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抒情圆舞曲
本曲选自第三芭蕾组曲第五首。
从这首圆舞曲的旋律音调、和弦的运用以及作曲家标注的表情记号等观察,可以感到作曲家似乎有意刻画一些搔首弄姿的风流娘们。
起首4小节左手简单地奏出一组伴奏音型,这是通俗舞曲最常见的形式,让舞者在这短短几小节里辨明舞步节拍。从第4小节起舞姿就开始以弱起的级进起动,构成动机(4—6)。
虽然圆舞曲通常强调第1拍,但是这支旋律在稍微扬起之后总是在第2拍上作长音停留(5/1—/2,因素①),并且让乐句停在悬而不决的倚音上(6/1),这就构成一个减四度的音调(5/3—6/1因素②)并且将此音调一再重复予以强调。
【2-1】
贝克曼:巴登巴登的舞蹈
随后又是一个大幅度的直线起伏(9—10),很明显它是由因素②衍生出来的(9/1—/2,因素③)。它同样是在第2拍构成长音(G音,9/2),它的下行产生因素④(9/2—10/1),结束也同样是一个长倚音(11/1,升F音)。这就构成了乐曲的基本韵律,这种悬而不决的音调,仿佛是踮起脚尖的舞姿。弹奏者可以配合作曲家的意图,例如让第2拍延长而第3拍晚些进入。当旋律作升腾起伏时(9/1—/2)更可以有夸张的表情,塑造出踢腿掀裙或是芭蕾托举的动作。
第二句保持了这种姿态。如果把随后第15—19小节的和声背景抽出来与乐曲前景——亦即我们谱上所见的——加以观察对比(见【2-2】),就可以发现这里的旋律是如何的花言巧语的了:
【2-2】
如果这串和弦的音响很熟悉了,那孩子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何谓装饰,何谓花哨了。为了让这串半音下行的进行更有趣,右手还不时地加入因素①和②的线形装饰,一直到第19小节。
接着是第一部分的后半段(21),直线往上的因素③得到发展,加上同音反复(21/2—/3)的双音,构成了两小节的动机(21-22),随后强调了其中有着平行三度的半音滑行(25—27)。
高潮出现在第28小节,这一拍一音的斩钉截铁音型(称动机,它的音调恐怕是来自前面的因素④),以饱满的时值在高音区唱出,仿佛群舞中突然有独舞者上场,而且跑上来就是一个定格的那种招式。最妙的是肖斯塔科维奇又让旋律突然在低音区唱出减四度的因素②(32-35),很像舞厅里那些喉咙低哑的歌女的唱腔。最后结束在D大调。
忸怩的音调进行,夸张的速度变化,大起大落的旋律线起伏,凡此种种,无疑是在嘲讽浪漫派的情感泛滥,以至贬值。这是新古典主义者最热衷的话题。
中间部分以一个过渡式的乐句开始,重音被移回第1拍(37/1),并通过有12小节之长的倚音加同音反复音型(来自动机的变化)不断的半音上行,引向远关系的B大调(49)。这就使得随后出现的音乐显得情感饱满,色彩温暖。这个新音调重复了两次,这就使人怀疑肖斯塔科维奇是否在这里会是有意引用奥芬巴赫的《天堂与地狱》中的船歌,但19世纪末这类脍炙人口的轻歌剧,早在圣-桑、德彪西的作品中就已经受到嘲讽,料想新古典主义者们也是不会错过的吧。
【2-3】
在这段之后又一鼓作气,音乐被推向更高的高潮(56)。这里动机再次出现,因为音区的拉开,又衬以下属调性的属九和弦,使得这里的音乐既有强烈的倾向性,又有开阔奔放,淋漓尽致的效果。但它的后一小节(57)用大跳上下装饰起来的双音下行旋律又立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乐曲的优雅性质,特别是左手第3拍的休止,使得这里的音乐有着独舞的姿态(57),似乎给卖弄风情者一个特写镜头。因此这里每个短连音既要保持前重后轻的特点,又要每小节有节拍重音的暗示。
随后通过长音的烘托,上下八度的寻求,一连串的忸怩的半音进行(61—64,L)与同音反复音调的交替(64—67),生动地引出了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