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言一:一部足令外乡人青睐的地方文化专著
陈立人
在众多雷州歌歌友们的期盼下,何安成的《雷州歌精品鉴赏》出版了。这是应时之声,厚重之作,也是心血结晶。
雷州歌是雷州半岛特有的地方民歌,千百年来,雷州人即兴而作,随口而歌,把雷州歌唱到田头地角、大街小巷、家庭宅院,留下了成千上万精品佳作,形成了岭南地区一个影响深远的地方文化品种。雷州歌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艺术手法多种多样,精妙奇特。它是雷州文化中流传历史最长,普及面最广,影响最深远,浓缩雷州历史最完整,反映雷州风土人情最全面的第一品牌,是雷州人独创的艺术瑰宝。由于雷州歌是在雷州话的语言环境中培育出来的特殊艺术品种,因而它极其精妙而又极其奇特。它的独特意境只能用地道的雷州话去表达,一经翻译转换就会失去其中的韵味,而且它的一些语意,只可言传意会,难以见诸文字,这就使雷州歌难于冲破语言障碍,跨越地域,给雷州歌的广传远播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本地年轻人对雷州歌的兴趣也有淡化的趋势。有鉴于此,何安成适时地出版了这本《雷州歌精品鉴赏》。
何安成是一位有才华有激情的文化人。早些年,当我们还是十几二十岁毛头小子的时候,处于一个精神和物质都十分匮乏的时代,我们经常在茅草屋里,在煤油灯下谈论雷州歌。当时我就觉得,何安成不仅一肚子都是雷州歌,而且对雷州歌的见解很深刻,很独到。他总是洞幽烛微,从看似平常的歌词中,品出不平常的韵味,从表象看到精髓与内核。后来,我从军了,何安成也进了城。我们偶尔见上一面,或者抽空通个电话,我们的谈话还是离不开雷州歌。这时候,我又发现,他已经不只是个歌迷,也不仅是拿过许多奖项的雷州歌创作新锐,他对雷州歌的认识理解已经进入研究的层次。他把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与雷州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又把有关天文地理、经济哲学、社会人生方面的知识以及摄影绘画、音乐曲艺、诗词对联等艺术要素,融入了雷州歌研究中来,不断加深对雷州歌的理解。
因为少小离家,在雷州歌这个独特的文化天地里,我实践的机会很少,没有写过什么像样的作品,很少唱,更很少听。但是,我是喝雷州的水长大的,雷州歌是我唱的第一支歌,是雷州歌把我送上人生旅途。因为这层关系,我一直关注雷州歌,喜爱雷州歌,喜欢在雷州歌中得到愉悦和智慧。说到雷州歌,我总是怀有感激之情和眷恋之意,希望雷州歌好好得到发展。记得前几年,何安成来京领文艺创作奖,住在国务院招待所里,我们就在那里谈起了雷州歌。谈着谈着,不免想起了过去在茅草屋里,在煤油灯下谈论雷州歌的情景。我对何安成说,我们谈歌的地方已从低矮破旧的茅草屋,到了富丽堂皇的国务院招待所,你是不是应该为雷州歌多做点事情了。他微笑地点点头。
一晃几年过去。前不久,这位到任不久的雷州市文联主席,便给我寄来了这本《雷州歌精品鉴赏》书稿。我先睹为快,仔细阅读。感觉此书分量很重,凝聚了何安成多年研究雷州歌的心血。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和现代雷州歌中,精选出一批经典之作,予以分类,进行评析,对作品的背景、出处、歌意、歌眼、艺术特色、作者概况,一一道来,有评有析,有生发有拓展,妙笔生花,画龙点睛。书中对雷州歌的分类准确得当,采用散文式评论相当生动深刻。每首歌一文。每篇点评文章,根据歌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或主题,或意境,或哲理,或艺术手法,或人物形象,各释其义,各尽其妙。篇篇像是写作知识辅导,又像雷州历史、人物、风情讲解。细细研读,不仅可以了解雷州歌,进而可以了解整个雷州,还可学到许多写作知识。此书将雷州歌从口语转换到文字,从娱乐提升为文化。不但本地人喜欢,外乡人也能读懂,不仅唱雷州歌的人可以拿来就唱,研究雷州歌的人也有了借鉴。所以,何安成这本书特别引人注目,以至此书未及正式出版,书稿便在一些媒体上披露,引起文坛关注。这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写作知识并无地域界限,学习写作也无年龄界限,了解雷州更非雷州人的专好和专利。雷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但是许多外地人慕名来游,都因蜻蜓点水,一时难解其详。《雷州歌精品鉴赏》提供了了解雷州歌,进而了解全雷州的途径。
有位哲人说过,越是地方的,越是大众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雷州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天下雷王的故里。雷语、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小吃、雷州风情,这里什么都打“雷”字号。“雷”是我们的特色,是我们的招牌,是我们的根基,我们要把“雷”打得越来越响。同时,这雷声要让外界听得清听得懂。因此,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孤芳自赏,必须用别人也听得清听得懂的声音打“雷”。这样“雷”字号才能被大众接受,被世界接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何安成的《雷州歌精品鉴赏》,深入挖掘雷州歌精华,把最精美之处向世人展示,供世人欣赏,引外人青睐,实在是一件功德,值得祝贺。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画报社原副社长、雷州籍著名军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