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这样教(上):统编新课名师备教手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秋天的怀念》备课与教学手记

◎楚云

2016年9月11-14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广东教材出版中心联合举办的广东省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培训研讨会在广州市三寓宾馆举行。我领受的任务是执教一节七年级上册第一或二单元的阅读教学研讨课,课题由我自己决定。

选择哪篇文章更合适呢?接到通知时,我有点犹豫。因为其时,我在学校任教的是八年级,使用的教材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

查看电子版目录,正在全国推行的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四季美景”,第二单元为“至爱亲情”。按照时间推算,各所学校的教学进度当时应该都在第一单元中后段,于是,为了展现原生态的鲜活教学,我把目光聚焦到了第二单元的课文,并首先从《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和《〈世说新语〉两则》中删除了《散文诗两首》——因为若干年前,我曾在学校面向全省的开放日活动中上过《金色花》且广受好评。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能吃老本,要与时俱进啊!”我如是提醒自己,“教学还是得常教常新,因循守旧的做法虽然能省时省力,却无法契合自己与学生每天都在更新的状态。新的尝试即使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面对困境,扑火的飞蛾是比只会在原地转圈的苍蝇值得敬重的。”

这样想着,我选定了尚未公开执教过的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

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三个字素来是坚毅而深刻的代名词,让人敬仰。2010年12月31日他辞世后,作家陆天明曾说:“史铁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他的人生非常坎坷,年轻时双腿瘫痪,后来又患上了尿毒症。尽管如此,他对生活、对文学、对他人、对自己、对世界一直都抱着一种虔诚的心态,他可以说是一代人当中少有的真诚的人。他选择了文学,在需要靠肾透析来维持生命的几十年里,坚持写作。他的文字特别隽永,那是沉静的力量。这份虔诚、沉静、思索的文学精神,在当下社会尤其可贵,我们不应忘记他,也不可能会忘记他。”作家韩少功亦评价道:“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这样隽永而沉静、温暖而宽厚的微笑仿佛一道巨大的彩虹横跨苍穹,绚丽璀璨的光辉明亮了无数人的心。然而,这样的史铁生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们知之甚少的,这样的艰难和痛苦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当孩子们生活在家长与老师用爱构筑的“金刚罩”下,想了解那些与他们生命形式不同、生存状态不一样的人的生活和思想,就要通过增长阅历来实现。何为阅历?阅读加上经历。经历需要时间与条件,阅读却是随时都可以进行的。

于是,沉下心来,我开始琢磨《秋天的怀念》。

第一步:素读教材,直到它转化成自己的心声。

每个文本都是独立的,又是期待与读者融合的。假如教师解读教材若隔靴搔痒——自己没有读懂或者没有被感动,怎么能够苛求学生与文章以及文章背后的作者产生共鸣呢?

因此,备课伊始,我所做的便是摒除一切参考资料,单纯地与眼前的文章静默相对,在书本上留下瞬间的发现与感悟,然后反复默读,继而诵读出声,直至熟练到可以脱口而出,好像文中的所有情绪都是自己的,言语思维都是自己的表达习惯,谋篇布局的行文逻辑也是依据自己的感受来安排的为止。

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同理心,这一点与作家的创作相似相通。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尽时伏桌痛哭以致昏厥倒地,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尾声时也是一边流泪一边奋笔疾书,正因为如此全身心地投入,他们才能把笔下的故事写得荡气回肠,才能把故事中的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其实,阅读教学也同样需要这种同理心和代入感,只有零距离地感同身受了,把自己的经历、体验、情感和思考调整成与作者一样的频率,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方能真正深入,我们的教学设计才可以贴着作品推进。

小说要读思想,读作者面对人类生活的各种境况产生的思考;散文则要读情感,读作者真实而个性化的情思抒发。一段时间沉浸在《秋天的怀念》中,浓浓的忧郁气息便油然自心底蔓延开来。风华正茂的“我”双腿瘫痪,被残酷的命运剥夺了行动的自由,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不顾身心的煎熬,对“我”不离不弃的包容、体贴与关爱……830多字的文章,每一个词句都传达出深切的怀念和悔恨之情,这份情感如此强烈浓稠,逐渐将身为读者的我与文中的“我”凝铸成同一个人,一起疼痛,一起焦躁,一起在时过境迁后追悔自己当年的任性与肆意,然后一起为后知后觉的一切真相泪流满面。

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我们回忆母亲的时候。”可是,而立之年的史铁生忆及母亲时,却是满目沧桑、满怀凄恻的。读着这样的文章,谁的心情不会潮湿而沉重?谁不会渴望与作者有更加贴心的交流呢?

痛苦,绝不仅仅是痛苦,思想深邃的文章不会止步于宣泄痛苦,一定还可以挖掘出更加丰富的意味。我继续琢磨着。

第二步:联读资料,直到形成自己的阅读视野。

教师的视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视野。教师备课时要打开自己的视野,捷径之一是勾联、品读教材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此这般,我们的眼光才能通过一篇课文看见课文背后站立着的“人”,进而穿越这个“人”望见一种人生。

关于《秋天的怀念》,我联读的首先是史铁生自己的代表作品,特别是与他的母亲相关的文字:从《秋天的怀念》到《合欢树》《命若琴弦》,从《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到《务虚笔记》,从《来到人间》到《病隙碎笔》。无论散文还是小说,沿着作者发表的时间顺序一篇篇纵向读来,母亲“苦难又伟大”的形象逐渐化成了一根扎在心底的刺,稍稍触及便痛彻肺腑。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治疗一再陷入困境时,她说:“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感受到儿子心里的苦闷时,明明担心得坐卧难宁,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偶然得知儿子想学写作时,她说:“那就好好写吧。”然而,更多的时候,她拼尽全力掩饰自己的情绪,面对血气方刚又绝望得几近崩溃的儿子,不敢询问,不敢要求,不敢靠近,不敢远离,只是一天天地在痛苦与惊恐中祈求着、煎熬着、等待着。

《诗经》有言:“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直到死别,史铁生才惊觉:“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如一双瘦弱却有力的手,顽强地托举起滑下人生低谷的儿子,使他终于能够抬起头来坦然地直面痛苦:“因为人生来残缺,人生艰难、充满困境,当人面临困境没有尽头的时候,会变得焦躁而脆弱,这时候需要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看透生活再热爱生活,被命运打击却依旧感激命运,这是史铁生从苦难中参悟的人生哲学。

此时的史铁生,永远地丧失了行动能力,却拥有了一颗奔腾不息的年轻心灵。因为母爱的扶持,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犹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又平所说:“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正是借着史铁生的引导,无数读者开始思考有关人生、生命、死亡的问题。

读文必先品人,联读史铁生的相关作品和人们对他的评价,我们领悟到的不仅有他对母亲悲痛而愧疚的思念之情,还有他自己在精神层面的拔节生长。

外围的纵向联读告一段落时,我把视线拉回到教材中展开了横向联读。

散文表达的是作者自我的独特感受、独特情感和独特思想,这份独特是解读散文的密钥。《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形象如此感人,她与初中教材中其他的母亲有什么不同呢?

翻开手边的语文书,母爱是永恒的主题,母亲形象也异彩纷呈:

《金色花》中的母亲优雅、端庄,沐浴后披着湿发阅读《罗摩衍那》

的模样沉静虔诚、善良慈爱,浑身散发着花瓣的香气。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慈祥、和蔼,在孩子烦闷疲惫的时候,无私地送上了温柔的呵护。

《我的母亲》中最令胡适感念的是母亲的严慈并济,她身体力行地把待人接物的和气与宽恕体谅的襟怀深深地植入了儿子的性格中。

《春酒》中的母亲善良能干又勤俭温柔,有“母心、佛心”,也有孩子般的“得意”,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散步》中的母亲慈爱谦让,热爱生活,疼爱孙子,是和美温馨的家庭氛围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

在大师们着意刻画的母亲群像身上,我们鲜明感受到了“母亲”这个形象经典的魅力。这些母亲无一例外地“深情”“善良”“谦和”“慈爱”,似乎自带光环般,当得了子女们所有的赞美之词。

《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和她们一样,却又不尽相同。一样的是她的舐犊情深、仁爱坚强,不同的却是她的隐忍和谨小慎微。她没有一般母亲共有的自信和强大,甚至没有她们的从容与平和,例如她在文中的一个行为:“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看似平平淡淡的词句,精准而深挚地传达了人物内心。咀嚼句中“悄悄地”“偷偷地”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我的心情异常沉重,一个揣着双倍的不幸艰难地活着,还在竭尽全力地忘记自己、小心翼翼地守护儿子的母亲的背影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

除了独特的母亲形象,这样有嚼劲的描写也是史铁生文学作品的特色。循着作者的笔墨,我继续琢磨《秋天的怀念》中富有意味的表达方式。

第三步:挖掘文本,直到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任何一个经典的文本总有无尽的宝藏可供挖掘。《秋天的怀念》亦是如此,琢磨得越久,惊喜的发现越多。

我想和孩子们共读作品中让人难忘的生活细节。

以史铁生特殊的生存状况,他内心的情感本是激烈翻腾的,但是他却没有直抒胸臆,反而克制含蓄,只是给读者展现了那些不加渲染的细节。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此处细节中母亲的回答蕴藉深厚,因为“咱娘儿俩在一块儿”的潜台词是,“妈妈不会离开你,我会陪着你,和你一起承担痛苦,你不要放弃”,接下去反复诉说的“好好儿活”更是别具匠心。第一个“好好儿活”是对发泄痛苦的儿子说的,饱含期望和劝勉,第二个“好好儿活”则是对病入膏肓的自己说的,满是无奈和悲伤。可以说,如此将身心的痛苦隐忍到极致的母亲不仅仅是史铁生笔下的文学形象,更是生活中无数对儿女爱得用力、爱得卑微的母亲的真实写照,因此格外感人肺腑。

我也想和孩子们共品文章中让人感叹的时空架构。文章中时间交替并空间转换的总共有三处,它们彼此照应,有张有弛,宛如一阕起伏有致的乐章。

第一处在第一段,“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时,情绪激烈间仿若无意地提到了“天上北归的雁阵”。冬去春来,天气回暖,大雁已经北归,然而“我”的内心已经没有了春天,“我”的眼睛也看不见春天了。这一处的活动空间始终拘囿于室内,暗示“我”自闭于绝望的深渊中无法自拔,母亲一再以“北海的花都开了”来劝说“我”走出去,都被“我”强硬地拒绝了。

第二处在第三段,情绪稍微轻松时“窗外的树叶‘唰唰拉拉’地飘落”。秋天来了,这个本应金黄的季节却在尚未品尝到成熟的喜悦时,便已展现出萧然颓败的落寞感,与下文不堪回首的母子诀别达到了情感基调的一致。在这个场景中,“我”被邻居的小伙子背到了室外(医院),痛心的是“我”艰难地跨出了自我封闭的空间,母亲却已陷入昏迷,永远无法见到她渴望已久的这一幕了。

第三处在第七段,痛定思痛之后“又是秋天”,菊花开得“泼泼洒洒”、热烈烂漫,妹妹推着“我”进了北海公园,“我”省悟了生存的意义,重新拥抱生活,如同生命终于迎来了五彩缤纷的收获季节,读来意味深长。

在这个基础上,我还想给孩子们讲文章的双重叙述视角。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典型的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的特征之一便是用双重叙述视角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对此,赵勇在《回忆与散文》中阐释道:“并不是所有的散文都是回忆的延伸和整合,散文中回忆的价值更在于,它以巨大的真实性展示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的某个瞬间所持有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状态。因此,回忆性散文作为一种回忆与散文相结合的文体,它的主要价值在于作者也就是叙述者所经历的事与人,以及由这些事和人产生的有关‘过去’和‘现在’相互交织的两种情感。”

史铁生在回顾自己这一段人生经历和心灵轨迹时,和所有的回忆性散文一样,使用了“过去”和“现在”这两种叙述视角,自然也使用了“今我”和“旧我”这两种叙述语调。“旧我”的语调率性、冲动,有些歇斯底里;“今我”的语调则是深沉、冷静而理性的。

就此而言,我想,素读教材时我们要追求与作者心理距离的无限靠近,而进行到这个环节,却要努力从作者的情绪中分离出来,以客观的立场去体会作者创作的本心。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在一次次的钻研过后,我的书本上已经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笔记本上的教学方案也排列成了可观的阵容。然而,一个新的困惑又涌上了脑海:

像《秋天的怀念》这样的经典散文,我究竟应该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哪里——是从叙事学的角度剖析文章的创作原理,还是单纯地带着学生领会作品真切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感悟呢?

这个问题着实让我纠结了好几天。选择前者总觉得感染力不足,亏欠了作品直抵人心的艺术魅力;选择后者又担心深刻度和新颖度不够,无法充分表现作品深沉的意蕴。

直到上课前两天,我重新审视“七年级上册”这几个字,蓦地忍不住嘲笑起自己无意义的纠结来。真的,我即将面对的不过是刚刚告别小学生活的初一学生,稚气未脱的气质下是敏锐的感性思维。我为什么不能从学情出发去建构课堂呢?

“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对于蓓蕾般的孩子,我想,既要教给他们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更要切入生命意识,培养他们对各种生命的敏感和尊重。只要当他们经过语文的涵泳与积淀,滋养出柔软的内心,语文教育的效果就算是达到了。

一念花开,我如释重负。

第四步:点燃心灵,直到打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中的话语用来形容《秋天的怀念》毫不为过。与此相匹配,我的教学方案在多次甄选后也敲定了质朴得如同“和氏之璧”的一款:

猜读题目,概述内容——聚焦“忍”字,品人析情——关联自我,拓展延伸。

这些年来,在讲台上站得越久,越觉得最好的语文教育是情感的触动和心灵的点燃。而触动情感、点燃心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通语文和生活、文本和自身的联系。或许,上述设计最终呈现出非常感人的教学效果,受到了与会专家和诸多教研员、骨干老师们的广泛好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难以忘记课堂内关于“忍”字的品读:

生:我发现这个母亲不同的地方在于特别能“忍”。她忍住了自己身心的痛苦,想传递快乐给文中的“我”——也就是她的儿子史铁生,她想让史铁生快乐地生活着。

师:来看一下这个“忍”字,你在生活当中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忍”字呢?请说一说。

生:比如说,我在遭受一些困难的时候,我会忍住想退缩的心情,继续迎难而上。

生:考试成绩差被妈妈骂的时候,忍住眼泪。

生:当你愤怒的时候,你要忍着你的愤怒。

师:是啊,也许在我们失败的时候忍住眼泪,是克制,是压抑;当我们说“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时候,是不屈,是愤怒。在咱们第一单元学的课文《济南的冬天》结尾段,有这么一句话,“就凭着这点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这个“忍”字又有什么情感呢?有一种舍不得、怜惜、关爱之情。那么,母亲的“忍”到底是期待、怜惜、愤怒还是别的呢?

……

生:嗯,我想说“忍”字是心上一把刀刃,母亲当时心如刀绞。文章里写儿子刚瘫痪不久,在那个时候说了一句悲观的话,“我可活什么劲儿!”我想补充的就是:母亲她为什么要忍住哭?因为儿子已经非常悲观了,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儿子的表率,她不可以哭。母亲忍住哭就意味着她的坚强,而且她也要用她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儿子,她自己是个坚强的人,也希望儿子可以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全场师生热烈鼓掌。)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个教学片断因为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上,所以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更难以忘记课堂临近尾声时的联想补白训练:

师:“要好好儿活”,懂得这一切的史铁生,终于从一个遭受挫折后暴怒无常的青年成长成了一个从容乐观的人。看着书本上这张史铁生的插图,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此时此刻,你想帮他补上一句什么旁白?他会说什么呢?

生:他会说:母亲,谢谢你,是你给了我乐观的心态!

生:我觉得他会说,母亲,您看看我,看看儿子,我现在活得很好、很坚强,您安息吧!

生:我觉得他可能会想:我真幸福!——因为他之前是双腿瘫痪了,可是他拥有了母亲无私的爱,还获得了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的好心态。

师:因为母亲,他的世界没有崩塌,他的世界更加灿烂。

生:我觉得他可能不一定是开心地笑,他可能在苦笑啊,他可能是因为在秋天,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自己身边再也没有母亲的陪伴了,想到了自己当年对母亲不够关心(哽咽,说不下去)……

师:(摸摸学生的头发)是啊,想到母亲的他,就不可能不难过和遗憾……所以,最后这一段话,面对着烂漫盛开的菊花,作者的心中有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有浓浓的愧疚,有永远道不尽的怀念之情,更重要的,还有思想、精神上的成长。

总有些人的生活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沉重。让人欣慰的是,阅读史铁生的故事,在披文入情、循文入义的同时,孩子们学会了反思自我,增进了对母爱的感知与回馈,更加珍惜生命,也更加懂得要积极认真地“好好儿活”了。

“天空不留痕迹,鸟儿早已飞过。”回想《秋天的怀念》这一路的备课与教学过程,我在朴素纯粹的语文氛围中不断丰富自己和提升自己,终于与学生一起走进了硕果累累的金秋。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楚云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