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区域已形成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在总体原则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已有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
这里的资源结构指生产要素结构,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各个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供给价格也就不同。合理产业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优先、重点开发基于优势资源的产业和产品。评价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既要看它同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也要看它同区域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市场容量是否相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必须既是资源导向的,又是市场导向的。
(2)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全国或上一区域层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做出独特的贡献。
—个较大的区域包含若干个范围较小的区域子系统,这些区域子系统的区域优势各不相同。因此,如果区域已形成主导产业,并且发展的规模比较适度,能够通过其产品大量向外输出,担负起大区域或全国地域分工的任务,对大区域或全国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比较理想,比较健康的。否则,如果区域未形成专业化部门,区域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担负不起大区域或全国地域分工的重任,对大区域或全国贡献不大,那么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比较“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3)区内产业之间关联度如何,即产业之间是否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区域内部产业间关联度大,则区域经济凝聚力强,经济综合实力大,产业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区内产业关联中,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联非常重要,处于关键地位。一般来说,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关联度大,可以将其产业优势辐射到区域的相关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较快发展;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关联度大,也可以得到相关产业的扶持,促进主导产业健康发展。否则,区域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关联性差,则极易形成较强的二元结构,从而最终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4)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如何。
区域产业结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就需要调整,使其向合理的方向改变。若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强,则调整速度比较快,代价小,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利;若结构转换能力差,则调整速度慢,代价大,对区域经济发展势必造成不利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演进和转换的客观条件。比如,区域现有产业结构的弹性较大,应变能力较强,那么区域产业结构就能够抓住有利时机迅速转换,进入一个更高的水平和阶段;相反,如果区域产业结构刚性很大,应变能力很差,那么它对已经变化了的客观条件反应迟钝,就不能及时转换和升级,致使区域错过发展时机。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怎样。
结构性效益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归宿。一般而言,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越高,则结构性效益越好,这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极力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原因。但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应当与区域要素特征相匹配、得到关联产业与基础产业的支持、有良好软环境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益。因此,往往是与区域基础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效益可能要比盲目追求高技术更好一些。
通过以上五方面的考察,对区域产业结构就可以有一个总体评价。在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再对区域产业结构作进一步的分层次、多角度的具体分析,是非常必要的。(21)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必须对区域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常见的分析指标有以下几种:
1. 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要从不同的侧面来衡量:
(1)比较成本。
C1代表被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产品的销售成本,C2代表较被研究区域层次更高的区域同行业同产品的销售成本,B1代表被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产品的比较成本。
B1<1,说明研究区域这一行业的这个产品的成本低于高层次区域的平均值,则这个行业的这个产品具有比较优势,B1值越小,说明该行业的优势度越大;B1>1,说明这个行业的成本高于高层次区域的平均水平,不具备比较优势。
(2)劳动生产率上升率。
L1代表被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L2代表较高层次区域同行业同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B2代表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上升率。
B2>1,说明研究区域这一行业劳动生产率高于较高层次区域的平均水平,说明研究区域这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B2<1,说明研究区域这个行业不具有比较优势。
上面两个指标,B1从投入角度反映区域产业比较优势,B2从产出角度反映区域产业比较优势。两个指标配合使用,可较好达到评价目的。
2.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Z1和S1分别代表被研究区域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劳动者数,Z2和S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社会总产值和社会劳动者数,G代表研究区域工业化结构比重数。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区域工业化水平高低和工业结构素质。G值越大,说明区域工业化水平越高。
3. 区位商
jl和j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某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b1和b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高层次区域就业总人数(或总产值),Q代表研究区域某一产业部门的区位商。Q>1,则研究区域在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大于其较高层次区域总体水平,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Q值越大,则研究区域在该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越高。反之,Q<1,则该产业部门不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
4. 产业专业化系数
Qi代表某产业部门i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百分比,下标1、下标2分别代表不同的区域,C1代表区域产业专业化系数。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两个区域同一年份各产业部门占各自整个产业的百分比,然后依次将两个区域相同产业部门的百分比相减,将所有差值取绝对值并相加在一起。该指标反映研究区域与对比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程度,用来衡量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特色。
C1值在0~100%,和值越大,区域产业结构特色越明显,说明与对比区域经济互补性越强;反之,系数数值越小,说明研究区域与对比区域的产业结构越是相似和雷同。
5. 产业结构变化率
Qj代表区域某产业部门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百分比,下标1、下标2分别代表不同的年份,C2代表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率。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某个区域两个年份各产业部门占整个产业的百分比,然后依次将两个时点相同产业部门的百分比相减,将所有差值取绝对值并相加在一起。这个指标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C2越大,说明在考察时期内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幅度越大;反之,C2越小,说明结构变化幅度越小。
6. 偏离—份额分析
以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评价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或工农业总产值(评价农轻重结构),或工业总产值(评价工业结构)的年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区域按全国平均增长率能形成的假定份额,进而将这一假定份额与区域实际增长额进行比较,分析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这种偏离,主要是由区域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竞争力)形成的。
其关系可表示为:区域经济增长=全国分量+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分量
可从绝对增量与增长率两方面建立上式的数学式:
式中,为t时期j区域i产业的经济活动水平;为t时期j区域总经济活动水平;DYj为j区域的增量;为全国i产业的增长率;S∗为全国总的经济增长率;为j区域的经济增长率;为j区域i产业的增长率;为假定的区域增长率。
偏离—份额分析只需少量数据,计算简便,易于理解,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产业分类有关。
上述定量分析指标中,指标1揭示区域产业结构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指标2反映区域产业结构中工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标3反映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专业化部门及专业化程度;指标4反映研究区域与对比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程度;指标5反映区域产业结构随时间的变化程度;指标6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的素质和效益。通过上述指标的测算,可以加强区域产业结构分析、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2)
三、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思想,早在古典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的经济学说中就有了萌芽。后来马克思的部类理论、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都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容做了深刻的阐述。这些理论的核心都是强调各产业部门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思想在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都得到重视和运用。在经济学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产业间的协调包括四个方面:
1. 产业素质之间协调
即相关产业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如果存在着断层和强烈反差,产业之间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表现为不协调。
2. 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协调
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各产业的经济作用以及相应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因而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各产业之间有序的排列组合。如果各个产业主次不分,轻重无序,甚至出现产业结构的逆转,则说明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不协调的。
3. 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协调
产业之间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表明了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各产业之间能够做到相互服务和相互促进,那么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方式就是协调的;反之,则是不协调的。
4. 供给与需求协调
在需求正常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协调将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即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适应新的需求变动,使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弱化。相反,如果对于需求的正常变动,供给迟迟不能做出反应,造成长时间的供需不平衡,则说明产业间的结构是不协调的。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由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概念的理解不同,我国学术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也有不同的看法。
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一标准说
此学说较为典型的是“结构聚合质量”标准,认为“较高的聚合质量来自于产业间的协调”,从而把“聚合质量”标准的实质归于产业间协调标准。(23)
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三标准说
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三个标准:适应需求结构标准、产业协调标准和结构效应标准,即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三个问题: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问题、三次产业间和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效应问题。(24)
3.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四标准说
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四个标准:资源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国际分工、产业间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5)就是说,合理的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二是国际分工的好处;三是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顺畅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发展;四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需求得以实现;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4.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六标准说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六个标准:资源合理利用标准、产业协调发展标准、需求应变能力标准、经济效益最佳标准、充分吸收科技成果标准、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标准。(26)
5.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七标准说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七个标准:发挥优势标准、比例协调标准、结构完整性标准、先进性标准、创汇能力标准、自我调节和应变能力标准以及经济效益标准。(27)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方法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通常采用与“标准结构”进行比较的方法。所谓“标准结构”,是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而得到的,它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因此,可将其作为参照系,与某一被判断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从而检验被判断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库兹涅茨在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时,不仅通过时间序列的数据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进行分析,而且还通过横截面的数据对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标准结构。(28)库兹涅茨的“标准结构”如表1-3所示。
表1-3 产业的“标准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1992年版第38页的表改编。
根据库兹涅茨的“标准结构”,就能了解一国经济发展到哪一阶段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用与库兹涅茨相似的方法,其他学者也提出过类似的“标准结构”,如钱纳里的“产业结构标准模式”、钱纳里—塞尔奎因模型等。但由于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对产业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大国”与“小国”、工业先行国和工业后发国对产业结构的要求都有所不同。(29)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以“标准结构”为参照系,“至多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粗略线索,而不能成为其判断的根据”。
此外,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的判断,也可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含义的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即产业之间素质是否协调(是指产业之间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产业之间地位是否协调(是指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产业关联是否协调(是指产业间是否相互服务和相互促进)、供给与需求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30)
(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机制
1. 区域产业结构的自组织机制
即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本身有一种内在的自行调整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促使产业结构由不协调趋于协调,由不合理趋于合理。这种自行调整的力量主要是价格机制的作用。
2. 区域产业结构的宏观调节机制
是指政府从整个国民经济目标出发,为从总体上及时、有效地协调产业结构所运用的一切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的有机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