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成功励志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富门寒教

《塔木德》中说:“留钱给孩子,不如留德;留下好习惯,孩子一定能用得到。”这与我们中国父母所说的“再穷不能穷孩子”不一样,犹太人崇尚“再富不能富孩子”,他们认为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有这样一个教育实例:

克鲁斯先生有一辆漂亮的小汽车,他每逢节假日就会带上全家人外出游玩。可是,克鲁斯每天上班总是一人驾车独往,绝不让10岁的儿子顺道搭车上学。一天,儿子的气管炎又犯了,走路也有点儿困难,他央求爸爸送他一程。“不行!”克鲁斯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儿子只好背着大书包、沿着街道慢慢地向学校走去。当他艰难地在十字路口正欲走上高高的天桥时,突然发现爸爸正站在天桥底下等他。克鲁斯见了儿子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掏出手帕擦去儿子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儿子,一手为儿子提着大书包缓缓地登上一级级台阶。“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等你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靠自己的本事买辆比爸爸这辆更好的轿车。”克鲁斯的眼圈有点儿发红。

像这种“富门寒教”的方式难道不令我们反思吗?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自己生的孩子,基本是属于自己的,甚至有点像自己的私有财产。于是,中国父母会对孩子比对自己还好:一出生就怕他摔着碰着;小时候想着让他进好学校;进了好学校想着怎么样让他考个好大学;考上了好大学,想着怎么给他找份好工作;找到好工作了,想着怎么给他找个好配偶,怎么帮他买套好房子……

给孩子们留点儿东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但“留什么”和“怎么留”,却是对所有父母的考验。

跻身福布斯富豪排行榜、被称为“盖茨二世”的23岁美国男孩马克·扎克伯格,在20岁的时候主动选择离开优越的家庭,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让雅虎和谷歌都不敢小觑的社交网站。现在,马克依然住在他租来的一室一厅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父母的财产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只是想建立自己的事业,其他事情我都不关心。”

从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到近一代的财富新贵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及沃尔玛百货创办人山姆·沃尔顿等,他们都是清一色的白手起家的最佳典范。他们为了要让下一代铭记创业之苦以及明了“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可短视近利的教训,从小就不让孩子过养尊处优的日子,反倒比一般人更严苛地要求孩子,控制孩子的消费,让孩子学会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比尔·盖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单从他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众所周知,比尔·盖茨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

比尔·盖茨从不会给孩子一笔很可观的钱。当小儿子罗瑞还不会花钱、但女儿珍妮佛已经可以拿着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对此,比尔·盖茨有自己的说法,他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富裕和贫穷是两类家庭环境,对孩子各有利弊:家庭富裕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使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为人慷慨。但财富的负面作用也会使孩子不能及早独立,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花钱大手大脚。而家境窘困的孩子,可能少了些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但往往意志坚强,不畏艰苦,最终磨砺成才,但他们也会有对人吝啬、不舍得付出的问题。所以,不管在什么家庭条件下成长的孩子都需要理财教育,需要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