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是气之根,气血足的女人才美
中医常讲:“男子以气为本,女子以血为本。”五脏中,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女性的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活动,均以血为用。可见气血尤其是血对女性的决定性作用。
气血的运行和乳房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乳房和肝胃二经有关,乳房为胃经所过,乳头为肝经所过。部分女性来月经之前会有乳房胀痛的感觉,因为中医认为,乳汁和经血同为气血所化,上行为乳汁,下行为月经。很多生完小孩的女性在哺乳期间是没有月经的,有的话量也比较少,由此可印证上面所说的理论。
女性本来就属阴,阳气相对男性来讲比较弱,所以很多女性一到冬天就有手脚冰凉的表现。若出现严重的手脚冰凉就属于病态表现了,这在中医上叫做“四逆”。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有很多关于四逆的阐述,与之关系最密切的便是厥阴病篇的阐述:“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这里的“手足厥逆”便是我们常说的手脚冰凉,“脉细欲绝”意思是说连脉都快摸不到了,这是身体血虚寒凝的表现,因为血虚导致了脉管的不充盈,这个时候就要养血通脉。处方中当归便是养血的良药。生活中这种表现很常见,比如说有的女性冬天手就生冻疮,还有西医所说的末端循环不好都属于此类病证范畴。只有气血充盈才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
中医还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要想气血充盈,顾护好脾胃是关键。中医还讲“脾主四肢”,可以这么理解:手脚的寒热皆和脾胃有关,不仅是手脚,包括小腹的凉热也和脾胃密切相关。因为脾经过小腹,而且手脚冰凉的女性几乎都有小腹凉的表现。所以养好脾胃,才能气血充盈,后天之本顾护好了,才会有生生不息的能量源泉。脾胃属中,属土,更是体内气血升降出入的枢纽,很多疾病的发生看似和气血直接相关,但背后的原因还是在于脾胃。脾胃升降失常,很多营养不能输送到五脏六腑甚至全身,身体的“正气”便不会充足,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说便是免疫力比较差。这样的人整体呈现一种“虚”的象,而且特别容易外感。这种外感可以用《伤寒论》上的一个方子——小建中汤。单看方名,我们就知道这是和“中”有关,和“脾胃”有关,尤其是脾,所谓“建中”便是建其“脾”气。脾气健运,恢复了运化之力,就相当于强健了人体的正气,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抵抗外邪的力量自然增强。可见强健脾胃对气血的重要性。
其实要想气血充盈,除了饮食及药物调理,更重要的办法是运动,这不是泛泛而谈。因为中医讲“脾主肌肉”,锻炼可以使肌肉强健,脾的功能自然会得到很好的改善。而且,脾运化水湿,脾虚之人,水湿泛溢肌肤,尤其会造成下半身的肥胖,运动之后会使体内的水湿之邪得到气化,水湿被代谢出去自然减轻了脾脏的负担。这里可以纠正一下很多人的减肥观,要想减肥,锻炼出核心力量是关键,一顿猛跑作用反而不大,所以无氧运动更有利于减肥。无氧运动会使肌肉得到锻炼,就相当于健脾,就会代谢出更多的水湿;同时,心肺功能增加,这样基础代谢率会上升,长此以往,即使在运动完以后,身体会依然源源不断地燃烧着脂肪,其实这就是有些瘦子吃很多却依然瘦的原因所在。所以,这样锻炼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反弹。因为这样瘦下来改变的是体质,由易胖体质变成了基础代谢率高的瘦人体质。所以,平时观察生活便可得知,胖人更显疲惫,瘦人更有精神,其实这种精神便是气血所化。对于胖人来说,适当的运动便是补充气血的良方。
中医讲“肝藏血”“肝开窍于目”,肝血不充,便会眼干眼涩,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养肝血,使眼睛明眸善睐。
小偏方:佛手疏肝明目茶
【原料】佛手、玫瑰、枸杞子、绿萼梅、桑叶各适量。
【用法】将五味药用大火熬开后转小火熬15分钟。
【功效】舒肝明目,缓解眼干涩,使肝气舒畅条达。
女性的多种生理活动和气血密切相关,所以气血失调容易导致各种妇科疾病,单从血分上来说便有血热、血寒、血虚、血瘀,从气分上来讲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血热易导致月经过多、崩漏等;血寒易导致痛经、不孕等;血虚易导致月经过少、胎动不安等;血瘀易导致痛经、闭经等。气分上的问题同样可导致各种妇科疾病。而且,气血关系密切,气病可以及血,血病可以及气,结果往往导致气血同病,所以调养气血对于女性来讲尤为重要。
小偏方:归芪炖鸡
【原料】炙黄芪50克,当归20克,嫩母鸡1只,黄酒30克,味精3克,葱、姜、盐各适量。
【用法】将鸡宰杀后去净毛,剖腹除去内脏,剁爪不用,开水焯去血水,再洗净,沥干水待用。将二药装入鸡腹内,闭合剖口,姜、葱、盐布于鸡腹上,注入适量清水,文火徐徐炖制。
【功效】补气生血,适用于气血不足、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