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的建构: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中文语汇中“民族”一词的源流

关于“民族”一词何时在中文语汇中出现的问题,中国历史学、民族学和政治学学界很早就有相应关注。

林耀华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谈及这个问题的学者。1963年时他就曾撰文指出,“最早有关‘民族’一词的记载之一”,可能是章太炎在《序种姓上》中所言“自《帝系》《世本》推迹民族,其姓氏并出五帝之臣属”一语,其时间应在1900年之前。[8]

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在林耀华先生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对该问题作了进一步考证,认为康有为在1898年的《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中,早于梁启超1899年所撰的《东籍月旦》,最先提出了“民族”一词。[9]1984年韩锦春、李毅夫认为:“汉文‘民族’一词最早见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强学报》。”[10]次年,又有学者经详细查考后指出,王韬在1874年前后就已使用“民族”一词了。[11]1896年12月,韩锦春、李毅夫两人编就一部未公开发行的文献——《汉文“民族”一词源流考》。此著堪为该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重点汇集了近代文献中“民族”一词出现后的早期使用例证,对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很大影响。

2002年,黄兴涛撰文称,中文语汇中“民族”一词,“19世纪70年代初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他说:“中文里的‘民族’一词最晚到1837年时,就已经出现,1872年时,已有华人在现代意义上加以使用了。”他认为中国古代汉文中很早就有与“民族”相关的一系列词汇:“家族”“宗族”“族民”“族类”等,但“民族”一词一直未能从中发现,直至近代前夕,随着中外民族交往急剧增多的现实作用,出现了“民族”一词。这既是19世纪初期中西文化交流、中外民族交往的产物,也可说是“传统族类”观念“面临西方观念时实现转换变化的结果”,但当时它并未能传播开来。而在20世纪初期中国广泛流行的“民族”观念,“实受到其在日本使用直接强烈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黄文指出,人们“不能因此简单地将其判定为即是来自日本的外来词,因为中日之间存在的那段复杂联系、互动的历史真相尚待进一步揭示”。[12]

2004年,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郝时远对汉文“民族”一词的源流、古代近现代的意义和内涵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他认为“中文‘民族’一词不见于中国古代文献,是近代由日本创造并传入中国的外来词”这一“通行多年且似成定论的观点缺乏根据”。郝先生通过检索“十三史”“二十五史”《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古代文献,列举了10个例证来说明“民族”一词确属中国古代汉语的名词。在近代中文文献中,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古汉语“民族”一词有可能在19世纪70年代或之前传入日本。然而,郝先生又指出,古汉语“民族”一词在近代传入日本后,在日译西书(主要是德人著作)中对应了volk、nation、ethnos等名词,被赋予了现代意义。“中国现代民族(nation)观念”则是受到日译西书的影响。19~20世纪之交国家危机的大背景,天下与国家、部民与国民、种族与民族、华夏与夷蛮等观念交相冲突,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国民主义、种族主义等参与对国民(volk)与民族(nation)的不同塑造。梁启超则基于中国多民族的民族—国家建构,宣扬“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这一“大民族”观念,虽然受到日本“民族帝国主义”思想影响,但“就其对‘民族’(nation)意义的理解而言,即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13]

郝文可看作是对“民族”一词源流讨论的又一个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