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隐喻《易经》原旨对孙文的影响
孙文又说:“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日人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就是说,他受到日本人言辞的启发而醒悟,他的造反与《易经》所言“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不谋而合。从此,他就同时以《易经》作为他革命念头与行动毅力的依归。《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是最深邃的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但是,几千年来读过《易经》的中国知识精英不知凡几,为何单独在孙文身上起到如斯作用?这是否因为孙文早已先入为主地内化了《圣经》的原旨,包括“忘我奉献”般的“侍人”精神?
把“侍人”与“应乎人”相比较,窃以为“应乎人”是相对地被动的:夏朝与商朝的末代君王非常残暴,以致民不聊生,汤王和武王才举行革命,救民于水火。但是孙文“侍人”的宗旨则是主动的:他想到革命成功以后,必须采一劳永逸之计,在平时就竭力增进民众福祉,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避免再次发生民不聊生之事而导致又一次革命。关于这一点,孙文在其1912年1月1日就职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就说得很清楚:“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见图1.1)
图1.1 临时大总统誓词“谋民生幸福”(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
同样清楚的是,孙文为了避免内战,在争取袁世凯同意支持其共和国政体之后马上让位给他,之后又立即投入全国铁路的建设大业,最后苦苦构思三民主义。一句话:孙文因应《圣经》原旨“忘我奉献”般“侍人”,结果在行动上超越《易经》那较为被动的“应乎人”而主动地“侍人”。用中国人习惯的语言来说,“侍人”就是“为民”。孙文“替天行道”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主动地“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