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两经”的原旨及其衍生的形式

本书所云的《圣经》,首先是指该经所传达的、“原教旨”的高尚精神——“侍人”。受这种高尚精神启发的人,奉献多姿多彩:优美的西洋音乐、建筑、绘画、文学、哲学、礼仪、道德标准等等。“侍人”的精神在西方也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尤其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两次大瘟疫中,大批教士和教众奋不顾身地救死扶危的不朽功绩Rodney Stark, The Triumph of Christianity: How the Jesus Movement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Religion (New York: HarperOne, 2011), pp.114-119.。同时,《圣经》也衍生了一些人为的形式:包括神学、教条、教会和教规,以及教士、教徒的行为,包括“用最伟大的犹太人之名义来把犹太人捆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Anon., “Sun Yat Sen's Religion of Christian Faith Rather than Professing Christian, Pekin 28 March 1925”, London, Daily News, Saturday 28 March 1925, 3rd edition, p.16, col.1. Anon., “Views on Christianity-Jesus a Revolutionist, Pekin 28 March 1925”, Launceston, Tasmania, Australia The Examiner, Monday 30 March 1925, p.5, col.2. Anon., “A Christian-Dr Sun Yat Sen, (Reuter) Shanghai 28 March 1925”, Ipswich, Queensland, Australia, Queensland Times, Monday 30 March 1925, p.5, col.5. Anon., “Late Dr Sun Yat Sen's Beliefs, Pekin, 28 March 1925”, Mount Gambier, South Australia, Border Watch, Friday 3 April 1925, p.1, col. 2. Anon., “Sun Yat Sen's Religion, Pekin 28 March 1925”, Perth, Australia, The West Australian, Monday 30 March 1925, p.7, col.3. Anon., “Christian Faith-Sun Yat Sen Principle Lifelong Adherence (Received 11:35 a. m. ), Pekin, 29 March 1925”, New Zealand, Northern Advocate, Monday 30 March 1925, p.5.感谢英国学者安德逊(Patrick Anderson)君,发来这六段剪报。的行为!孙文的一生,从政海汹涛到私人生活,试图实践的正是《圣经》原旨“忘我奉献”的“侍人”精神,所反抗的是《圣经》所衍生的某些人为形式诸如脚镣式的教条和教规。这种实践与反抗,成为本书的主旋律。

本书所言之《易经》,首先是指该经原旨所传达的高尚精神。这种精神,同样衍生了多姿多彩的高雅文化,其中令笔者最为叹服的是太极拳——那种真正修心养性以达无欲无求的境界,并能发出强大内劲的太极拳,非坊间的花拳绣腿——以及笔者用作座右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正义》,卷1,《乾》,页14下栏;《坤》,页18上栏。,笔者终身受用不尽。孙文则强调《易经》“天地革而四时成”《周易正义》,卷5,《革》,页60下栏。的不断自我更新精神,而“革”之目的是“应乎人”《周易正义》,卷5,《革》,页60下栏。。《易经》和以它为首的华夏文化,同样地衍生了人为的形式:包括政制、官僚、礼仪、风水、儒士,以及清代盛行的“礼教”——“吃人的礼教”! 这是鲁迅在其书《呐喊》里的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提出的,原文并未明确提出这样的几个字,但鲁迅在为《呐喊》作序言和说明时就提出了这种说法。以及直接或间接设计与执行“礼教”的文化精英!某些只不过是“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活出恩典:《震惊!世界第一智库,竟如此评价中国人!》,2013年1月23日,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530-19284833-1.html, 2013年2月3日上网阅读。该文作者自称其文源自美国兰德公司在2008年发表的一份对中国现状的分析报告,又说美国的兰德公司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在六十多年前,由于准确预测一旦美国参与朝鲜战争,中国必将出兵朝鲜,一炮走红,从此确立了兰德公司世界第一智库的显赫地位。兰德公司则发表声明否认其事。见http://www.rand.org/news/announcements/2012/01/20.html,并谓该文部分数据来自该公司同仁的一篇证词,见http://www.rand.org/pubs/testimonies/CT244.html。看来该文作者是希望依重兰德公司的威信,苦口婆心地劝谕国人。的所谓文化精英。孙文对这些文化精英更不客气,狠批他们“求学之心思,皆以利权为目的,及目的达到,由是用其智识剥害民权,助桀为虐。是学问反为贼民贼国之根由”孙文:《在北京湖广会馆学界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8月30日,《孙中山全集》,卷2,页422—424:其中页423。诸如此类的卑劣行为,笔者也目睹过不少活生生的例子。。孙文的一生,竭力实践者,是《易经》的“革新”精神,并实行“革新”以“应乎人”。誓死反抗的,甚至并试图推翻的,是《易经》和以它为首的华夏文化所衍生的一些人为的形式,尤其是专制政体与“吃人的礼教”,更狠批“贼民贼国”的文化精英。孙文这种实践、反抗与狠批,同样成为本书的主旋律。

一本书有两个主旋律?不!孙文融合了《圣经》和《易经》的真谛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进化之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世界而为极乐之天堂者是也。”孙文:《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1919年5月20日,《孙中山全集》,卷6,页157—246:其中页196。“天下为公”,语出《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卷21,《礼运》,页1414上栏。“尔旨得成,在地若天”,则出自《主祷文》(The Lord's Prayer)。他不但融合了“两经”原旨的精神,而且有所超越。盖笔者发现,孙文由于得到《圣经》“侍人”精神的启发后,思想之飞跃,既超出了孔孟、老庄、商鞅等华夏古代思想家的时代局限(见本书第十一章),也超越了当今一些著名的儒家学者(见本书第四章)。如何评价孙文的思想,才能既客观又不至于拔高?

因此,本书取名《孙文革命:〈圣经〉和〈易经〉》。笔者从实证走入“两经”,日夜战战兢兢。故除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言”属题解性质,第二章略论研究“孙文革命”的当今意义以外,此后即通过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按照本书的主旋律追踪孙文一生思想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从少年到青壮年,从青壮年到中年,最后从中年到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