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问题的提出
产业协同发展与空间布局在区域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众多企业面临人民币汇率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高企等内外部的困境,已经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而在这种大环境下讨论区域产业协同与空间布局则显得意义重大。珠三角地区由于地理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邻近性,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时,由于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大都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存在趋同的问题有着较大的争议。前期主流观点认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的趋同性,并且这种趋同在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地区的重复建设,是资源的严重浪费。根据《2009年广东省省情调查报告》的测算,在深莞惠、珠中江及广佛肇三个经济圈中,深莞惠的产业同构系数最高,平均值达到0.88,珠中江产业同构系数的平均值为0.72,广佛肇的同构程度为0.49。1998~2007年,深莞惠的产业同构程度仅从0.9降至0.88,珠中江从0.84降至0.71,广佛肇从0.63降至0.49,于是该报告得出结论:三大经济圈产业同构问题严重,深莞惠同构问题尤为突出。但近期有更多的观点认为,珠三角地区并不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相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分工和协调方面的程度在提高,并且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演化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2]。针对上述分析,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化为引子,试从理论综述开始寻求理论基础,结合实证研究,探求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和空间布局的策略。