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裂与自我整合:精神分裂个案的实践与挑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引言

自Eugen Bleuler在1911年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这一名词改为Dementia Praecox,至今已整整一百年(Howells,1991)。虽然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但影响大约1%人口的精神病的起因仍然是一个谜。虽然有很多学说和理论陈述这个病的可能病因,但目前仍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精神分裂症的成因,也还没有一套能全面解释精神分裂症的理论。同时,精神分裂症展现出来的症状亦千变万化,扑朔迷离,使这个病充满神秘感。正因为大家都对精神分裂症认识不多,也因得这病的患者异常的思想及行为,令人产生恐惧而远离并排斥他们。

根据《精神病诊断准则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 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主要分为两类:“正性”(或称“显性”)和“负性”(或称“隐性”)病症(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正性”症状指的是患者在思想和感官上多了一些不寻常和不正常的经历,如妄想、幻觉、语无伦次(Incoherent Speech)、思想混乱(Disorganized Thought)及僵直行为(Catatonic Behavior)。因为这些症状比较显著,亦称“显性”症状。也因这些症状比较异常及怪异,往往令他人不安和恐惧;有时患者亦因受到幻觉、幻听或妄想的影响而作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这令社会大众误以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危险的暴力者而远离、甚至排斥他们,结果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病发后很难重投社会,令他们在康复后亦难以再融入社会过正常生活。

“负性”(或称“隐性”)病症指的是患者因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失去他原有的性情、习惯和喜好,出现如情感麻木(Affective Flattening)、语意不清、欠缺具目标的行为及动力(Lack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Avolition)、自我孤独及退缩等症状。这些“负性”症状比较难被他人理解,尤其是患者的家人很难将其理解为病情的一部分,亦因药物对“负性”病症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家人往往误以为患者懒惰,甚或是故意与家人作对,不能谅解患者的处境与苦况,因此影响患者与家人的关系。

现今精神健康诊断过程主要是检视案主在一段时间内,有没有出现诊断手册所陈述的症状;至于治疗则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针对不是控制“正性”或“显性”病症及降低患者的病发率。在整个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案主症状的内容(Contents of Symptoms)并不重要。无论患者的妄想、幻听或幻觉的内容是什么并不影响精神科医生对案主病情的诊断及治疗,也就是说患者的症状内容对他们而言有什么意义,对精神科医生施于患者的药物治疗并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医生因为工作量大或其他原因,根本不会理会不同患者为何会出现不同的病症内容,更不会理会这些不同的病症内容对不同的患者有何意义,因为这并不影响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及处方药物,医生只有兴趣知道患者有没有出现诊断手册所提及的症状特征。一般都认为患者因为患有精神分裂症,所以他们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病症。精神分裂症这个诊断或标签(Diagnostic Label)就像解释了患者一切的怪异行为、紊乱的思想及异常的情绪反应。这样的解释并非是对患者处境的深层理解(In-depth Empathic Understanding)。

其实,每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症的内容都是独特的。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内容与他们过往的经历,尤其是被压抑在深层潜意识中的痛苦经历——被压迫、被欺凌、被否定、被排斥等有关,亦与他们未被满足的需要(Unmet Needs)及未实践的渴求(Unfulfilled Wishes)有着紧密的关系。患者出现的病症内容也与他们的生活、社会文化背景有关(Chan,2004)。以下笔者会以一个真实的个案来阐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经历,从而理解精神分裂病症背后的意义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