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经”的原旨及其衍生的形式
本书所云的《圣经》,首先是指该经所传达的、“原教旨”的高尚精神——“侍人”。受这种高尚精神启发的人,奉献多姿多彩:优美的西洋音乐、建筑、绘画、文学、哲学、礼仪、道德标准等等。“侍人”的精神在西方也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尤其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两次大瘟疫中,大批教士和教众奋不顾身地救死扶危的不朽功绩。同时,《圣经》也衍生了一些人为的形式:包括神学、教条、教会和教规,以及教士、教徒的行为,包括“用最伟大的犹太人之名义来把犹太人捆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的行为!孙文的一生,从政海汹涛到私人生活,试图实践的正是《圣经》原旨“忘我奉献”的“侍人”精神,所反抗的是《圣经》所衍生的某些人为形式诸如脚镣式的教条和教规。这种实践与反抗,成为本书的主旋律。
本书所言之《易经》,首先是指该经原旨所传达的高尚精神。这种精神,同样衍生了多姿多彩的高雅文化,其中令笔者最为叹服的是太极拳——那种真正修心养性以达无欲无求的境界,并能发出强大内劲的太极拳,非坊间的花拳绣腿——以及笔者用作座右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终身受用不尽。孙文则强调《易经》“天地革而四时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精神,而“革”之目的是“应乎人”。《易经》和以它为首的华夏文化,同样地衍生了人为的形式:包括政制、官僚、礼仪、风水、儒士,以及清代盛行的“礼教”——“吃人的礼教”! 以及直接或间接设计与执行“礼教”的文化精英!某些只不过是“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的所谓文化精英。孙文对这些文化精英更不客气,狠批他们“求学之心思,皆以利权为目的,及目的达到,由是用其智识剥害民权,助桀为虐。是学问反为贼民贼国之根由”。孙文的一生,竭力实践者,是《易经》的“革新”精神,并实行“革新”以“应乎人”。誓死反抗的,甚至并试图推翻的,是《易经》和以它为首的华夏文化所衍生的一些人为的形式,尤其是专制政体与“吃人的礼教”,更狠批“贼民贼国”的文化精英。孙文这种实践、反抗与狠批,同样成为本书的主旋律。
一本书有两个主旋律?不!孙文融合了《圣经》和《易经》的真谛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进化之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世界而为极乐之天堂者是也。”他不但融合了“两经”原旨的精神,而且有所超越。盖笔者发现,孙文由于得到《圣经》“侍人”精神的启发后,思想之飞跃,既超出了孔孟、老庄、商鞅等华夏古代思想家的时代局限(见本书第十一章),也超越了当今一些著名的儒家学者(见本书第四章)。如何评价孙文的思想,才能既客观又不至于拔高?
因此,本书取名《孙文革命:〈圣经〉和〈易经〉》。笔者从实证走入“两经”,日夜战战兢兢。故除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言”属题解性质,第二章略论研究“孙文革命”的当今意义以外,此后即通过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按照本书的主旋律追踪孙文一生思想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从少年到青壮年,从青壮年到中年,最后从中年到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