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序言二:情感·史识·智慧
洪三泰
何安成的《雷州歌精品鉴赏》看似只有两道工序:一是选出精品,二是加以分析、评判、欣赏。其实,这部书工程量大,在于宏伟构架中,施以精雕细刻的细活。其特点是:注入诚挚的情感,引以丰富的史识,凸现平民的智慧。
你不觉得何安成仿佛手握锄头翻寻泥土中的金银珠宝,并兴奋地告诉人们“这是稀世珍宝”吗?他心目中的“稀世珍宝”就是雷州歌。何安成认为雷州歌是“天下独有的艺术瑰宝”,因此对每位歌手、创作者和每首雷州歌都倾注爱心。他在《趣话雷州歌》(代前言)中提到的雷州歌歌手既有雷州半岛历史上的名人、名歌手,也有农民、放牛娃、织簟女、泥瓦匠、木工、教书先生等。每每提及、推介,总是深情溢于言表。评介中以真情实感注入了每首歌的字里行间、音韵、旋律和意境中。如对《牵个牛仔角欹欹》这首名作评介时,何安成寻出“歌眼”,勾出画面,剖出“内核”,细嚼之,低吟浅唱之,注之以情,润之以泪,吟之以韵,释之以境。牵着一头小牛的牧童唱道:“牵个牛仔角欹欹,牵去田头塍尾饲。过路人问几钱买,唱歌博来不讨钱。”何安成鉴赏时把自己摆了进去,做到真心“鉴”,诚意“赏”。“饲牛仔”的苦是何苦,乐于何处?作者描写细腻,笔到骨肉,剖开了自己的心灵。樵夫的苦痛有多深?作者说樵夫的皮肉被刺挑破了,“肉见天”了,除夕只伴一条扁担过年。樵夫还不够穷,不够苦,不够孤单吗?妓女的悲泣,单身汉的孤寂,婢女的怨恨,乞丐狂歌的悲戚,作者在剖析时,如亲临其境,情凝笔端,墨滴苦泪。就是《爱情故事组歌》,作者也注重细节描写,情深境真。为找到已嫁他人的心上人,男青年挑着货郎担入村,且叙且唱且叹且寻。为掩人耳目,这对情人不敢明说什么,尽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对唱。何安成抓住许多奇妙的细节进行描述,使这组爱情歌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要做到情感不流于浅薄,情感要深藏深刻的思想,何安成注意在鉴赏中引入古今事例,以丰富的史识强化感情的张力。这是这部书的重要特色。作为流行于民间的雷州歌能代代传唱,是因为它反映了人性,和古今所有诗歌一样,在思想、感情和韵律方面有高超的艺术审美功效。何安成注意把雷州歌与名传千古的唐诗作比较,把平民歌手和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作比较,找出共性和特性,从而提升了雷州歌的地位,确立雷州歌的历史作用和审美价值。美国作家德莱塞说:“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因思想的深刻、情感的真实、艺术的高超而流传于世。雷州歌是人生活动的最真实的声音。它在思想和艺术上完全可以同唐诗媲美。譬如谈到《我母生我叫妃方》中,小女孩“脚板顿土土就崩,手指指天天就窿,扇风驶船不讨帆”时,作者举了李白“白发三千丈”“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想象力,加以对比,更显出雷州歌想象、夸张手法的魅力。谈到雷州歌的比兴时,作者引用《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名句。谈到雷州歌《行路难》的艺术特色时,作者列举了古典诗词中关于行路难的诗篇作比较。单李白的《行路难》就有三首,南北朝诗人鲍照更有《拟行路难》诗18首,元朝戏剧家马致远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等。这样对比,雷州歌《行路难》就更显出它的高超艺术。雷州歌中的《樵夫苦》《泥水工》《木工》《织簟妇》等与白居易的《卖炭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妓女叹》时,作者引用了老舍的小说《月牙儿》和唐朝无名氏的《望江南》。说《怨妇吟》,则列举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说《盼郎归》,便以南唐冯延巳的《谒金门》词为例。对《雨仔落落雨仔飏》的诠释,笔墨纵横,古今交错,史识涌动,酣畅淋漓,皆因引经据典、古诗重吟。当你听着何安成剖析雷州歌时,你也许会读到李白、杜甫、白居易,也读到《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读到刘邦、姜太公、吕蒙正、荀子、辛弃疾、陆游、陶渊明、康熙、乾隆、陈昌齐、鲁迅、毛泽东等。即使分析今人创作的针砭时弊的佳作,也不乏引有史料,多具中外信息量。
以史识丰富情感,达到较完美的鉴赏是不容易的,需要丰富的阅历和较高的文学素养,也要有智慧。智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雷州歌体现出来的智慧的认知和理解,二是作者选材行文的智慧。何安成所选的精品,大部分已在民间流传多年,是流布深远的极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多是平民百姓。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是伟大的哲学家,他说:“下下人有上上智。”(《六祖坛经》)这是至理名言,已深入人心。丰富、生动、震撼人心的雷州歌是“下下人”智慧的结晶。何安成来自平民百姓,当然深知这些智者的思想、德行、思维方式、表达手段。在万千首雷州歌中跋涉之后,闪着智慧之光的名篇名句已熟记于心。认知,认同,爱之如命,皆因智慧相通使然。有了智慧,便有了奇妙的表达方式和所有属于诗歌的手法。雷州歌来自民间,来自“下下人”智慧之门,有极强盛的生命力。而何安成深入浅出充满情感的行文,也是智慧的体现。缺乏智慧便无法诠释深刻的思想,也难以体现一定的审美理想;失去机灵,怎能做到“艺术起于至微”(俄国勃留洛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信然。
是为序。
(作者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文学院院长,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