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4章 襄公1

《宋微子世家》·宋襄公·(一)

“我们不是宋襄公,我们不要蠢猪似的仁义”——***

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涿谷上,宋人既成列矣,楚人未及济,右司马购强趋而谏曰:“楚人众而宋人寡,请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击之,必败。”襄公曰:“寡人闻君子曰:'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右司马曰:“君不爱宋民,腹心不完,特为义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阵矣,公乃鼓之。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韩非子

宋国,商朝遗民部落,自武王伐纣克殷后,先封商朝武庚,后管蔡作乱,周公平叛,所封商地一分为二,一是封康叔于卫,一是封微子于宋,公爵。西周分封的爵位为公的屈指可数,鲁周公,燕召公,其次就是宋,政治上待遇很高,以此表示虽然商朝灭亡了,我们周家打了你们的天下,不好意思,商朝后代给你们保留,待以客礼,允许政治文化各层面自治,这个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存亡继绝”的仁道精神。

宋国出了很多著名的大家,比如庄子,墨子都是来自宋国,文化上真是百花齐放。宋国自始至终综合国力上不算一个大国,春秋初期尚能在中原诸侯中列位前茅,慢慢的就开始衰落,历经十世之乱,最终亡国。差不多在春秋中后期,宋国已是大国附庸,空有公爵之名。

现在很熟悉的许多寓言故事,宋国人都是主角,都是被讽刺的对象,真正奠定宋人“愚蠢”名号的当算是春秋中晚期的宋襄公。著名的泓水之战,可谓一战成名,宋襄公也在此次战役中受重伤,不愈而死,宋国也因此急速滑落,直到末世宋康王四处惹是生非,惹恼了诸国,被瓜分,宋亡。

上面是韩非子的原文。简单说来,宋楚交战,宋军以整装待战,楚军渡河中,宋将提建议,敌众我寡,等楚军渡河我们进攻,赢得把握很大。宋襄公反对,打仗也要有讲究,不能趁人之危,老的不打少的不打,人家阵势都没摆好,进攻不合适,不讲仁义。等他准备好了再打。将军听了一脸懵逼,您这不叫为国为民,要是打输了,怎么对得起国家百姓,这哪是仁义?宋襄公生气了,不听话砍你的脑袋。楚军终于全部渡河,开打。楚军厉害,宋军大败,襄公负重伤,三天就死了。

韩非子笑话宋襄公,这是仰慕仁义惹的祸,战争怎么能讲仁义呢?

当时宋国大臣看到宋襄公坚持以“仁义之师”对敌,又是一脸懵逼。“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什么意思呢?子鱼说,打仗作战目的就是克敌制胜,赢了才算。像您这么想,何必开战,打仗一定会死人的,讲仁义干脆投降算了。打个P啊。

到了近代,***更是嘲讽,“蠢猪式的仁义”。宋襄公永远在历史上成为一个符号:蠢猪。

太史公在《宋微子世家》中这么讲: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襄公既败於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襃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这算是给了宋襄公极大的面子,认为宋襄公再怎么说,至少他愿意去讲究仁义,而且最初作为太子的他,还效仿远古圣贤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当然没有让成。这是另外一码事。起码宋襄公讲究,在春秋中晚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谁家拳头大谁能打谁就是中原老大,突然冒出一个宋襄公,倡导仁义之道,真是清流一股。奉行礼乐治国的各路儒家,无视襄公的屡屡吃瘪,战败身亡,也要给他带上一顶“仁义”的帽子,甚至有不少人把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并列,当然这不是定论,至于春秋五霸,说法众多,有郑庄公的,有越王勾践的,有晋平公的,不一而足,但是在儒家系统中,非常愿意看到宋襄公在五霸之列。

毕竟宋襄公打着“仁义”的旗号,尽管仁义扫地,战败身死,史家一派还是互相默契的点赞,为宋襄公做一番标榜。至于对宋襄公的评价,纷纭众多,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