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哲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导言

无论你是否承认,“社会主义”这个词,都在你心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们对它,有着错综复杂的情感。

有太多的美好想象,也有说不清的矛盾纠结。有太多的期望,也有淡淡的失望。有方向确定、朝夕奋斗的兴奋和激情,也有长路漫漫、何去何从的困惑和迷茫。

曾几何时,我们感觉如此接近于它,它正走向我们,它近在眼前。现实却无情地表明,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想完整地拥抱它,竟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于是,我们开始深度思考,略带怀疑,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个理想?一股思潮?一种空想?一门科学?一个意识形态?一套制度体系?一个全新社会?

有些问题,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它竟然那么难以回答。

社会主义,变得难以说清。它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土豆加牛肉”,如此美好的共识,已成历史的记忆。

社会主义,变得众说纷纭。每个人都能说几句,都能评论几下,也都喜欢用质疑,来回应别人的说法。套用那句被用滥的名句: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甚至更多个关于社会主义的看法。

一千有“一”。一千个不同的看法,表明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不再那么自信地认定,不再一味地认同,社会主义是什么了。

有些问题,要得到答案,注定不是易事。在岁月的洗礼之后,再去反思,再去沉思,才会有所领悟。

难怪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会说:“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敢宣称,完全搞清楚了。对社会主义是什么,我们仍然需要理性思考,而不至于武断地得出结论,做出幼稚的回答。

开卷有益。重新翻开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今天的我们一定会有不同的想法。你会发现,恩格斯带着四个问题向我们走来,即: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未来性?

从这四个问题入手阅读此文,对于我们搞清楚原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消除我们的误解,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有不可多得的价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依靠理论的自觉。发挥性地重读这篇文献,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些微启示。

经典地位

19世纪70年代,自命为社会主义信徒的德国柏林大学讲师杜林,提出了一整套的“新社会主义学说”。他将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马克思、恩格斯,猛烈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产生了极坏影响。为了反驳杜林,恩格斯受马克思委托,于1876年5月至1878年7月,写成大部头著作《反杜林论》,全面揭露了杜林学说的荒谬与危害,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880年,恩格斯应友人之邀,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写成独立的、通俗的大众化著作,最初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题,后来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个名称载入史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恩格斯生前就得到广泛传播,1880年法文本出版,1882年波兰文本,1883年德文本、意大利文本,1884年俄文本,1885年丹麦文本,1886年西班牙文本,1886年荷兰文本,1892年英文本等等,几乎被翻译成了欧洲各种文字,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恩格斯在英文本《导言》中曾说过:“据我所知,任何社会主义著作,甚至我们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没有那么多的译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被列宁称为“概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著作”。它回答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是什么、社会主义何以能从空想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必然会到来、未来的理想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可以说,它是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原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必读经典文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然有借鉴意义。

当代回响

关于社会主义,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为写作此书,我向网友们随机问了一个问题,得到了很多精彩的回答。我如此提出问题:“写作需要,烦请您回答一个问题:提及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您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或者说您最想说的是什么?(非正式回答,怎么说都行)”

网友们给予了积极回答,有表达自己的困惑的,也有提出自己的见解的。为真实还原,我尽量不做改动,只稍微增添了标点符号,修改了其中的错别字,选出一些摘录如下:

1.我只想说:我坚决支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前这是唯一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需要、符合中国发展改革方向的道路。非此路无以达国强民富。可是我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究竟走怎样的社会主义道路?

2.最基础的还是概念,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好是通俗的回答。

3.所谓的社会主义,有何特定标准?中国特色,“特色”如何解释?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解释中国的一切政治现象吗?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外延的无限延展性合理吗?

5.对于社会主义,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实现它与个人价值追求的平衡?如何证明它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取舍传统政治价值和文化?特色的未来发展规划是什么?

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与其他社会主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7.中国特色到底是什么?与很多现在的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有什么不同?还有,探讨这个问题本身的意义是什么?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制度还是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是一对矛盾?

9.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殊性在哪?普遍性在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吗?由于其一些特殊性,或与其他主义的共性,是否亦可称为中国特色的其他主义?

10.都说实践出真知,现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在没有具体实践证明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怎么体现?

11.社会主义的优势到底是什么?为了显现出来这个优势还要奋斗多少年?

12.最大的困惑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目标由哪些要素构成?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们在哪方面实现了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之一或者几部分?

13.一是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重点要更加注重现实性,社会主义是行动的指南,不是教条;二是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停留在口号宣传上,究其本质它应生活化,即要内化为这一方土地养育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14.觉得理论和概念、现实和实践很难统一,正如教授无法正常与普通老百姓交流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有些脱节。

15.咱们不要讨论是什么了,只要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就走咱们中国特色之路。……

这些问题,要一个个回应,并不容易。在这本小册子里,我将借助于恩格斯的理论,尝试性回答一些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一些答案,会想清楚一些问题。对那些平时就对社会主义理论有所思考的读者来说,收获可能会更大,相信你们会看到比我的文字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