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作为区域经济以往增长的结果和未来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演变体现为三次产业内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在市场导向方面,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由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的演变。(10)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考察和把握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是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基础。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他的著作《政治算术》中就指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11)这种不同产业之间相对收入上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克拉克于1940年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产出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揭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结构变动的内在联系,总结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结论。(12)

(一)研究前提

第一,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是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的,这种时间系列是和不断提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对应的;

第二,使用劳动力指标来考察伴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第三,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本框架。

(二)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将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13)

二、库兹涅茨法则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41年在《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中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联系: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劳动收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上升,财产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政府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他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他发现的这种变化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14)

(一)研究思路

从“配第—克拉克定理”这一研究成果出发,库兹涅茨将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分布状况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分布状况的变化趋势结合起来。为此,他收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

(二)结论

(1)农业部门(即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相对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在工业化阶段,工业部门(即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其中前者上升速度快于后者,第二产业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

(3)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持续处于上升的状态。其中在工业化的中前期阶段,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的速度快于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上升的速度,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三)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规律

将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断面分析相结合,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如表1-1所示。(15)

表1-1 产业发展形态的概括(三部门的构成)

从表1-1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第一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即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而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则大于1。从时间分析来看,农业相对国民收入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劳动力相对比重和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均下降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可见,农业劳动相对比重和农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减少,是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普遍现象。

(2)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上升是普遍现象,但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变化由于不同国家工业化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即综合起来看是微增或没有大的变化。这样毫无疑问,相对国民收入就是上升的。这说明工业化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后,第二产业不可能大量吸引劳动力。然而,从相对国民收入来看,唯独第二产业是上升的。这说明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上,在国民收入特别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方面,第二次产业有较大贡献。

(3)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一般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上升的。这说明第三次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但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快。由于第三次产业具有对劳动力的强吸附特性,因此被人们称为劳动力的“蓄水池”。一般地说,第三次产业是这三个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无论以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还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三、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规律

在产业结构演进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化以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为起点,在发达国家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到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无论国民收入相对比重还是吸收劳动力相对比重都处于下降状态,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已完结,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但发展中国家还在继续。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也有其内在规律性,所谓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规律,是指工业化过程表现为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总体趋向。

(一)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和霍夫曼定理

1. 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

工业结构的演进朝着由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工业结构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结构发展,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

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工业化一般都是从资金投入少、建设周期短、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从传统农业中低价获得、技术要求不很高的轻工业开始的。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就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一定时期内重工业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这是因为,一方面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重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业品的需求由一般日用消费品转向耐用消费品,为制造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产业,特别是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做基础,庞大的重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替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重工业化过程贯穿于工业化的始终。美国1880—1975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变化见表1-2所示。(16)

表1-2 美国1880—1975年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重

2. 霍夫曼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被称为霍夫曼定理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所谓“霍夫曼定理”,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霍夫曼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霍夫曼比例越高,说明消费资料工业比重越大,资本资料工业比重越小,表明工业化水平越低;反之,霍夫曼比例越低,说明消费资料工业比重越小,资本资料工业比重越大,表明工业化水平越高。

以霍夫曼比例数值为5左右、2.5左右、1左右和1以下为依据,霍夫曼把工业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快于消费资料工业的增长,消费资料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第三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资料工业相平衡的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

(二)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就是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会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发展。

高加工度化意味着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意味着在原材料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将大大超过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表明工业的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从而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将相对下降。根据这一规律,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区域都应该及早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规划,选择培育适应发展趋势的潜在主导产业,以适应产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要求。

(三)技术集约化

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在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四)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密集度转换规律

工业化过程是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过程,这就是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密集度转换规律。

工业化的初期,轻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处于重心位置,在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中劳动力处于最突出的地位,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结构。随着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的地位将不断上升,钢铁、石油、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等原材料部门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庞大的生产设备,才能实现规模发展。因此,在工业化的这一阶段,在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中资金处于最突出的地位,是一种资金密集型工业结构。而后,随着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加工组装业将逐步取代原材料工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各种机械工业占据核心地位,而它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先进技术的投入和利用,就不会有高加工度化。因此,在工业化这一阶段,在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中技术处于最突出的地位,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工业结构。

四、产业结构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信息部门迅速发展,其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不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产业结构信息化。

信息部门一般可以划分为一次信息部门和二次信息部门。一次信息部门主要从事信息的基础结构,即制造、操作和运用各种信息设备和技术以支持信息市场和市场信息两种活动;二次信息部门包括信息市场和市场信息两种活动。

信息部门的发展反映了一个经济实体的能力,即增加生产要素的价值并创造出新的财富,以及更有效地分配这种财富。信息部门的快速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标志着全球信息社会的到来。

五、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动因分析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人们对某一产品的需求,随人均收入变化而变化的相互关系,经济学称之为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它是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产品需求的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之比。

某一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意味着人们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的比重在下降。某一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人们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的比重在上升,该产业具有不断扩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某产业的产品收入弹性越高,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的速度也越快。

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较大差异及其变化导致了国民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

(1)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阶段,生理性需求的产品占统治地位,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极大。

(2)当人们基本解决温饱之后,第一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处于不断下降之中。人们的消费需求向穿、用转移,轻工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大增。为了适应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社会必须重新安排资源,发展消费品工业,而且是首先从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开始。

(3)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将进入第二个历史性阶段,即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阶段。人们要求增加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迅速上升,而轻纺工业品收入弹性下降。同时,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还为资本大量积累提供了可能,为资本资料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两者都促使工业结构必然出现重工业化趋势。

(4)人们消费结构演变的第三个阶段,是追求时尚与个性的阶段。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加工组装业迅速发展,这就必然导致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

(5)当人均收入水平更高,有限的物质享受得到较好的满足,第三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持续提高,第三产业便成为继第二产业之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阶段。

三次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第一产业收入弹性系数的下降必然带来第二、第三产业收入弹性系数的上升。第二产业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不仅取决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工业品,也取决于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化时期,特别是工业化中期,制造业内部各产业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发展为第二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二产业的收入弹性也因此得到很快提高。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三次产业由于各自特性的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进步的感应也完全不同,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在促使各产业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劳动效率方面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从而决定着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功能和地位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农业经济是一个半自然的再生产过程,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力的作用大,报酬递减,生产效率提高缓慢,农业技术进步比工业要难得多。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使劳动力不断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业占用劳动力的比重不断减少。

第二产业的基本特征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大机器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最直接地实现创新和技术进步,并且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技术进步对第二产业影响巨大,并导致工业产品成本不断下降,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使第二产业成为工业化过程中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从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状况来看,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工业行业不断增加,各行业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其吸收劳动力比重趋于上升;但是由于工业技术进步快,工业内部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转换,工业所需劳动力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增长极慢,甚至会出现下降的现象。

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它始终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产业明显,因此,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不如第二产业大。但是,它能够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模就业问题。到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新兴服务业为主。新兴的第三产业既保留了劳动密集型特性,又具备技术密集型特性,从而既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力量。

(三)国际贸易的促动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需要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

1.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

该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来的,立足于经济落后国家的理论。(17)他发现,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进口阶段,即在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靠进口满足需求;二是国内替代阶段,即在国内生产该种商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三是出口阶段,即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上述进口、国内生产和出口的进展过程,在图形上像三只大雁,因此称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见图1-2所示)。

图1-2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

第一只大雁是进口的浪潮,第二只大雁是国内生产的浪潮,第三只大雁是出口的浪潮。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这种国际贸易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就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拉动而发生演变。

2. “产品循环说”

该理论是美国的弗农提出的,立足于发达国家的理论。所谓产品循环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从新产品问世,扩大市场直至国内市场饱和,这是第一阶段;然后将这一产品出口到国外,开拓国外市场,这是第二阶段;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便有资本和技术的出口,资本和技术与当地廉价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结合,在输入国发展这种产品,这是第三阶段;国外生产能力的形成,又会使这种产品以更低的价格输入本国市场,使得开发了该种产品的输出国放弃这种产品生产,转而去开发新产品,这是第四阶段。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研发和创新能力强,通过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饱和→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产品进口→开发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断循环上升,这就是所谓的“产品循环”。

将“雁行发展形态”和“产品循环”加以对照,可以发现,雁行发展形态的三个过程和产品循环的第二至第四个阶段是一致的,只是前者是立足于发展中国家,而后者是立足于发达国家进行分析。但是这两种学说都揭示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国际贸易既促进了发达国家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高级化。(18)

(四)技术创新推动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因是技术创新。(19)技术创新的内容一般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生产组织与管理创新。历史证明,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并引起质变的强大推动力。

(1)产品创新促进了新产业的产生,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产业发展的近代史看,正是重大的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例如,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等,都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变革、技术进步和新产业的产生,并使得产业结构水平沿着农业为主导、工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方向不断升级。

(2)工艺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手工技术的生产时代,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是分散的、小规模的、相对封闭的生产方式,技术创新使得世界进入工业生产时代又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使得生产方式朝着多样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而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同样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本质内容和重要表现。

(3)市场创新开拓了新的需求,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市场创新,促进了生产和消费领域潜在的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对新产品的旺盛需求,使得新产业有很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即国民收入的增长更大部分用于对新产业的需求;由于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新产业产品价格高扬,其获利水平远远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从而引起社会资源迅速流入该产业,使得该产业不断扩张。无论新产业,还是用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都因为需求的不断增长而不断扩张,这种扩张正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