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四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进士出身。做过秘书省校书郎(校对书籍的官吏),并参加修撰神宗《实录》。晚年两次受到贬谪,死在西南荒僻的贬所。他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成为江西派的开山大师。词和秦观齐名,宋朝人把他们抬得很高,如陈师道说:“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唐诸人不逮也。”(《苕溪渔隐丛话》引)今传《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黄庭坚的词品类很杂:有的是文字游戏,有的淫俗不堪;也有的写得很出色,意义严肃,风格疏宕。但如陈师道把他作为北宋数一数二的词手来说,那是不确切的。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①!春入武陵溪②,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③。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④。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⑤。坐玉石⑥,倚玉枕,拂金徽⑦。谪仙何处⑧?无人伴我白螺杯⑨。我为灵芝仙草⑩,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①瑶草一何碧:瑶草,仙草,指山里的香草。一何,何其。
②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此用其事。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一带地区。
③枝上:一作“花上”。
④浩气展虹霓:一股豪迈之气和天空里的虹彩相接。这句写胸怀开阔,舒畅自如。
⑤红露:花上的露水。一作“红雾”。
⑥玉石:一作“白石”。
⑦金徽:即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的。李肇《唐国史补》:“蜀中雷氏斫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螺蚌之徽。”
⑧谪仙:世称李白为谪仙。这里是作为嗜酒傲世的诗人来提他。
⑨白螺杯:用螺壳做的酒杯,有红螺杯和白螺杯之别。
⑩我为灵芝仙草:作者以山中不同凡俗的春草自比。灵芝,紫芝草。
不为朱唇丹脸:不愿意涂脂抹粉做一个随俗媚世的小人。
长啸:长叹。
【评析】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不肯媚世求荣的性格及其出世和入世矛盾的世界观。
念奴娇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①。
断虹霁雨②,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③。桂影扶疏④,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⑤,驾此一轮玉⑥。寒光零乱⑦,为谁偏照醽醁⑧?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⑨。共倒金荷⑩,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释】
①八月十七日等句:《宋六十名家词·山谷词》 题作:“八月十八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②断虹:虹彩消失了。
③山染修眉新绿:雨后山峰染成新鲜的绿色像美人的眉峰一样。修眉,长眉。
④桂影扶疏:桂影,指传说的月宫里桂树的影子。扶疏,形容桂树枝叶的繁茂。
⑤姮娥:即嫦娥,相传是月宫的仙女。
⑥一轮玉:指月亮。
⑦寒光:秋夜的月光。
⑧醽(línɡ)醁(lù):美酒名。
⑨森木:茂盛的树木。
⑩倒金荷:用金荷叶倒酒。
尊前相属(zhú):举起酒杯对饮。
临风笛:一作“临风曲”。陆游《老学庵笔 记》:“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韵,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韵。及居蜀久,习其 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曲’”。
孙郎:指善吹笛的孙彦立。
坐来声喷霜竹:登时吹出美妙的笛曲。坐来,登时一,时。喷,喷发。霜竹,等于说寒笛。笛子是用竹管做的,故云。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
【评析】
黄庭坚坐修神宗《实录》失实的罪名,贬谪黔州(今四川彭水),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说这首词是在戎州写的。他在遥远的西南地区过了五年迁谪的生活,但气概还是很豪迈。作者自称此词“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①。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②?除非问取黄鹂③。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④。
【注释】
①无行路:没有地方可供游玩(一说:春天没有留下回去的行踪)。
②春无踪迹谁知:春天一去无踪,有谁知道它什么地方去了呢?
③问取黄鹂:黄鹂鸣于春夏之间,该知道春天的去处,故云。问取,问。
④飞:通行本作“吹”。
虞美人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②。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③。玉台弄粉花应妒④,飘到眉心住⑤。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⑥。
【注释】
①宜州:今广西宜山。
②梅破:梅花含苞欲放了。
③开遍向南枝:南枝先开,由于向着太阳、比较温暖的关系。
④玉台:梳妆台。
⑤飘到眉心住:见前欧阳修《诉衷情》注①引《太平御览》。
⑥平生个里愿杯深两句:少年时遇到美景当前的时候,总是尽兴喝酒,可是经过十年贬谪之后,再也没有这种兴致了。个里,个中,此中。去国,离开朝廷。
【评析】
黄庭坚写过一篇《承天院塔记》,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被除名,押送宜州编管(管制)。他到达宜州是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这首词作于同年的冬天。作者初次受到贬谪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至此恰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