跨古崤水,古鸭桥应当就在西面这座桥上下。《太平寰宇记》称鸭桥为“故镇”,看来也曾是一时重地。清人王昶疑此即前面本文第四节引《唐鸿庆寺碑》之北周“三崤镇将”治所 107。王文楚先生据民国《陕县志·古迹》下载“大通寺碑文”为说,以为鸭桥在乾壕镇,并置杜甫《石壕吏》诗之石壕村于今甘豪附近,与《水经注》鸭桥位置相左,当误。

至此,已经理清了《太平寰宇记》所载义宁元年以后崤县或硖石县的治所变更情况,义宁元年治今石门之古硖石坞,武德三年向东北移治今硖石驿西侧之古鸭桥,贞观八年复向西南移至今南县村之古安阳城,十四年又向东南移至今石门之古硖石坞。前后移动三个地点,其中只有鸭桥和崤山北道有关。

按照《太平寰宇记》的说法,从贞观十四年以后直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硖石县的治所就再也没有移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据《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三九载:

陕州硖石县,乾德五年移治石壕镇,仍割河南永宁县之胡郭管隶焉。

这里说乾德五年已有石壕镇,似与《宋史·地理志》云熙宁六年“省硖石县为石壕镇”一语相违,其实不然。熙宁六年只是省县留镇,并非始设之意。宋初已有石壕镇,尚可证之于《太平寰宇记》硖石县神雀台条:

神雀台在县北四十五里石壕镇东路北,唐天宝二年赤雀翔于台上,因名。

据郑刚中《西征道里记》,石壕在三崤谷道的西部近陕县一侧,约略即今硖石驿前后,而北宋乾德五年硖石县移治石壕镇,两相参证,可以肯定今硖石驿即宋石壕镇,因宋置硖石县故,后世仅以硖石名显。石壕镇和鸭桥相距极近,几乎就在一地,而石壕稍偏东、鸭桥偏西。

由于宋初硖石县治的这一重要变动为《太平寰宇记》所漏略,致使人们对有关问题产生了种种误解。现在可以明白,《太平寰宇记》硖石县下各地方位的记载,一部分是据新县治的石壕镇(今硖石驿)为坐标,另一部分是据旧县治以硖石坞(今石门)为坐标。因乾德五年至太平兴国年间只有十余年左右时间,县治新徙,乐史未能理清新、旧方位关系,遂致迷离莫辨。

弄清硖石县治所的变更情况,还可以纠正崤山南道上硖石驿的位置。硖石驿即硖石县驿,王文楚先生因推测贞观十四年以后硖石县曾移治安阳城直至北宋,所以把硖石驿也定在了安阳城,即今南县村。据上述,从唐贞观十四年至北宋乾德五年,硖石县一直设在硖石坞即今石门,所以硖石驿也应相应南移。

明确了石壕在今硖石驿,本节最初提出的问题,即石壕与石崤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了。今硖石驿为古石崤水下流所经,其西南紧依石崤山北段的嵚岑山(即今金银山)。山、水、地一体相依,石崤、石壕中古发音又完全相同,二者之间必定具有内在因果联系。宋人郑卬称“石崤即石壕矣” 108,实际上对此早有揭示。

乾壕在石壕东。今硖石驿东、观音堂西有地名“甘豪”,傍古千崤水、千崤山。千、乾、甘应为一音之转,豪、壕音同,在中古又都与崤音同。所以从大致方位、语音以及上述石崤与石壕的相互关系上,可以推定今甘壕即古乾壕,由千崤得名。清嘉庆《一统志》陕州关隘下载乾壕镇在州东九十里,石壕镇在州东南七十里。两地相去二十里,与今硖石、甘豪间里至大体相当,可以证明上述推断不误。

乾壕之东为土壕。清嘉庆《一统志》河南府关隘下有土壕铺,“在渑池县西四十里,接陕州界”。其地正当今英豪附近,也就是《水经·谷水注》土崤附近,西升崤坂即乾壕。郑刚中《西征道里记》载土壕有东、西二所,今英豪西亦有地名“西英豪”,故疑今东、西英豪即古之东、西土壕。其本名与石壕、乾壕同理,也是得自土崤,只是后来地名又发生了演变。姑书此志疑。

总之,从相对位置和地名语音等方面来分析,石壕、乾壕、土壕这“三壕”与石崤、千崤和土崤“三崤”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三壕”应是分别以“三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